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打造“中国医药名城”_励志博客_新浪博客

海西县域经济系列报道之二十

 

柘荣:打造“中国医药名城”

 

翟 


  位于宁德市境内的柘荣县,是福建省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一个县。这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中药材。柘荣太子参是诸药材中种植历史悠久、产量{zd0}的一种,近些年产量均占全国太子参产量的60%以上。柘荣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太子参之乡”。《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加速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步伐,也为柘荣县的医药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着柘荣由“闽东药城”向“中国医药名城”前进。

  一个品牌,带出生机勃发的闽东药城

  2002年,柘荣县正式提出建设“闽东药城”的构想,而这一构想得益于“柘荣太子参”的{gjj}品牌。柘荣是福建省太子参单品种区划的“{zj0}生产适宜区”和全国太子参主要集散地之一。“柘荣太子参”曾获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1年全国中药材类第二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5年福建省xx商标、2006年全国中药材类首件xxxx、2007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柘荣太子参”这一品牌的带动下,柘荣县充分利用适合种植300多种中药材的地理和生态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药材产业。现在,这个县中药材种植以太子参为主,木瓜、白术、银杏、黄枙子、三尖杉、菌陈为辅。同时,正着力构筑中药材生产供应基地、药品加工制造基地和药品区域物流中心,并按照中药材规范化人工种植(即GAP)标准,成功筛选出“柘参1号”、“柘参2号”两个太子参新品种。

  2005年,柘荣县医药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08年,全县药业完成产值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6%。近年来,柘荣县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工作飞速发展,基本形成从药品、保健食品到饮料、家庭药膳,从原料、片剂到胶囊、口服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工商产业链条。

  目前,柘荣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5万亩,其中太子参稳定在3万亩左右;从事中药材种植和药品生产、经营的约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三成以上;聚集了9家药品生产企业及其关联企业,拥有“药准字号”产品近300个、“食健字号”产品近30个、兽药品种26个,主要制药企业的药品生产线达30多条。

  众多药企,造就深度发展的柘荣药业

  福建广生堂药业是柘荣一家大型的药品生产企业,公司研制的国家一类新药“阿甘定”慢性乙型肝炎片剂年产值达1亿多元,产品供不应求。今年,广生堂药业还将投资500万元,用于多种抗乙肝病毒新产品的研发。该公司已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成立“中国药科大学——广生堂新药研发中心”,所获新药专利和在研品种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这一新药研发机构已成为我国研发生产抗乙肝病毒xx的一支生力军。

  在柘荣,福建天人药业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集科研、种养、加工为一体的现代中药生产企业。总投资2000万元成立的“天人药业”,是福建省目前规模{zd0}的专业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它汇集各地药材700多个品种,年生产中药饮片2000多吨。此外,柘荣县内的福建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闽东动物药品厂等多家药企也以柘荣太子参为主要原料,研发出“太子宝口服液”、“好胃口牌儿童健胃消食片”等数十个产品。目前,柘荣太子参产品已在20多个省市建立销售网点,并出口美、法、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几年,海西先行先试效应引来了国内外药企入驻柘荣,使得柘荣这个闽东小县的当家药材和制药产业跃居福建县域药业的前列。在药业流通方面,现有福建万佳康药业、福建国仁堂药房等多家流通企业入驻并开始基建。

  根据柘荣县政府制定的《闽东药城总体规划》,到2015年,“闽东药城”建设将使中药材产值达5亿元,辐射闽东、闽北、浙南等本省和周边省市的药材种植基地;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亿元,形成比较完善的药品加工制造基地;药品流通贸易额将达20亿元,成为福建省较大规模的中药材交易集散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9年9月4日   第 03 版)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柘荣:打造“中国医药名城”_励志博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