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晶产业的问题不是面板过剩,而是产业集中度不够

   对于认为中国国内的液晶面板产能过剩的看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1月21日于北京举办的“2009-2010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年度会”上表示,中国平板电视产业并非产能过剩而是主体过多,当前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仍然是产业链不完整。面板核心技术、上游的光电原材料、设备配套还很薄弱,制约着中国平板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全球彩电市场处于升级换代期,对平板电视的需求量将在未来几年以较快速度增长。显示器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销量达2360万台,占全球份额的19%,预计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的销量将达到1.88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届时,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达21%,成为全球{zd0}的液晶电视消费市场。

  中国国内现在已有京东方的6代线,其8代线也已宣布动工。另外,夏普与中国南京熊猫将在南京建液晶面板6代线,并考虑投建8代线;三星将在苏州建7.5代线;LG显示器公司(LGD)与广州市政府签署了建设8.5代线的协议,TCL也与深圳市政府签订了8代线协议。

  但是,如上所述,中国的面板投资主体太多造成了资源分散,不利于竞争力的形成。一条6代以上的生产线需要100-300亿元的巨额资金,融资难是面板企业面临的{zd0}问题。单条生产线难以形成企业的规模效益、成本优势、物流优势及供应链优势,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生产线,但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更是难以解决。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和当地的平板企业往往缺乏与其他地方政府及其平板企业合作的意愿,不愿共同投资多条生产线,而喜欢单打独斗,投资单条生产线。

  另外,生产线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改造,也需要巨额资金。但如果投资主体过多,每个企业追加的投资达不到{zh0}的规模效益,如果支撑不下去,就会被市场淘汰。投资过多还会使原来已经稀缺的国内创新人才资源过度分散,导致一些企业人才不足,同时也将出现一些企业的创新成果难以得到市场规模的回报。最终结果是国内面板厂商创新活动不可持续,更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考虑和储备下一代产业。

  中国的平板电视产业要取得显著发展,需要尽快成立一个能带动民间资本一起做大的产业投资基金,解决好融资问题。并建立一个成功的产业模式,即集中形成少数几个具有技术和规模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这几个大企业周围形成相关的配套产业群。(特约记者:贾子昂,北京报道)

■相关报道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液晶产业的问题不是面板过剩,而是产业集中度不够】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