火灾自救逃生手段

     

火灾自救逃生手段        转载:黄萍

常言道:水火无情,火灾给人们造成的灾难也是非常严重的。火灾是世界上常发生的灾害中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FSC)2000统计资料”,全球每年发生火灾约600万至700万次,全球每年死于火灾的人数约为65000人至75000人。近年来虽说有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火灾造成人类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但也有人死里逃生。 “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当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时,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在等待消防员救助的时间里,如果能够利用地形和身边的物体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赢得更多的“生机”。火场逃生不能寄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时对消防常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危难关头才能应对自如,从容脱离险境。

火灾爆发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包括报警、灭火、呼救、撤离、疏散等,可以在{zd0}程度上减少火灾损失。

一、报警

  火灾爆发大家牢记一个要求:在5分钟内扑灭的火一般都会酿成火灾。所以,要尽快报警。火灾报警有专门的要求。具体的报警程序如下。

《消防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该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所以一旦失火,要立即报警,报警越早,损失越小。

  报警时要牢记以下7点:

  {dy},要牢记火警电话“1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第二,接通电话后要沉着冷静,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着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第三,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第四,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第五,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xx障碍物,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zj0}位置灭火救援。

  第六,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zj0}效果。

  报火警主要的是前面四步,而且接警人员要向报警人询问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有无人员被困;其二,四周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和毒气泄漏。这两个问题必须要如实回答,便于消防队开展有针对性的扑救和营救。

二、灭火

  火灾发生的不同阶段灭火的方法不同。作为学校,火灾初发阶段,要组织灭火,主要的方法是使用灭火器灭火(见灭火器使用方法)。  

三、火场逃生和撤离

(一)自救的基本方法

火灾发生时,被困人员应该沉着xx,设法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自救。

  1、火灾初起时,除立即报警外,应设法逃生。

  在逃生过程中,要分秒必争,不要浪费时间去穿衣戴帽,或者去寻找贵重的物品,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地抢救物品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来不及抢救,应当尽快地逃生,不要因为寻找物品而受到伤亡,特别是当跑到室外以后又因牵挂室内的贵重物品,重返火场,这样就有出不来的危险。火场中因贪财而丧命者是不乏其例的。

  2、对初期火灾的处理。

  (1)初起火一般很小,居住者不要只顾自行灭火,而要迅速报警,不要因为报警迟而酿成生重大火灾。

  (2)人员不论是位于起火还是非起火房间,逃至室外后,要做到随手关门,这样可控制火势的发展,延长逃生的允许时间。

(二)逃生首要条件

熟悉所处环境,是在火灾紧急情况下安全逃生的首要条件。

  对于我们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如门窗、阳台、室外楼梯、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和路线绘制在图上,并贴在明显的位置上,以便平时大家熟悉和在发生火灾时按图上的逃生方法、路线和出口顺利逃出危险地区。

当人们走进商场或到影剧院、歌舞厅、娱乐厅等不熟悉的环境时,应留心看一看太平门、楼梯、安全出口的位置,以及灭火器、消火栓、xxx的位置,以便临警时能及时逃出险区或将初期火灾及时扑灭,并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及时向外面报警求救。外出旅游或出差住进饭店,要阅读客人须知,知道有关规定,哪些行为不能做。查看防毒面具在何处并阅读使用方法。按照门后贴的逃生路线图实地走一遍,观察一下何处有灭火器材,何处有消火栓,防火门在哪里。疏散楼梯在哪里。这种细心是很必要的,养成习惯,有备无患。在天鹅饭店大火中,起火层有位日本客人叫冈本立雄,他在18日住进十一层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看,发现北头有亮光,认定那便是疏散口。当夜得知起火后,出了房门穿过浓烟径直往北摸去,打开走廊北端的门,见是一阳台,顺着阳台和两边墙壁间的“U”型条缝,滑至十层而逃生。这就是冈本立雄事先熟悉周围环境的益处。

(三)如何选择逃生方式

1、选择逃生方法

逃生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由于火场上的火势大小,被围困的人员所处位置和使用的救生器材不同,所采取的逃生方法也不一样。一旦在火场上发现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围困,生命受到威胁时,要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以便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和方法,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择最简便、xxx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1)当夜间你发觉有烟时,要翻身下床,朝门口爬去。即使站起来受得了,也应极力避免。因为1.5m以上的空气里,早已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千万不要站立开门。

  (2)如楼房着火时,首先要选择的是逃出火场,因此逃生时要选择下楼的楼梯。对于下楼的楼梯,首先选择安全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间等。尤其是防烟楼梯间、室外疏散楼梯xxx可靠,在火灾逃生时,应充分利用。但火场上不得乘坐普通电梯,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火很容易涌入,在热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梯失控或变形,烟与火的毒性或熏烤可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当您身处房间,打开门、窗时,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他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慢慢打开,并迅速撤出,然后将门立即关好。

  (3)当经常使用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然后再向靠近出口和地面的方向疏散。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时,应以水平疏散为主,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采取措施,利用一切逃生手段,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逃生。

  (4)当一时想不出更好的疏散路线时,而他人的疏散路线又比较安全可靠,则可模仿他人的行为进行疏散。但千万不要盲目地、消极地效仿他人的行为。如果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盲目地跟着别人跳楼,这样会导致更加惨痛的悲剧。例如,宣城明珠大酒店2001年5月17日晚发生火灾,起火时,酒店4楼歌舞厅有34人,慌乱之中,有16人跳楼,3人摔死,13人严重摔伤。但有两人用窗帘结成绳索从3楼客房窗户滑下,安全逃生。

  (5)如果门窗、通道、楼梯等已被烟火封锁但未倒塌,还有可能冲得出去时,则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等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毯子将身体裹好冲出危险区,切不可怕xx犹豫不决,丧失良机。如果下楼楼梯已烧塌,可上行至楼面,楼顶拖延时间,等待救生时机。

  (6)如果被烟火困在2层楼内,在没有逃生器材或得不到救助的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采取跳楼逃生办法。但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体,然后用手扒住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落下,同时注意屈膝双脚着地,这样可缩短距离,保xx体免得受伤。如果被困在3楼以上的楼层内,可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可转移到其他较安全的地点,耐心等待救援。不到万不得已,切勿跳楼。当各通道全部被烟火封死时,应保持xx,寻找可利用的逃生器材和办法进行自救。

  (7)利用避难层逃生。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物内,在经常使用的电梯、楼梯、公共厕所附近,以及袋形走廊末端都设有避难层和避难间。火灾时,可将短时间内无法疏散到地面的人员、行动不便利的人员以及在灭火期间不能中断工作的人员,如医护人员和广播、通讯工作人员等,暂时疏散到避难间。其他被困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疏散到地面时,也可先疏散到避难层逃生。

2、充分利用各种逃生器材和设施

(1)利用缓降器逃生。缓降器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器组成,是一种靠人的自身重量缓慢沉降的安全救生装置,可以用安装器具固定在建筑物的窗口、阳台、屋顶外沿等处。

(2)利用救生袋逃生。救生袋是两端开口,供逃生者从高处进入其内部缓慢滑降的长条袋状物。被困人员进入袋内,可依靠自重和不同姿势来控制降落速度,缓慢降落至地面脱险。一般救生袋的长度不小于20米。

(3)利用自救绳逃生。如果受到火势直接威胁,必须立即脱离时,可以利用绳子拴在室内的重物、桌子腿、牢固的窗等可以承重的地方,将人吊下或慢慢自行滑下,下落时可戴手套,如无手套用衣服毛巾等代替,以防绳索将手勒伤。如无绳索,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床单、窗帘、衣服等系在一起作为自救绳,将绳的一端固定好,另一端投到室外,而后沿自救绳滑到安全地带或地面。下滑时,一是要保证绳索可以承受你的体重;二是如果下到下面的某个楼层即可脱险,则不必要到达地面,可在下面某个未起火的楼层将玻璃踢破进入。如果不跳楼即死则在跳楼前挑选一些富有弹性的东西丢下,如弹簧床垫、沙发棉被等,跳下时双手抱枕部,屈膝团身跳下,如果下面有逃生气垫,则要四肢伸展,面朝天躺对准垫上的标志跳下。

(4)利用自然条件逃生。被困人员在疏散时,在疏散设施无法使用,又无其他应急材料可作救生器材的情况下,则可充分利用建筑物本身及附近的自然条件,进行自救。如阳台、窗台、屋顶、落水管、避雷线,以及靠近建筑物的物体等。但要注意查看落水管、避雷线是否牢固,否则不能利用。应注意一次下滑人数不宜过多,避免因管线损坏而使人坠落。做好防护,冲出火海需要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道xx或中毒,因此逃生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3、暂时避难方法

在各种通道被切断,火势较大,一时又无人救援的情况下,对于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应退回室内等候公安消防队救援。等待救援时,被困人员应开辟临时避难场所与浓烟烈火搏斗。

  当被困在房间里面时,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能打碎玻璃,要是窗外有烟进来时,还要关上窗子。如门窗缝隙或其他孔洞有烟进来时,应该用湿毛巾、湿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等物品,并不断向物品上和门窗上洒水,{zh1}向地面洒水,并淋湿房间的一切可燃物,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向窗外扔些软物,告诉楼下人员,楼上有人被困。夜间则可向外xx电,敲面盆等,发出求救信号.运用一切手段和措施与火搏斗,直到消防队到来,救助脱险。

  例如,在哈尔滨市一居民区特大火灾中,有一户3口之家,在火灾延及大楼之际,想从楼梯跑出去已不可能,于是全家人首先将门窗紧闭,将棉被、毛毯等用于封堵的物品悬挂于门和窗户上,还利用湿毛巾和湿破巾等物品将可能渗入烟气的所有缝隙塞严堵实,防止烟雾袭入。然后将浴盆、脸盆等用具均放满水,用水淋湿悬挂于门、窗之上的遮挡物。然后躲到卫生间,把窗户开个小缝,即控制烟气,又能呼吸新鲜空气。再在屋内进行巡视检查,一旦发现遮挡物存在有被烟火烘干之处,就立即淋水,始终保持其处于湿润状态,一直坚持到大火熄灭。结果在全楼各家均被烧毁的惨状下,惟其一家完好无损。即保住了家庭财产,全家人也安然无恙。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1983年,哈尔滨“4.17”大火中,河图街73号居民大楼绝大部分被烧毁,只有一户居民用堵火办法阻挡了烈火入侵,坚持到消防队把火势压下后才得救,创造了“火海孤岛”的奇迹。

开辟避难间时,要选择在有水源和能同外界联系的房间,目的是有水源可能降温、灭火、消烟,以利避难人员生存,同时又能与外面联系以获得救助。有电话要及时报警,无电话,可向窗外伸出彩色鲜艳的衣物或抛出小物件发出求救信号,或其他明显标志向外报警,夜间可开灯或用电筒向外报警。

4、采取防烟措施

  逃生者多数要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才能离开起火区,而烟对生命的危害比火更大,以往的火灾都证明,所谓葬身火海的人大部分是在被火烧之前已窒息死亡,所以,逃生过程中防止吸入烟尘非常重要。

  (1)在火灾的初起阶段,靠近地面的烟气和毒气比较稀薄,能见度相对比较好。受灾者在逃生时,应采取低姿行走、探步前进的方法,若烟雾太浓,判断准确方向后,应沿地面爬行,逃离现场。

  (2)利用防毒面具防烟、防毒。

    大型豪华的影剧院和宾馆饭店如备有过滤式防毒面具,它能过滤烟雾中的烟粒子和CO等毒气。若确认已发生火灾,应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方法是,将面罩下方先套入下腭,然后上抬将头带拉紧,使面罩紧贴面部以防漏气。

  (3)利用干毛巾、衣服、垫布等织物叠成多层捂住口鼻,以防烟、防毒。

  利用毛巾等织物,除烟效果比较好。实践证明将干毛巾叠成16层,就能使透过毛巾的烟雾浓度减少到10%以下,即烟雾的xx率达90%以上。但考虑实用,一条毛巾以叠成8层为宜,其烟雾xx率可达60%。若利用其他织物,应视其薄厚、疏密来确定折叠的层数,一般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

  使用毛巾和其他织物捂住口鼻时,一定要使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确实将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呼吸困难),也绝不能把毛巾从口鼻上移开。因为一旦移开,毒气到一定的浓度,吸上几口就会立即中毒。

楼梯、信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切记不能自断后路。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1团俱乐部的大火,发生在夜间。该俱乐部有6个太平门,其中5个上了锁或堵死不开。着火时,观众厅里上千人正在看电影。此时,人们纷纷挤向惟一的出口逃生,然而一个出口怎么能够疏散这么多观众?大火烧了两个多小时。等火灾扑灭以后,人们发现在出口处竟叠压了11层尸体,699人被挤死、烧死在俱乐部里。

四、健康逃生心理的培养

水火无情。人们在此状况下的应激反应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不适应性,这就必然带来逃生中的心理误区,然而只要我何:有意识地进行矫治,是可以培养起健康的逃生心理的。主要方法如下:

1、培养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训练在混乱状态中尽快适应的心理品质。这项工作从孩子时就应着手教育。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务对其进行培养训练。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哈尔滨天鹅饭店的一场大火,死者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其奥妙就是因为日本人在成长过程中就学习怎样在紧急状态下避险。因此当火灾发生时,他认为火灾已蔓延至走道),如想从房门逃生,已经不可能了,便果断的选择从窗户逃生。他们利用窗帘、床单等物连接起来,从窗户向下层攀人,达到了逃生的目的。

2、树立良好的消防防范意识。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无论进入或居住哪一栋建筑物,都应该对此有所考虑和准备,设计好起火后的逃生方案。这也就是事先有个心理准备,为逃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3、培养冷静、遇事不慌的个性品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惊不慌,才能思维符合逻辑、判断正确。应付火灾需要这样的心理品质,应付生活中其它意外事件也需要这种心理品质,往往数秒钟的时间,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而逃生的最主要素质,便是冷静地选择和判断,许多火场生还者的逃生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


郑重声明:资讯 【火灾自救逃生手段】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