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漫长的路……_蔡睬_新浪博客

    今年起,北京市和区县党政机关招录的公务员,将有八成岗位要求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明年,除特殊职位外,市和区县党政机关公务员将不再从大学应届生中选录,而全部招录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这条新闻在1月31日见诸报端后,迅速引起媒体热议,有文章认为,此举是招录公务员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必然对今后整个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好处,因为——首先,公务员必须有基层工作经历,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其次,公务员必须有基层工作经历,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放下架子,养成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念。此外,公务员必须有基层工作经历,使在基层工作的人有了更多的盼头。
    实际上,早在十多天前,本报就有报道称,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我省将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制度,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在今年省、市机构招录公务员中,除特殊岗位外,全部要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中竞争性选用(晚报19日A06版报道)。我当时对这条新闻也做了一句话评论:所谓“基层工作经历”,不就是找基层单位盖个章吗?太容易搞定了。
    现在看来,我的认识还真需要拔高一下了。
    对,我承认,从理想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制度确实有极大的好处,但问题是,好多根据逻辑性思维制订的制度落入现实之后,往往会受到无情的冲撞和挤压,并因此而变形。就好比一笑话所言:我本是美貌天女下凡到人间,谁料想一时不慎脸先着地。招考公务员加道“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门槛是有必要的,但问题是,报考公务员实在太热门了,那么庞大的考生队伍,这道不高的门槛会很快就被踏平的。除了“基层工作经历”很容易搞定之外,“不从大学应届生中选录”也不过是把一些人的考试日期往后拖了一年,给他们更多复习时间,在来年的“国考”中厮杀得更加激烈。当然,如果在这一年之内,刚毕业的学生可以找到比公务员还可靠、还要风光体面的工作的话,那他肯定会放弃一年之后的“国考”。可现实告诉我们,大多数情况之下,在大多数学生中,也可能会有这个例外。
    就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来说,不见得比社会给大学生提供的一些岗位高,可为什么很多人宁肯放弃这样的高收入工作,投身到残酷竞争的公务员考试中去呢?这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热衷于当公务员,不仅仅是中国人“读书入仕”的传统思想在作怪,也不仅仅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体制内的高保障、低风险与体制外的低保障、高风险的对比。你看,当了公务员,一不担心随时被炒鱿鱼,二不担心薪水不会涨,三不担心生老病死,如果祖坟冒青烟,升个一官半职,那更是“得劲”了。比之随时要看老板脸色,干多少活拿多少钱的白领,又舒服又体面。清华大学人文社科院教授秦晖曾在文章中指出,中国一搞福利政策就容易搞成“富福利”,给弱者的福利往往没有给特权者的福利增加得快。例如,公费医疗是大家都知道的基本福利,但是据前卫生部官员殷大魁说我们国家的公费医疗资金很多都是用在了领导干部身上,官员与百姓一次分配的差距如果还不是很大,加上“特权化福利”后二次分配的差距就更大了。
     要让适合公务员的人当公务员,要让公务员岗位招到适合的人,最重要的不是加上这么一条矮矮的门槛,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公务员职位还原成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或者说是社会其他经济形式中的劳动者也能享受到公务员所享受到的所有劳动保障和福利保障。也许只有这样,私营公司门前的应聘者才可能会和参加“国考”的人数一样多。

     话虽这么说,但我深知,这是一条漫长的路……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这是一条漫长的路……_蔡睬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