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豪言:今年至少将四家软件企业纳入囊中_软件- Powered By PBDigg!

在全球媒体和分析机构们发布的2010商业预测中,中国依然是最炙手可热的市场,消费模式的变化将使得能提供高xxx产品服务的企业获益,一些行业巨头可能将被新兴强者取代。通过技术的手段提高生产力提升利润成了每个企业的当务之急———这些商业预测正是以徐少春为代表的国产管理软件大佬们面临的机会窗。

上月末,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北京高调宣布2000万并购房地产软件嘉玛,标志着ERP从制造业进入房地产业。徐少春透露,将继续并购策略,明年至少会有四家知名的软件企业被金蝶收入囊中,同时,2010年金蝶将结束管理软件行业以20%左右增长不温不火的局面,进入快速扩张关键时期,业务收入目标希望实现40%左右的增幅。同时宣布进入全球企业软件标准委The O penG roup董事会,T he O penG roup是由HP、IBM、SAP、SUN等五大巨头开放性标准的制订机构和交流平台,这是亚洲软件企业首次打入全球“标准俱乐部”。

但这家国产软件巨头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现在的软件业就好比上世纪70年代的汽车业。各公司都在努力获得IT市场上{zd0}的份额。”,这场中外对垒的圈地战、消耗战是徐少春面临的{zd0}挑战。同时,创业板的推出,让软件业中原本被广泛看好的并购时机变得不那么确定。

圈地战、消耗战兴起,国产软件再掀并购潮

以IBM、O R A C LE为代表的国际的软件巨头几年前就掀起了一场全球软件业并购潮,这些巨头以一年几十家的速度吞食着行业里的xxx,让全球软件业变成寡头游戏,包括微软、IBM、SA P在内的巨头都对金蝶用友几大国产软件虎视眈眈,频抛“绣球”。但管理软件依然是软件业中{wy}能与外资企业势均力敌的行业,相反,当国产软件正在投资大跃进时,去年不少软件跨国公司除研发外都开始在国内收缩战线。

几年前徐少春曾在行业高速发展期发起了一轮大规模并购,先后并购了北京开思、新亚赛邦、深圳歌利来、宏景科技等多家国内软件企业。在去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徐少春却敏感地意识到管理软件业将随着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迎来“第二春”,与很多并购后维持现状的公司不同,金蝶在并购之后都会对原公司进行整合,去年1月份金蝶收购了零售连锁软件企业深圳商祺,4月又将服装行业软件供应商广州齐胜收入囊中,

“圈人、圈地、圈技术”可以看出金蝶的并购逻辑,“因为金蝶要打造一个百亿级管理智库,争当{sjj}管理团队,所以我们对行业了解、能把客户需求转变产品架构的xx人才”,同时通过并购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已经在软件业中被证明是有效的策略,“还包括产品的并购,2001年并购开思,开思原有产品逐步完善成为今天我们xx的产品EA S,我们EA S去年在xx产品增长50%以上,我们公司增长动力去年主要在xx市场。”与甲骨文并购后把对方技术雪藏起来的策略不同,金蝶在并购之后都会对原公司进行整合,最终将其融入到自己原有的产品线当中。

但这种并购战也遭遇不少挑战,不少软件企业在采访中都坦承,创业板的推出,让软件业中原本被广泛看好的并购时机变得不那么确定。“并购门槛提高了,难度加大了。”

瞄准政府大餐,进军电子政务

“我们原来是三驾马车,企业管理和服务、电子商务,今年增加一驾马车电子政务”,面对新医改、3G、智能电网、物联网等政府主导下的巨额投资大餐,过去以面对企业市场为主的金蝶开始进军电子政务,正式成立电子政务公司。“今年一年我们准备扩张2000名,大力发展金蝶四驾马车,其中1000名是科学家级别的{dj0}人才。”

徐少春透露,金蝶在2009年大手笔逆市扩张,研发投资增长30%,营销网点增加5%,分公司新增10家,合作伙伴增加400家,企业员工增加1000人。同时,金蝶投资成立顾问学院,中间件也获得多个{gjj}重点项目,友商网注册用户达到100万。除了业务扩张,徐少春的资本运作之路也紧锣密鼓“我们正在积极准备创业板上市(友商网和中间件业务)工作”,去年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徐少春曾豪言,三年内再造两家上市公司。

同时宣布进入全球企业软件标准委The O penG roup董事会,这是亚洲软件企业首次打入全球“标准俱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曾经表示,“与西方发达国家比,国内的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已经不相上下,在软件方面有5年的差距,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有大概10年的差距,在架构方面则有20年的差距。”在金蝶的价值链上,中间件平台一直是徐少春的重要战略。

同时金蝶继续从产品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2009年财报还未公布,但2008年,来自咨询服务的收入已经占到金蝶营收的12%,而在几年前这个比例近乎是零;此外,来自软件实施服务的收入比例已经达到23%;两者相加,服务已经占据了金蝶营收的35%。未来,徐少春希望这个比例能够超过50%。

对话

徐少春:

卸任“首席架构师”重做“家长”

南都:去年我们有一系列研发和其它投资,从投资者角度大概什么时候能见到回报?有没有回报期?

徐少春:从研发来讲,金蝶一直注重研发产品创新的公司,所以我们在研发是高比重投,研发投入占年收入12%的投入,它是持续的。我不能确切告诉你今年研发哪年得到回报,这是持续保持企业高的创新能力的保障。2009年新设立的分公司主要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预计未来三五年时间内,是ERP收获的时间。我们希望更贴近客户,为他们提供一体化的服务,这样实现公司在二线城市发展。所以去年我们分公司的投入和收入持平。我们预计今年分公司会给公司盈利。

南都:众所周知经济风暴对企业的经营影响比较大。许多企业在控制成本时,都想压缩IT支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任何一个企业在经济危机时采取应对之策,都是必需的,关键是对症下药。企业压缩成本时,要看压缩的项目是不是带来价值的地方。如果企业把产生较大价值的投资大幅缩减了,那么对企业更加不利。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管理水平进行了一次“体检”。通过这个金融危机,让更多企业意识到管理软件的重要性。

南都:并购之后面临很多产品整合,公司战略如何调整?

徐少春:我今年开始不再担任首席架构师了,我的职务是首席执行官,首席架构师让公司更多人担任。我们公司今年组织调整就是为了配合业务的增长———在企业管理、服务和电子商务基础上新增加了电子政务公司。

业界视点

万科经验:“如果没有信息化,万科会怎样,我不可想象。”

地产业从区域型向全国型升级,房地产正成为ER P的热门赚钱行业。以金蝶为例,去年房地产信息化业务增长了300%,七成地产企业都成为其客户。缘何地产业信息化突然变得如此热门?

嘉码软件总经理王刚博士解释,房地产行业进入蜕变期,这个行业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暴利行业,在不少人的观点里,低价拿到一块好地,盖好房子高价卖出去,就能赚大钱。事实上很多房地产企业确实就是这样运营的,也赚到了钱。随着调控的深入,这种撞大运的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行情好的时候,大把赚钱的房地产公司。而行情不好的时候,死得最快的往往也是房地产公司。而那些死得快的房地产公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万科号称不赚超过25%的利润,但是大家忘记了万科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在合理的利润范围内,尽可能地提升利润空间,这就要求极高的成本控制。万科集团成本部总经理刘石磊说:“我到万科10年了,万科一直在走信息化道路。没有信息化万科会怎样,我不可想象。”刘介绍,通过成本管理能够创造几亿甚至十几亿的空间,我们要像工业化管理一样,这就是现在万科成本管理上的决心。万科运用金蝶EA S系统,成本管理已经能精细化到一根电线。

用信息化手段来控制成本,信息化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刘石磊介绍,当集团比较大的时候就需要一个数据化和信息化的平台来防范错误。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在总部监控到每个“点”,总部的集权管理可以发现风险。没有信息化可以想象万科在成本控制上会是怎样一个混乱的景象。“比如我们做园林景观的时候。大量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客户喜欢郁郁葱葱的感官,但是之前万科的项目硬地比较多。所以2009年我们对项目软硬地的比例做了一个规定。规定之后,无论是在客户感觉上、成本的节约上,还是水泥等材料的消耗量上,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以房地产一线公司为例,万科与别的公司相比,成本管理上做得好有什么指标可以衡量?“我们一直在探讨一种科学的客观的指标,比如说今年的成本控制数据相比去年是涨了还是降了。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种方式有不太合理的地方。于是2010年,我们会有一些新的衡量指标出来。投资的偏差率、成本的波动率、浪费的发生率等等。”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高凌云 实习生 谢春旭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高凌云)
  • 魅族M9基本配置出炉
  • 日本推出{zx1}恋爱游戏
  • 谷歌全球更换神秘“Holiday
  • Google的20%项目让你的网速达到极限
  • 微软拼音输入法
郑重声明:资讯 【金蝶豪言:今年至少将四家软件企业纳入囊中_软件- Powered By PBDig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