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项目全面推进深港文化合作阿里巴巴gxhdc06的博客BLOG

     市文化局近来组织了大规模的“深港文化合作”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提出了深化深港合作的必要性与战略构想,并建议以九大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深港文化合作。

  一是实施“深港公共文化信息电子化”及“公共文化信息交换推广”计划。学习借鉴香港“公共服务电子化”计划(ESD“生活易”网站),尝试采用公私营机构合作模式,让公益性文化和商业性文化服务融合于同一网站,为两地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电子化服务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便捷度,但同时也影响到部分尚未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市民对文化信息的了解,为此应建立两地通畅的公共文化信息交换渠道和机制,联合两地文化及旅游部门,在深港两地公共场所,摆放两地文化艺术信息宣传册,如香港的《艺讯》、深圳的《艺术地图》等资料,联手推广宣传两地的艺文活动。

  二是拓展两地图书馆服务范围,营造深港阅读文化氛围。在网络技术方面,两地图书馆各有优势,今后将深入合作,共同提高图书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馆藏方面,可考虑互相支持搜集两地文献资料;对外服务方面,可考虑先开展两地科技类及少儿类图书“互通互借”服务的合作;在馆员继续学习方面,可考虑建立两地合理的长效培训机制。通过两地系列阅读活动,如深圳读书月及香港国际书展等,相互拓展活动范围,共同打造深港读书文化品牌活动,共享品牌资源。

  三是加强两地文博网络建设,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在以往的合作基础上,双方可考虑以各自的馆藏进行藏品数据电子化,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积极参与粤港澳“文物建筑修复工匠数据库”及“文物建筑修复技术数据库”建设,实现技术资源共享;两地可共同举办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文化普及活动,开展岭南古建筑构件征集活动,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增进两地市民对区域文化历史的了解。

  四是促进两地演艺资源共享,打造深港文化演艺圈。目前,深港两地都分别举办了多个文化艺术节庆,其中,“香港艺术节”等已经成功运作多届,积累了丰富的大型艺术节庆举办经验。深圳应在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常用的“场地伙伴计划”,鼓励场馆与两地演艺团体、机构建立伙伴关系,扩大观众层面、提高深圳文化场馆的使用效率;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香港康文署“文化节目组”作为政府管辖部门,在直接采购国际节目及组织本地外出演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圳在引进国际演艺节目或拓展国际演出市场时,应充分重视与其保持及时的沟通,共享信息,促进深圳的国际文化交流。

  五是加强两地视觉艺术交流,探索创办当代艺术展。由于特殊的文化传统,香港比较重视表演艺术的发展,而深圳则在视觉艺术展示及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建议深圳研究制定全面视觉(公共)艺术政策,一方面可考虑加大对视觉艺术家、青少年视觉艺术教育等的资助;加强视觉(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的结合;扩大不同形式的视觉艺术作品与社会公众广泛接触;从而提高公众对视觉艺术的认识,并逐渐形成城市在视觉艺术方面的发展优势;另一方面,为促进深港两地在视觉艺术资源方面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依托深圳正在筹建的“深圳当代艺术馆”,与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等进行合作,在适当的时候创办“深港当代艺术展”。

  六是推动两地文化产业合作,共建亚洲创意之都。深港文化创意产业各有优势,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在内容、版权保护和非产品类的服务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内容和版权的价值,还没有及时转移到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贸易中来,从而发挥其文化价值的倍增效应、后续效应和联动效应;深圳应充分利用自身高新技术人才众多、产业化成本低、制造集群产能大、产业配套环境好、港口规模扩展快、移民创新精神强的比较优势,加强两地强势相关产业链的整合,达到资源与利益共享。如开展深港两地文化会展合作,与港方合作共同举办文博会;尝试探讨两地开展电影发行、连锁经营等合作,推进港产粤语电影在深圳发行放映等。

  七是共同开发“河套地区”,打造{gjj}创意产业园。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河套地区开发中的重要产业类型,共同建设一个空间布局合理、高土地利用率、产业关联度大、高附加值、低污染、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深港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将香港创意研发能力强、产业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与深圳产业配套环境好的优势结合起来,积极吸引国际知名文化企业、中介组织和研发、培训机构进驻,建立以xx文化创意产业为内容,以出口为导向的创作平台和生产基地。

  八是加强两地艺术教育合作,培育本土原创力量。香港政府在对基础艺术教育的投入与政策支持上积累的成功经验值得深圳学习,深圳应以此为借鉴逐步改变深圳目前艺术教育仍以技巧为主、艺术消费以消遣娱乐为主的现状,丰富艺术教育的形式,积极探索有效运用社区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的渠道,加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创意及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建议通过深圳全市性的文化艺术教育改革,改变深圳文化艺术教育不足的现状,参考香港艺术教育改革方向,指引小学课程艺术课所占比例设置为8%-10%(香港为10%-15%),初中为6%-8%(香港为8%-10%);同时加强两地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化培训合作。

  九是合作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推动两地人才自由流动。深圳高等院校少,文化机构少,文化积淀薄,文艺人才比较缺乏,尤其缺乏应用型专才。可以考虑通过两地高等教育合作,联合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同时可通过建立深港对口文化机构管理人员互访机制,逐步培养深圳熟悉国际惯例的文化行政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在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深圳应当学习香港宽松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高层次紧缺急需文化人才“绿色通道”机制,重点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着力打造“深圳-香港-海外”人才流动新模式,各文化艺术机构可探索运用特聘*度、项目聘用制、签约制、客座制、兼职制等更为灵活的用人机制,实现深港文化人才互补和共享。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九大项目全面推进深港文化合作阿里巴巴gxhdc06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