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以来,我国在冷鲜肉、发酵肉制品、液态奶饮料、肉驴酸奶、干酪、腌卤蛋等低能源消耗、低包装物料消耗、低污染畜产品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目前我国肉与肉制品中冷鲜肉仅占鲜肉产量的不足3%,发酵肉制品仅占肉制品的不足10%, 鲜肉中冻肉仍占30%,热鲜肉仍占60%,肉制品中低温肉制品仅为20%,二软包装、火腿肠、肉干等高温肉制品仍占到70%左右情况看,我国肉类工业仍是以鲜冻肉与高温制品为主体的加工业。科学而言,热鲜肉生产虽节能,但安全与质量水平低、污染环境;冷冻肉虽保质期长,但食用不方便,加工保存耗能较之冷鲜肉至少多出1倍以上,多耗用纸箱等包装材料,食用前耗时且耗水,易造成汁液流失污染环境,易传播疾病;高温制品虽然货架期长,食用安全风险显小,但加工耗能却高出低温肉制品40%,需耗用或多耗用玻璃、塑料与铝箔或复合膜等环境污染材料。
有鉴于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各国对环境与能源问题的重视,肉驴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积极推进了冷鲜肉、低温肉制品与发酵肉制品等低耗、低污肉类制品, 目前冷鲜肉及其半成品、预制品已到鲜肉生产消费90%以上程度.冷鲜肉制品与发酵肉制品已分别占到肉制品生产总量的70%与15%以上。从我国的肉类产品生产结构看,我国的肉类工业较之发达国家而言,仍是能源、包装材料与水源料高耗、环境污染严重的加工业。毫无疑问,积极引进消化吸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加工教术装备,有助于迅速改变我国肉类加工高耗、高污的生产状态,提高我国肉制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大幅度减低经济发展能耗水平,提高其环保程度已成为我国“十一五”以来重要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