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想起一个人_华哥_新浪博客

常常想起一个人

叶荫棠老师去世的时候,我在成武二中读高二。

虽然不是在叶老师所任教的一中读书,但叶荫棠老师去世后,二中全校师生亦以烛光来寄托哀思。那是三年高中生活中,{wy}一次为某位去世的其他兄弟学校原本不熟知的老师举行的哀悼仪式,烛光伴随泪影,静默寄托哀思。

而今,转眼间,12年光阴过去了。很多人很多事,经历过也就淡忘了,但唯有这个名叫叶荫棠的素未谋面的老人越来越清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知道,终有{yt},我会为这位老人写一些文字,出于内心最真挚的尊敬。

这是一个执著于信念的人,苦行僧般的生活固然苦难了肉体,但同时也纯洁了灵魂。以下简摘是一些报纸对他事迹的报道:

叶老师临终前,上身穿的还是50年前在广州海关工作的时候发的呢子制服,但50年的风雨剥蚀,衣里子已经“条分缕析”烂成网状,用千疮百孔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下身穿的外裤是叶老师1967年在济南当工人时发的劳动布裤子,上面缀满了补丁,布满了破洞;特别触目惊心的是裤子外面的拉链已经被缝上,为的是前后都能穿;

内裤是他在学校里捡来的3条破围巾联缀而成的;

他脚上穿的是学生们扔的破运动鞋,两只鞋号大小不一,颜色各异,鞋带是输液用的塑料管,而且两只鞋都是一边;

脚上的袜子,一只是绿色的,烂了七八个洞;一只是土黄色的,打着17个补丁……

叶老师平时常常每天做一顿饭,另两顿吃凉的,他还诙谐地称之为“做一饭三”。他还经常把学生扔掉的馒头捡回家喂鸡,20多只鸡下的蛋他舍不得吃,攒起来换钱。

叶老师有辆自行车,是日本投降时的战利品,伴随他度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为使自行车防潮防锈,他骑过自行车后总要将车挂到屋内墙上。

也许,有些人就纳闷:他月工资近千元,又没家庭负担,为何花钱还这么“吝啬”?为何还过着如此苦行僧般的生活,饱受贫困的折磨?

在他去世后,一切尘埃落定,真相大白,人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除了一顶戴了多年的旧草帽、一双穿了8年的烂胶鞋等物品之外,还有两个装满存款单的玻璃瓶,瓶内的70张存折上共有存款13万元。

石破天惊!

谁能相信,节俭成癖、抠门之极的叶老师竟然留下偌大一笔存款!学校领导粗略地给叶老师算了一下账:从他1978年恢复工作(当时月工资为40元)到他退休后的月工资700多元,这20年间要想攒下这笔钱,对于全靠工资收入的叶老师来说,每月的开销平均应在30元以下!而在他病逝前的一个月,他的收支账本上显示,收入775元,支出的仅是15元的水电费!

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特别声明”:“我立志学习诺贝尔,死后用遗产设立基金奖励科学创造,遗体作科学试验。”

1999年2月26日,成武一中正式设立“叶荫棠奖学基金”,实现他了一生的夙愿。

有人写了一幅挽联追悼叶老师的亡灵:一生清贫半世积蓄倾其所有做武训,献出遗款设立基金毕生效仿诺贝尔。

 

附叶荫棠老师《祭鸡文》:

祭鸡文

叶荫棠

庚申(1980)早春二月初六晨,余深埋病死鸡于果树下,而祭以文曰:

呜呼!余以一念之差,利令智昏,违背天时,错购病鸡,染汝毙命,皆余过也!余非为失鸡而痛,实为醒过而悲。贪得无厌,是余祸根,受害半生,残留至今。昔在广州,储蓄万元,月入八百,犹不知足。得陇望蜀,致遭戴帽,贬职劳改,身困白浮,奄奄一息。

前车之鉴,不引为训,贪念重萌,再路覆辙。原有五鸡,日产数卵,营养足矣。得五望七,累汝归阴。是故物极必反,事不宜过。过失过失,过则失也。余南方失势,北方失鸡,莫不为是。

或曰:人但知足常乐,焉能进化?骡马足矣,何来摩托?幻灯足矣,何来电视?余谓不然。夫知足具"利"、"义"双义,君子见利则知足而退,见义则不足而进,小人反是。

汝本一菜,活则食蛋,亡则食肉,人之常情。但汝因余过而亡,虽深埋厚葬,尚不能赎悔,安忍食之!余深挖穴,令卧果树根旁,来日化枝、叶、花、果。余则葬鸡思过,观花思过,品果思过。三省吾身,引为鉴焉。

土盖三尺,汝且安息。余将去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呜呼,痛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常常想起一个人_华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