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 二郎山下的平民医院
    近日,刚出院的石棉县寨子坪村彝族姑娘胡娜坐在回家的客车上,回望渐行渐远的天全县中医院。在广州打工时,胡娜不慎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的她回到四川,在天全县中医院住院两个月方才xx,花费不到3000元。

  受益的不只胡娜一人。建院29年来,天全县中医院践行科学发展观,平价惠民600多万人次,让数百万骨伤病人重新站立起来。川西汉藏彝羌各族同胞都亲切地称其为——二郎山下的平民医院。

  五角钱的挂号费坚持了28年

  走进门诊大厅,窗口显示挂号费1元/人。在2009年11月底以前,整整28年里,这里的挂号费都是五角钱。直到去年医院安装新的电脑收费系统,运行成本大幅增加,才将挂号费提高到1元。有人粗略算了笔账,单此一项,天全县中医院每年就为患者节省200多万元。

  多年来,天全县中医院一直坚持低价收费、惠民利民。广西作家老狼在甘孜州巴塘采访时不幸跌下马背,扭断脚踝,在天全县中医院医治1个月后出院。老狼让朋友猜猜医疗费用,有人说3万元,有人说1万元,有人说3000元。“只花了700元!”答案揭晓后,朋友们都睁大了双眼。

  老院长陈怀炯说:“患者多数是收入较低的群众,我们不仅要xx他们的伤痛,还有责任尽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为藏牧民行方便 后院搭起帐篷

  走进天全县中医院骨科门诊,屋子里挤满了病员,医生手脚麻利地检查,敷药,上夹板,拔火罐。仅中医外科和骨伤科,平均每个医生年均看诊超过万人次。

  医院诊治病人有个规矩,除外地病人可以优先外,所有人均按挂号顺序看病。有一次,一名企业老总等得不耐烦,找到xx的老院长、全省xx名中医陈怀炯,想多出笔钱先看。陈怀炯看了此人一眼,拿出一张钱贴在他的腿上:“先用这个止痛,看病还是要挨着来。”一位穷困的内江老大爷不幸“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沿途乞讨、步行近20天来到该院。陈怀炯为他xx后,不仅免去全部医疗费用,还自己掏钱给大爷凑足了回家的路费。

  在天全县中医院,还经常可以看到身着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同胞前来求医。该院的医生护士跟少数民族同胞讲话,总要多重复几遍,不厌其烦地为其解说病情。一些来看病的藏族同胞不懂汉语,医院便发动懂汉语的人帮助翻译。还有一次,一位藏族牧民来院治病,陪同的还有一家三口,一家人连帐篷也带来了,准备在医院后院搭帐篷暂住。尽管这不符合管理规定,但医院考虑到藏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以及家属住旅店开销过大,破例同意了这一请求。

  以病员为本,天全县中医院的医生们每年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痛苦,服务满意率一直在99%以上。许多医生的抽屉里都珍藏着藏族同胞康复时敬献的洁白哈达。
郑重声明:资讯 【四川在线- 二郎山下的平民医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