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xx·申城名医访谈录(5)“整形之父”的忧思——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

        每逢长假,整形整容门诊都特别繁忙,忙到想在知名医院做整形手术,需要提前好几周预约。在刚结束的“十一”长假里,此番情景又毫无悬念地重演。

  “整容热”持续升温,而与此同时,整容不成反毁容的事件却层出不穷,投诉的、打官司的,甚是喧嚣。

  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办?

  面对这一连串问号,在我国医学界享有“整形之父”之誉的张涤生教授,接受了《解放xx》的{dj2}专访。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的一间普通办公室,今年93岁高龄的张涤生笑容满面地与记者握手。

  每天上午,张老都会在这间办公室里笔耕4个小时,编写专业著作。采访中,不时有学生敲门进来向他请教问题。

  一旁的医生告诉记者,我眼前精神瞿铄的张老不仅动过胆囊切除手术,十余年前还经历了肺癌切除手术。外科医生的职业病———颈椎病和腰椎增生症也已经伴随他20余年。

  乐观始终是张涤生的精神状态,而他所热爱的事业则是他的精神支柱:

  是他,{dy}次用中西医方法综合xx淋巴水肿,以“烘绑疗法”新概念开创了中国淋巴学科之先河;是他,{dy}个在国内成功开展高难度的眶距增宽症矫正手术;是他,{dy}个应用带血管肠段移植的方法,为食道缺损病人重建了食道;是他,{dy}个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科学实验,成为我国显微外科的奠基人之一……这许许多多的“{dy}”,正是他快乐的源泉。

  而当话题转到当下的“整容热”时,这位老人却眉头深锁,坦露出深深的忧思。

  “无论是美容还是整形,最基本的一条不能丢,那就是对生命的庄严态度。”

  解放xx:一说到整形,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开双眼皮”、“隆鼻”等美容手术,美容和整形有没有区别?

  张涤生: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应该被混淆。美容其实只是整形外科的一小部分,如果用五只手指来比喻,美容就好比其中的小拇指,整形外科还包括xx畸形外科、四肢畸形外科、显微外科、颅颌面外科。

  我曾经将“整形外科”重新定义为“整复外科”,这是因为整形不仅仅包括对组织、器官的畸形或缺损在形态上进行修整,即“整”,还包括对生理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即所谓的“复”。如果说美容外科是“锦上添花”,那其他的整形外科就是“雪中送炭”。

  解放xx:两者也有共同点吧?

  张涤生:对,美容和整形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对生命的呵护和尊重。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都必须怀有一种对生命的庄严态度。

  解放xx:这几年,美容行业不断发展,不起眼的“小拇指”好像成了最得宠的“大拇指”。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张涤生:我看,问题首先就出在对生命的态度上,现在似乎只讲美不美,很少有人强调生命关怀。

  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术后还不排除会出现并发症、后遗症,有时甚至会导致因小失大的后果。所以不能为了外在美就不顾一切。

  解放xx:只有在生命得到呵护的前提下,才能去考虑整得美不美,美到什么程度。

  张涤生:是的,呵护生命、尊重生命永远是整形、美容的出发点和归宿。生命与外在美,这两者不能舍本求末,生命意识不能丢。

  

  谈起张涤生六十余年的行医之路,他的每一次开拓、每一次创新无一不是我国整形事业史上的里程碑。他兢兢业业的每一步,正是一名整形外科医生对医学精神和生命意识的{zj0}诠释。

  整形外科的缘起,是在生命被战火涂炭的二战年代。

  张涤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学医,那时“整形”二字在中国还无人问津。毕业后他奔赴大西南,成为红十字会的一名战地医生,之后又编入中国远征军。每天在炮声隆隆的帐篷里做手术,磨练了他的技术和胆魄,面对无数伤残的战士,那惨痛的情景也深深震撼着他。所以后来,当张涤生踏上去美国学医的道路时,他选择了整形外科。

  抗美援朝时,张涤生加入首批医疗队,在战场上救治了大批被燃烧弹xx、因xx而断指断鼻的伤员,为了能让伤残战士得到集中xx,张涤生几经奔波组织建立了“冻xxxx中心”,我国{dy}个整形外科xx中心就此在鸭绿江边诞生。

  1958年,张涤生在上海瑞金医院参加抢救大面积xx病人邱财康获得成功,创造了世界上xx大面积xx的奇迹。各地xx患者慕名而来。张涤生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他不仅要使伤残者的伤残畸形部位得到修补,还要想办法使伤残畸形部位的功能得到恢复或重建。在他看来,只顾形态、忽视功能,绝不是整形外科xx的最终目的。

  1964年,下肢慢性淋巴水肿在我国南方蔓延,国际上惯用的方法大多是手术切除。张涤生设计的“烘疗机”被国际淋巴学会认为是用于xx“象皮腿”{zh0}的保守疗法之一,“烘绑疗法”的发明也开创了中国淋巴学科之先河。

  就在这一年,张涤生开始进行显微外科吻合微小血管的动物实验,在没有专用手术显微镜的情况下,他带领同事成功地将小于一毫米的微小血管在放大镜下进行吻合手术。实验成功后,张涤生又不断钻研,将显微外科与整形外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传统的“整形外科”突破了仅仅专注于美化和修补外貌的局限。张涤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念, 就是要让病人“伤而不残,残而不废”,既要做外形修整,又要恢复内部功能,“整复外科”的概念就此诞生。

  也正是当年这两项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确立了中国整复外科中两大分支专业的起点,带动了一个新兴学科的发展。张涤生“中国整复外科之父”的美名由此而来。

  1966年,张涤生与陈中伟合作,{dy}例断指再植取得成功,使世界断指再植的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那年起,张涤生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扎下了根。

  1976年6月,一名来自东北佳木斯的小女孩李金凤千里迢迢到第九人民医院求诊。李金凤患的是一种严重先天性颅面畸形———眶距增宽症。她双眼内角间的距离竟有6.5厘米,比正常距离3厘米足足宽出了3.5厘米。

  手术要在颅面上进行,需要开颅凿骨,打开眼眶,缩短眶距,重新植骨固定。风险不言而喻。在经过一次次精心的模拟实验之后,张涤生和他的同事们满怀信心地走上手术台。10多个小时里,险情被一次次化解,手术终于顺利结束。小金凤的眶距从6.5厘米缩小到3.8厘米,和正常女孩几乎没什么差别。

  中国颅面外科手术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张涤生和同事们成功完成了250余例各类颅面畸形手术,并建立了一个多学科联合的颅面外科中心,使中国跃居为继法、美、澳大利亚后,世界上第四个开展严重颅面畸形xx的国家。

  从鸭绿江边走来,张涤生和他创立的整复外科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他上没有老师指导,旁无同道可以讨论,一切靠书本和经验,凭着一颗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心,实现了一项项世界xx。由他创建并发展起来的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如今已细分为xx、淋巴、显微、颅面、美容等多个专业,慕名而来的国外同行不由得惊叹:“这里简直就是一部整复外科的‘百科全书’!”

  “人脸不是试验田,毁之难复,不能让‘赚钱’去主宰性命交关的事。”

  解放xx:您刚说过,呵护生命是整形美容的出发点,但现在的整形美容业中,却有不少人把商业利益放在了xx,您怎么看?

  张涤生:如果商业头脑取代行医者最基本的生命意识,将是一种很可悲的现象。医学是生命的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wy}的标准是科学,而绝不是赚多少钱。

  解放xx:如果一心只想着经济利益,医疗技术水平也不会有什么提高。

  张涤生:没错。一名美容医生假如每天开20多个双眼皮手术,只求数量不讲质量,抱着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势必会影响学科的长远发展。目前国外利用内窥镜、深度解剖等手段进行美容手术已较为普遍,而这种技术在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

  解放xx:所以行医者不能用商业眼光衡量一切,把病人当作赚钱的工具。

  张涤生:对,人脸不是试验田,更不是医生赚钱的工具。如果心里只想着利益,就会出现“小病大医”等种种不良现象。但如果你心里永远装着病人,把病人的利益放在xx,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计利益得失,迎难而上,不断攻克医学难题。

  

  1996年2月的一个晚上,张涤生同往常一样在客厅里看报纸。那天的《报刊文摘》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一名9岁的湖北女孩名叫吴青,她的心脏长在肋骨外面的胸部中央,隔着一层薄薄的皮肤便能清楚地看见她跳动着的心脏。一旦这颗心脏受到碰撞或者在发育过程中与腹腔内其他器官发生挤压,都可能导致死亡。更严重的是,在心脏下面还附着一段外露的肠子,随着岁月增长,这个“肉瘤”也在日长夜大,随时威胁着她年轻的生命。

  吴青所患的是先天性胸骨裂畸形症和腹壁疝突出症,这种畸形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44例报告,在中国则从无记录。全世界只有18例进行了修补手术,仅有一人存活。

  忧心如焚的吴青父母跑遍了国内许多大医院,得到的回答总是一句无奈的“无法手术”。

  张涤生当即决定,把吴青接来,想尽一切办法为她xx。那一年,张涤生已是80高龄。

  在张涤生的牵头下,整复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小儿科、小儿心脑外科各路专家齐集一堂。手术方案一共设计了三套:一为移植两根肋骨,固定到胸骨上;二为移植髂骨,覆盖在胸骨上;三是连接两侧肋软骨,形成保护心脏的“支架”。

  4月2日上午8时44分,在张涤生的总指导下,普外科主任划下了{dy}刀。手术按第二种方案进行,从吴青骨盆右侧取出一块6×8厘米的髂骨一削为二,缝合后与胸骨连接,为她的心脏搭起一所“房子”,然后再用她右胸皮瓣为“房子”砌起“外墙”。6个多小时过去了,15时06分,银针落处,吴青的创口xx缝合。中国首例严重胸骨缺损移植修补手术宣告成功!

  4月4日,张涤生以手术总指导的身份确认:吴青基本度过危险期。

  3年后,吴青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上海给张涤生教授拜年,张涤生为她作了三维CT拍片检查,结果表明移植在心脏上方的骨架十分坚韧,生长良好。

  “吴青前几天还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已经工作了。”张涤生笑着告诉记者,那种亲切的口吻仿佛是长辈在谈论自家的孩子。在他眼里,病人就像他的亲人一样。

  1996年,对80岁的张涤生来说是双喜临门的一年。吴青手术的成功震惊了世界,手术后第八天,张涤生正在病房探望吴青,护士送来一封快件,拆开一看,是中国工程院寄来的一份通知书:祝贺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病人的床边,张涤生收到了来自病人和同事们最衷心的祝贺。

  然而,多年来张涤生并不喜欢别人称他“院士”。他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医生。

  他经常告诫学生说:“行医的道路从来不可能是一条坦途,病情常常千变万化,疑难杂症总是千奇百怪,但这些正是考验你技术和医德水平的试金石。你只有心无旁骛,一心装着病人,心怀对病人的爱,才会有动力不断创新,不断去攻克难题。”

  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但有时只跳一下可能还不够。当遇到疑难重危的病人时,张涤生很少对病人说“不”、“没办法”,当处在“可治”和“不可治”的矛盾时,张涤生总会想尽办法奋力“跳一跳”,努力把“不可治”转化为“可治”。他说,只要是为了病人,他就敢于承担风险。

  “做医生怎么能没有一点无私无畏的精神!”说这番话时,眼前的张涤生丝毫不像一位93岁的老人,他始终怀着一颗赤诚的心,“献身于整形外科事业的人,面对的常常是伤残和畸形,这就需要我们奉献出最美的爱心,并用爱心再造出一种新的美。”

  “医学是关乎生命的事业,不能没有条件也乱上,不能滥竽充数乱哄哄。”

  解放xx:在各种美容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同时,整容失败、面瘫甚至毁容的新闻也屡见报端,原因何在?

  张涤生:除了缺乏生命意识、急功近利的心态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整形美容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

  解放xx:美容外科医生的资质和手术场所的条件应该都是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的。

  张涤生:不错。无论做哪种美容手术,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应用各种精细的手术器械和现代化设备,更需要医生用精湛技术在人体上精雕细琢。这就要求医生必须要具备正规的整形外科理论和临床实践基础。在国外,要当上一名美容整形外科医生,必须先有4年的普通外科临床经验,再经过两到三年整形外科正规的专业训练,{zh1}还要通过国家考试才能获得行医执照。那些没有受过正规医学教育,毫无相关经验的行医人员进行美容手术,很容易造成差错,小则毁容,重则危及生命。

  解放xx:如果正规医生和非正规医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美容医疗的质量就没法保证了。

  张涤生:任何外科手术都是一种一次性的医术操作,不可逆转。因此对病人和医生来说都具有一定风险,容不得半点差错和失误。尤其是美容行业,社会需求量越大,就越不应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决不能没有条件也乱上,滥竽充数乱哄哄。

  

  张涤生对学生们的要求总是“别具一格”。

  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教授、颅面中心负责人穆雄铮博士就是他的学生。在进入整形外科之前,穆雄铮觉得学外科只要练好手术刀就行。没想到一进医院,张涤生给他安排的计划就是先到相关的近10个科室:xx、xx、普外、骨科、五官科、脑外科等轮转3年。3年后,当一起来院的其他同学已能独立诊治病人,独立完成手术时,他才刚刚结束轮转,连本专业的门还没有摸到。再看看老师为他圈定的参考书目,除了整形外科的专业以外,更多的则是相关学科的参考书和杂志。

  张涤生告诉他,做一名整形外科医生,成熟起来肯定要比别人晚,看的书也要比别人多,因为他们“必须从头看到脚”。

  正式投入工作后,穆雄铮才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因为他们要面对的大多是跨学科跨专业的难题,没有程式,没有标准手术方法,也没有作为整形外科的主体疾病。什么手术都得做,眼眶手术、开颅手术、鼻和耳的手术,甚至还有妇产科、泌尿科手术。

  张涤生对他们说:“掌握好一把手术刀,只是外科医生成熟的起步阶段,而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外科医生,尤其是整形外科医生,功夫在刀外。我之所以要你们看那么多相关专业的参考书和杂志,就是要你们摸到其他专业发展的脉络,并用我们的知识和创新,解决临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整形外科从来就是在学科交叉中发展起来的,以后也必将在学科交叉中求得发展。”

  做张涤生的学生,还有一门特别的课程要学习。那就是上海美术学院老师教的素描和雕塑的基本知识。张涤生甚至还把专业的摄影师请来,教学生们如何用光、如何取景。

  在张涤生看来,艺术是整形的基础,整形外科是医学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尤其是美容外科的艺术性很强,一名好的美容医生不仅要满足患者容貌美和形体美的需求,还要保持和突出他们原有的个性特征和内涵。有些美容医生做重睑术,术后的眼睛就失去了神采;做隆鼻手术后,鼻型就不中不西,破坏了东方女性的特色,这都是技术和艺术修养不过关的结果。

  手术室里,张涤生会手把手地指导学生,通常在新手术开始时,由他亲自操作,年轻医生当助手。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他便让年轻医生主刀,自己做助手。待他们操作熟练之后,他才放心地把手术刀全交给年轻人去开拓和发展。

  张涤生说:“手术刀虽小而轻,但责任却重于泰山。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千万不能初试‘牛刀’,把病人当做试验品。”



郑重声明:资讯 【解放xx·申城名医访谈录(5)“整形之父”的忧思——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