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让泉州变“中转站”为旅游“目的地”_林林鑫_新浪博客
□东南早报记者 张素萍
  泉州作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xx侨乡,然而旅游却一直火不起来。如何建立泉州的旅游品牌,变“旅游中转站”为“旅游目的地”?不少代表委员提建议,有的提出建设闽南文化旅游集中区,有的建议打造泉州西部绿色生态旅游圈、创造“山海泉州”品牌,有的认为可利用“小三通”优势,将泉州列入“海峡旅游精品线路”旅游目的地……

  现状调查
  缺乏总体整合   大多“一日游”
  泉州旅游业内人士介绍,泉州旅游资源丰富,但因各个景区(点)缺乏沟通,旅游资源的整体包装效果差。外地游客到泉州,一般只参观几个主要景点,或因行程不便等原因,常是“过路客”或“一日游”。
  代表委员
  以开元寺为中心   串起闽南文化游
  “建议以开元寺周边作为闽南文化旅游集中区,范围大致包括北至大寺后,南至通政巷,东至中山路,西至新华路。”农工党泉州市委员会集体提案建议,全面维修核心区内的古建筑,整治古街巷,设置文化旅游功能区,布局提线木偶、南音、高甲、打城、拍胸、梨园等古城文化生态项目,“为了保护原生态的闽南文化魅力,应实施集中区内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
  市政协委员许冬原认为,以集中区为突破口和凝聚点,把泉州行政管辖区域内的各区(县、市)范围内的文化旅游点和自然风景点作为集中区的辐射区,把旅游线路扩展到大泉州范围内,串起闽南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观光项目。
  市人大代表陈开通说,这一建议很好,但要考虑到投资问题,要有周密的计划。他认为,泉州旅游比较薄弱,想要改变现状,不仅政府要重视,也要引起市民的xx,“文化旅游投资风险大,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实施起来才有效果。”
  部门回应
  建议非常不错  但应统筹规划
  市文物局副局长出宝阳说,毫无疑问,这个想法很好,但他认为集中区的范围划定偏小,“中山路以东也有不少文物古迹,也可纳入其中。”他说,这是个大项目,需要投巨资,加上传统古民居量大,维修、保护是个难题,“需要多部门参与,统筹规划。”他还认为,能把较偏远、有特色的建筑,适当迁到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展示,效果会更好。
  市旅游局局长颜年安说,做好中心城区文化旅游文章,是打造泉州旅游核心目的地的关键。他很盼望能早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出泉州的旅游品牌,使文化因旅游而传承,旅游因文化而繁荣。
  相关建议
  挖掘西部生态旅游  建好“海西后花园”
  致公党泉州市委员会建议:打造泉州西部绿色生态旅游区,加快“海西后花园”建设,创造“山海泉州”品牌。
  安永德三地,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可以整合三县特色资源,如整合国家4A级旅游区清水岩、牛姆林和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使其成为绿色生态旅游区的亮点;将精品旅游景点串成线,创造“山海泉州”品牌;主动对接三明、龙岩、江西等省内外旅游市场。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让泉州变“中转站”为旅游“目的地”_林林鑫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