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的大成-香港国际机场(3)

 

续上会, 要讲登机大堂的设计, 就先要了解Terminal 1 的层数. 在的士落客站、机场快线该处是4层高, 离境大堂和入境大堂该处是3层半高(离境大堂的餐厅是半层高), 登机大堂是4层高.

整个Terminal 1是高处一直斜下去, 所以当游客离开入境处关卡后便要先下一层才可登机,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游客从高点观看整个登机大堂, 而当游客乘扶手电梯至登机大堂时, 游客的视点是慢慢从高移向下, 但游客的视觉上的焦点仍是登机大堂的尽头. 这设计理念是Foster在伦敦Canary Wharf 地铁站也有同样使用,   而今次Terminal 1更是这设计理念的大成板本, 因为视觉上的有足够的景深, 而两则都是玻璃让游客的横向视野更加广阔, 这便使游客的感观上进入一个长而阔的空间, 心情自然舒暢. 如果游客再乘横向扶手电梯至较远的登机处时, 游客的视点是慢慢地缩短, 整个游程都有不同层次视觉上的感受.

至于Terminal 1 的屋顶, 更是工程上的一大成就. 上回提及过柱与柱之间的距离是36m, 屋顶成圆拱而且只有电线没有风管通过. 这样一个又轻又大的屋顶其实很容易被风吹走, 再加上圆拱的设计是会令Uplifting force 增大的. 如大家有读过物理的話便会知道, 当风吹过圆拱的东西会形成一个向上的力量, 情况就好像飞机翼一样. 相反, 如形状是反向的圆拱形的话,当风吹过时便会形成一个向下的力量, 情况就好像跑车的定风翼一样.

如解决这问题就只要加强结构支点便可以, 不过问题是当台风袭港时, 风力当然是大, 但不是永远都一样, 在阵风的情况下, 风力有相当大的参别, 这便会使屋顶在不平均的受力情况下会出现震动. 屋顶震动其实是平常的事, 不过Terminal 1四周的玻璃可以被震碎, 如果屋顶是混凝土的话, 情况应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够重令震动波幅减少.Foster{zh1}用了两年的时间, 来设计屋顶与玻璃幕墙之间的细部, {zh1}的方案是在屋顶与玻璃幕墙之间加入弹簧用以抵消屋顶震动时的力量.

之前说过, Terminal 1 的屋顶是从高而下的, 但不是成一直线而是微微弯曲下来,这便使屋顶烦上加烦, 因为屋顶是3D Curve. Foster使用了我之前在大英博物馆提及过的三角形部件来造成3D Curve的结构, 使3D Curve的屋顶都能够有较多的标淮件以减少工程上的开支. 因为我在大英博物馆时已介绍过三角形部件的结构, 所以在此不再重复.

从此可见,Foster在1997年时所拥有的建筑技术,简直是世界上顶峰之一.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建筑技术的大成-香港国际机场(3)】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