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1672期:冰上的童年_邵世新_新浪博客

                                   冰上的童年

 

 

    童年没有走远,闭上眼睛就是昨天。

    当西北风吹起来,雪花飘落下来的时候,家东边的池塘也就冻实了心。一般情况下,大人们是不允许我们这些小孩子去河边玩耍的。乍寒时分,用脚小心翼翼在河边尝试,一不小心鞋子就湿了,回家的结果,一顿“打”是跑不掉的,尽管瞎话编得溜圆。如履薄冰,这个成语我{dy}次看到时,因为亲历过,所以觉得十分贴切与亲切。

    封河了,大人们说这话的时候,就有一些怂恿的意思。早上不睡懒觉,溜冰也是一种锻炼。其实大人们不说,怀里揣着心事,早上哪能睡得着?想象着在冰上滑行,人像长了翅膀。大冬日里起个大早,一路小跑到河东,却已发现池塘上隐隐约约早有人滑冰了。

    一直眼热邻居家的春生。他爸爸是个木匠,给他做了一只滑板车。说是滑板,不过是一只方形的木架子,底下穿上了铁丝,是八号铁丝,粗。在冰上滑行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滑行的时候,必须用两只攒子,攒子的底部装上钢钉,人盘腿坐在上面,双手在左右用攒子猛攒冰面,滑板就溜得好远。有些想坐滑板车的,讨好地在后面推着春生,待春生惬意够了,便也能跟着享受一回。

    有了{dy}只滑板车,大家都竞相效仿了。办法总比困难多嘛,第二天早上,小亮把家里的一把木椅子背也抱来了。他没有八号铁丝,却把椅子背下面用电线缠了一圈。还别说,效果也挺好的。可就在他得意忘形的时候,他的妈妈拿着笤帚追了过来,边喊边骂:“小兔崽子,好好的一把椅子,给毁了。”小亮一看苗头不对,扔下“滑板”落荒而逃。后来好几天没看到他来玩滑冰。

    玩滑冰最有意思的是相互碰撞。待后来大家差不多都有了滑板车之后,几个人相约同时往一个方向滑。因为惯性,被撞的就会一下子溜得好远……一池塘的孩子,一池塘的欢笑。玩得正在兴头上,不知谁喊了一声:“上学喽!”顿时人如猢狲散。池塘又恢复了它先前的寂静,只有太阳静静地朗照着这一池塘曲终人散后的划痕。

    放学回家,发现池塘里面装上了抽水机。我们知道,大人们开始一年一度的“拿”鱼了。同时也将宣告,这个冬天的冰上乐趣到此结束了。

    簇拥在池塘边,眼睁睁看着平整的冰面一下下断裂,犹如一个个少年的心,生疼。

    冰上快乐的尖叫,像打火机,于偶然间会腾地燃着快乐的记忆,让一颗经年沉寂的心xx地神往;而那冰上明亮的划痕,则像燃着的烟蒂,在记忆深处,明明灭灭。(邵世新)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重庆政协报》1672期:冰上的童年_邵世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