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成都——传统春节忆当年_焦板儿_新浪博客

              

                 

                      传统春节忆当年

      眼看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过大年,{yt}{yt}地临近了。 

     说到过年,许多人天天想,时时盼,巴望着那红火喜庆,热热闹闹,亲人团聚,共享和谐的时光早{yt}到来。我也一样怀揣同样的心情期盼着,只不过爱怀旧的毛病改不了,又记起了许多年前逢年过节的情景,在哪一段票证时代过春节时的一幕一幕。

    “推汤圆,晒汤圆,过后还吃红汤圆”,在成都,这样过年的故事已过去四十来年了,然而对于我来说,过年的儿时朦胧而愉快的记忆里,有两样东西永难忘怀:一个是“风车车”,一个是“巴郎鼓”。

     当时,天真烂慢而又家境清贫的孩子们,在寒冷的季节玩耍的节目却是花样翻新。男娃儿的游戏是“斗鸡”、跳拱、滚铁环、“打游击”、拍纸烟盒,打玻璃弹子……;女娃儿聚在一起就玩跳绳、“跳房”、跳橡皮筋、踢鸡毛毽……。当时大多数家庭都很拮据,因此对过年的盼望尤其殷切,那时候的过年,既没有电视可看,也没有鞭炮可放,但是一家人或左邻右舍,围在木炭或煤炭的炉火旁,煮汤圆,包饺子,桌上菜碗里的品种内容也比平常丰富得多,欢声笑语也在那几天尽情地迸发出来……,简单真实、其乐融融的欢快场景,至今仍然存储在脑海里难以磨灭。

      于昔日过年,令我迄今回想起来依然清晰的有三件事,其一是年前的清洁大扫除——老成都的俗话叫“打扬尘”:为了替家中父母分忧,十来岁的孩子也一大早起来,与大人一同围在井坎边上,把家中的衣物鞋袜、铺盖蚊帐一顿大清洗;鸡毛掸子绑个长杆,把屋角的蜘蛛网,厨房的烟灰尘土一扫而光;再把门窗上的玻璃一块一块的擦得明光透亮。

      二件事就是推汤圆,一般人家都得备上一、二十斤糯米,年前的那几天,无论你去到哪家,还是走到其他街巷,看到那些挑灯夜战的,大多都是推汤圆的。推汤圆是个力气活,糯米要提前一两天用水浸泡透了,既要把汤圆粉子磨得细腻,又要不伤石磨——因为后面还有几家等着要推呢,所以也得讲究些技巧;磨出的米浆用布袋装好悬吊着滤水,等到布袋不再滴水的时候,里面的粉子就可以用来包汤圆了。各家自制的汤圆心子,红糖、砂糖、花生芝麻、桃仁、香精……品种繁杂,程序多样,等到各家倒腾出五花八门、百种百味的汤圆心子之后,馋猫们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偷偷分享起这些胜利果实了。

     最头疼的是第三件事——购物。那时候的过年前,是一年中最热闹、最精彩、{zj1}动感的市场“繁荣”现象了。三、四十年前,成都的春熙路、盐市口这些如今名扬全国的商业口岸,那时也不过只有“工农兵商场”——现在的“人民商场”、“地方日用品商场”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商场,由于物资匮乏,分配供应,买东西不单用钱,还得带上品种繁多、五花八门的票证:粮票、油票、布票、煤票、工业券、副食品号数票等等……不一而足。那年头的购物,可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过年前,国营商店的各类商品相应丰富一些,于是,购物的长龙从一大早开始就排得七长八短,拥挤不堪。就说“春南商场”吧,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只是一间上铺板的门面,店内一趟齐的木质柜台上,摆放着一卷卷花色单调的布匹,百货架上无非是锅碗瓢盆、脸盆、水瓶、马灯、肥皂之类的日常用品,过年期间新添一些什么“芙蓉肥皂”、花色灯芯绒等货品。有趣的是那种土得掉渣的收费方式:每个售货柜的上方都连着一根铁丝通往收银台,整个商店的头顶上方犹如一个大大的张开的蜘蛛网,收银台就是蛛网的中心;人们一进商店,首先听到的是一片“吱、吱”的声音。买了东西,营业员开好货单,接过顾客的钱和票证,抬手夹在头顶的一个铁夹子上,然后用力将铁夹“吱”的一声顺着铁丝滑向收银台,收银取钱、验票、盖章、找补之后,又用铁夹子“吱”的一声滑回来,买卖就算完成了。记得那几年,每到过年前,成都的市民都要日复一日地奔走于大小商场,揣着本、提着凳、拿着票、捏着钱,邀上三五邻居伙伴,侦查巡视于“东风商场”、“中心菜市”等处,一经发现有所需货品上柜,立即蜂拥而上,争先抢位,一阵战火硝烟过后,浑身臭汗,{qg}回来的无非就是些数量有限的腊肉、盐肉、猪头、黄花、木耳、豆制品之类东西,买到了年货的表现得意气风发,仿佛得胜凯旋,不幸拖后,空手而归的,垂头丧气,叹声连连。

     几天之后,年过完了,人们又一如既往,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茶余饭后的话题,依然在重温着那些风起云涌的购物风潮。

                                                 



              

                            贴几张当年购物票证图照,佐证上文所说不虚

          

           


            

          

              


      
                                        各种票证   五花八门
            

                                        年节购物  人山人海

             
                                         {qg}付食  排成长龙

      
                                     货品单一   依然紧俏
                     
                                 小小孩童也加入到购物行列之中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介绍成都——传统春节忆当年_焦板儿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