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营养价值_淘与道之源_新浪博客

    葡萄属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为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产,主要产于新疆、甘肃、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茎蔓长达10~20米。单叶,互生。花小,黄绿色,组成圆锥花序。浆果圆形或椭圆形,因品种不同,有白、青、红、褐、紫、黑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汉代人张骞引入。
  葡萄品种很多,全世界约有60多种,其中我国约有25种。世界栽培品系有欧洲品系(European grape)及美洲品系(Fox grape)两大系统,根据其原产地不同,分为东方品种群及欧洲品种群。我国栽培历史久远的“龙眼”、“无核白”、“牛奶”、“黑鸡心”等均属于东方品种群。“玫瑰香”、“加里娘”等属于欧洲品种群。鲜用或阴干备用。
  在果品中,葡萄的资历最老,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新生代第三地层内就发现了葡萄叶和种子的化石,证明距今六百五十多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葡萄。有的学者认为在23000万年前至6700万年前就有类似葡萄的植物。
生物学分类
  英语名字:Grape(Vitis vinifera)
  别名:蒲桃、草龙珠、山葫芦、李桃等
  科名:葡萄科(Vitaceae)
生长习性
  最适宜的气候和阳光:阳光照射太少会酸,太多则过甜。春天发芽时,葡萄喜7~12度气温,这时不能有霜和冰雹;葡萄枝生长的时候,温度{zh0}在20~25度之间,不凉不热,还要阳光灿烂;秋天,葡萄开始成熟,理想温度20~25度,凉爽宜人,这时千万不可下雨。太冷的地方,葡萄树很难过冬,这些地区夏天的温度不高,葡萄难以成熟;太热的地方,病虫害多,假如它的冬天气温经常超过10度,葡萄根会继续向枯枝缓慢供应养分,第二年葡萄发芽时,便会营养不良。
营养价值
  1. 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2. 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 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xx体内自由基;
  4. 葡萄中含有一种xx微量元素(白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营养成分
  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糖和铁的含量会相对高,是妇女、儿童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我国历代医药典籍对葡萄的药用均有论述。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xx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载文说:葡萄主“筋骨湿痹,xx,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葡萄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还可用于食疗:头晕、心悸、脑贫血时,每日饮适量的葡萄酒2-3次,有一定的xx作用;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恶阻。《居家必用》上还曾记载葡萄汁有除烦止渴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葡萄还具有xx、xx的作用。葡萄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人们将其制作成各种盆景放置室内,清香幽雅美观别致;或在居室前后栽植,藤蔓缠绕,玲珑剔透,芳香四溢,是美化环境的佼佼者。然而,葡萄的巨大经济价值主要在于酿酒,全世界80%的葡萄都用于酿酒。但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果汁,成为味美多效的营养保健果品。其不但能xx多种疾病,直接饮用葡萄汁还有抗病毒的作用。
  营养成分:葡萄的含糖量达8%~10%、维生素A、B1、B2、C、蛋白质、矿物质钾、磷、铁等,此外它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
葡萄作用
  多吃葡萄可补气、养血、强心。《名医别录》说:逐水,利小便。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葡萄有舒筋xx、开胃健脾、助消化等功效,其含 铁量丰富,所以xx。在炎炎夏日食欲不佳者,时常食用有助开胃。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葡萄汁被科学家誉为“植物奶”。葡萄含糖量约10%-25%,高者可达30左右。在葡萄所含的较多的糖分中,大部分是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葡萄成为消化能力较弱者的理想果品。葡萄中含较多酒石酸,更有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对身体大有好处。医学研究证明,葡萄汁是炎病人{zh0}的食品,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氯化钠的含量。葡萄汁对体弱的病人、血管硬化和肾炎病人的康复有辅助疗效,在那些种植葡萄和吃葡萄多的地方,癌症发病率也明显减少。葡萄是水果中含复合铁元素最多的水果,是贫血患者的营养食品。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者和过度疲劳者均有益处。葡萄制干后,糖和铁的含量均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虚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葡萄籽95%的成份为原青花素其抗氧化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之多,比维生素E高出50倍,因此,葡萄籽可说是真正的抗氧化xx。抗氧化是搞老化的方法,因此,葡萄籽能让您永葆青春。
  葡萄,汉书作蒲桃,可以造酒入酺,饮人则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经》已有葡萄,则汉前陇西旧有,但未入关耳。由此得知我国栽培葡萄甚古,品种也多。。葡萄在全世界水果类生产量几占四分之一。葡萄是当今世界上人们喜食的第二大果品,在全世界的果品生产中,葡萄的产量及栽培面积一直居于xx。其果实除作为鲜食用外,主要用于酿酒,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罐头等食品。
  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含有15%-25%的葡萄糖以及许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葡萄是一种滋补药品,具有补虚健胃的功效。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人,多吃些葡萄或葡萄干,有助于恢复健康,因为葡萄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索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糖分的含量很高,而且主要是葡萄糖,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
  老年人胃气虚弱,胃阴不足;或患有慢性胃炎,胃口不好的人,每次饭前嚼食葡萄干6-9克,既能开胃口,又可补虚弱。胃虚呕吐的患者,可取葡萄汁一小杯,加生姜汁少许.调匀喝下,有止吐的功效。
  声音嘶哑的患者,可取葡萄汁与甘蔗汁各一杯混匀,慢慢咽下,一日数次,也有一定辅助xx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则可取葡萄汁与芹菜汁各一杯混匀,用开水送服,每日2-3次,15日为一疗程。
  民间用野萄萄根30克煎水服,用于xx妊娠呕吐和浮肿,有止吐和xx消肿的功效。还有人用新鲜葡萄根30克煎水喝,用于xx黄疸型肝炎;可以作为一种辅助xx方法。
  葡萄叶可用于xx婴儿腹泻。取葡萄叶适量,洗净,煎水两次后去渣浓缩成糊状,加面粉和白糖各一半,拌匀后制成软粒,再烘干或晒干。l岁以上的,每次服3-6克,日服2-3次;1岁以下的酌减。
  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
  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止咳除烦、补xx血、通利小便的功效;
  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症、浮肿等症,也可用于脾虚气弱、气短乏力、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辅助xx。
食疗价值
  葡萄科藤本植物葡萄的果实。又称蒲桃、蒲萄、草龙珠。品种甚多,我国有500种左右,如琐琐葡萄、白牛奶葡萄、龙眼、玫瑰香、绿葡萄等均较有名。一般分白葡萄、红葡萄两大类,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如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均有栽培。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干燥备用。
  [性能]味甘、微酸,性平。能补肝肾,xx血,生津液,利小便。
  [参考]含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B6、C、P,烟酸、钙、钾、磷、铁等成分。
  [用途]用于肝肾虚弱,腰背酸痛;气血不足,头昏,心悸;胃阴不足,咽干口渴;水湿停蓄,小便不利。
  [用法]生食,浸酒,煎汤,或绞汁饮。
  [附方]
  1,人参葡萄酒:琐琐葡萄(或其它葡萄)100g,人参15g,用白酒500g浸泡。每次饮1~2杯。
  源于《本经逢原》。人参为补气强壮的要药,与葡萄配伍应用,可同奏补肝肾、强腰脊和xx的功效。用于肝肾虚弱,腰脊酸软,乏力等。
  2,葡萄蜜膏:鲜葡萄500g,捣烂,绞取汁液,以小火煎熬浓稠,加等量蜂蜜煎沸备用。每次1匙,用沸水化服。
  源于《居家必用》。鲜葡萄汁与蜂蜜熬膏服,益胃养阴,生津止渴之效{jj0}。用于胃阴不足,咽干口渴,或热病烦渴。
  3,葡萄生地藕汁膏:生地黄100g,加水适量,煎汤取汁并加热浓缩,另将鲜葡萄100g、鲜藕200g,捣烂取汁,与生地黄浓缩液混匀后,用小火熬成稠膏,再加等量炼蜜煎沸即成。每次1匙,用沸水化服。
  源于《圣惠方》。本方用鲜葡萄通利小便,以生地黄、鲜藕凉血止血。用于小便滞涩热痛,尿中有血。
  云南宾川葡萄:
  产地:云南宾川县;
  品种:1:红葡萄;2:无籽红葡萄; 3:青葡萄; 4: 迷丽沙无核葡萄; 5: 维多利亚葡; 6:白鸡心葡萄;
  上市时间:青葡萄:6月初到7月旬;红葡萄:7月20日左右到9月20日;无籽红葡萄:8月20日到9月20日;

看完了心动了吧!到选购喜欢的零食吧!葡萄很有营养喔!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葡萄的营养价值_淘与道之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