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世界博览》授权刊登,禁止转载
上世纪中叶,海上石油开采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正在开采海底石油资源,目前,海底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
本世纪初,几乎所有石油商人都相信有大量石油埋藏在海底,既然是地壳变迁的压力把远古时期的有机物转化成了石油,那么海底的有机物肯定也会受到地壳变迁的影响。海底确实有石油,但令人着急的是没办法开采。这就好比是一个人走在沙漠中,看见了冰雪覆盖的山峰,救命之水近在咫尺,但却没办法取来饮用。
到海里碰运气
20世纪40年代早期,美国一些小型石油开采商发现已经越来越难在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和怀俄明州的油田中抢占到好的钻探点了。科尔•麦吉(Kerr-McGee)是俄克拉荷马的一个独立小公司,该公司的总经理觉得公司不断受到同行的排挤。公司的管理人员根据地质报告推断: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大陆架不过是大陆的延续,因此,如果在大海边的大陆底下发现了石油,你肯定也会在海底找到石油。
科尔•麦吉公司决定碰碰运气,于是他们开始对墨西哥湾附近的陆地进行地震勘测。早在1938年,科尔•麦吉公司就开始在阿拉巴马州的墨贝尔湾(Mobile Bay)进行勘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他们又租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密西西比海峡以东50万亩土地进行勘测。他们在这两块土地上都没发现值得钻探、开采的东西,而租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这家公司积累的水下石油勘探经验很快被应用在靠近路易斯安那州泰勒伯恩县一片海域的探测中。
土地测量部门又把这片海域划分成几块正方形,1946年,科尔•麦吉公司花了31.7万美元的高价获得了两块土地的石油开采权,这两块土地加起来大约80平方公里,它们被称为28区和32区。
地质学家看了一下该区的图表,他们发现有一个盐丘状的结构掩埋在沉积物下面。对于石油勘探者来说,找到了盐丘就好像是看到一个闪烁的霓虹灯,代表这有石油。盐丘就是盐受到挤压,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硬块,石油和天然气被包裹在盐丘内部的各层之间。
探测人员采用了xx的爆破法进行探测,他们对盐丘实施了小型爆破,记录了声波返回所用的时间。爆破法帮助他们提前了解了岩床的大致情况,但是无法彻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盐丘里到底都有什么东西,沙子、页岩、石灰石还是石油?想弄清楚盐丘内部物质成分的{wy}办法就是花几十万美元把它租下来,然后在这儿放上起重机,开始打井。即使是这样,一口探井能够发现石油或天然气的几率仅为13%。有时地质学家需要依靠直觉为工作人员指点打井的正确方向。
水下开采石油的历史
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地方,从水中开采石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19世纪90年代,石油工人就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巴巴拉海湾(Santa Barbara)附近进行勘探,他们甚至还建造了码头以寻找更佳的钻探点。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人为了钻探石油,还在浅湖上搭建了类似码头的站台。早在1911年,就有人在路易斯安那的喀多湖进行石油勘探,1937年超级石油公司(Superior Oil Company)和纯石油公司(Pure Oil Company)联合在路易斯安那的卡梅伦海滩附近找到了原油。但是对于这种xx看不到目标的海底石油勘探,所有人都毫无经验,只能凭运气。
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就是对陆地钻井进行改良。在陆地勘探中,一旦石油公司租赁了适宜开采石油的土地,工作队就会马上组建,起重机负责把管子吊在准备打井的地方,一个类似人的牙齿一样的钻头被接在{dy}根管子的前端,准备就绪之后,起重机底部的发动机通过转动那根管子,使它插入地下,这个过程叫“钻井”。随着井越钻越深,工作人员开始接上新的管子,并向管子里灌一种俗称“泥浆”的化学混合物作为钻井液来清理钻头,并移走打井产生的废物。同时,一个金属壳将会插进钻井管和井壁之间,圆柱形的石油和岩石样本将被取出来,并进行分析,这个样本被称为“矿样”。
{dy}次在路易斯安那进行水下勘探花费了大笔资金。1946年,木兰石油公司(Magnolia Petroleum Company)首先在距离岸边16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有可能开采出石油的勘探点。他们花了两个月,在浅水里打了35米的桩,然后搭建了一个固定的平台,这个平台的高度比涨潮时的{zg}水位还高3.5米。码头上的工人们每天坐着蒸汽船来到站台上,他们把这个勘探平台称为木兰客栈。勘探工人们拖来了一台普通的起重机,并把它安放在钻井平台上,木兰石油公司的地质学家在275米深的地方发现了天然气,在450米深时,打出来的还是天然气,依然没有石油。
改变了海上作业模式
木兰石油公司的工作不仅仅是找到了一个干钻孔(没有发现石油的钻孔),他们把流动作业船和固定平台这两种勘探方法结合起来,科尔•麦吉公司聪明的工程师西尔(Seale)采用并完善了这种新方法。据工作人员回忆,西尔是个工作狂,他认为每天应该工作24小时,许多人都知道,西尔经常在工休日到酒吧里抓他的工人们回来加班,所以,工人们在休息日要躲着他已成为科尔•麦吉的一个特色。
西尔来到32区工作之后,工人们就很少休假了。他改变了每天早出晚归的勘探方式,从美国海军那里弄到了一艘大船,把船停泊在海上站台旁边,以20天为一个出海勘探周期。他把抽泥泵、管子架和其他的一些设备统统装在船上,还在二甲上为工作人员搭建了住宿舱。这是对海上勘探的一个全新尝试。如果在钻探过程中发现32区是个干钻孔,那么他们可以很容易就用船搬走大部分设备,而不用再花巨资运送设备。
西尔后来写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觉得应该采用一个折中的办法进行海上作业,既不能xx固定钻探设备,也不能让它们任意漂浮,把固定和漂浮结合起来更符合逻辑。”西尔的做法是对已有技术的大胆整合,他把钻机、深海码头和运输船结合在一起使用。这种做法只是对陆地上的设备进行水上复原,而它们依然按照在陆地上的工作状态进行运转。建在水上的勘探平台像是湖里的船坞,打桩机被运到指定地点开始打桩,木制的平台被钉在恰当的位置上,平台中间还为钻杆留了个洞。运输船把起重机运来,工人们把它安放在那个预留孔的上方。所有这些步骤的执行都很严格,{wy}能够移动的是停靠在勘探平台边上的运输船,它为抽泥泵、管子架和工作人员提供安身之处。
来自各方的威胁
在这个过程中要克服的一个{zd}的障碍就是海底松软的泥沙带来的困难,确保站台始终保持垂直状态。科尔•麦吉公司的工程师们认为,在海底10米厚的泥沙都是淤泥,因此打桩至少要打到海底以下15米的深度。据一位早期的钻探工人回忆说,“海底的泥沙都比较松软,有时一根钢桩要打到45米深才能固定住。”
科尔•麦吉公司聘请塔尔萨市的一家生产商制作钻探设备,但是1948年2月23日,新设备刚刚安置好,就发生了意外。一组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的操纵着吊车想要把钻探设备从运输船转移到平台上,这时钓钩断裂了,价值55000美元的设备沉入了大海。
伯尔尼•考特尼(Burney Courtney)是一位依然健在的钻井工人,他回忆说,“当时,没人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工人们每天的工作都被详细地记录下来。那时的海上生活十分艰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路易斯安那沼泽地的捕虾业空前繁荣,许多捕捞船的船长们都忧心忡忡地在海上观望着科尔•麦吉公司的石油勘探船,他们担心一旦有石油涌出来,周围海域的虾可能就要死光了。捕虾人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干扰石油工人作业,有人甚至向勘探展台开枪恐吓。考特你回忆道,还有人恐吓说要炸掉打桩机。但是,当捕虾人意识到石油开采行业并没有危及他们的生计时,也就不再滋事了。现在,摩根市(Morgan City)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类似捕虾和石油节的庆祝活动。这一活动还在1953年被改编成电影《轰鸣的港湾》(Thunder Bay)。
对于石油勘探工作人员来说,除了捕虾人和飓风等天气因素之外,更大的阻碍是1947年6月23日美国{zg}法院经过长时间的讨论,{z}终决定支持xx政府的主张,将加利福尼亚海岸外3公里以内石油储量丰富的海域收归政府所有。科尔•麦吉公司对路易斯安那的租用权受到了质疑,但是该公司的勘探工作人员并未因此而停止工作,他们在飓风季节依然坚持勘探。
{dy}桶海底石油
他们钻井的方法就像在陆地上一样:把许多钢管连接在一起,挂在起重机上,钢管的前端是一个大金属钻头,专门用来穿透不同硬度的岩石。当钻探人员在比较坚硬的岩层打孔时,如果就钻头磨损了,那么所有的设备都提起来,这样才能换上新钻头。因此,在海上的工作是十分单调的,频繁的把一根管子接到另一根管子上。钻探平台上,像塔一样高的起重机通过绳索把长长的管子向上拖起,一组工人把新的管子接上去,使连接后的管子长度能够到达海底。码头工人们要提前把新管子运送到指定位置。这些码头工人的工资十分微薄。
钻探工作队里都会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钻井液工程师,他主要负责估测钻探管子里浓稠的清洁剂的流度。这项工作至关重要,就好像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来运送氧气一样。钻井液通过管子流向钻头,再在钻孔、管子间回流出来。钻井液既可以清洁钻头,又能给它降温,还能把已经钻成粉末的岩石碎末和石油运送到水面上来。而且,钻井液还把海底下的信息带到地面,钻井液里含有什么物质、不含什么都要仔细的监控、分析。
晚秋季节,在科尔•麦吉公司租赁的32区里,一些沙子随着泥浆一起运送到水面,这些沙子看起来像是从盐丘的顶部取下来的,这是个好迹象。钻探队的负责人,随时和地面上的科尔•麦吉公司的官员保持联系。
在11月的{yt},奇迹发生了。当钻头打到530米时,一个工人看见了浓稠的墨绿色液体流进了储存钻井液的深坑里。“有人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我的助手,他走到泥浆坑前看了一下,然后跑来向我汇报”,西尔回忆说,“我让他把这些液体提取出来,他回答说,‘天啊,把它提取出来?有好几大桶呢!’”。
“我们看了一下钻井液,确认了的确是石油,”考特尼说。这是全世界{dy}次真正从海底开采出石油,这些石油被装在驳船上运回陆地,每桶卖2.65美元。这些钱直接进了罗伯特•科尔(Robert Kerr)的腰包,他是科尔•麦吉公司的创始人。
机会意味着财富
竞争即将开始。其他许多公司纷纷效仿科尔•麦吉,从墨西哥湾沿岸各州租赁海域,开始打井,进行海上石油勘探。路易斯安那州由于受到经济萧条的严重打击,政府十分欢迎发展工业。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政府就从大石油公司那里获得了2650万美元的税收。一系列辅助行业:工具和钻头制造业、海上生活用品供应业、伙食包办行业、管子经销业、设备租赁业以及站台建筑公司等,都在摩根市(Morgan City),拉法耶特(Lafayette)和胡玛(Houma)等沿海城市发展起来。美国海军也从中获得了商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负责向欧洲和南太平洋战场运送xx的登陆艇,有的在战争中被子弹击中,留下了弹痕,而石油公司则喜欢购买这些废旧的登陆艇向海上钻探平台运送工作人员和补给品。
尼尔森(Nelson)1948年作为一名安装工程师开始了海上石油钻探工作,现在他已经从休斯顿的一家钻探平台建设公司退休了。“我们当时作的那些事以前从来没人做过,那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前几天我还和一个朋友谈起那年的事,我问他‘现在的海上石油勘探工作还像我们当时做的时候那么有意思吗?’”
这是一段极不稳定的时期。一些石油生产商人在陆地上无法获得成功,但却能摇身一变成为海上石油开采商。海上石油勘探的成功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以前没有任何公司在海上勘探中盈利,现在石油就像是海底的金子。为科尔•麦吉的成功铺平了道路的木兰石油公司1950年时在距离陆地25公里的海域里,一口井{yt}可以打出788桶石油,这是当时海上油井的产量记录。
在很早的时候,工程师就意识到他们需要找到把石油运送到陆地的更好方法,用驳船拖运不是长久之计。1948年西尔就提出了需要建立海底管线把石油从32区运输到内陆。为了避免麻烦,科尔•麦吉公司小心翼翼地把输油管道埋在了海床以下2米深的地方。据同年的《油气期刊》报道,“输油管道埋得这么深是为了让渔夫的网和锚都碰不到它”。
平台上的生活
由于铺设海底输油管道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 路易斯安那州南部需要具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加入到海上石油勘探的队伍中来。每个海上钻井平台至少需要27人才能够运转起来:包括两组钻井工人,6个人一组,两组交替工作,每半天轮换一次;1名专职地质学家对矿样进行评估;4名海员;4名厨师;2名工具维护人员;1位钻井液工程师和1名勘探队负责人。一个新的工作线就这样形成了,海上工作人员和陆地上不同,他们不是早出晚归的工作模式,一个标准的一周7天工作制很快成型:工人们每天在钻井平台上辛苦工作12小时,连续工作7天,之后就可以放假7天,他们可以利用假期去捕鱼、打猎或者放松,然后再回到海上。
每天的工作漫长而又枯燥的,海上生活的{wy}调剂就是吃顿好饭。石油公司从来不在吃上节约开支。船上的厨房每天开饭四次,每一餐都很丰盛。1948年,《油气杂志》的记者来到一个海上钻探平台参观,发现工人们的午餐十分丰盛,“有烤牛肉、火腿、玉米粗粉、奶油土豆、鸡蛋沙拉、玉米沙拉、菠菜、芦笋、玉米、肉汤、牛奶、冰茶还有柠檬派。”
很显然,海上石油工人的食物里{wy}没有的就是酒。由于日常工作的危险性,再加上在海上工作还与社会隔绝,这使石油公司在很早就禁止任何含有酒精的饮品出现在钻探平台。这条禁令被严格执行,一旦有人违反,就会被立即遣送回岸上。考特尼在海上石油勘探平台工作了四十年,他能够回忆起来的{wy}一次在钻井平台上看见酒,是工作队的管理人员在大罢工期间为了安抚工人,给他们倒了一小口波旁王朝,随后酒瓶又放回橱柜,工人们很快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在钻井平台上,吸烟也是{jd}禁止的,尤其是在靠近钻探孔的地方,当原油快要抽出来时,钻孔附近会缭绕着一些天然气。因此,哪怕是一点点火星都会要了全队人的命。不仅如此,海上勘探队还生活在爆炸的恐慌之中,一旦石油或者天然气在高压下发生喷冒,可能就会从钻孔中急涌而出,有时力量巨大到摧毁整个钻探平台。钻探平台离陆地越远,发生这种井喷的危险系数就越大。从1955年到1968年之间,世界上有23个钻探平台毁于井喷,这使得投保率几乎翻了一倍。人们发明了一种能够放在油井附近的监控装置,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它会自动卸掉从井中溢出的压力,这就是防爆器,它成为预防井喷的必备之物。
移动的钻探平台
20世纪50年代早期,由于打一口新井必须要搭建钻井平台,勘探结束后还要拆除,这项高额费用使海上石油勘探的发展速度减慢。拉伯德(Laborde)是美国海军退役士兵,他灵机一动: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把固定的钻探平台整体挪走,让整套设备从一个勘探点漂浮到另一个勘探点?想要把这么重的钻探平台整体移动,要克服的首要问题是无论遇到海潮还是飓风都必须保证整套设备的各个部分不会散架。二战期间,拉伯德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所以他对驳船十分熟悉,他想用驳船来运输钻探平台。在运输过程中,驳船起到船体的作用,把钻探平台放到驳船上面,每艘驳船负责对平台指定位置的运送,当到达目的地时,驳船就充满水,沉到水下,把钻探平台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当钻探工作完成之后,用电泵将拨船内的水抽净,它就会浮上来,在水面上开走了。
{z}终,他为自己的漂浮平台设想找到了买家——阿肯色州的墨菲石油公司(the Murphy Oil Company)。该公司投资50万美元,还帮拉伯德从壳牌石油公司的合作伙伴那里获得了更多的赞助。1953年,拉伯德的设计在新奥尔良的一家造船厂建成了,墨菲石油公司的拥有者查尔斯•墨菲(Charles Murphy)用自己父亲的名字——查理先生(Mr. Charlie)给这个设备冠名。
拉伯德在社交方面很有天赋,有许多记者和摄影师前来观看新型设备的处女航,首航当天也来了许多商业间谍。《生活》杂志承诺,如果这个长相怪异的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那么他们就会为此写篇报道。负责建造这个新设备的一名管理人员建议工人们在驳船的侧面焊接几个金属孔。一旦在运输工程中,几艘驳船之间散开,把钻探平台掉到水里,金属孔可以便于海上救援队打捞平台。拉伯德坚信根本不需要焊金属孔。即使在钻探工程中,巨浪把钻探平台撞离钻孔8英尺远,查利先生号也会根据自身安装的电子航海日志找到并回到刚才所处的位置,电汽航海日志主要是记录钻头钻过的原材料的成分,并存储进去。正因为如此,大家把拉伯德称为天才。
拉伯德的革新使许多钻探平台都采用驳船做锚,这种钻探平台能在更深的水域中工作,以前在深水中搭建固定的勘探平台成本十分昂贵。随着革新的深化,还出现了能够停泊在深水区的半潜式钻探平台。这种钻探平台能够潜入水面以下15米深,然后把锚插入海底,再用绳子把锚和钻探平台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把它固定在指定位置了,就像我们在陆地上用绳子和木桩固定帐篷一样。
现在{z}常用的钻探平台被称为自升式塔台,有点儿像固定平台和潜水平台的综合体。自升式塔台被拖到指定位置之后,它就开始发挥驳船的作用,潜入水中,它的桩腿开始向下伸,直到海底,这些桩腿把平台固定在那儿,就像桌子腿一样,然后钻探平台再自动向上升起,一直升到海面以上的安全工作高度。当钻探工作结束时,钻探平台就和钻孔脱离(钻孔要用混凝土封上),浮于海面,被拖往下一勘探地。
由于采用了自升式钻塔,深水区钻井开始发展起来,从前桩腿只能插到海底40米,现在,工人们常常冒险插到90米的深度。
未来,只有海底还有石油
墨西哥湾发展成美国历史上收益{z}丰厚的油田,每年的产油量占全美石油产量的四分之一。矗立在离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线160公里的一个海上钻探平台是现在世界上{zg}的独立式建筑之一,钻探平台的架子插到水下1160米深的海底。现在海湾地区大概有4000个钻塔,在德克萨斯州,每天早晨你都能看见许多直升飞机往返于陆地和钻探平台,运送工人和补给品。现在,xx法律规定,各钻塔必须使用地下安全阀来预防溢出和管道撕裂引起的爆炸和井喷。安全阀被安装在水下几百米深的地方,一旦输油管中的气压增高,它就会自动启动,让管道中的原油不再流动,以防止因气压增大引起的溢出或泄漏。
现在,在墨西哥湾独立式的浅水采油平台占据了水深25-35米的区域,这些钻探平台几乎全是用钢建造的,造价在4500万美元左右。它们能够抵挡住百年一遇的风雨,离水面很高,除了特别大的浪可能会对平台有影响。在北海、挪威和英国的石油公司借鉴了美国的技术,在结构上对钻探平台进行了一些改良,加固了塔架,增加了钢的厚度,使它能够抵御周围的水的侵袭,当然也可以防范风、寒冷、和大浪。尽管如此,如果遇上暴风雨,石油公司就会停止勘探,将钻探平台上的人立即疏散。
32区{z}初的那口油井,从{dy}次开采出石油到1984年被封死的37年里,产油近140万桶。1984年,小的勘探平台被拆除了,钻孔也被用混凝土封死了。现在人们已经无法看出哪里是当年钻孔的位置了。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海上石油勘探技术研究中心的韦恩•邓禄普(Wayne Dunlap)博士说:“那些家伙以前只是在潜水作业,现在我们已经打到2300米深了。北美大陆上除了阿拉斯加可能会有油田,其他地方基本已经没有大面积的陆上油田。现在只有到水底下去找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