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李四文章(一)_楼兰剧社_新浪博客

题记:
李旭平,笔名:李四。奉贤楼兰剧社第三任社长,行事认真而又癫狂不拘,为人诚恳而又乖张不桀,喜欢戏剧,对校园戏剧颇有研究,达痴迷程度。如今毕业已一年有余,劲头仍不减当年,前日偶遇此兄博客,觅得一些文章,读来颇为感动,故转载数篇,供广大戏剧爱好者和戏剧社团的朋友们参考。

关于训练之无实物练习入门

2009-11-08 02:57 


    关于无实物练习,很多人认为无实物练习就是当舞台上没有实物的时候,演员可以用这种技巧模拟出有实物的状态,从而达到特殊的戏剧效果,只是一种舞台技术手段而已,首先要说明的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无实物练习并不仅仅是一种在舞台上用来替代实物的技术手段,它主要作用是演员基本素质的综合训练,无实物练习对提高演员的注意力,真实感,信念感,节奏感等表演基本素质有很大帮助,它是一种训练手段。陈明正老师说过:“当一个演员在其他人面前高度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算是短短的5分钟,这就是表演,他就是在创造人物”。因为无实物练习是综合训练,所以难度较大,很多初涉表演的非专业同学都会感到无所适从。下面我会介绍一些方法,这些方法会对同学们进行无实物练习有所帮助,可以说是进行这项训练之前心里和身体的准备活动,无论是单人练习还是集体训练都可以用。


一、状态
用一种你觉得比较舒服的方式坐在椅子上,闭上双眼,保持安静。

二、放松
可以放上一段节奏舒缓的无人声的音乐,当然如果你外语听力奇差,也可以放外语歌,此时脑子里不要多想其他的东西,一个人静静地听一会音乐,让自己的身心保持平静,慢慢地放松下来。

注:身心的松弛是极为重要的,当你踏进训练场之前,你可能刚刚结束一场紧张的考试,或者正和你亲密爱人谈情说爱,此时你内心的频率不是一种训练频率,你把之前的内心频率带进训练之中,身体在做一件事情,心里有在想另一件事情,这样的训练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游戏而已,何谓训练的内心频率,最为基本的是身心松弛和注意力集中,当你进入训练场,你就要用最快的速度让自己之前紧张的身体和心里放松下来,把之前脑子里乱七八槽的想法清理干净,自己的注意力{wy}要集中的地方就是训练,无实物练习首要的就是注意力集中,当你开始创造一个虚拟世界的时候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故在训练开始之前做一些心里上的调整是尤其重要的,否则任何训练方法都不过是一场热闹的集体游戏而已。其实身心松弛和注意力集中也是两项表演的基本素质。

注:关于松弛的练习,除了听音乐以外本人推荐“木偶练习”,这是一个对练习松弛和注意力很有帮助的训练方法,关于“木偶练习”的具体方法在此不再详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找资料,推荐书目《戏剧表演基础》(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戏剧卷) 编 号:1—450—8 作 者:梁伯龙、李 月主编。

三、引导
仍旧闭上双眼,保持安静,身心放松。
开始语言引导:
现在,想象你面前有一张书桌,你正坐在书桌前,
想象,桌子上有一本本子,
好,想象是什么样的本子,软封还是硬封的本子,封面是什么颜色的,新的还是旧的等等。。。。。。(信念感)
想象,本子傍边有一支钢笔,
好,想象一下钢笔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色的,新的还是旧的等等。。。。。。(信念感)
现在,用手打开{dy}页,(可以提示:如果是新的本子,{dy}次用可能不够服帖,要用手掳平。)
记住,接下来做任何动作之前,首先你要在脑子里想清楚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然后再去做。
好,现在你用手拿起钢笔,记得打开钢笔,拧开或者拔开套子,将套子放到桌面上,
记住,想清楚了再去做(强调事先脑子里要想清楚,然后才去行动。)
好,现在开始在本子的{dy}行写一句话,你最想写的一句话,
注意,书写的每一笔你都要想象,还有比如墨水是什么颜色的,
记住,可以做的慢一点,但是脑子里一定要想清楚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步骤的顺序,越清楚越好,想清楚每一个细节,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强调事先脑子里要想清楚,然后才去行动。)
现在,钢笔没有墨水了,写不出字了,
想象,本子前面有一瓶墨水,和前面一样,想象是什么样的墨水,什么牌子,什么样的瓶子,瓶子里还有都少墨水等等。。。。。。(信念感)
现在,用手拧开墨水瓶的盖子,把打开的瓶子和盖子都放在桌面上,
注意,刚开始拧的时候比较紧,拧开了就比较松了了,刚开始拧和拧开了手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肌肉的力度和紧张感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用心去体会,用身体去感受,(强调对于不同状态,心里、手上力度、节奏等等的不同。)
现在,用手拧开钢笔,和拧开墨水瓶盖是一样的,注意力度,紧张感,节奏等等,
好,现在挤墨水,
记住,到底如何挤墨水要想清楚,是一只手拿瓶子一只手拿笔,还是把瓶子放在桌面上,只用一只手挤墨水,还有如果瓶子里墨水很满,你如何挤墨水,如果瓶子里墨水很少,你如何挤墨水,想清楚了再去做(再次强调事先在脑子里想清楚,然后再行动。)
好,墨水挤满了,但是笔尖上沾了多余的墨水,怎么办呢?
(如果此时同学状态比较好的话,他会主动去行动,比如从桌子上的餐巾纸盒子里抽一张,用来擦笔尖,此时要鼓励,如果同学还没有学会主动去思考行动,那么你要提示。)
好,从桌子上的餐巾纸盒里抽一张餐巾纸,
记住,还是一样的想清楚是什么样的盒子,是抽的,还是卷筒的,还剩多少纸等等。。。。。。(信念感)
记住,用过的纸要仍在垃圾桶里,
好,继续在本子的第二行写上一句话,要求和上面一样,
好,拧好钢笔套子,合上本子,然后把本子插入书架中,笔放进抽屉里,
记住,一定要想清楚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顺序,每一个细节,想清楚了再去做(再三强调想好了再做)
好,现在你口渴了,拿出杯子,和前面一样,什么样的杯子,玻璃或者塑料的,有多大,新的旧的,从哪里拿出来的,要想清楚了,
好,你桌子底下有一个热水瓶,瓶子里有水,
好,先听我说完,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拿出热水瓶,拿开瓶塞子,往杯子里倒水,然后盖上瓶塞子,把热水瓶放回原位,然后喝水,接下来我不会再有提示语言,你们自己把接下来的行动做完,记住两点,一、事先在脑子里想清楚,一定要想清楚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顺序,每一个细节,然后再去行动,二、有半壶水和全满的壶提起来的手感是不一样的,你手上的力度、紧张感是不一样的,还有热水和冷水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倒满水或者到了一半水、注热水或者注冷水的杯子,你们拿起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你们喝起来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一切都要特别注意,用心体会,用身体感受,
好,开始做,
。。。。。。
同学们在行动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1、拿起水瓶的时候他没有去设想瓶里会有多少水,也许他的动作就像拿一只苹果一样轻松,他的动作是缺乏真实感和力度感的。
2、可能有的人在倒水之前连水瓶的盖子也没有拔出来,他一定是没有在脑子里好好想清楚,想清楚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顺序,每一个细节,然后再去做,所以他的行为缺乏逻辑性。
3、有的人可能倒水的时候甚至都没有离开椅子,正常的行为逻辑应该是,把椅子往后退一点,起身,弯腰,拿出热水瓶,拔出塞子,然后倒水。
4、有的人拔出了塞子,但是他没有去想该把塞子放到桌面上,或者没有想到要攥在手里,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手型,塞子凭空消失了,也属于没有想清楚一类。
5、如果到的是热水,那应该有热气,这一点在行动中也是要想象的。
6、强调喝水,喝热水和喝冷水是不一样的,拿在手里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热水要慢慢喝,还要用嘴吹吹,冷水则可一饮而进,感受啊,感受,要用心去体会,用身体去感受,舞台上的真实感和信念感就是这样出来的
7、有些人喝水只是嘴巴动,但是喉管不动,正常的喝水是有咽下去的动作的,应该是没有想清楚行为的逻辑顺序。
8、倒水可能溅出了水,弄湿了桌面,要用纸或者抹布才干净,但是很多人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还有很多问题要在实践中去发现,作为引导者在同学做完之后要进行分析,指出不足的地方。
。。。。。。
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刚才的表演吧。

四、分析和指出问题


五、作业
独立完成一个3分钟的无实物练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寻常的事情,不求过于复杂的行为,要求注意力集中,能不受他人的影响一气呵成地完成,行为有逻辑,不失真,下一次训练课在众人面前表演。

注:在上面的引导中,反复强调:
1、首先脑子一定要想清楚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步骤的顺序,想清楚每一个细节,然后再去行动,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2、强调了手拧盖子前后不同的状态,手提半瓶和满瓶水时身体不同的状态,手拿热水和冷水时不同的感受,喝热水和冷水时不同的状态,为什么,不是我唠叨,不是我话唠。
   
   首先1点,比如刚才我提出的问题有一条,有些人倒水的时候连塞子都不拔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他的行为或者表演是无逻辑的,要知道生活中认的行为都是有逻辑的,那么舞台上的行为也是要有逻辑的,很多人生活中做事情是有逻辑的,但是一到舞台上他的行为就变得没有逻辑了,变得没有条理了,也就失去了真实感,还有他的表演也变得不够丰满,很零碎。
    再次2点,舞台上的真实感,信念感,节奏感等等感觉从那里来?就像前面提到的,你在生活用手拿热水杯子和冷水杯子的感觉是xx不一样的,假如你用手去拿一只倒满了烫水的杯子,你想拿起来又不好拿,你只好手里垫一张纸用来隔热,你喝了一口舌头被烫得发麻,于是你只能往杯子里吹起,然后小口小口地咪着喝,这都是正常会有的感受和行为,但是有些人一开始表演,让他喝烫水,她可以想都不想拿起来一饮而尽,我不知道他的口腔是什么材料做的?故他的表演是毫无真实感可言的,
    再则,你拧一个很紧的盖子和一个很松的盖子,你手上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对于很紧的盖子你会很用力,身体肌肉会紧张,人看起来绷的很紧,如果是一个很松的盖子,你轻轻松松就打开了,人会显得很松弛,这里就是关于节奏的问题了,节奏并不是节拍,节奏是有心里和动作两层,两者相互关联的,假设你走在一条路上,你去见你的情人,此时你的心情一定很好,给人的感觉一定很轻松,突然在拐角处,你发现走出来一个人,妈呀,是你的债主,你欠了他100万,他是当地的黑老大,这两天他正四处寻你,发誓找到你就要把你剁成肉酱,你一看到他眼珠里都爆出来了,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身体直打哆嗦,那么你给人的感觉就会有很强的紧张感,前后两者心里和生理的节奏是xx不一样的,再比如,你在修一块表,手表的零非常的细小精密,你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显得那么敬小慎微、小心翼翼,如果你的车轮子坏了,你要换一个轮子,那么你的动作和修表时就xx不同了,前后两者在心里和生理上的节奏也是xx不一样的。
    人的信念感从什么地方出来,当你心无旁骛、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行为是有逻辑的,有真实感的,有节奏的,你对你眼前的事物了如指掌(就象我之前再三说XX东西是什么样子的,你要想清楚,这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信念感。),那么你就会对你创造的虚拟世界产生一种强烈的信任感,信念感也随之而产生,只有当你从心底里相信和自信你创造的世界的时候,作为观众的我才能相信。
    有一点要再次说明无实物练习并不是单独训练某一项表演素质,它是各种表演基本素质的综合训练,这种训练的关键就是拥有保持长时间高度注意力的能力,唯有拥有高度统一的注意力,才能谈到所谓的真实、信念、节奏、空间感等等素质,故同学们在进行无实物练习的时候{wy}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精神集中到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去,并长时间的保持,切莫纠缠于真实感、信念感、节奏感、空间感等等这些名词概念,上述之所以单独举出为的是方便说明而已,如果你在进行无实物练习的时候,心里总是在想我的动作是不是有真实感,我的信念感是不是足够,我应该保持何种的节奏等等,那么你的注意力就不在于你所要创造的那个虚拟世界了,无实物练习的效果就达不到了,上述种种想法都应该在你行动之前想清楚,想清楚了就忘掉这些感念,一心一意,心无旁骛,把所有的精神都集中在你创造的那个虚拟世界中。

    提示:可能有一点冗长,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耐着性子慢慢地看完。

    上述的引导内容仅是我举出的一个范例,明白了其原理,可以自行设计内容,训练内容有改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之后如果同学们对这种方式适应得比较好,可以减少提示语言,学员也可以睁开眼睛。
    {zh1},只要你出一个题目,同学们就会自己去积极地行动。且可以保持一定时间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行为有逻辑,表现出一定的信念感、节奏感、空间感等等,那么无实物练习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
    作为引导者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节奏,要贴合学员的动作,适当的给于提示。

    本骗纯属经验之谈,以供参考。
    因为水平有限有多东西不能详述清楚,可能还有很多自己都不知道的错误,望各位看管谅解。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李四文章(一)_楼兰剧社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