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馆专家解读之三——二厅_莉滢小玉_新浪博客

恢复平城古韵  传承历史文脉

 

    地方志专家姚斌观看了第二展厅后,认为二展厅突出了“立法保护、传承文明”和“规划引导、保护利用”这些元素。
  他认为,长城古堡保护区等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古城文化复兴画卷;古城墙、华严寺等众多文物景点的修复保护图景,将规划修复的重点项目囊括在厅中,点缀出了大同文化名城的灵魂,模型为人们回想古大同的模样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实物依据。展厅内的图片展示了大同的宏伟气势,可以提高大同人的自信心,激发人们的进取意识。
  “民风民俗,异彩纷呈”篇章中,不少晋升为{gj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序列的民风民俗,图文并茂,增强了人们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纵观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是少有的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共融的城市,无论是文化遗存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充分体现大同特有的 “有容乃大”,“世界大同”的文化特色。
                                                           本报记者  崔莉英

 

关键词
    武州山开窟造佛,旷世稀声,创天地之大美,{qwgr};云冈峪石破天惊,空谷足音,登文化之顶峰,后无来者。
    辽金陪都,皇家王气传承,三百年辉武修文;华严巨刹,京华佛国胜景,万千僧弘道修行。
    扼门户之要冲,神京屏障;启边关之贸易,盛世气象。
    开窟造佛 云冈石窟世称“昙曜五窟”,是北魏名僧昙曜奉文成帝旨意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华严巨刹 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旧址重建,以后历代予以修补。下华严寺座落于上寺的东南侧,以辽代建筑薄伽教藏殿为主,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
    神京屏障 明代的大同是以军事重镇而扬名四海,即所谓“屏全晋而拱神京”。其布防之严密,设施之坚固,建筑之高大,在我国古代城防建设史上也属少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展览馆专家解读之三——二厅_莉滢小玉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