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本对抗上网本胜负难料:芯片大战启动在即- 宁春龙- 宁春龙- 和讯博客
智能本对抗上网本胜负难料:芯片大战启动在即 [转贴 2010-02-03 12:37:35]   

智能本对抗上网本胜负难料:芯片大战启动在即

 

 

 

  霍光

  两个貌似孪生兄弟,实则血缘迥异的便携设备短兵相接,这场战斗已经从暗流涌动升级成了白刃相见。当智能本(Smartbook)挟新锐之威,向上网本(Netbook)发起冲击时,毫无疑问,一场围绕着争夺移动互联网高地,争抢便携移动互联网设备话语权的战役进入了关键阶段。

  即便没有智能本加入战斗,单是智能手机、MID、上网本、超轻薄笔记本电脑、主流笔记本电脑,以及改头换面、卷土重来的平板电脑,已经让移动设备市场变得硝烟弥漫了。市场商机巨大是显而易见的,但并非那么容易把握。智能本的加入,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

  在前不久的第43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联想展示了其一款革命性的产品——智能本Skylight,这是联想与高通合作的全球{sk}基于ARM架构的智能本,以更轻、更薄、即开即用、全天电池续航、支持多种网络连接等诉求,剑指基于x86架构(英特尔凌动平台)的上网本。而此前,联想也是英特尔阵营推出MID和上网本的一员。

  采用ARM架构的处理器设计更为灵活。NVIDIA的Tegra 2(左)与飞思卡尔的i.MX515(右)的结构设计就xx不同,这让不同类型的产品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方案,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一石激起千层浪。据了解,目前已有十几家各种规模的系统厂商正在开发30多款智能本,“脚踏两只船”的企业越来越多。觉得市场让人眼花缭乱吗? 先看看市场定位吧!

  在移动互联网以及产业融合的大势下,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明显出现了空档。便携性、性能、上网体验都在呼唤一种介于二者之间、将优势兼容并包的产品,这就是上网本的由来,智能本的定位几乎与此相同。回想当初上网本一问世,就因其便携性掀起了一场选购热潮。但是,当时用户选购心理并未足够成熟,系统厂商又各怀心思,混淆了上网本与笔记本电脑之间的清晰界限,上网本在带来移动设备市场整体增长的同时,也侵蚀了原本属于笔记本电脑的部分市场。

  从产品类别来看,先有产品,后有大名儿的上网本和智能本的出现是必然的。它们背后更深层次的较量,其实是以英特尔为首的x86阵营和以ARM为首的非x86阵营之间的对抗,只有芯片的参数指标、用户体验等方面符合了制造厂商的要求,这类设备市场才能快速启动。

  全球PC市场的增长已经趋缓,如果英特尔要继续保持过去数年来的高速成长,它就需要开辟全新牧场,它的答案就是凌动处理器。基于凌动核心,英特尔在移动互联网、消费电子、深度嵌入式等多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展开布局。

  如此丰茂的沃土,ARM等非x86阵营怎么会看不到?当他们看到英特尔已经信心坚定地向其优势市场杀来,势必要进行反击。此前,ARM牢牢把持了手机市场,并与其他非x86处理器一起割据了嵌入式市场,一度各阵营之间相安无事。

  英特尔的招数,是从大型及主流PC、笔记本电脑市场进入出货量更大的低功耗市场,雄心是一统计算的高低端两极,上网本只不过是个前奏。英特尔执行副总裁马宏升在到访时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明确表示按照其产品路线图,SoC后的凌动平台将以先进的制造工艺先入电视,再入手机,与此相呼应的是,英特尔已与多家国际手机厂商展开了密切合作。

  ARM此前并未冲击类似于上网本这样的计算市场,主要是因为手机出货量相当巨大,再加上 其他电子产品也有一定市场空间,ARM阵营没有资源和胜算,xx不必趟这浑水。而现在,井水犯了河水,英特尔冲进来了,通信和计算也开始融合,ARM为了捍卫疆土,必然要抄起矛,自下向上做。上下对冲,遭遇战再所难免。据ARM公司总裁都德布朗介绍,ARM已经开始向上提升,新发布的Cortex-A9不仅更省电,同时还优化了性能,用以对抗英特尔的凌动处理器。

  操作系统厂商也加入了这场混战。软硬件的相互配合和优化,带来了一副副奇妙的组合牌。英特尔Moblin、谷歌Android、微软Windows Mobile等,莫不寄希望于把处理器的平台选择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因此动作频频。

  事情发展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

  兴奋之余,我们也发现,被产业链厂商视之为翻牌机会的新领域,众多厂商在投入重兵后,却并未取得类似PC领域内的原有成功。因为消费者拥有了多样选择,却因选择过多而陷入了另一迷惘境地——我似乎不需要这么多,我到底该选哪个?

  他们的迷惘是相似的,但也都是暂时的。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在探索之后迎来移动体验和移动设备无缝结合的时代。那时,交叠依然会存在,但入局者和消费者将更加理性,要相信无缝结合带来的体验将真正改变生活,这才是引爆移动互联网设备市场,并保证其健康发展的直接动力。

  暧昧不清的海水与火焰

  2010年,联想的Skylight在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高调亮相,一时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这款采用ARM 架构的高通Snapdragon处理器的圆润小本吸引用户的地方是,它非常轻薄,并且有长达一整天的电池续航能力。虽然无法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但在()和GPhone的启蒙之下,使用非Windows操作系统对于用户来说已经不再是一种需要专业培训的技能。因此,这款产品就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理想移动终端。

  毫无疑问,吸引眼球的产品大多是成功并且能够造就市场奇迹的产品;但是,也有很多产品刚刚出现时貌不惊人,却厚积薄发取得了重要的地位;还有很多产品,一时间风光无限却最终销声匿迹。拉斯xxx的高调亮相并未掀开智能本头上笼罩的迷雾。

  Skylight无疑是联想寄予厚望的一款产品。不过,与之前智能本普遍200美元左右的价格相比,Skylight 499美元的价格却显得非常奇怪。惠普在CES上也展示了一款智能本样机,但从其设计来看,并没有太花哨的部分,定价无法预估。

  除了联想和惠普外,其他系统厂商无一例外地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在和三星工作人员的闲谈中,记者了解到,三星目前没有推出智能本的计划,但也不是肯定不推这类产品,三星目前“还在观望中”。华硕总裁沈振来也在CES上表示,华硕正在“静待{zj0}出场时刻”。海尔电脑则表示,海尔将把精力集中在目前市场更加成熟的产品类别上,暂时不会考虑推出智能本。Acer方面也没有短期内将会推出智能本的消息。值得玩味的是,三星、华硕、海尔和Acer都在上网本方面动作频频且颇有斩获。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智能本的出现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目前还无法预估。

  将目光回望到2008年,在上网本的概念还存在争议的时候,深圳天时达、华禹等公司就推出了采用ARM处理器的上网本。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也许才是最早的一批智能本。

  不过,那个时候,PC产业的巨头们还在纠结于是否要大举进军上网本市场。他们对这种看似比上网本还不容易被市场接受的无利可图的产品,并未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在不经意间,这一不引人注意的产品类别开始悄悄地成长。

  2008年9月,广州城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广州天通传输技术有限公司已经量产了采用ARM处理器、Linux操作系统的8.9英寸笔记本电脑。这家公司创始人之一潘纪泽表示,一年之内这款产品已经对欧美市场出货10万台。

  从华硕推出{sk}EeePC到“上网本”概念的确立,大致花了一年的时间,又过了半年,上网本开始大红大紫。同样,从深圳的尝试,到“智能本”概念在2009年中国台北电脑展上确立,也大致花了一年的时间;时隔半年,智能本成了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的明星,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恰如其分地反映了PC巨头们对新市场的策略:观察,等待,爆发。

  2009年第三季度,智能本爆发的势头开始显现。10月,沈振来表示,华硕将在2010年发布一款184美元以下的智能本。他还表示,上网本市场的成长在变慢,未来想要进一步成长必须依靠智能本这类创新产品来达成。

  然而,依靠上网本实现了快速增长的Acer对此并不认同。同样在10月,Acer CEO兼总经理兰奇表示,智能本市场状况并不明朗。无法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是他眼中智能本的软肋。

  与品牌厂商相比,代工厂商的动作要积极得多。在中国台北电脑展前后,和硕等代工厂商展出的智能本样机就不断涌现。富士康首席执行官助理Young Liu在2009年9月透露,富士康正在研发不少于5款的智能本,分别采取不同的操作系统。

  代工厂的积极动作意味着,智能本要大量铺货,供应能力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实力强大、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厂商愿意进入这一市场。而品牌厂商们暧昧不明的态度表明,对这一市场是否具备足够的利润空间,是否值得进入,他们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可以想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看起来很美的智能本还无法复制上网本的辉煌。另外,在上有轻薄笔记本电脑,下有苹果iPad为首的平板电脑的围攻下,智能本能否突围,也尚属未知数。

  7~10英寸战场的硝烟

  7~10英寸的计算终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不可想象。而现在,正是这一领域成为了上网本与智能本短兵相接的战场。

  2007年,华硕推出EeePC时,没有人看好这款产品。然而,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渐渐发现这款产品在便携性和功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上网本”。之后,这类产品快速增长,成为计算终端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类别。

  上网本开启了7~10英寸这一传统PC并未涉足的领域。而智能本,则在这一新领域内找到了机会。

  实际上,早在上网本之前,移动互联网对移动便携计算终端的需求就开始受到重视。UMPC和MID正是为此而诞生的。

  遗憾的是,UMPC和MID与人们已经接受的计算终端大相径庭,因而市场接受度并不是很好。反而上网本这种与传统笔记本电脑区别不大的产品得到了认可。

  与上网本相比,智能本在外观上同样采用了笔记本电脑的经典造型。不过,却采用了ARM处理器,因而具备较低的功耗。

  从已经公布的资料来看,联想的Skylight与互联网结合得非常紧密。它在美国将搭配AT&T公司的3G移动宽带服务销售,同时由于自身存储空间仅有20GB,因此联想还提供了网络存储平台。

  由于没有采用x86架构的处理器,Skylight不能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而是使用了基于Linux的定制操作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499美元的普通版之外,Skylight还有一个999美元的双模式版本。用户可以单独拆卸下该版本Skylight的屏幕部分,充当平板电脑使用。

  因此,Skylight不仅代表了冲击7~10英寸领域的一类新产品,而且还兼具两员大将的实力。

 

 

  芯片大战启动在即

  与上网本一样,智能本的定义同样不是由{dy}家制造者提出,而是由芯片厂商提出的。

  2009年6月,中国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Taipei 2009)上,飞思卡尔和高通联手推出了“SmartBook”这一名词,正如英特尔将“NetBook”发扬光大一样。

  在飞思卡尔和高通的定义中,采用ARM核心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便携式设备被统一定义为智能本。飞思卡尔的客户行销总监Glen Burchers表示,新型智能本的造型有些将会与笔记本电脑类似,而有些则和笔记本电脑大相径庭。按照他的说法,凡是采用ARM处理器的、不是智能手机的便携终端,都可以称作智能本,这将部分平板电脑以及采用ARM处理器的类MID产品也涵盖了进去。

  这一定义反映出了与传统PC明显不同的消费电子产品特性。像手机这样的消费电子产品,其形态相对不固定,用户会由于新颖的设计而去购买它。而传统PC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相对固定,除了花纹、材质等方面的差别之外没有过多的变化,上网本也是如此。

  “智能本等设备的涌现要基于三个基础:首先,基于ARM处理器的性能到了一定水平;其次,互联网的普及让应用更容易获得;另外,还要求网速提升到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ARM移动计算事业部总经理Bob Morris对记者表示。

  毫无疑问,智能本这种崭新的特性给芯片厂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更灵活的设计。

  对此,飞思卡尔半导体亚太区市场经理蒋宏表示,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产品变化非常迅速,“今天做了一个功能,明天可能就不需要了,反而需要新的功能。”所以,要提供设计方案给各种不同的产品,这就要求芯片供应商更加灵活。

  ARM的开放架构使得它的家族成员在不断丰富,目前市场上基于ARM的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有上千种之多,因此,它为智能本提供的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全面。

  “飞思卡尔拥有面向不同领域,从低价、低功耗到高性能的全线ARM产品。而且,现在设备制造商对于方案的易用性要求很高,一款设备的研发周期从前也许要两年,现在只要几个月,因而整体方案的提供变得更加重要。”蒋宏表示。

  作为一家传统的GPU公司,NVIDIA的Tegra是其推出的一款基于ARM的解决方案。与飞思卡尔、高通等厂商不同,NVIDIA的方案更加注重图形性能,这也是NVIDIA的强项所在。

  Tegra的产品总监Bill Henry同样将新消费电子产品的出现归结为三个要素:技术的突破、应用的出现和新媒介的出现。“对互联网应用来说,()的分辨率较低、屏幕较小,无法浏览完整网页;而传统笔记本电脑又大又重,电池续航时间也不够长。而利用Tegra,可以做出同时兼顾两者优势的产品。”

  Bill Henry表示,富士康等厂家已经推出了基于Tegra的智能本,这些产品能够完成1080p的高清视频播放,并能运行3D游戏,还可以通过Tegra内置的HDMI将画面输出到电视等设备上。同时,Tegra内部的各个模块各司其职,在闲置时都可以单独关闭,因此功耗很低。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高通、飞思卡尔,还是NVIDIA,他们推出的ARM芯片所针对的领域,都不仅仅是单纯的智能本领域,商家希望它们能被应用在大到平板电视,小到手持设备的广泛领域。“现在Tegra已经在多种产品中得到了应用,比如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媒体播放器、智能笔记本、互联网电视,甚至投影仪、打印机、汽车。”Bill Henry说。

  这种产品类别的变革不仅仅给处理器厂商,也给其他半导体芯片厂商带来了机会。例如,在串行接口、PCIE接口标准方面颇有建树的半导体设计企业 IDT就在产品类别的快速变化中看到了新的机会。IDT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黄黎明说:“目前,各式各样的融合产品都是为了增加最终用户的数字体验,而IDT 从2007年开始,已将战略方向调整为提供关键的数模混合信号产品解决方案。”

  “目前,产品类别变化非常迅速,这对芯片厂商提出的要求是,要随时按照应用为导向来开发芯片。这要求企业同时具备灵活性和一定的规模。”黄黎明表示,在智能本等新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芯片厂商要更加贴近用户,做定制化的产品。

  面对市场的变化,另一家与ARM类似的架构供应商MIPS也在积极规划。MIPS 科技公司策略营销副总裁Kevin Kitagawa表示:“因为Android 是与设备无关的,它为MIPS开启了新的市场。”2009年,采用MIPS与Andriod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也已经出现。Kevin Kitagawa说:“MIPS 架构是纯粹干净的RISC,能非常高效和快速地处理多媒体内容,因而在数字家庭等市场占据着xxxx的份额。”

  Kevin Kitagawa表示,ARM是MIPS目前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在融合的趋势下,两者也都涉足了对方的领域。“由于功能和性能在产品和市场中不断迁移,这种融合意味着市场在不断变化,处理器供应商开始为未来的设备进行自己的定位。”

  融合早已为冲突打下基础。积聚的能量正在蓄势待发,而智能本,极可能成为释放能量的导火索。

  两大巨头的对垒

  英特尔与ARM,曾经两不相干的路人,现在成了冤家对头。

  不必再渲染英特尔的强大,无论它瞄准了哪一个市场,单是它发出进军的号角,就足以让竞争对手严阵以待,不敢轻敌。而英特尔实力雄厚,的确也很少失手。

  虽同为芯片厂商,二者的商业模式并不相同。英特尔研发、设计、制造,全部xxx自主经营,是当之无愧的PC市场的霸主;而位于英国剑桥的ARM,则是芯片设计公司,它的发展靠的是半导体IP(知识产权)授权,它授权三星、高通、飞思卡尔等芯片公司使用ARM设计,各芯片公司再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一些改进,ARM收取一定的授权费用。据统计,2009年,全球约有95%的手机使用了ARM授权的低功耗芯片。两个{jd1}的领导厂商分踞在不同的市场领域。

  ARM推出的处理器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和英特尔当初推出的产品xx不是一码事儿。英特尔依靠高性能CPU称雄PC市场,而ARM做的是低功耗处理器,这被认为是一种小玩意儿。可小玩意儿也终有玩大的{yt},就像当年的PC曾被大型机、小型机厂商嗤之以鼻,但最终成势一样。

  当年,诺基亚推出了数字手机,而且很快扩大了自身在手机市场的优势,成为当时的市场老大。因为与诺基亚达成了深度合作,ARM很快借力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成长,后来甚至成为了手机厂商采用的事实硬件平台标准。

  深究智能本与上网本遭遇战的缘起,是英特尔率先发起了冲击。从出货数量上看,手机单季度出货量几乎可与PC全年出货量相当。当PC出货量增长趋缓,英特尔势必要寻找一块全新的新兴市场,以摊薄自己的开发设计和制造成本,否则,Tick-Tock模式将难以为继。英特尔瞄准的市场之一,就是移动设备市场。

  1998年,英特尔曾通过收购获得了Digital Equipment的StrongARM设计,并从ARM公司获得了Xscale的使用授权,一度在黑莓、Palm Treo和摩托罗拉Q系列手机中使用。当时,Gartner分析师预测英特尔此举为其进军移动通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数年之后,英特尔因种种原因将该业务出售给Mavell,{dy}次从通信领域退出了。

  时隔多年后,有分析评价说,英特尔当时心气很大,但进军通信领域为时过早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计算与通信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英特尔此时就不会再等,而且志在必得。

  英特尔再次杀回来显然是有备而来,它为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深度嵌入式应用专门打造了凌动处理器,并将宝押在SoC上,意在最终进入手机领域,与 ARM分食,上网本不过是中间过程而已。试想,抓住了移动设备的两极,中间出现的各种设备对于英特尔来说岂不尽在囊中?

  ARM受到“冒犯”必然要发起反击。ARM公司总裁都德·布朗在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坚定地说:“英特尔想通吃电脑和手机两块市场,我们的答复是NO!”而且,布朗明确表示,“为什么他进入我的地盘,我就不能直接跑到PC市场上去呢?”智能本其实就是这种考虑的结果。

  布朗所说的PC市场,并非是传统市场,因为性能等原因,主流PC市场仍被英特尔牢牢把握。但在上网本这样的低功耗,而且对性能要求并不高的市场,ARM就并非没有用武之地了。据了解,ARM发布的Cortex-A9已经在性能方面做了优化,并同时强调省电。这样的态势让英特尔为之头疼。联想智能本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以英特尔为代表的上网本阵营正在被撼动。

  布朗和阿南德曾经多次争辩过,后者是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超便携事业部总经理,他声称基于ARM架构的设备很多时候无法正常浏览网页,ARM手机上的许多浏览器不支持Flash等Web标准。布朗马上回应,称不能正常播放Flash是因为测试时没有安装支持Flash的插件,而不是ARM架构的问题。

  口水战只是表象,底下的争斗进行得更凶。双方都在集合力量,将自己的能量更多地释放出去。除了吸引系统厂商,还包括对操作系统厂商、Adobe 这样的应用软件厂商等资源的争夺。两大阵营正在为此倾尽全力。

  记者手记

  新战争的序曲

  当互联网成为计算领域的主流应用时,一场冲突就注定要发生。类似黑莓、iPhone这样的智能移动终端已经很大程度上具备了电脑的特征。但是,从商业角度来看,两者依然是xx不同的商品,因而,正面冲突迟迟没有发生。当英特尔下探到上网本,ARM也上探到智能本的时候,这场冲突终于来临了。

  实际上,在更小尺寸的领域,UMPC、MID已经和采用ARM处理器的类似产品短兵相接。可惜的是,MID这类产品的市场接受度远未达到一定水平,因此这场冲突也并不引人注目,只是成为两大阵营之间真正战役开始前的序曲。

  在传统概念中,电脑是生产工具和大件设备,而手机属于日常消费品。因此,用户选购前者时,主要会考虑性能参数;而选择后者时,更xx款式和功能。现在,智能本和上网本刚好处于中间的尴尬地位:性能不够强,款式又不够个性化、差异化。智能本和上网本现在的火爆,原因在于,笔记本电脑是市场成熟、接受度较高的产品。相对来说,MID这种类型的产品还算新鲜玩意儿,因而很少有人愿意花费高昂的成本去尝鲜;而上网本和智能本的形态非常接近传统笔记本电脑,因而能够更快地被人们接受,正像智能手机因其与手机接近的形态而被接受一样。

  然而,目前的形态就是未来计算终端最终的形态吗?

  实际上,联想和苹果正在解答这一疑问:Skylight的高级版本可以将屏幕拆卸下来,单独作为一款平板电脑使用。而苹果更是跳过智能本,直接进军平板电脑市场。平板电脑可以具备较大屏幕,因而可以提高网页浏览等应用舒适度,同时可以利用触摸屏实现类似iPhone的应用体验。

  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最终形态究竟如何,还没有人能够回答。不过,目前看来,平板电脑无疑是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也许,SmartBook的出现,只不过是为平板电脑的到来铺路。而在这一全新形态的产品上,x86与ARM将上演一场更精彩的角逐。

 

 

 

 

 

 

 

如果你没有成功申请到自己理想的TOP SCHOOL,但你认为自己{jd1}够TALENT;如果你审视自己写的ESSAY,却怎么也不能发现LEADERSHIP方面的亮点;如果你想全面了解自己的LEADERSHIP POTENTIAL,但是却没有什么非常清晰的概念;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让自己的essay story中融入LEADERSHIP方面的亮点的因素,请与博主联系:

MSN:

QQ:17267879

郑重声明:资讯 【智能本对抗上网本胜负难料:芯片大战启动在即- 宁春龙- 宁春龙-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