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辉石Rhodonite

蔷薇辉石(rhodonite)图片

化学组成为 (Mn,Ca)[SiO3]、晶体属三斜晶系的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与三斜锰辉石成同质多象。蔷薇辉石不属于辉石族,而是一种似辉石矿物。CaSiO3组分通常不超过20%,Mg、Fe、Zn类质同象代替Mn也较为普遍。北京昌平西湖村的蔷薇辉石,含MgO较高,达2.62%,为一富镁变种,曾名西湖村石。蔷薇辉石晶体呈厚板状或板柱状。一般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浅粉红至玫瑰红色,是由 Mn(引起的。表面氧化后,常现黑色的锰的氧化物、氢氧化物薄膜。玻璃光泽。三组解理xx或中等,解理夹角都近于90°。摩斯硬度5.5~6.5,比重 3.4~3.75。

蔷薇辉石产于许多锰矿床中,常与交代作用有关。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蔷薇辉石多为富锰、硅质沉积物反应产物。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蔷薇辉石主要由酸性岩浆岩与富锰碳酸盐岩石间的接触交代作用产生。也见于伟晶岩和热液矿床中。致密块状的蔷薇辉石可作工艺美术品雕刻的材料。

矿物名称: 蔷薇辉石(与锌尖晶石和共生) Rhodonite Var. Fowlerite With Franklinite and Calcite

::矿物概述

化学组成:(Mn,Fe,Ca)5[Si5O15],成分中经常含有一定数量的Ca。能置换Mn2+离子的除Fe2+外,尚可有Mg2+。有时还可有微量的Zn2+。含Zn高者又叫锌蔷激辉石(fowlerite);

鉴定特征:蔷薇辉石以其特有的玫瑰红色,明显的解理,较高的硬度作为鉴定特征。风化以后,留有黑色的氧化猛,也是特征之一。与菱锰矿的区别是硬度高,遇
不起泡;

成因产状:沉积锰矿层受区域变质作用,或菱锰矿受接触交代作用均可形成蔷薇辉石。在热液交代成因的锰矿床中,也能生成。偶尔在伟晶岩中亦有产出;

xx产地:

世界xx的产地有美国麻萨诸塞州(Plainifield)、瑞典的Langban、俄罗斯Ural山脉的Sverdlovsk、澳大利亚NewSouthWales的BrokenHill。

名称来源:Rhodonite一字,来自希腊语;指
(Rose),以象征它的颜色。在台湾,它又被称为玫瑰石;

::晶体形态

平行双面晶类,晶体少见,多呈厚板状。常见单形:a(100)、b(010)、c(001)、m(110)等。

::晶体结构

晶系和空间群:三斜晶系,空间群C1i—P—1;

晶胞参数:a0=9.758埃,b0=10.499埃,c0=12.205埃,z=2;

粉晶数据:2.772(1)2.924(0.65)2.98(0.65)

::物理性质

硬度:5.5-6.5

比重:3.57-3.56g/cm3

解理:解理xx,交角为92°30ˊ,另有(001)中等解理

断口:断口不平坦

颜色:玫瑰红色至棕红色,表面因氧化而暗淡且现黑色

条痕:灰色或黄色

透明度:透明

光泽:玻璃光泽,解理面上有时显珍珠光泽

发光性:无

其他:遇酸不起泡

::光学性质

二轴晶(+),Np=1.711-1.738,Nm=1.714-1.741,Ng=1.724-1.751,双反射率=0.0130,2V(Calc)=58,2V(Meas)=58-73.无色散。


郑重声明:资讯 【蔷薇辉石Rhodonite】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