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小书包还能否容得下一本童谣_北漂漂到了地球_新浪博客

“地下有条龙,从西游向东。说龙不是龙,西气向东送;水上有条龙,过山又钻洞。说龙不是龙,南水往北送。”伴随着琅琅上口的韵律,中国两大工程的形象跃然眼前。然而凭借这首《两条龙》这几天刚刚在上海市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中斩获一等奖的潘与庆却满怀忧虑——“童谣对激发少年儿童的想像力,以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行为规范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在优秀的童谣太少,能广为流传的就更少了”。

大人急着着手创作更多富有时代特色和教育意义的童谣,孩子却并不那么领情。在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在孩子们当中遭遇无人能识的窘境。孩子们在学校里流传着属于自己的歌谣“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今天的阳光多么灿烂,我们的学校破破烂烂。一百个同学,九十九个笨蛋;十个老师,九个土蛋。”这类孩子们自创的作品,与大人对童谣“积极向上富有童趣”的定位不同,简短的字句间透露着孩子内心的嘲讽和劳累。

为何过去的经典童谣深受孩子们喜爱?最主要的魅力,是其唤起了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共鸣。雨天唱《小八腊子》,餐前唱《卖糖粥》,放学后谁不曾一边跳橡皮筋一边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这些童谣记录着与小伙伴们亲密玩耍的时光,曾经伴随几代人度过人生最初的美好。

为何如今的孩子更偏爱灰色的童谣?有调查显示,上海七成以上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户外活动不足,放学后去钢琴班、奥数班、英语班“加班加点”成了孩子们生活的常态。课业负担加重、游戏时间减少,一旦有人把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短小活泼的童谣结合起来,怎不令孩子感同身受?孩子们自创童谣的背后,折射出的不正是儿童重负下无奈自嘲的心声。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说:“属于童年的文学的书籍,是和童年的教科书一样,都应该被搁放在童年肩膀的书包里的。很重量的知识,很轻盈的故事,书包的意思就变得完整也讨人喜欢了。”不知现在孩子过早放满沉重教辅书籍的小书包里,还能不能容下一本童谣集的位置。

转摘自地球人教育网中小学频道: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沉重小书包还能否容得下一本童谣_北漂漂到了地球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