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是去的经典!索尼CD WALKMAN随身听发展史
谈起CD随身听,大家可能就会联想到不错的音质,没错,这也是它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今年音乐播放器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谁胜谁负还要由市场来决定。新年的开始,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种经典产品所走过的历史吧。由于SONY的产品型号最多其中不乏经典产品,且文章篇幅有限,所以我们的介绍以SONY为主,另会介绍菲利普和天龙的某些机型。

{dy}章 拯救了CD格式的英雄

      爱迪xx明电声技术之后的100多年里,唱片技术每隔25年就有一次大的技术革新。从圆筒方式进入圆盘唱片,到电气式唱盘的登场,再进入LP唱片,再从单音进入立体声。在第100年里,数字音频技术产生了。

      1982年8月31日傍晚,日本各大媒体都争相报导“引发音频之梦的数字Player终于上市”、“数字音频时xx幕”等消息。 原来,当天SONY.CBS/SONY.荷兰飞利浦与POLYGRAM四家公司共同举办了CD这个数字录音格式的发布会,并决定从秋季起开始在日本发售。直径仅仅12cm,利用数字信号录音,只要一个按钮就可执行选曲,能够半{yj}的使用,CD实现了许多乐迷的梦想。是年10月1日,SONY推出了{dy}台CD机CDP-101。16万8,000日圆的价格,对一般消费者而言是很难接受的。不过只要想到里面的技术与开发时间,能做成商品的确是一个奇迹。进入1983年后,其它公司的CD机也相继上市,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接下来的一年里CD市场却陷于停滞状态。原来,当时购买CD系统的人是以Hi-Fi发烧友为主,大部分的人依旧偏好已融入生活的LP。

      为了拯救这种颓势,SONY公司通用音响事业部的大曾根幸三(OOSONE KOUZO),拿了一个边长13.4cm的四方型、约4张CD盒厚度的木盒对属下说:“接下来就尝试做这种CD Player吧。”每个人听到大曾根的目标后,都不禁的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不过他的做事风格就是如此,因此没有人感觉到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对于SONY的产品开发人员来说,这个木盒就代表着使用者的需求,就象他们自己说的,“将技术汇总起来后,不知道可不可以做成这种尺寸?看来是不行的。不过只有这个尺寸,才是能让每个人都欣喜的产品”。为了让CD达到普及化阶段,SONY公司订定出了这样的方针:“价格不可超过5万日圆,最初虽然会出现赤字,不过日后一定会赚钱的。”这样的价格是CDP-101那16万8,000日圆的1/3左右。实际上,5万日圆的价格,赤字率高达200%。

      1984年11月1日D-50终于发售了。自打推出,在一路低迷的CD播放机市场上它的销售状况就超乎预料的好。D-50和SONY有源音箱的搭配居然成为了当时红极一时的小型CD播放器材组合。与此同时,SONY公司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成功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始赢利。因为有了价格相对低廉的D-50,各家厂商也纷纷降低CD Player的价格,再加上CD软件的进一步普及,CD录音格式终于进入了正规的发展轨道。D-50的之后的小型CD 播放机被定位在同于随身听的等级,因此便将它命名为“Discman”,目前称之为CD Walkman。

      D-50的体积是127*36.9*132.5MM,耳机插口输出功率大约在30MW左右,颜色有红、黑两种,有一个硕大无朋的电池盒供电。早期的DISCMAN由于体积太大,配有专用的背带以外出时携带,自D-50开始沿用了5-6年时间。




{dy}款CD随身听 SONY D-50

第二章 80年代的辉煌(85-88)

      在D-50推出之后,SONY就不遗余力的把精力放在了改进DISCMAN的生产技术上。1985年11月21日,SONY发布了两款改进型DISCMAN,这就是D-50MK2和D-700。

      D-50MK2标价49800日圆,重量比起D-50降低到了510g,主要是厚度大大减小了,电池盒也做成了底座的形式,便携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此外,此型号DISCMAN成为此后4年时间里大部分DISCMAN的原形机。

      {dy}台车载DISCMAN——D-700。这是一台功能齐全的DISCMAN,也是车载CD播放系统的始祖之一。除拥有{zd0}16曲RMS、一曲重播、区间重播、随即播放等台式CD机的大部分功能外,而且还内置一个FM收音头。体积130MM*48.7*193MM,重量1.6KG。

      这两个型号的机器由于发售时间太早,笔者也没有亲自聆听过,这里就不对其音质品头论足了。不过笔者曾经解剖过D-50MK2的“尸体”,用料的确不俗,不是普通低档CD机所比的了的。

      1986年4月1日,SONY在D50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功能减少功耗,以57800日圆的价格推出了D-55T。其收音功能相当齐全,4-12频道电视伴音、FM76-108 MHz( TV1-3 频道)以及 525-1605 kHz的AM收音。D-55T有一个可以使用8节电池的电池盒底座,使用这个电池盒的时候CD使用时间大约 3 小时,收音大约25小时,虽然以现在的标准来看D-55T很费电,但是当时已经被看作是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了,因为D-55T{dy}次把CD播放器的功耗降低到了2.6W。体积125.9 ×31.1 ×131.8 mm,重量570克。播放功能同D-700。笔者的实际听音体会,D-55T声音粗旷厚重,收音功能极好,几乎媲美低档收音头。

      1986年10月21日,D-100以44800的价格发售了。即使按照今天的标准,D-100的体积(125.18 × 19.8 × 132.8 mm)也无论如何算不上大,尤其是厚度,很多新潮CD WALKMAN是要输掉的。D-100附属的专用充电电池底座非常非常薄的扣在底部。D-100的播放功能也非常齐全,1 曲/全曲/区间重播,21 曲RMS。笔者目前使用的听音器材就是D-100,比起之后的大部分DISCMAN,D-100的声音极其中性少染色,作为一台DISCMAN来说几无可挑剔,推力一如既往的巨大,比起很多耳机放大器毫不逊色。D-100也是SONY{dy}次搭配了遥控器的DISCMAN。13个月后,D-100的收音型号D-T100诞生,价格竟然高到了58000日圆。

      1987年2月21日,SONY发售了跟D-50相同尺寸的D-30。其原价格是39800日圆,连续播放时间被提高到了5个小时。此型号DISCMAN据说是推力{zd0}的DISCMAN之一,推高阻耳机低频几乎从不破声。一个月之后,价格高达79800日圆的D-2001发售。这是一款另类的DISCMAN,内置小功率放大器,可以推动音箱。

      同年6月21日,SONY发售了D-600,一款普及型号的车载DISCMAN。圆头圆脑的外形,硕大的体积,输出功率更是大的惊人,只可惜略微粗声了一些。打开D-600的外壳你会发现,其内部竟然是彻头彻尾的台式CD构造。

      1988 年 1 月 21 日,SONY发售了D-150。49,800日圆的价格并不便宜,但是作为一款厚度20.8MM却{dy}次把电池仓做到了DISCMAN内部的型号,这是个价格却{jd1}算不上高。相对于D-100,D-150的声音质量已经有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仍然不失为一款靓声DISCMAN,而且推力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大。

      是年9月21日发售的D-20是SONY的{dy}台走平民路线的DISCMAN,价格降低到了27800日圆,说实话声音不是太好,大概卖点在6小时的播放时间吧。
D-40是D-30的后继型号,1988年3月1日发售,有白色和黑色两种。

      这一年SONY还有一个奇特的创造,那就是可以播放8厘米CD的DISCMAN D-88和D-82。值得一提的是D-82由于只能播放8厘米CD而被成为CD WALKMAN的祖先。

      80年代的DISCMAN普遍具备不输给低档CD台式机的音质和强大的耳机输出功率,而在便携性和省电性能上的缺陷则是致命的。目前在各地的二手货市场里仍然有相当少部分这些超级古董出售,他们已经成为收藏者猎取的目标和HIFI耳机玩家里学生一族的至爱。

第三章 年代之交的全盛时期(89-93)

      89年是SONY公司在DISCMAN技术上不懈努力的一年,这一年里推出了将近10种DISCMAN,其中不乏经典型号。

      1989年1月21日以42800日圆的价格发售的D-250是{zh1}一台以D-50为蓝本设计的DISCMAN。作为SONY大量生产的成熟机种,从似曾相识的外观(甚至厚度都是一样的20.8MM)明显能看出是脱胎于D-150,但是D-250的声音相比D-150又有所退步,声底变冷了许多,中频加入了一些刻意美化的声染色。换句话说,D-250的声音是典型的冷硬日本声。当然,我对D-250声音如此评价是在跟同时代以及更早时期的{dj0}DISCMAN比较以后得到的结论,如果跟现在的新潮CD WALKMAN比的话,D-250无疑是大大的胜出。

      D-250发售的整整一个月以后,SONY就推出了价格为37800日圆的D-90。这是SONY历史上{dy}个可以实现DISCMAN专用电池和5号电池通用的机型,也是{dy}个使用了D.B.B音效技术的SONY DISCMAN。实际上,D-90也是SONY{dy}款耳机输出功率降低到8MW左右的机型,从D-90起,搞定大部分发烧大耳机的SONY DISCMAN一去不复返了,SONY DISCMAN的发展走向了多功能化,此后推出的几乎每款机器上都多了音效控制等更多的玩法。

      1989年8月21日发售的D-350是体现DISCMAN设计新理念的{dy}个{dj0}型号。体积为127.5×25.2×137mm的D-350是一款很好玩的DISCMAN,它的液晶显示屏非常大,而且位置{dy}次被挪到了上盖上。机体内置电子钟,由一节纽扣电池提供持久的电力,这样D-350就多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播放功能。D-350还是SONY{dy}款提供数字输出的DISCMAN,可以外接DAC解码器以及同MD对录。说到声音D-350也是与众不同的,它是SONY的DISCMAN里难得的一款柔和耐听的机器,每次听D-350都不禁让我想起了不列颠的音响工业。

      是年9月21日SONY还推出了第三款车载DISCMAN——D-800K。这是一款推力非常大的机种,和早期机型不相上下。一月后发售的D-810是D-800K的非车载型号,省却了车用CD的常用配件,性能一样。相对与它的价格36000/800K,27500/810,它那中性耐听的声音和强大的输出功率是非常超值的。使用4节5号电池,播放时间很长,是一款使用而且耐用的好机。

      同在9月21日发布的D-22是款普及机,价格还不到20000日圆,声音也属于大路货色。其收音型号是D-T22。

      89年深秋的10月2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伴随着低档机D-T22和中档机D-810发布的是SONY当年的{dj0}机,也是SONY DISCMAN中的{wz}D-Z555。首先这是一款功能异常繁多的机器,它{dy}次使用了DSP音效技术,也是SONY DISCMAN中{wy}使用了电子均衡器的型号。另外,数字音量控制代替了传统的旋钮电位器。D-Z555也是{dy}个使用了光纤输出端子的SONY DISCMAN。和D-Z555繁多的功能相得益彰的是它的音质。D-Z555的声音异常柔美动人,解析力很高,美中不足是低频有些软绵绵的。可惜天妒英才,D-Z555天生功率不大,跟发烧大耳机无缘啊。

      SONY在90年代推出的{dy}款DISCMAN是D-99,发售的日子正值那年的愚人节。D-99是{dy}款使用了1比特DAC的DISCMAN,也是{dy}款线控连耳机的DISCMAN。D-99是从D-90发展而来的,声音上有了一些改进,但距离{dj0}扔有距离。

      90年6月1日推出了一款中档机器D-66。这是个相当好声的机器,不输D-99,虽然价格27000日圆比D-99的32800日圆要低一些。同年9月21日,SONY推出了D-11和D-T66。D-11是款不到20000日圆的普及机型,而D-T66则是D-66的收音型号。

      1990年11月21日SONY再度发布了一款xx机器,这就是名噪一时的D-303。D-303具有光纤输出,5号电池和专用电池可以在D-303上实现通用,重量350克。在1比特的的DISCMAN里,D303的音质是出类拔萃的,但是若跟更早一些的多比特机器相比,论音质D303明显不是对手。D303的声染色太多,而且仅仅5毫瓦的耳机输出功率已经小到了影响耳机发挥水平的地步。其线路输出端的做工也明显有偷懒的痕迹。发售价格还不到40000日圆(37800日圆)的D303曾经是一款被国内随身听玩家推崇的DISCMAN,但是它并不应当成为神话,它只是一款较早被我们了解并赢得大家认同的普通xxDISCMAN型号而已。




D-303

      1991年的DISCMAN发展走势开始向轻、薄方向转变。是年3月10日发布的D-202重量降低到了320克。7月15日发布的D-J50是一款超薄的{dj0}DISCMAN,厚度仅仅14.8MM,是历史上最薄的DISCMAN之一,重量也降低到了300克。作为一款售价54800日圆的DISCMAN,D-J50的声音还是过的去的,尤其是中频表现可圈可点。可以说,D-J50是早期DISCMAN向便携方向发展的同时又兼顾音质的典型代表,是一款让目前所有标榜体积小的现代DISCMAN汗颜的产品。

      D-33是SONY在1991年9月21日推出的一款物美价廉的DISCMAN,19500日圆。使用4节5号电池可以让D-33连续播放8个小时,D.B.B音效、车载等功能一应俱全,声音还算不错,输出功率也很大,美中不足是体积和重量过大,重量足有410克,体积也达到了137×35×155.3mm。

      同年还发布了两款车载DISCMAN D-802K和D-808K,这里就不罗嗦了。
1992年有两款值得介绍的DISCMAN,D-311和D-515。

      D-311的设计理念跟D-J50类似,在减小体积提高便携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兼顾音质。它是SONY{dy}款使用液晶线控的DISCMAN。体积:128.3×21.6×147mm 重量:290g 。

      1992年5月10日推出的D-515是SONY DISCMAN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因为它是{dy}款使用了SONY后来的标志性技术——ESP(Electronic Shock Protection)即电子防震技术的DISCMAN。由于技术的不成熟,D-515体积重量都比较大(128×28.4×147mm ,400g )。
 
      1993年SONY DISCMAN的代表作品是D-321和D421。

      D-321是在1993年6月1日推出的,是一款使用了半成熟的ESP防震技术的DISCMAN。在使用内置的两节5号电池并且打开ESP防震功能的时候,可以连续播放4个小时。这是一款在外形和功能上都最接近现代CD WALKMAN同时却又{zd0}程度的保留了早期DISCMAN美好音质和推力的好机器,值得拥有。体积132.5×25.9×155.3mm 重量:340g,32800日圆 。

      同期推出的D-421实际上在功能和档次上都跟D-321接近,但是这是一款防水的运动型DISCMAN。外壳用耐热的ABS塑料做成,全防水设计,无论是机体还是线控。体积142×36×158mm 重量:460g,37800日圆。

第四章 步入新潮的后DISCMAN时代

      1994年SONY DISCMAN只有一款经典,那就是发售价格30800日圆的D-335。D-335的ESP技术已经达到了6秒防震,两节5号干电池可以连续播放12小时。体积和重量也大幅度减小,分别是130.6×30×138mm 和270g。D-335的音质较之前的型号有了较大的下降,主要是中频段声染色过多,低频有些发混,实际输出也远比标称的15MW小的多。D-335的出现是SONY DISCMAN作为一件高音质时代的终结,从此DISCMAN再也不成其为一件便携式发烧音响了。


D-335

      1995年4月21日,SONY 推出了D-777,一款世界闻名的DISCMAN。这款机器是如此xx,以至EBAY上到现在还把二手D777的价格炒做到200美圆左右。超薄的外形,条形电池的{dy}次使用,以及当时属先进技术的10秒ESP防震技术的采用,以及还说的过去的音质,让D-777成为SONY DISCMAN的最经典型号。实际上D-777的音质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不可一世,就笔者的使用体会来看,D-777的声音档次并不高,只是浓浓的染色非常讨好人耳而已。自从SONY推出D-777的那一刻开始,DISCMAN正式步入了轻薄短小的新潮电子产品时代。D-777体积131×19.8×131.7mm 重量:175g 。

      D-901NV是SONY在1995年8月21日发售的CD播放机、手提电视、GPS全球定位系统三合一DISCMAN,是个彻头彻尾的另类。

      1996年2月21日推出的D-330是款炒冷饭的货色,实际上就是D-321的改进版本,换用了更先进的防震系统,更省电,外形基本一样。10月21日推出的D-465是款彻头彻尾的新潮机器,外形非常漂亮,声音马马乎乎,功率也不大。如果各位看官还记得96年到97年的《读者》杂志封底广告的话,一定会对D-465的外形有印象的。至于D-365和D-265则是跟D-465同系列的产品,基本大同小异。体积132×30.3×135.5.mm ,重量:340g

      1997年5月SONY推出了D-465的改进版本D-475以及同系列的D375和D275。是年发售的带收音功能DISCMAN D-T405是SONY{zh1}的DISCMAN,从此DISCMAN改名CD WALKMAN,彻底完成了从随身音响器材向新潮电器的转变。

      1998年3月21日SONY发布了D-777的复制品——D-E900。外形和重量跟D-777一样,但是使用了更先进的防震技术,内部配件集成化程度更高,更省电。
1999年7月1日是个纪念性的日子,SONY发布了{zh1}的{dj0}机D-E01。飞碟形状的D-E01采用了先进的G防震技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1400毫安条形电池,D-E01的播放时间长达62小时。D-E01采用吸入式出入碟方式,笔者猜测此钟设计使它的机体更坚固,CD的抖晃率更小。体积138.5×21.5×136.2mm,重量220g。虽然功率输出小的可怜,但是从D-E01那严谨少染色的声音里依稀能分辨出早期DISCMAN的影子。可惜影子只是影子,用严格声音标准来衡量,D-E01的声音实在一般。不过无论如何,D-E01还是SONY DISCMAN{zh1}的绝唱,尽管这时的DISCMAN已经不叫DISCMAN了。D-E01以后,SONY的便携CD播放机水平一落千丈,回想DISCMAN那曾经辉煌的历史,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D-E01


PHILIPS 部分CD播放机产品介绍:

      6819耳熟能详,广为传诵,CD10不为人知,但确实是CD随身听里{wy}拥有拾取信号能力超强的PHILIPS{dj2}密门CDM4光头。到底哪个更厉害些?

      6819的音质,评价趋向很不同,甚至没有一个定论。此机收集难度不小,一般拥有的人,只要是识货的,没见有一个人出,不过EBAY上倒有不少noob出。这使得收藏难度急剧增加,同时也使收藏成本提高。使得6819逐渐成为神话一个,一提到6819,必然是铭器,必然引来别人艳羡的目光。随着此类机不断老化消亡,当{zh1}一台6819的电路板过几百年变鱼松时,估计才可降温。

      6819留给爱说的人说,其拥有者总是自豪的以为,没有便携CD播放机可以与之一决高低了。

PHILIPS 部分CD播放机产品介绍:

      6819耳熟能详,广为传诵,CD10不为人知,但确实是CD随身听里{wy}拥有拾取信号能力超强的PHILIPS{dj2}密门CDM4光头。到底哪个更厉害些?

      6819的音质,评价趋向很不同,甚至没有一个定论。此机收集难度不小,一般拥有的人,只要是识货的,没见有一个人出,不过EBAY上倒有不少noob出。这使得收藏难度急剧增加,同时也使收藏成本提高。使得6819逐渐成为神话一个,一提到6819,必然是铭器,必然引来别人艳羡的目光。随着此类机不断老化消亡,当{zh1}一台6819的电路板过几百年变鱼松时,估计才可降温。

      6819留给爱说的人说,其拥有者总是自豪的以为,没有便携CD播放机可以与之一决高低了。

      PHILIPS CD10,6819终结者?

      拿来一看,很不起眼,不过工艺还是不错的,拉丝面板(85年就有这个工艺?)滑杆电位器历经这么多年也没有一点丝啦响声,功能很简单,就两个播放模式和两个时间显示而已,连快速搜索和选曲都要用按钮切换。
光头组件为CDM4 pro,读盘极快,1s左右甚至更短,选曲也是手刚离按钮,音乐就响起。18年的机器了,居然还有这么快的动作!

      机器后部有个整体插座,可以插PHILIPS自己的AC/DC模块,从拥有DC模块上来看,他属于随身听CD范畴,而不是小型台机。

      粗粗一听CD10,惊讶的发现:平衡!就是平衡!没有任何刺耳的中高频,低频不肥不瘦,动态也相当的大。{dy}印象很夸张的令人刮目。耳机输出不小,一般在2-3之间就可以驱动耳塞和低阻抗耳机。

      先说说CD10{zg}明最突出之处:全段没有任何耳朵可以分辨的缺点,而且分析力惊人!颇有德国器材的风格。

      播放大场面交响乐时。声音捕捉的形态和普通CD有很大区别,从琴弓轻轻的抚摩琴弦甚至定音鼓极微小的波动,都不由分说的表现出来。与6819之对比,6819无法表现这些微小的细节或者说缺乏信息量,555的表现也与之有所差距。最为迷人的是小号的歌颂,铜管的余韵真是见血封喉,剧毒xx。向高电平大动态转移时,管弦齐鸣。那种突然拔地而起的,排山倒海的力量更是555无法企及。

      《野蜂飞舞》这曲,小提琴{jd1}不拖泥带水,1/32甚至1/64节拍的快速变化,历历在目,直叫人听的目瞪口呆,用6819听,有一种跌宕起伏,一气呵成,痛快淋漓之感觉。但是CD10的表现,却叫人听的上气不接下气,每一个音符都是有机相连的,细致入微,颇有高分辨率前级的风采。

      很多NEW AGE非常动听,记得女巫医2 天声夺人吧?钢鼓(或者是印加鼓)之后那一声直冲天宵的银铃,很多机器单纯提高了高频的能量,显得非常突出动人,譬如6819,但是CD10却不一样,他突出的是整个场面,而非单纯那一声清脆的炸响,此段高频凝聚为一个PEAK,然后↑,在天穹中分散,能量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场景中,印在背景音乐中,让整个身心都感觉的到,不仅仅是耳朵。就这不足20s的小段,就明显的感觉到CD10的功力。

      付上CDM4 PRO的简单描述,此光头组件价格不菲,一般只有中xxCD机才装备此系统,Pro版的CDM4为专业用,它采用了铸铝制作,大型的玻璃镜头是来自德国高级镜头厂家的特制品,马达也为高精度产品。CDM4 Pro被用在Philips自家以前的高级产品LHH 500R~LHH900R上面(包括马兰士的高级产品),可见Philips对CDM4 Pro的重视与信心。事实上,CDM4 Pro不仅非常坚固耐用,读取CD信息误码率大大少于传统转盘,声音表现也相当准确传神。除了飞利浦、马兰士自家使用,其它仅见于Mark Levison No.31、Jadis、Primare等{dj0}产品上。如MARANTZ CD16/MERIDIAN CD506/Primare 204等。

      PHILIPS 又一神话……D1  

      令人激动的HIFI音质,驱策高阻抗耳机的强劲动力,傲视现同级机型的超级防震能力。

      最最简单的操作方式,全机只有3个可以操控的按钮,一个开关。将开关打开,机器就自动播放,没有停止,没有程序播放,没有任何和播放CD无关的程序。

      机器内部采用8节AA电池作为动力,外接9V电源也可以驱动,侧面还有穿肩带的吊孔,可以断定,这是一台超级随身CD怪兽。

      精致的做工和高级的用料,使得一切动作和功能在16年后的今天也依然xx

      飞利蒲停产多年的摇臂光头CDM2 使得数据尽可能的精准,寿命也更长。

1989/10/21推出,提起D-Z555恐怕随身听老机的玩家没有不知道的吧, 作为SONY潜心研究了5年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于1989年推出的比较完善的D-Z555。SONY在做这此机的时候可以说是用足功夫,首先从其售价的64000日元就可以看出一些,除了采用双DAC、8倍超取样,在该机上还首次使用了DSP功能,可 进行频谱液晶显示,同时具有左右声道的均衡等音、总之无论在当时还是就算目前看来都是配置超强,而且还首次搭载了光纤出口,不久SONY的{dy}代MD随身听MZ-1诞生后 就可直接用它来进行录音。至于它的目前最为人喜爱的方面--声音表现就不用多说了,目前只要有二手的555出现 ,读碟要是没有问题基本上是马上有人“抢”走其收藏价值也可见一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以上均为555图片


  PHILIPS AZ6829/06

奥地利制。
PHILIPS Discman {zg}型号。
搭载PHILIPS独门1Bit Bitstream Conversion比特流+ Master Clock 双D/A汇流技术。
同时兼具16bit的解析力及1bit的柔和特色。
加上欧系的?#123;DSP系统。
音质非常均衡自然.音色温暖.饱满.细腻。
日本Discman排名{dy}.号称迷你板LHH.最接近Hi-End级的Discman。这个是对飞利浦机皇的音质的平价,确实非同一般:

  一接上系统.马上就可感受到欧系音色的魅力。使用独门1bit比特流双D/A汇流技术。立即在声音密度.层次感.比例.平衡.发挥日系机种所不能及的优势。各种生乐器.人声的表现皆非常的均衡.温暖..音像型体(结像度)更上层楼..听瑞典Agneta Baumann的甜美人声.那种的圆润.饱满的音色.嗓音/唇齿/换气的细节再现.柔转的呢喃.纤细带有磁性的吟唱.仿佛有着温度.带着水份。听弦乐/木管/Jazz等小编制更是凸显出欧系系统的优势。传承欧洲百年的音响工艺.音质饱满.温润.自然。管/弦乐群的自然合谐的音色.美妙的合弦.没有一丝凸出。不论是Akiko弦乐的把位/擦弦/箱板共震.小编制木管五重奏的空气/余韵.Jazz的Live。那种声音质感.实在不是一般日系机种台机可比。

  其实这款机型要好于Z555,但是国内人知道的并不是很多,所以放在第二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以上为PHILIPS AZ6829/06图片

SONY D777,对于这款产品的评价很多了,就连相关的E900也跟着火了起来,有的人认为其很多方面包括音质已经超过了Z555这个公认的机皇。下面有一段话是关于D777的简介。

  1995年4月21日,SONY 推出了D-777,一款世界闻名的DISCMAN。这款机器是如此xx,以至EBAY上到现在还把二手D777的价格炒做到200美圆左右。超薄的外形,条形电池的{dy}次使用,以及当时属先进技术的10秒ESP防震技术的采用,以及还说的过去的音质,让D-777成为SONY DISCMAN的最经典型号。实际上D-777的音质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不可一世,就笔者的使用体会来看,D-777的声音档次并不高,只是浓浓的染色非常讨好人耳而已。自从SONY推出D-777的那一刻开始,DISCMAN正式步入了轻薄短小的新潮电子产品时代。D-777体积131×19.8×131.7mm 重量:175g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郑重声明:资讯 【重温是去的经典!索尼CD WALKMAN随身听发展史】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