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江南】『皖南』——钢城马鞍山_天涯此时_新浪博客

【简称】马      【别称】钢城、诗城 【古称】当涂、小丹阳

【市花】桂花    【市树】香樟       【市鸟】灰喜鹊   【市歌】暂无

【面积】1686Km2 【人口】127.32万人 【GDP】636.6亿元(2008年)

【区号】0555    【邮编】243000     【牌照】皖E

【推荐指数】★★★

【天涯评价】马鞍山市北与南京市毗连,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皖江开发的桥头堡,是安徽融入长三角、推进东向发展和长三角城市向内地延伸的重要门户。古镇采石是马鞍山名胜古迹集萃之地,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市区雨山湖风光秀丽,颇有几分南京玄武湖、杭州西湖之神韵。

 

目录

 

 

 

 

 

    新兴工业城市马鞍山,别称钢城、诗城。马鞍山市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距南京市中心45公里,距上海不到300公里,是安徽融入长三角、推进东向发展和长三角城市向内地延伸的重要门户。马鞍山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水陆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地名渊源】

    马鞍山市的市名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因境内有马鞍山,以山为名。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

【行政区划】

    马鞍山市辖金家庄、花山、雨山3个市辖区和当涂县。市政府驻雨山区。
市辖区
  雨山区:面积173平方千米,人口25.17万。邮政编码243071。区人民政府驻马鞍山市湖西路。
 花山区:面积119平方千米,人口23.4万。邮政编码243000。区人民政府驻马鞍山市花山路。
 金家庄区: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243021。区人民政府驻马鞍山市金字塘路33号。
市辖县
 当涂县:面积1346平方千米,人口67万。邮政编码243100。县人民政府驻姑孰镇。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

秦汉时期 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牛渚(今采石)。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

隋唐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年),将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徒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迄今相沿不变。

宋元时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明清时期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

民国时期 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公元1914年(民国3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公元1928年(民国17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

建国后 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由当涂县的马鞍山矿区和采石镇设立马鞍山市,由省直辖。1958年马鞍山市划归芜湖专署领导。1961年马鞍山市改由省直辖。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公社外)划归马鞍山市。

【自然地理】

位置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县接壤。

气候 马鞍山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8℃,年降水量839.7毫米。

地形 中、南部地势平坦,偶有孤山突起。江中有小黄洲、江心洲。

山脉 市域东北部多丘陵,西部沿江有翠螺山、九华山、人关矶等。

水系 东南临石臼湖。姑溪河、采石河、慈湖河西流入长江。

【地方特色】

矿产名城 马鞍山矿区地处长江下游宁芜——罗河成矿带,是我国七大铁矿区之一。截止2006年10月,铁矿总储量16.35亿吨,占安徽全省铁矿总储量的57.32%。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矿体较大,多属易选的磁铁矿石。马鞍山郊区的高村、陶村、和尚桥,当涂县境内的白象山,庐江县境内的罗河是潜力很大的后备矿山。硫铁矿集中分布在马鞍山郊区的向山、马山地区,总储量约262亿吨,约占安徽全省储量的55.39%。伴生的磷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约占安徽全省磷矿储量的1/3。钾长石矿主要分布于市郊葛羊山西部,储量达100万吨,是陶瓷、玻璃、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制造钾肥、硫酸原料的明矾石矿,主要分布于向山地区的大黄山,储量约210万吨,含明矾品位38.7%。可作水泥工业掺料的石膏矿,分布于市区东南向山,为中型矿床。

马鞍山特产 马鞍山市被誉为“江南鱼米之乡”,物阜民丰,盛产优质大米、油料、棉花等农产品,是长江鲥鱼、刀鱼、金毛蟹等名贵水产品的主要产地,历史悠久的采石矶茶干、太白酒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 

东华绿松石饰品:绿松石又称土耳其玉,是一种含水铜铝磷酸盐矿物,是最古老的玉石之一。
洪滨丝画:纯手工制作,极为讲究用色,其作画用的xx丝棉材料,经过特殊复杂的高温染色加工,使画面鲜艳夺目,并且能够防霉、xx退色;
黄池酱菜:自当涂县黄池镇,是佐餐佳品,放在坛中经年不坏;
采石茶干:源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造廷贡品之一,为色、香、味具佳、老少皆宜的营养保健食品;

【交通运输】

    中国xx钢铁工业基地之一。钢铁工业为经济主体,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金家庄区,有马鞍山钢铁公司。宁铜铁路、宁芜高速公路、205国道、314省道、313省道过境,境内长江通航。市区以雨山湖为中心,以宁铜铁路为轴线,工厂区多在轴线以西,商业、文教、行政、住宅区主要布局在轴线以东。有湖北路、湖东路、湖西路、湖南路、红旗路、幸福路、雨山路等干道。
公路 宁芜高速公路、205国道、314省道、313省道过境,到南京走高速公路仅需半个小时车程。马鞍山汽车站位于火车站南侧,主要发往南京、芜湖、合肥等地。

铁路 宁铜铁路上的列车均停靠马鞍山站。宁铜铁路自江苏省南京至安徽省铜陵,全长208公里。

水运 马鞍山客运码头位于市区西北部江边路1号,每天“南京--汉口”有1对长江客轮经停马鞍山港。马鞍山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马鞍山市,上起和县的西梁山,下至乌江的驻马河口,全长41公里,包括中心港区、人头矶港区和慈湖港区。港口可停靠2000至5000吨级船舶,现有码头10座。

航运 境内无机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

【旅游资源】

    马鞍山市是一座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市区雨山湖周围九山环绕,形成了“九峰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丽景色,呈现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锦绣的美丽景观,是中国{gjj}园林城市。 

    马鞍山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市区西南古镇采石,是马鞍山名胜古迹集萃之地。翠螺山突兀江畔,采石矶绝壁临江,集“雄、奇、险、秀”于一体,风景奇幽,被誉为长江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同时又是古代的江防要塞、关津渡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留下许多不朽诗篇。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漫歌赋诗。尤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国家AAAA级景区
采石矶;

国家AA级景区

濮塘风景区;

其他xx景区

马鞍山雨山湖、马鞍山小九华、当涂青山;

采石矶风景名胜区 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约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为xxxx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因集“雄、奇、陷、秀”于一体而居于“长江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文化遗存使其成为声闻遐迩的江南名胜,建有太白楼、三台阁、三元洞、林散之艺术馆、广济寺等景点。


雨山湖景区 旧名洼儿塘,又称娃娃塘,位于马鞍山市区中心,水域面积1987亩。湖东有佳山,西有雨山,两山相对,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湖周围垂柳倒映,高楼成群,为市中心风景区。1959年,辟为公园,园因湖名。雨山湖公园分置北园、南园、西园、动物园和湖心岛5个游览景区。

濮塘风景区 位于马鞍山市东郊,虽然与市区相去不远,但清幽静谧,有如世外桃源,竹海、古树、清泉、钟鼓被称为濮塘“四绝”,新近发现的怪坡更为罕见。被列为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休闲度假的胜地。

青山李白墓园 李白墓园背倚的大青山,因李白多次来此停留游览,亦名为李家山。山高372米,山上鸟道迂回,林木葱郁,面临长江,地理位置显要,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青山文物古迹丰富,北麓有着名的晋墓群及明代琉璃瓦窑址。朱元璋建都南京古城时曾用此窑琉璃瓦。谢公池甘甜,终年不枯。在其旧址旁有一石佛庵,大雄宝殿等众多寺庙,每年香火很旺,青山主峰有始建于宋代的云雾禅林寺庙。

朱然文物陈列馆 位于马鞍山市区南部的雨山乡境内,为三国东吴大将朱然之墓。朱然墓发掘于1984年6月,出土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zg}、墓葬规模{zd0}的、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80年代中国xx考古发现之一。


 

【骑游经历】

20091003:离开南京,直奔马鞍山,遍揽雨山湖、采石矶;


2.1 金家庄区

【面积】53Km2   【人口】11万人(2007年)

【代码】340502  【邮编】243021 

【自然地理】金家庄区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北部,为马鞍山市老市区。东北与南京市毗邻,西临长江。

【历史沿革】1964年设金家庄街道办事处。1976年属四新区,1979年改为金家庄区。

【行政区划】金家庄区辖4个街道、1个乡:金家庄街道、江边街道、塘西街道、慈湖街道、慈湖乡。共有24个社区、13个行政村。区政府驻金家庄街道。

【旅游特色】马鞍山坐落在区内,马鞍山市也因此而得名。宁铜铁路、宁芜高速、205国道穿境而过,马鞍山港有9个客货运码头,马(鞍山)和(县)汽车轮渡为连接大江南北的公路交通。北部猫子山上有南朝梁太子萧统读书阁遗址(昭明太子阁)。

 

2.2 花山区

【面积】119Km2  【人口】25万人(2007年)

【代码】340503  【邮编】243001

【自然地理】花山区坐落在马鞍山市中心区,与南京江宁区接壤,处在接受长三角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最前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100毫米。

【历史沿革】1964年设花山街道办事处,1976年改为花山区。

【行政区划】花山区辖5个街道:沙塘路街道、解放路街道、湖东路街道、桃源路街道、霍里街道。区政府驻解放路街道。

【旅游特色】宁芜铁路、宁芜高速、向濮公路过境,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0千米。名胜古迹有濮塘风景区、五担岗遗址、邓家山遗址、船墩遗址、荒庙墩遗址、桃冲村晋墓、、濮氏宗祠、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等。

 

2.3 雨山区

【面积】130 Km2 【人口】26万人(2007年)

【代码】340504  【邮编】243071

     雨山区始建于1976年,因风景秀丽的雨山坐落在境内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是马鞍山市未来城市中心区。

【自然地理】雨山区位于马鞍山市区南部,西濒长江,北与花山区和金家庄区毗邻,东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接壤,南与当涂县相连。地形东高西低。东部多为海拔100~200米的丘陵,是马鞍山市慈湖河和采石河的发源地;中西部多为沟渠纵横、湖塘密布的平原圩区;西部沿长江自南向北依次矗立着翠螺山、九华山和西山等。中部有雨山(原名乳山),雨山东麓是雨山湖。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5.8℃,降水量1080毫米,无霜期234天。特产采石茶干,区境铁矿石(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硫铁矿)储量巨大。马鞍山钢铁总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座落在辖区内。

【历史沿革】雨山区因境内有风光秀美的雨山而得名。早在秦朝已有牛渚地名(今采石)的记载。牛渚属会稽郡丹阳县(今当涂县丹阳镇)。北宋元丰年间(1080),今雨山地区设有采石镇、青邮镇(今佳山乡青邮),隶属当涂县。1934年至1948年,今雨山地区属当涂县第二区采石镇永宁乡。1949年4月24日,当涂县解放。原采石镇永宁乡更名为采石镇慈湖乡。1956年11月,将当涂县的马鞍山矿区全部、采石镇全部、雨山乡大部、宝庆乡(今佳山乡)一部等划归马鞍山市。1958年,雨山地区为金家庄公社雨山分社。1964年,金家庄公社改为市区,雨山分社随之改为市区雨山街道办事处。1976年6月,市区和采石区撤销,市区一部分和采石区全部合并为雨山区。

【行政区划】全区辖4个街道、2个镇、1个乡: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采石街道、向山镇、银塘镇、佳山乡。区政府驻雨山街道。

【旅游特色】长江黄金水道、宁芜高速、205国道、皖赣铁路和313省道穿境而过,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国家二类码头马鞍山港分别为17千米和8千米。名胜古迹有位于翠螺山的采石矶xxxx风景名胜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然墓、朱然博物馆和朱然文化公园,东晋牛渚城、七亩田、烟墩山、戴山、神头村等古代文化遗址,宋山墓、{dj2}墩汉墓、印山东吴墓、马沿岗六朝墓等古墓群。

 

3.1 当涂县

【面积】1385Km2  【人口】65万人(2007年)

【代码】340521   【邮编】243100

【骑游经历】无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溧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

【自然地理】当涂县处长江下游平原,除中部、东北部有小片丘陵外,大部分为河渠纵横、平坦开阔的圩区。东部的石臼湖为皖、苏界湖。姑溪河纳南来支流,青山河西注长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070毫米,矿藏有金、银、铜、铁、硫等。当涂是全国xx水产大县、全国河蟹生产强县。石臼湖“金脚红毛螃蟹”名闻遐尔,古代为皇室贡品。

【历史沿革】当涂有2200多年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县,属九江郡,故城在今蚌埠市西郊涂山。据《元和郡县志》:“以涂山为邑,故以名焉。”三国吴筑姑孰城为城关建城之始。晋成帝时,以江北当涂流民纷纷渡江南下,乃于江南侨立当涂县。隋移当涂治姑孰城,沿用侨置县名,属宣州。唐置丹阳县,后并入当涂。1949年设当涂市,为芜当专区驻地。1950年撤市存县,属宣城专区。1952年属芜湖专区。1956年划马鞍山矿区、采石镇及雨山、霍里等乡设马鞍山市。1980年属宣城地区。1983年为马鞍山市辖县。

【行政区划】当涂县辖10个镇、4个乡:姑孰镇、黄池镇、乌溪镇、石桥镇、塘南镇、护河镇、太白镇、丹阳镇、博望镇、新市镇、大陇乡、年陡乡、江心乡、湖阳乡。县政府驻姑孰镇。

【旅游特色】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南朝大诗人谢朓称当涂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之奇处”。境内有“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等众多名胜古迹。诗仙李白一生浪迹天涯,独恋当涂,晚年定居、终老长眠于斯地,李白墓园为中国国际吟诗节重要活动场所。宁铜铁路、宁芜高速、205国道、314省道穿境而过。内河可航且与长江相通。

  • (2009-10-05 16:11:17)
  • (2009-12-23 16:56:28)
  • (2009-12-25 19:14:16)
  • (2010-02-01 21:09:30)
  • (2009-12-30 22:19:20)
  • (2009-12-24 21:57:45)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骑游江南】『皖南』——钢城马鞍山_天涯此时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