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未来气候的国家态度
在全球变暖情况下的,是目前对今冬寒潮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一些科学家也认为,今后北极冷空气将在冬季不断南下。这样人们在夏季遭受洪水、飓风袭击之后,冬天也无法安逸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 | 北京报道
这个冬天的北半球,久久不退的猛烈寒潮,让人们想起了5年前上映的美国大片《后天》。
在这部带有预言色彩的电影中,导致两极冰盖消融,水温和盐分的改变引发了洋流和气流循环的变化,最终使中高纬度地区进入了新的冰川时代。美国被全部冰冻,政府不得不带领民众退往仍然温暖的墨西哥。
虽然曾有人以这个情节类比2008年的冰冻灾害,但最近三个月的北半球,看起来与电影中的场景更为相似。
除了俄罗斯远东至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东部气温偏高以外,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几乎所有地区都受到罕见的寒潮和降雪袭击。这只散发着凛凛寒气的巨臂,甚至还伸向了孟加拉、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初步统计,在这次寒潮中,欧洲至少有136人死亡,亚洲死亡377人,北美洲死亡21人。
就在几个月前,当各国领导人为了遏制而在哥本哈根争论不休时,人们似乎很少提及一个事实:最近10余年全球气候变暖趋缓。
而令中国人记忆犹新的是,2004年至2005年、2008年以及最近的这个冬天,已有三次寒冷天气事件发生。
各地频现历史极限低温
1月14日,国家气候中心召开“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及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技术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作了《全球变暖趋势是否已经停止或逆转》的专题报告,结论是即便寒潮肆虐,全球变暖趋势仍将持续。
而此前,对于全球变暖趋势的质疑已随着寒潮席卷世界各国。
2009年10月31日起的两天内,中国北方地区出现明显雨雪天气。而早在10月中旬,同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一些国家已提前进入冬季,许多国家多次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一年中最早的降雪纪录不断被刷新。
随后,中国北方部分地区也开始冲刺历史{zd1}气温纪录。到2010年1月中旬,华北等地共25个气象监测站日{zd1}气温跌破历史极值。
从国家气候中心“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1月13日出现超历史极值低温事件的站点分布图”上可以看到,这些出现历史{zd1}气温的观测点西至内蒙古西部,北至黑龙江西北部,东到黑龙江国界线,向南集中在京津冀地区。
再向西,虽然新疆没有出现如此极端的低气温,却暴雪连绵。2009年12月30日至1月10日,北疆地区有11个气象站1月上旬降水量已突破历史上的1月降水量极值。有8个气象站{zd0}积雪深度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低温和风暴遍布与中国纬度相似的各国。2009年12月中下旬,德国巴伐利亚达到零下33.6℃,创欧洲有记录以来的{zd1}值。2009年12月中下旬,欧洲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历史罕见。2010年1月4日,韩国首尔的积雪深度超过28厘米,为1937年有记录以来之最。
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美国东部降暴雪,华盛顿地区积雪达61厘米,创下1932年12月以来之最。雪被覆盖白宫,一如科幻大片中的景象。
俄罗斯气象界再次提出了“冰河理论”。以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阿布萨马托夫博士为首的科学家们认为,由于太阳活跃度减弱等原因,释放到地球的能量正在减少。这恰恰是过去几次地球冰河期的主因之一。因此,未来100年地球的气温趋势并非变暖而是变冷。
“冰河理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不过一直不敌“变暖理论”。
主流态度仍坚持变暖趋势
随着大范围寒潮的加剧,“冰河理论”以及其他反对“变暖理论”的说法纷纷出现在各种专业刊物上。中国国家气象局的一些专家也认为,如果采用更长的“时间尺度”,最近一些年来的变暖趋势并非异常,比如根据史书、树轮、岩层等推算的汉朝气温,就比现在更温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局里要求我做这样一个报告。”丁一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dy}小组组长。该小组的任务就是在哥本哈根这样的谈判中为中国政府提供气候领域的专业咨询。
在这次兼具答疑xx和统一思想功用的报告之后,由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副主任及多个处室负责人署名的文章出现在国家气候中心网站上,对今年冬天的低温降雪原因进行了解释。
根据分析,它“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其成因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北半球北极涛动长期处于负位相,使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最终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所形成的,是多种时间尺度的因子共同影响的结果”。
“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之间气压此消彼涨的现象。如果北极地区处于高压、中纬度低压,就是负位相,冷空气受到高压压迫就不断向中纬度扩散。
丁一汇的分析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北极涛动的正位相开始逐步减弱,即极地气压逐步升高,冷空气因此开始向南蔓延。到今年冬天突然出现负位相,致使极地冷空气大举南下。
“北极上空气压的变化是由平流层爆发引起的。”他解释说,北极上空的平流层在2009年11月初和12月初曾出现两次爆发性升温,产生的高压压迫冷空气流向纬度偏低地区。造成了北半球的大范围降温和暴风雪。
丁一汇表示,对于今年冬天北极上空平流层突发变化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主流的气象专家们认为,虽然自1998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有停止继续上升的现象,但温度曲线仍在一个较高平台上波动。“北半球寒潮暴雪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并不意味着全球地表温度已经或即将停止上升,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的情况下,未来一定时期气温仍将上升。”
1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新德里的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部长级协调会上再次强调,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毫无节制的温室气体排放。他说,这是主流的观点,但也有别的看法,中国持开放态度。
用模型预测天气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副主任宗志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根据预测,2月天气将回归正常,甚至可能偏暖。“究竟是冷是暖,需要根据整个冬天的气温来衡量。”
他说,像暴雪这样的天气,一般由10天之内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完成。以目前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能力有相当把握。“我有朋友1月3日要来北京,我就跟他说,恐怕这几天要有强降雪影响航班。”
目前对中短期天气预报主要使用数值预报法。宗志平说,就是用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规律的模型来预测天气,“在我们的上方比如蒙古国有一个冷气团,我们输入相关信息,就得出它移动的速度、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输入模型的数据就十分重要。
而在国家气候中心方面,2005年投入运行的“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为短期气候预报提供主要支持。
它的核心是一系列遵守动量、能量、质量规律的基本方程,要素包括地球半径、地理纬度、大气压、空气的定压比热、水汽凝结量、温度、地理位势等等。与数字天气预报一样,初值和一些以气候观测数据为依据的系数非常重要。
与气象观测相比,气候观测需要更大的“时间尺度”和全球范围的观测数据支撑,因而更难把握。
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曾评价说,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要求相比,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对一些重要的气候变量还没有进行观测,不少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还缺少气候观测数据,因而研究中国的气候变化缺乏必要依据。
一个例子是,南、北极一直是国际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观测点。而中国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能掌握这些地区长期的xx数据。而对国内也缺乏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有效观测。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国家共享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支持的观测数据和相关研究在这个冬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被质疑的报告
目前,判断的依据,主要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1990年那次史诗性的评估。
当时包括丁一汇在内的近千名各国科学家形成了{dy}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作为中国气象界{dj0}的专家,丁一汇后来又以{dy}小组副主席、主席、合著人等身份参与了其后的三份IPCC报告。
此前,人们一直认为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导致的。然而1992年公布的{dy}份《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宣布,持续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将导致气候变化。
虽然IPCC表示,评估报告力求确保平衡地反映现有各种观点,但是其后几乎每隔6年发布一次的连续三份《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一直强调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不过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已有一些国家的媒体指责,IPCC在发现模型中出现气温下滑的趋势后,在报告中将相关数据全部删除。而IPCC刚刚在1月20日承认,第四份报告中对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速度的表述等5处有误。
这份200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报告宣布,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xx消失。按照IPCC的模型和数据重新计算显示,这个时间可能应该是2350年。当年同获诺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一直致力于“变暖理论”。
在这个空前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对于IPCC报告的质疑正变得活跃。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古气候学家迈克尔。曼的“曲棍球棒图”一直是“变暖”的核心依据:它在计算了过去1000年的情况后,显示气温在20世纪末达到顶峰。但美国国家科学院统计学委员会的小组已经宣布,他的方法并不符合一般数学原则。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英国气候研究中心主任菲尔。琼斯的电子邮件因被窃而曝光后,人们发现这位“变暖理论”的主导者为了证实“曲棍球棒图”的曲线“翘尾”正确,指示其助手对气候变化数据进行“修正”。他们不仅放大有利于证明气候变暖的数据,还将古树年轮中显示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变暖的数据进行删除和掩盖。
英美科学家主导的IPCC报告、“变暖理论”与戈尔拥有的碳交易公司一起,被人们冠以“阴谋论”头衔。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家都认为,其最终目的是遏制发展中国家。
本刊记者了解到,在发布第四份IPCC报告时,直接参与编写的中国科学家已经由1990年的9人上升到28人。但即使在中国人曾担任副主席、主席的{dy}小组负责的报告中,只有不到100篇中国内地学者的论文被引用,仅占引用参考文献总数的1%。
2009年11月,寒潮刚刚来临时,中国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曾这样谈到中国人在IPCC的位置:“目前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被引用的成果更少,同时缺少自己能得到公认的观测数据。”
不过,即使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到来后,“变冷派”也没有足够新证据说服主流气象学界和公众。3个月来对“变暖派”的{zd0}质疑仍来自IPCC不断爆出的丑闻,而不是新的科学根据。“依据”,这也是“变暖派”目前最为缺乏的。
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说,“不能简单地将近期北半球频发的寒潮、暴雪事件与全球气候变暖联系起来。把某一年或几年的异常寒冷、暴雪事件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如同把某一年或几年的异常暖热事件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一样,片面而缺乏科学依据。”
这个有点饶舌的说法,意思是说寒潮恐怕什么都不代表---既不代表变暖,也不代表变暖减缓。
而宗志平说,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很多地区气温仍然偏高。整个冬季结束后,很有可能显示这仍是一个“暖冬”。
看起来,在全球变暖情况下的,是目前对今冬寒潮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一些科学家也认为,今后北极冷空气将在冬季不断南下。这样人们在夏季遭受洪水、飓风袭击之后,冬天也无法安逸。
不过无论是哪种猜测,都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加以印证。也许在若干年后人们回顾往事时,才会认可发生在今年冬天的暴雪寒潮,是地球某个气候阶段的开端。
就如气象专家们经常说的话,“时间尺度”很重要。
陕京线危机
对于下游来讲,“不是北京在与河北、山西争气,而是老百姓在和企业、GDP以及地方政府形象争气”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徐妍、记者山旭 | 北京报道
这个冬天对于陕京天然气管线来说,喜忧参半。
被称为首都生命线的陕京天然气管线由陕京一线、陕京二线两条管道构成。它起自陕西靖边,途经山西、河北、天津,终于北京西面的衙门口。自1997年陕京一线向北京供气以来,陕京线输送的天然气占北京总用气量的95%以上。
在持续的寒潮中,陕京线的{zd0}供气量曾连续三天被刷新。在某些时刻,它已经突破了安全运行的极限数值。
好消息是,西气东输二线终于在1月22日正式投入运营,中亚天然气可以直达北京。
不过,这条管线上的人们都知道,来自遥远的土库曼斯坦的“洋气”并不会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北京供气也遇过“危情时刻”
即使对于受到重点保障的北京来讲,过去一个月中的某些时刻也遇到过“异常惊险”。
1月4日是北京中小学因寒潮停课的日子。根据中国石油政治部提供给本刊记者的数据,这{yt}北京市的用气量达5300万立方米,比上个冬天{zg}日用气量增加超过二成。
1月5日,北京用气量又达到单日5343万立方米。在通常情况下,1月计划用气量是每天4200万立方米,陕京管道系统向北京的{zd0}供气能力则为每天4900万立方米。
按照设计要求,陕京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极限是每天6900万立方米,包括干线输气5000万立方米,天津大港等地的储气库采气1900万立方米。这些数字在1月5日已被突破。
大港地下储气库群因为2009年过早入冬,此时已比计划多采2.35亿立方米,累计达到8.36亿立方米。
持续高负荷采气使储气库群压力迅速下降,导致采气能力减弱。此时,{zd0}采气能力已从每天2800万立方米下降到不足2000万立方米。
北京市具备调节条件的3900座大型公建、商场、写字楼和工业企业中,除个别与医院或居民楼共用供热热源的之外,都开始实行适当的限热、限气措施。
来自市政府的通知还说,商场等公建的温度设定将由市政部门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而定,外保温条件好的将暂停供热。
“这些节约的天然气可以达到几百万立方米,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中辰说,只有协调上下游的需求,才能真正解决北京的供气紧张情况。
中国石油拥有并运营着一个覆盖全国的油气产品输送管网。这个巨大的管线网络包括5个主要子系统:西南输气管网系统、陕京线系统、西气东输管线系统、忠武线系统、涩宁兰管线系统。
其中,西气东输管道一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途经新疆、甘肃等10个省市自治区,终于上海。于2004年12月30日全线投入商业运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zd0}的单体工程。它西起新疆霍尔果斯,连接中亚管线,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跨15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
西气东输系统通过宁夏中卫至陕西靖边的联络线,与陕京线系统接驳。这样,构成了由西北至华北、中原、华东、华南、东南、南方地区的弯月形油气管网。
独立于西气东输系统之外的北京,却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之一。
根据中国石油提供的消息,为了保证北京的供应,西气东输管道转供陕京管道系统的气量由每天500万立方米增加到600万立方米。
中国推广天然气以来最严重的气荒
“保障北京供应”这句话,对于陕京线上的其他省市来讲不是一个好消息。陕京线沿线地区的供气紧张在2009年11月就已经开始。
本刊记者从山西省燃气集团了解到,由于“受上游影响,降低天然气供气量”,11月19日开始对太原市降压供气。太原供气的正常压力为15公斤,11月19日是4公斤。
在太原重要的天然气调配中心程家村储配站,由于储气减少,市区低压供气,管网末端用户出现停气。而此时,当地需气量已因降雪降温从每天45万立方米增加到66万立方米。
在石家庄,主要天然气供应企业新奥燃气集团所属的17个车用燃气加气站中,11月20日只有两个还在24小时正常营业。
即使在西安,从12月15日开始一些居民的正常用气也受到影响。在{zd0}用气量时,缺口约为十分之一。
“这应该是中国推广天然气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气荒。”中国石油销售配送系统的一位管理人员说,据他了解,沿途几省市的分管领导都已和中国石油高层领导接洽,希望获得“计划外用气”。
“计划外用气”一般比“计划内”单价高出0.3元至0.5元不等。不过在天然气紧张的情况下,能争取到的数量依然非常有限。地方领导做出这种努力,主要还是希望保证自己地方计划用气量不被削减。
“省会城市压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压小城市,一级保证上一级,核心是支线保证干线。”上述这位管理人员说,用气紧张使一些地方政府和上游企业的关系变得紧张,“我看到有的地方发改委的人公开说,气少是中国石油垄断导致的,逼宫涨价、阴谋论。合同一年一签,今年你骂过了,明年怎么办?”
地方官员的愤怒背后,是各地急剧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2004年西气东输贯通当年,全国消耗天然气415亿立方米。根据预测,2010年这个数字将超过1100亿立方米。其中,国内只能提供900亿立方米。
不过人们并不满足于这个数字。根据“十一五”规划,这一年天然气在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将达到5.3%,而全球平均数字在2005年就超过了20%。
在无法自给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中的比重?这恐怕首先要从目前中国天然气的使用情况中寻找答案。
增长的“天然气尿素”
2007年国家颁布《天然气利用政策》,它划分了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四类用气,要求城市燃气为优先类,禁止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禁止在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区建设基荷燃气发电站。不同用气确定了不同价格。
这一年,在中国的天然气消耗中,化工比例约为32%,工业燃料则超过29%。而这两个领域的国际占比都是个位数。
天然气一直是中国化工业,特别是化肥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各地的超大型化肥企业对天然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用气企业在全行业所占比例超过25%。
1月15日,拥有24亿资产的上市企业沧州大化在上交所发布预告:2009年度净利润将下降55%至60%。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停供天然气导致其尿素及硝酸生产装置停产。
此前在2009年12月底,沧州大化曾公告,“由于陕京区域供需形势紧张,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按照保民用、压工业的原则,于12月18日被迫停止向沧州大化供应天然气。”公告同时说,生产用气暂定停到2010年2月底。
在西南靠近天然气产地的区域,云天化、泸天化等生产化肥的上市企业也曾说,因天然气供应不足,生产装置被动长时间停车待气,导致净利润下降超过50%。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淑兰告诉本刊记者,天然气下游地区的两个大型化肥企业:华北的沧州大化、河南的中原大化的用气紧张,这些年来几乎从未得到过缓解。
对于中国的天然气产业来讲,2004年是个节点。这一年,西气东输管线贯通刺激了中国天然气市场。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曹晓曦说:“当时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用气代替煤。”
为了力撑天然气市场,相关部门对下游产业进行扶持,天然气甚至以“支农”的形态出现。同时得到支持的还有工业用气、天然气发电等等。在2004年开始的天然气政策中,用量大而稳定的大型用户是重点发展对象。
然而,就在过去5年,石油、煤等能源化工原料价格迅速上涨,天然气则维持着“福利性”价格,于是遭遇{qg}。
目前,天然气燃料主要集中于冶金、建材、轻纺、机电等高耗能行业。而在2006年,西气东输贯通的第三年,输至华东地区的120亿立方米供气量有50%用于发电。
由于东部地区居民用气的高峰时段与电力需求高峰基本一致,这种模式其实与冬季用气形成了矛盾。其实在2005年,全国就有超过500多万千瓦的新建天然气发电机组无法投入运行。w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