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书店需要知道的事情_Оo甜崽oО_新浪博客

 





商圈调查与定位

即使开一家最小的书店,也是一项投资。投资是否可行,将来前景怎样,不能仅凭我们的感觉和理想,而是需要进行客观的商业评估。商圈调查就是评估工具之一种,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商圈调查时,最需要了解清楚的是:
1、社区基本形态,如文教区、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或是混合型等等;
2、区域人群结构,包括稠密程度、主要教育与职业状况、一般收入水平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3、商业情况,统计该商圈内各种商业店铺的种类与数量,他们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包括人流量,商业气氛,卫生环境,普遍服务态度,一般业绩)、平均房租、商业人员工资水平等等。
按照上述项目,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份“商圈调查表”,据实填好之后,这个区域的商业情况基本上就一目了然了。
我们计划中的书店,在未来能否生存,与它周边的社区气质息息相关,目标区域人群的消费习惯,更将对书店经营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只有客观调查之后,我们才可以确定该商圈是否适合开书店,或者应该开一家什么定位的书店。
商圈的社区形态、周边环境与人群结构各不相同,书店的主营方向也就相应不同。以下分类可供参考:
1、办公区(附近有较多机关单位、写字楼等):以经营财经、企管、社科、职场、文学、励志类图书为主;
2、商业区(附近是商业街道、有较多商业店铺):以经营文学、艺术、社科、财经、企管、旅游、少儿类图书为主;
3、住宅区(附近主要是居民住宅、生活小区等):以经营生活、实用、少儿、文学、休闲、报刊类图书为主;
4、文教区(附近有大、中专院校):以经营外语、学习、考试、科普、计算机、文艺、社科、历史类图书为主;(中、小学附近的话,因以中、小学生为购书主体,主要经营教辅材、卡通、漫画等。)
当然,以上定位仅是首期备货前根据商圈调查而来的初始定位。书店开业以后,需要不断地对实际销售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逐步调整、xx定位——将销售比例高的图书类别加强,销售比例少的类别相应减少。

如果前面我们进行了“商圈调查”,确定某区域适合开书店,并考虑好开一家什么定位的书店。现在可以去寻找具体的店铺地址了。
开一家书店与开一家其他商店没有什么两样,选一个好门面,都是最重要的问题,需要特别耐心、慎之又慎。门面选择得当、顾客方便上门,销售业绩 就容易做起来,那么以后的经营会顺畅得多。但如果没选好,随后一系列的经营活动都可能举步维艰、事倍功半。根据我的阅历,有一多半的失败书店都直接缘于选 址不当,先天不足,很难通过其他的经营手段快速弥补。



 

如何判断一个候选门面是否适合开书店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候选地点进行考察:
1、行人流量(以每小时通过这一候选门面的人数进行计算):通常来说,人流量当然是越大越好。一个可以参考的数字是:在一般营业时间段内,平均每小时至少600人(也就是每分钟10人);在上、下班高峰等特殊时段,每小时1200人以上。

同时需要注意人流的速度,如果人们总是步履匆匆经过这里,那么这些人不容易进入书店,这样的人流量是要打折扣的。如果人流是较为平缓的速度路过,那么就比较容易进入店内。
2、行人结构(包括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等结构):图书是一种文化商品,它的购买群与一般日用生活品的购买群并不xx一样。据《中国图书商 报》的一份调查,自主购书群体的主要年龄层为15—50岁,而购买文艺、社科类读物(这是很多朋友最有兴趣的书店定位)人群的年龄层在25—40岁之间, 大多从事机关、文教、商业等非体力工作。因此判断一个候选店铺是否适合,还必须估计“行人流量”中年龄为25—40岁,从事非体力工作者占多大的比例? (肉眼估计即可。其他方式,如问卷等当然更科学,但实际上的调查难度很大,因为人们多数会拒绝)。如果估计的比例在60%以上,即可视为合格。
3、交通状况:附近街道,如果有较多条线路的公交车辆通过{zh0},公交车站,则离书店越近越好。除了这些,还可以进一步考察这些公交线路途经 哪些地区和单位,沿途的人群都可能是日后的潜在读者。(还要观察出租车、骑自行车或步行是否方便等。)地处深巷一隅,交通闭塞的地点{zh0}放弃。
4、是否容易接近:如果由于某种不便因素,造成行人总是擦肩而过,那是非常可惜的。比如店铺前的道路是否有隔离带(如绿化带等)、横过马路是否方便,是否必须经过天桥;店门离人行道是否比较近,要上多少阶梯等等。
举个例子,北京王府井北大街的“涵芬楼书店”,门前的马路上熙熙攘攘,可进书店的人却少于一般的比例。先不说其他因素,书店门口那十几级台阶,就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其他的情况也有值得注意的,如十字路口附近的店面相对就更好些。
5、竞争环境:商场如战场,如果在候选店铺附近(1000米之内)已经有了成熟的书店,那么在此再开书店势必存在一个与同行争夺顾客的问题。 当现有书店的规模、定位与新书店计划的规模、定位十分接近的情况下,建议另选一个竞争较为薄弱的地点,否则将来的拼杀会比较残酷和血腥。(看看中关村图书 大厦与第三极书局的例子吧。)
6、周边氛围:周边的商业邻居情况如何,对书店的经营也会产生影响,必须考虑周边店铺的经营是否与书店融洽的问题。如果其他店铺所经营的行业和书店能互相带动顾客,那是再好不过的。
比如,周围如果是超市、百货、餐饮等就还比较好,这些店铺的顾客也可能成为书店的顾客。如果周边店铺与书店不相融,如鞋帽一条街、建材一条街、五金一条街等等都是不好的。(还记得那家百荣书城么?)
那些可能制造污染、噪音、烟雾、气味、泥沙等使顾客心情不安静的环境就更不好了。

除了以上6点可做为选址的判断依据以外,还需要了解一些更复杂的情况,如店内各种条件(建筑风格、房屋结构、楼层高度、通风照明、水电消防等等)。

门面的租金低,风险就小,谁都希望如此。但不要进入误区,以为租金越低越好。其实,门面租金的高低通常由其环境、位置和整体市行所决定。地段好,租金自然高;租金低,地段通常也不好;左右得便宜的好事总是少有。
同时,图书还有个特性,它有明确的定价,无法超出定价卖。所以利润空间没有太大的弹性。租金高到一定程度,人流再多也不济其事。这是卖书和卖 服装、卖餐饮等等最不同处之一。(呵,想起前两天郭德纲自辩说:“六块钱成本一份的藏秘排油卖二十多?这事您还不能别扭。大饭店的炒土豆丝就是五十多。” 一笑。)因此书店的选址还需要在地段与租金上找到一个平衡。

如何判断与取舍呢?基本的原则有:
首先,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和附近或者条件近似的店铺比较;正面、侧面、想办法、托朋友搞清楚周边、类似店铺的租金情况,从而了解这个候选店铺的租金是否被人为抬高了。
其次,进行纵向比较,{zh0}可以查到这个店铺以前的租金情况(比如能否出示以前的租金收据等等线索),了解此处租金的历史情况。
最重要的是,可以按租金粗略推算出书店未来的盈亏平衡点。——根据一般书店的经验,房租通常要占到日常经营费用的40%左右。(推算的具体情形,详见我们随后要谈到的“筹资与预算”)。未来的盈亏平衡点是多少?心中有数的话,对租金是否合理的判断就会明智得多。

{zh1}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现在不少成熟的店铺都需要转让费,对此要特别加以注意。我们租店期满或者中途退租,是否也可以向下家收取转让费?(如 果是,租房合同里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如果不能,那么转让费就是我们xx承担了,日后分担到每个月的成本中去,也就相当于增加了房租。
例如,某个店铺要收5万元转让费,租让的期限是3年,算下来每个月要分摊1388元,这笔增加的费用或许会使我们不堪重负。

按照店铺的面积、租金情况,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做个资金预算。一般说来,开书店要准备的资金包括三方面:一是一次性的固定投入,包括店铺装修、书架制作、营业设备购置等;二是图书的采购资金(商品成本);三是日常经营费用,包括房租、人员工资、其他开销等。
下面以开一家50平方米的小书店为例,做一资金预算:
1、店铺装修:普通的中小书店,装修每平方米300元足矣。50平方米的书店约需投入装修费15000元。(如果是盘下来的店面,之前的地面、墙壁、吊顶基本可用,可以节约不少费用,或许花5000元修饰即可。)
2、书架:中档的报价是每个300元。50平方米的书店放30个书架,9000元。
3、营业设备:电脑、扫描器、打印机、电话、传真等等,大约10000元。
4、首期备货的采购资金:按零售书店的一般情况,首期备货量以每平方米5000码洋(定价)为宜。开一家50平方米的书店则需要备货 250000码洋。正常新书的采购折扣平均为65%,那么需要首期备货资金162500元。(如果在供应商那里可以获得信用认可,赊到50%左右的备货, 那是最理想的,这批投资将节约至81250元。)
5、房租:以我个人的看法,房租每平方米不宜超过100元/月,超过这个标准,经营压力会相当大。(当然,如果地理位置特别理想,顾客人流 量大,购买力强劲,可以再斟酌。)我们就按每平方米100元/月举例接着算——50平方米的店铺,每月租金5000元,得预备5个月的,共25000元。
6、人员工资:50平方米的书店要4个店员吧,每人每月平均1500元,预备3个月,共18000元。
7、其他费用预留:如水电、通讯、公关、物流等费用,每月预算2000元,预备3个月,共6000元。

列表如下:
项目 金额 节约状态
1.店铺装修 15000 5000
2.书架 9000 9000
3.营业设备 10000 10000
4.首期备货 162500 81250
5.房租 25000 25000
6.人员工资 18000 18000
7.其他费用 6000 6000
合计 245500 154250
开这样一家50平方米的小书店需要筹资245500元。
当然,如按上述装修与首期备货最节约的状态,只需筹资154250元。其他几项精打细算的话,还能够低于此数。但需要指出的是,开业筹资金还是要尽可能充裕,避免意外情况如赊销催款等造成周转困难,以保证日后的经营顺畅无碍。)

此外,在这个案例中,该店一个月的日常经营费用为13000元,房租占38.5%:
日常经营费用 每月
1.房租 5000
2.工资 6000
3.其他费用 2000
合计 13000
按平均毛利率30%算,书店每月需要销售43333元实洋图书——即每天销售1444元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点。
综合这个店铺50平方米的销售面积和你所调查到的行人流量及结构,你有盈利的信心么?

新鲜事物,都有一个让人了解、熟悉、亲近它的过程。新书店开业时,也需要策划一系列活动与宣传,使尽可能多的本地区读者知道这个书店开业了,其有何独特、独到、{dj2}之处?
常见的开业活动与宣传有:
1、在当地的报纸或其他媒体(如电视字幕)上刊登广告,精心准备广告内容。(即上面提到的有何独特、独到、{dj2}之处?)不过在大都市,报纸等媒体的广告费用太高,这一项比较适合中小城市的书店尝试;
2、在当地各个网站、BBS上发布“XX书店”及其独特之处的帖子(有条件的话,开个博客也不错),这些站点上有大量的本地网友访问,他们了解此信息后,有可能会去你的书店逛一逛;
3、向附近地区的有效人群派发书店开业的DM,DM的内容可与广告一样;
4、若能印制内容精彩、设计典雅的图书优惠手册,那就更好了。向附近重点单位(如写字楼、院校)派送,告知目标读者本书店的开业。当然这需要一些公关能力,至少不会有人阻止你这么做;
5、在书店内举办系列开业特惠活动,如开业全场XX折,免费获得书友卡(打折卡),免费赠送《中华读书报》等等;
6、如果有机会,请名人、名家到书店来举办签名售书、学术讲座或是读者见面,就更容易制造轰动效应了。(这一项只适合面积较大、有场所的书店。)

除了对外宣传,还有店内的准备,提醒以下几方面:
1、证照是否办齐——《工商营业执照》(到所属区工商部门办理)、《税务登记证》(到所属区税务部门办理),特别是《图书经营许可证》(到当地文化或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办理)。有些地区还要办理《消防合格证》(到当地公安或消防局办理)。
2、营业设备是否备妥——电脑、扫描器、电话、传真、收银柜、验钞机、塑封机、包装袋、票据、印章等等,电脑还必须安装专业的零售书店管理软件。
3、门店布置是否妥当——内外装饰、书架摆设、盆栽,悬挂的POP、海报等等。
4、人员培训与演练——对店员进行一些业务培训和演练,预演顾客购书全流程,对导购、查询、找书、收银、电脑操作、上架添货等环节细致入微地演练,以便提前发现问题。
5、开业仪式的准备——悬挂横幅,摆放花篮,允许的情况下燃放鞭炮。(有条件的还可请嘉宾剪彩,争取媒体对开业进行报道。)

做零售买卖,上货的问题向来是关键。恐怕也是日常经营中,最频繁琐细的工作。粗略概括三个方面:
1、进货渠道:
如果是开一家大型书店,主营的图书{zh0}可以向出版社直接进货。这样折扣低、利润空间大一些。买一本{zx1}版的《全国图书发行单位名录》(中国青年出版社),即可获得所有国营出版社及部分民营发行公司的联系方式。再去参加几次书市、订货会,渠道就都能够建立起来。
如果是开中、小型的书店,因为单独去某个出版社或书商拿货的量不大,它们对你这样的小客户也顾不上,管不过来。这时候,到批发市场进货就比较 方便、适合了。现在全国各省市基本上都有图书批发市场,如北京的甜水园、上海的文庙、广州海印桥南的建基路、杭州登云路的文化商城等等,各地还有新华书店 的批销中心。你不难打听到地址,它们都可以解决上货的问题。
书店开久了,信誉好的话,供应商们还会找主动上门来要你代销图书呢。所以,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批发市场,你都可以去试探,但{zh1}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考量费用及效率,筛选出最主力、最廉价、最快捷的几个渠道。
2、进货规则:
规则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同的对象、规模、时间、地点,甚至的谈判人,都有可能谈出不同的结果来,请注意这几个关键词:现款(先付款后发货)、赊销(先给货后结款)、信用额度(最多能赊多少)、账期(拿货后结款的时间)、折扣、退换货;
从首期备货说起,这{dy}次的量{zd0}(如前面在预算中谈到,50平方米的书店就要25万码洋),应该极其慎重。希望你可以谈到一部分现款、一部 分赊销。全部赊销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供应商是你亲戚,哈,那就不费口舌了),能谈到赊销50%那是天大的面子和信用。规模小的店,谈到20%也不错,这就 是信用额度,要滚动到今后的日常进货中去,降低你资金周转的压力。(一般说来,首期备货的渠道不要太多,因为太分散的话,每家供应商得到的采购量都不大, 谈判就费劲了。)
账期无须太长,三四个月足矣(书卖不掉,拖再久也没有意义)。
折扣当然要争取{zd1}的,但一般批发商也只是在出版社发行折扣的基础上加5%左右。你可以多方打听一下,如果大家都是长久做生意的,不必太担心。
最重要的是,要与供应商约定,卖不动的书,在一个期限内都可以退换新书。否则,将来滞销的书你怎么办?
上述规则谈好后,{zh0}可以与供应商签订供销合同。日后的进货、结款、退货,都按约循环不已。
3、品种选择:
坦白说,开一个书店要选什么品种,这个话题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说清楚的。这首先涉及到书店的主营方向,定位不同选择也不同。同时还涉及不同的地 区,区域不同选择也不同。还有时间,一年前的畅销书,今天多半已是滞销书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会转为常销书。尤其是选书人的阅历及眼光,这种积累是不可能 在短期内复制的。(如果能找到有丰富经验的人帮你挑书当然{zj0}。)
我只能建议几条路径:
一是动手前,{zh0}可以观察一阵子,从同行(如本地的书店和全国性的网上书店)、上游(如本地的图书批发市场)、专业媒体机构(如《中国图书商报》、开卷图书研究所)那里,你可以了解到近期真实的图书动销情况(排行榜和常销书目)。动态掌握得越多越好,磨刀不误砍柴功;
二是尽量选各类别xx出版社的出品:(略举几例供参考)
文学类——人民文学、作家、上海译文、译林、花城、长江文艺、湖南文艺等;
社科类——三联、商务、中华、广西师大、新星、中国社科、上海世纪、上海古籍、辽宁教育、岳麓书社等;
经管类——中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财经、机械工业等;
艺术类——山东画报、陕西师大、人民美术、河北教育等;
少儿类——中国少年儿童、童趣(人民邮电)、上海美术、新蕾、21世纪等;
生活类——中国轻工业、中国纺织、北京、南海等;
外语类——外研社、外文社、上海译文、华东师大等;
教辅类——高等教育、龙门书局、东北师大、黄冈、海豚等。
三是“80/20法则”。20%的畅销品种,可能产生80%的销量,那些确定畅销的新书你要快速、频繁地进货,以便抓住销售潮头。同时,80%的品种要选那些常销书,虽然它们可能只产生20%的销量,但一样需要精挑细选,因为它们可是销售金字塔的塔基噢!

在日常进货中,多数情况下,我们难以判断一本新书将来是否会畅销。此时需要谨慎。不妨先少量拿一些,试一试销路(切不可仅凭头脑一热,盲目大量采购,将来滞销的话,退货也很麻烦)。如果一试不错,就应该立即添货了。
同时,书店还应该以天、周、月为时段,将电脑中的图书销售数据列出,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动销较多的图书,一定要注意它剩余的数量,如果发现 即将售缺(一般来说,存量至少应大于上周的销量),就应该立即登记添货单,向供应商添货。对于存量很低的常销书,也是如此。要防止断货,浪费销售机会。
大书店自然是天天都在操作进货(添货)。中小书店有条件的话,{zh0}隔两三天去进一次货。交通不是那么便利的,也应该一周左右采购一次。
我曾见过不少经营不佳的书店,它们竟然只是懒,对畅销的图书没有及时跟进,对常销书也不去统计,放任它们缺货,结果门庭日渐冷落。
此外,据我的经验,普遍情况下,书店内的图书存量(实洋)至少是书店月销售额的3倍以上。如果你发现店内的图书存量相对本月销售额的比例低了,应迅速添货,否则随后的销售趋势极可能下滑。
每次进货(添货)还应使用电脑登记品种、数量、折扣、供应商、退货期限等,保证记录准确,以备将来对账、盘点、结算、退货。比如,供应商来源 如果没有记录清楚,日后难免退错书,供应商对不是自己发行的退书都会不予受理的。{zh1}只能是你自己的损失,所以一开始就要注意区别。

再谈一下退书:前面在进货规则中我们谈到,一定要争取供应商允许书店将滞销的图书在账期内退回(冲账或调换新书)。退书是一家书店盘活库存与资金的重要手段,只有经常清退滞销图书才有可能腾出资金与空间来增加新书,从而保持并增加销售。
什么是滞销书呢?这么说吧,如果一种图书在上架2个月以后都无人问津,那么它就可以说是滞销书。或者是某书账期结束,它从没添过货,清算时还有若干没有售出,剩余部分就是滞销书。
我建议书店经常性地(至少每月一次),参照当月统计的销售数据,对滞销书进行清理和退货。同时调换新书来上架,使书店里的品种总是“面孔常新、与时俱进”。
(进书、添书、退书的一些操作细节,后面还有若干处提到,今天就要言不烦了。)

卖场规划与图书陈列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读者的购买感受及行为。因此,也就能够左右书店销售情况的好坏。
依照成功书店的经验并参考其他零售业(如百货超市)科学的卖场设计,我归纳了一套图书陈列的基本模式:
1、{zx1}到货与重点推荐:
很多购书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到常去的一家书店,自己总是想先看一遍最近到了哪些新书,可有时候就得从头到尾将这家书店几乎全部浏览一圈, 才知道有哪些新书。(不少书店都是新书一到货,就各就各位到分类书架上去了)。购书人不仅感觉十分烦,而且很容易错过他所喜欢的新书。
而书店的营业员可能还在抱怨,这本新书到了好些天了,怎就无人“抽”去呀?
其实,只要在书店进门处设置一个“{zx1}到货”的陈列台,问题就解决了。把近期(每周)新到的图书都放上去,老顾客只消围着它一转,有什么新书都一目了然,用不着到所有书架上去“淘”一遍。而书店就也犯不着担心新到的好书会被读者忽略了。
对于重点的新书,还有必要码堆推荐和突出,甚至设计出旋转、曲线、方框等艺术造型堆放,不但美观,也能激发起读者的购买欲望。
2、排行榜:
零售学常常提到“80/20法则”和“要保持畅销产品的畅销势头”,那么设置一个“排行榜”书架就是让20%的产品卖出80%的销量最简单的办法。
每个书店都应该在收银台背后、旁边或其他显要位置,建一个“畅销书排行榜”陈列一二十本畅销图书。
书店每周对图书的销售数量进行统计时,新出现的畅销书,一定要把它放进“排行榜”中去。目的是促进这个畅销产品的畅销势头。
如有空间,在“畅销书排行榜”旁边还可以陈设“媒体书榜”专架(比如《新京报》图书排行榜、《中国图书商报》排行榜等等,书店可视各地区媒体的影响力选择),并将该报纸的相关版面剪贴在书架上(或有一个专门的镜框)。
对普通读者来说,这些“排行榜”的信息引导力是非常大的。对那一二十种上榜图书而言,这也是最能够增加、保持它们畅销势头的陈列方法。
3、媒体(专家)推荐:
一般读者“从众”、“相信xx”的阅读心理还是非常明显的,让读者了解“媒体(专家)都在关注哪些好书”很可能促使他们产生购书冲动。
除了前面说的“媒体书榜”以外,书店还可以设置“媒体(专家)推荐书架”。
具体的做法是——当你看到某媒体刊登了关于某书、某专家读书的报道(各大城市的晚报、都市报一般都有阅读版),而这本书你店里又恰好有货,就将报道剪切下来。相关的“剪报”依次展示在“媒体(专家)推荐书架”上(当然也是在店内较显著的位置,并不时去更新)。
经验告诉我,很多读者都会认真地看这些媒体报道,这是增加这些图书销售概率的{jj0}陈列方法。
4、分类书架:
绝大多数书店都如此陈列。但我们还需要注意:
A- 各类书架的次序是否有机衔接——例如文学类书架后面接着的是艺术类、社科类的书架,这都顺理成章。但如果文学类后面接着的是电脑类或教辅类,就有可能人为 地打断一个读者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因此需要书店比较“人性化”地从本店主要读者群的角度着想,设计一个流畅、自然的分类次序;
B- “分类书架”里的图书可分为“平摊摆放”与“竖立插架”二种陈列方式,需要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名家的重点图书可以平摊摆放;新旧书可交替平摊与竖立;书架富余时多一些平摊摆放;书架紧张时多竖立插架……
C- 书店内所有品种的图书都应该可以在“分类书架”上同时找到。

5、特色专柜:
根据不同时机、不同地区、不同主力读者群的具体情况,书店还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些临时性的特色专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如:
幾米绘本专柜(从某知名作者的角度);情人节礼品书专柜(从某个节日角度);众说《论语》专柜(从某个热点话题角度);职称考试图书专柜(从 某个社会功用角度);汉译学术名著专柜(从某品牌集中摆放的角度)

6、xx区:
无论书店面积大小,情形如何,“xx区”都是我认为必设的一个区域。它是一个书店图书流转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从书店的角度看,即使本来没有超低折扣进货的xx书业务,“xx区”也可以是书店消化本身滞销书的一个手段。前面说过,如果一种图书上架2个月以后始终无人问津,那么它肯定属于滞销书了。滞销书如何处理?当然是退货!——但在退货之前,我建议书店把这些书转到“xx区”再卖几周试试:“xx区”一律65折——这些滞销书也许就卖出去了。虽然65折卖书(或是别的较低的折扣),书店没有利润——但书店至少回收到现金,还省去了退书的麻烦和运费,更得到读者的欢迎。何乐而不为?从读者的角度看,近年来由于纸张涨价,致使新书定价不断攀升,动辄数十元一册的图书使得许许多多的低收入读书人(特别是在校学生)在好书面前取舍两难。如果读者在你的书店能以65折的价格买到正版好书,这一定会令那些低收入的读书人感到惊喜!这些原先被高定价因素挡在门外的读书人将给书店带来更多的人气和不小的销售额。当然,现在很多出版社都有超低折扣的库存正版书流出市场,专门或部分经营3—5折的xx书,也使很多书店红火一时呢!

有的朋友对设立“xx区”,可能还有些顾虑和担心(如下),如果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这些疑问其实都可以迎刃而解:
1、某种图书在进入“xx区”以前,已经按定价销售了一部分,读者对比前后两个销售价,会不会有抱怨?
释疑——上面已经明确谈到,进入“xx区”的图书,除非本来就是超低折扣进货的,否则都是上架2个月来基本上无人问津的次新书,也就是书店内 的滞销书。那么它在进入xx区以前,以定价销售的数量一定很少!(如果按定价销售的数量较多,那它就是畅销书或是常销书了,它决不应该进入xx区或退货, 而应该留在正常区域继续销售。)
这样,以定价购买这些图书的读者就非常少了,他们提出疑问的概率也就更小了。
万一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坦率解释:“这些书马上就要退回出版社了,我们想赶在退货前,尽可能让利给读者。”
现在商店在某一段时间里打折、搞促销,也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顾客一般都是理解的。
2、读者会不会摸到书店的规律,都等两个月后再来买xx的书?
释疑——前面我们已分析过,什么书才可能进行xx处理。老实说,我们自己都不可能事先预料到哪些书会滞销,以至需要通过xx处理来回收现金。(如果能预料到滞销,我们就根本不去进它了。)同理,读者就更不可能先知先觉了。
何况,按一般读者的心理,有多少人愿意等待2、3个月之后再来买一本他早就想看了的书呢?而且谁还能够保证2、3个月以后仍然有货呢?所以说,这个“xx书规律”,具体到某一种书时,没有人能够预测到。

 

提高销售的4个指标

【客流量]、[购买率]、[单次购买量]、[回头率]。
也就是说,这4项指标成长得越好,零售店的销售业绩就提升得越快!我们为什么不把思考的重点放在如何帮助这4项指标稳步提高之上呢?
1、客流量:
我们前面在谈“门面选址”时,就已经着重对“行人流量”做了分析。在门店开业后,自然的“行人流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不断通过广告、促销活动等手段招徕较远处的新读者。
广告不一定都要花钱。例如各地都有很多报刊、电台在办(或准备办)阅读栏目,他们也希望获得{zx1}图书资讯的来源(当然希望是免费的),以满足 栏目的内容准备。你如果能够与报刊、电台等媒体联系上,和他们的阅读栏目(板块)交换资讯——即书店免费提供{zx1}图书信息,媒体免费刊载、播报“本栏目由 XX书店协办”或是“本栏目新书由XX书店提供”——这不就是“不花钱”的广告?(如何准备{zx1}图书资讯?除了自己整理,还可以从上游供应商那里获得。我 们在后面“书店与供应商的往来”中会具体谈到。)
前面建议过你在本地信息港、BBS上发帖子、开博客。你还可以接着谈自己店里新到的书,转贴精彩的书评与书摘,组织各种读书活动。肯定会有 不少喜欢读书的朋友(过去并不知道你的)不断加入其中,互相交流和讨论。这些互联网上的“阵地”xx可以成为书店与读者之间的吸引触媒、活动门户与情感纽 带。
只提醒一点,发给媒体和贴到网上的资讯一定要有料(故事与知识)、有趣(幽默与风趣)、有种(精神与情感),切不可随便堆砌文字垃圾,那{jd1}是吃力不讨好。
2、购买率:
如果读者已经来到书店里,但没有购书就走了,这样的客流实际上是无效的。只有想办法让更多的读者进来了就一定买书,书店的销售才会成长。
我有过一个经验:在书店的收银台上设一个“惊奇{yt}”的小书架,每天以进货折扣+5%左右的价格,特卖一种图书,特别是时下很受欢迎的好 书。(当然,需要注明“每人限购一册,此价仅售一日”云云。)例如,《明朝那些事儿》别的地方不打折,你就卖65折,进入书店内的读者想不动心也难。
也许你今天在这本书上没有获得什么利润,而且一开始好象对销售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促进。但只要坚持这个策略,你不久会发现——读者一进店内,就决定购书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当然趁着兴头,他们多半不会只买一册书(如果是专门从远处来的读者,更不会购一册书就走啦)。
更重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从远处来你的书店购书,而且来得越来越频繁。(一定会有读者在心里牵挂着那个“惊奇{yt}”,想来看看今天是卖什么呢!)
3、单次购买量:
如果读者们在你的书店里购书,每次都尽量多购几册(这就是“单次购买量”)。那么即使每天购书的读者总数不增加,书店的销售业绩仍然可以提高。
如何提高“单次购买量”,我略举几个例子:
A- 将同一作家的作品,如将《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余秋雨作品全部陈列在一起。或将同一话题的图书,如《人体使用手册》、《xx一身轻》、《求医不如求己》等自助保健的图书搁在一块。总之,每个书架里的图书都应该做到像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小专题。
B- 设立一个价格鼓励制度,如一次购买100元以上,可以97折上折;一次购买200元以上,享受95折上折;等等,诱导读者向这些高数额靠拢;
C- 鼓励店员提高自己对图书的了解,使他们能够不失时机地向读者推荐相关图书。例如,有读者购买《带一本书去巴黎》,除了推荐林达的其他作品,还可以告诉读者“林达是带了一本雨果的《九三年》去的巴黎,《九三年》这本书恰好也有”……
(你有过在网上书店购书的经验吗?把一本书放进购物篮之后,为什么总会看到“购买该书的其他读者还购买了以下图书……”这类的提示?你现在一定知道原因了,哈!)
4、回头率:
生意人都知道回头客的重要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书店只要将环境、选书、布置、折扣与服务等工作做好,让读者感到舒服、轻松、温暖、实在,回头的读者就一定会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还可以做点什么?下一回,我们按照“客户管理”理论,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谈谈如何建立并维护一群稳定、忠诚的顾客。提升“回头率”,从而提升书店的销售……

预算的一个说明:

一位做出版的朋友和我说,他觉得50平米书店的投资超过24万元有点高估。(呵,他担心我吓跑了想开书店的朋友,他出版的书又少了些潜在的销售渠道。)
确实,预算中的各个项目都是有弹性的,我在举例的时候是靠高不靠低。
比如首期备货,如果稍放松点,每平米4000码洋也是可以的。那么50平米就是20万码洋。
新书的采购折扣也有高有低。社科、专业类高一点,常常在65%以上,如三联、商务、中华、上海世纪集团等出版的图书;大众、生活类则低一些,一般在60%以内;民营图书公司策划的新书通常50%也拿得到……这与书店的品种定位有很大关系。
如果平均折扣控制在60%以内,20万码洋就是12万实洋。(如有关系和门路担保,赊销50%,只须6万现款。)
如此一来,50平米书店的投资就在20万元左右。(装修与首期备货最节约时,只需13万元。)

这还是专做新书的情况,如果大量采进折扣在20%–30%的xx书,房租再找低一点的,投资就更少了。
总之,我想说明的只是预算的公式和逻辑。想开书店的朋友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再精打细算一番。

这几年网上书店和网络阅读给实体书店带来巨大的冲击。何况还有国家批地拨款扶持的新书书店在各地巍然耸立。对民营中小书店来说,这简直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所以我一开始就坦言“开一家赚钱的书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外行要进入,更应深思熟虑。
不过对于已经身处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我想悲观没有什么用处。乐观不一定正确,但乐观总是通向正确的{wy}路径。
可以这样思考,不论国营大书店、网上书店、民营中小书店还是网络阅读,目前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比如:
国营大书店一般不打折,品种多则多矣但缺乏阅读的方向与主张,不少读者都有“晕场”的印象,服务也稍逊一筹;
网上书店折扣和品种很厉害,但有不能把书拿在手里翻翻、中意就带走的遗憾,外地读者还有支付的麻烦。何况屏幕就那么大,能够放在首页、主页的内容有限,除非你想好了要买什么书,否则翻页浏览大是费神,不像在中小书店里转一圈,轻轻松松一览无余;
网络阅读(电子书)免费且快速,但必须配备浏览器、视觉感觉较差。所以现在还没有办法一统江湖。科技的未来不可限量,或许有{yt}会像手机取代手表那样,不过即使在今天,不还是有带手表的朋友么?
既然各有优劣强弱,市场就可以去细分。民营中小书店还是可以扬长避短,占据自己的局部优势市场。比如距离亲近、有独到的热情与主张、温暖方便、紧凑精练等等。就像那些街边的便利超市,只要不去挨着沃尔玛,“帝力于我何加焉”?

店要粘住读者,让他们经常上门,实行会员制是最常见的方式。这是“客户管理”经典教材里都要反复提到的,也是很多同行包括其他行业屡试不爽的好办法。书店具体怎样操作会员制呢?
1、根据本书店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简明、合适的会员制度。{dy}是入会好处,第二是入会条件。
举个例子,某书店设计的会员制度是:
加入某某书友会的好处:A级会员9折;B级会员80折;VIP会员75折;
入会条件:购书一次即免费成为A级会员;购书累计200元或预存书款200元B级会员;购书累计500元或预存书款500元成为VIP会员。
为什么让利也要争取读者预存书款呢?设身处地想,如果你预存了一笔书款在附近书店,你还会到其他别的书店去买书么?
2、制作书友卡(会员卡)和登记表。书友卡要漂亮点,至少要让读者愿意长期收着;登记表更重要,而且应简单扼要——千万不要设计得像是人事档 案,面面俱到包罗万象,读者多半不会填,也不乐意填。我认为,只须填姓名、性别、生日、工作单位、手机(电话)、Email等关键几项即可。为什么?
了解会员的工作单位,可以便于你甄别出一些身份特别的会员来。一些特殊单位,或者特殊地位的会员或许能够帮你的大忙!比如,给你带来团购业务,或者方便你去某地展销……(团购、展销这些名堂我们下回细说哈。)
收集会员的Email,是为了方便给会员发“书讯快报”等电子邮件,总得让会员偶尔能想起你来吧?另外某重要会员常买什么书,如果被你摸着了喜好,类似新书到货时,你就可以{dy}时间通知他。这是无成本的。
电脑里的软件还可以帮你统计会员的消费总额,你回头一看,那些购书最多的,或者身份特别的会员,应该表达一些意思吧?手机(电话)号码可以派用场了。最起码会员生日或是逢年过节,发个短信也可以低成本的维护人脉关系……其他加深情感的办法,你要接着去想!
3、书店装修时就应该在收银台附近做一块醒目的告示牌,如“某某书友会入会说明”。列明入会好处与入会条件,要一目了然。
4、所有在你书店内购书的读者,你都可以很自然地引导他成为会员(当然也要读者自愿)。例如在读者购书结帐时,收银员可以顺带问一下:“您愿意成为某某书友会的会员吗?您购的这些书都可以打折呢!”——可以打折?多数读者想必是有兴趣的。
以我的经验,一些在“客户(会员)管理”上有创意、有方法的书店,当他的B级以上会员发展到1000人以上时,仅仅会员购书这一块,就可以满足他所希望的基本营业额了!

并不一定大才能生存,有句话说“小的是美好的”,小的也能活得很好。大多先天不足的民营书业做大做强不一定是{sx}……

……避免被大象踩死。如何避免?那就是要避免与大象同质化、同构化。正如在综合性的大卖场旁开一家综合性的小卖场,那不是自己找死吗?为了生存,不如开一家特色书店,还能利用大卖场的人气。也就是说首先要在避免被大象踩死的前提下才能谈其他的……

……寄生于大象。大象是个大的平台,你也可以在上面跳舞……除了被大象收购,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与大象在某个环节、某个价值链上发生联系,即价值链共生……书业实际上是个外包度很高的行业,除了自己的思路,其他都可以外包给专业机构运作……

……在书业,“小的是美好的”此言不虚。小出版商、小书店很大程度上是品质、服务和文化的代表。书店要有特色,尤其是要有特色的服务。大卖场 有优势,但同样也有劣势,即很难做到个性服务,而且其特色品种有可能不如专业特色书店齐全。有人问我沃尔玛卖书对我们的影响,我觉得真的不大,因为沃尔玛 的竞争力在于低价,沃尔玛所卖的永远是流转很快的货,这样的图书在所有图书里只占极小的一部分。所以可以看到大卖场也有很多局限……

……在西方,有许多书店店主亲自售书,如果店主有个人魅力的话,更有可能成为社区的中心;有的书店办书店大学,也有店主在每本书中附上自己的书评。这些都是很有创意的点子……

……想要做一只美丽的跳蚤,无非三点,即内容创新、渠道创新,以及独特的营销手段。在渠道创新上,美国中小出版商有50%以上的销售来自非店面,这是因为他们擅长在细分市场后做特有渠道,而很多选题和渠道是大象所不屑一顾的……

……联合的力量。深层次的联合固然很好,正如结婚,两个不同的个体在一起生活具有极大的挑战,存在一定的风险。我觉得更可取和更有价值的联合 是在某一个功能、某一个方面联合。第二是制作特色选书清单;第三则是做赠品……

做一只“美丽的跳蚤”的话题又令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我想借楼主的宝地讲讲他的经历,给大家一点启示。

有的读者在书店里一转就是几个小时,难免唇舌干燥、腿脚酸麻。于是有些书店就会附设一个“书吧”、“咖啡吧”或“茶座”,卖些咖啡、茶、果 汁、矿泉水等饮料,让渴了、累了的读者舒舒服服地坐下来,喝杯饮料放松一下。这样既为购书人提供了更佳的服务,又增加了一笔额外的、甚至是主要的收入。
很多文化人和白领阶层也喜欢在工作之余,找一个休憩的场所,捧一叠自己喜欢的书籍,喝一杯咖啡;或是约上朋友,在这样一个有品味的书屋里见 面聊天。这对书店的影响和收益更是帮助极大。(像北京万圣书园二楼的“醒客”咖啡厅、三联韬奋中心二楼的咖啡厅,广州学而优书店二三楼的“另外”咖啡厅, 都是本城知识阶层碰头的经常地点。)
当然,设一个“书吧”、“咖啡吧”或“茶座”这样的“店中店”,需要书店有足够的富余空间。特别是有上下几层、前后几进的书店,更为适合。
还有一个前提!你所在的城市或街区,在休闲、消费的观念和能力上,要能够达到这样的层次。不然就成了曲高和寡。1995年,光合作用书房的主 人孙池在厦门开{dy}家书店时,就曾在店里开了咖啡厅,但很快又关了。因为她发觉,那时当地人还没有喝咖啡的习惯,“开咖啡店太前卫了”。直到2000年, 她重新在店里开起“悦读”咖啡吧,这才适得其所。不同的城市、同一个城市里不同的街区,人们生活的水平与习惯都可能不一样。对此开书吧者不可不察。

如果环境与条件都合适,开一个“咖啡吧”所需的还有:
设备——桌、椅、咖啡机、磨粉机、过滤机、奶缸(用来做奶沫)、温度计(用来测奶温)、发泡器、摩卡泵等;
耗材——杯、勺、布、纸等;
原料——咖啡豆、奶制品、调味品以及其他饮料等;
上述都可以在网络查到很多供应商及其报价。你可以多方比较、择优而取,有些供应商还能够提供相关设备的免费培训。
要成为制作咖啡的内行,自然少不了购买相关书籍来阅读。还要走出去体验,看看别的有情调、有特色的咖啡店,尝尝道地的各式咖啡,向同行学习与取经。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手艺没有学成,那是无法动手的。
成本与收益方面。一包中上等级的咖啡豆,售价约200元,每包咖啡豆大约能制作50杯咖啡。一杯咖啡的售价总要在20元以上吧,利润确实相当 可观。(当然,还要刨除房租、原料、人员、水电、设备折旧等费用)。一个30平方米的“咖啡吧”,如果每天有顾客40人次,人均消费20元,收益就超过卖 书了。

至于“茶座”,门槛比“咖啡吧”还低一些,名目也没咖啡那么复杂,不另赘言。你可以视情况决定做纯咖啡厅,或是提供咖啡+茶水+果汁。
有的书店还在书吧里提供简餐,如汉堡、牛排饭等。让读者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同享,吸引一些早餐、午餐简单对付的上班族。不过,这可能降低了书吧的格调。此外,油烟和食品的味道是很多读者所排斥的,因此购书区和休闲区需要精心区隔。利弊孰轻孰重,需要你细心思量。
“背包太重?存吧”、“买了太贵?抄吧”、“手弄脏了?洗吧”、“您有意见?提吧”、“站着太累?坐吧”、“真的渴了?咖啡吧”……贵州西西弗书店里,散落四处的提示牌,如是温暖地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开书店需要知道的事情_Оo甜崽oО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