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众泰汽车破冰电动车市场化的冷思考_汽车观察家的空间_百度空间
  作为长期xx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评论员,笔者怎么也料想不到,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化的{dy}棒,竟然被一个民营汽车企业抢得。而且这家民营企业既不是一直以来在电动车方面高调强势的比亚迪,也不是因收购沃尔沃而声名鹊起的吉利,1月21日,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杭州推出100辆“众泰2008EV”纯电动汽车,通过以租代买的运营模式,让消费者只需付较少的钱就能把电动汽车开回家。此举一出,惹得新闻界一片哗然,连通常矜持不已的主流财经媒体经济观察报也撰文《众泰电动汽车悖论》一文,对行业破局现象引发的争议性和民间资本的运作模式发出xx。
  不久前闭幕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碳减排的承诺。实施碳减排,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当然要首当其冲,发展以纯电动、混合动力、氢动力以及太阳能等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以此践行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走在新能源汽车前列的电动车市场化,一直以来备受业界xx。但是,作为7年前才进军汽车整车制造领域,且一直在汽车行业默默无闻的民营企业众泰控股却抢得先机,迈出了电动车市场化破冰之旅的{dy}步。笔者在为这家民营企业拍掌叫好和鼓劲加油的同时,也对其暗暗捏一把汗。同时,笔者对中国电动车的发展也有两个方面的思考:
  {dy}个思考的问题是:为何{zx0}开始电动车市场化的是一家民营汽车企业?
  众泰汽车涉足整车制造行业时间不算长,作为一家历史不过7年的民营汽车企业集团,却充当了电动车市场化的主力前锋。试问,作为国家队{jd1}主力的国营大型汽车集团,以及从国际汽车巨头引进众多外援的合资企业,他们为何却在这场至关重大的比赛中临阵缺位?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我觉得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站在产业高度来看,众泰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赋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从企业层面分析,众泰汽车是一家有战略眼光和优秀民间资本的企业,从致力于汽车产业的那{yt}起,就开始谋划并着手研发;第三,从企业个性来推断,众泰汽车和其他浙江民营企业一样,有着规则、务实、低调、韧性的企业秉性,可谓“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正因为其低调务实,所以,在其宣布电动车率先实现市场化时,才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当然,对此事件深入观察的,并不止笔者一人,还有国内外多家的财经媒体。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众泰电动汽车将在世界纯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上领跑。”。
  1月29日,《经济观察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众泰电动车悖论》的文章,对众泰电动车市场化进行了客观定性,称“通过以租代买的方式推出100辆纯电动汽车的众泰,希望借此掀开国内纯电动车民用化的过程,借电动车弯道超车,这也是眼下国内电动车热的一个典型样本。”
  “弯道超车”和“典型样本”,准确表达了媒体对众泰电动车市场化的态度。
  同时,悖论一词也表达出媒体对当前电动车发展现状的拷问: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推动下,发展电动车已是大道同归,大势所趋。然而,为何许多所谓的主流车企在这方面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千呼万唤都不出来?为何处于国家产业政策庇护下游的民营企业却总是给业界许多惊奇?
  第二个思考的问题是:众泰的电动车市场化道路将为行业探索什么样的模式?积累哪些经验?
  众泰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汽车集团,却敢于{dy}个吃螃蟹,确实令笔者感到震惊。先行者总是要承担市场的风险,而更多的车企将在这些市场化运作经验的指导下,将电动车市场化推向高潮,那么,众泰汽车集团会探索出什么样的道路,又会积累哪些经验呢?
  首先,众泰独特的发展道路,其整合各方资源, “引进开发、集成创新”发展模式与“两个互动”的发展战略,为自主品牌借新能源的崛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与参考。
  第二,租赁运营的方式,解决了新能源汽车长期面临的“高价难题”,或将带新能源汽车走出滞销困境。
  第三,与普天海油、国家电网的合作,是对电动汽车配套标准化建设,以及兼容型纯电动汽车的有益探索。
  第四,众泰踏实积极的探索,给其他消极等待国家私人补贴政策出台的车企,上了生动的一课,有较大的普及与启示意义,同时也将拉开我国我国电动汽车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市场化、民用化的大幕。
  
  冷思考过后,笔者对《经济观察报》这种敢于借“悖论”一词,对中国电动车市场化发展提出了深层次考量的做法叫好。该篇文章不仅对众泰整合各方资源、吸引资本目光,抢先试水电动车市场化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也对主流汽车企业在电动车市场化方面的消极提出了隐性的批评和担忧,更让消费者看到了在民营优势资本的介入下,中国电动车为先行者的新能源汽车的希望。


郑重声明:资讯 【对众泰汽车破冰电动车市场化的冷思考_汽车观察家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