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家创业板公司竞争力简要分析_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_百度空间

29家创业板公司竞争力简要分析

一只花蛤

按:以下是我的朋友在我的一篇文章后的“评论”,我将之题为“ 29家创业板公司竞争力简要分析”,以备参考。

34年前比尔-盖茨和他的高中校友一起创立微软时,这不过是家以PC机编程软件为主业的小IT公司。但依靠在电脑标准操作系统方面革命性的持续创新和核心技术优势,微软发展成如今的全球IT航母。
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家小公司能持续成长的根本推动力。通用电气、沃尔玛、SONY、丰田汽车等商业巨人,概莫能外。
翘首以盼中,中国的投资者迎来了自己的“纳斯达克”,创业板作为新生事物给了人们太多的期待,而{dy}批登陆创业板的幸运儿难免万般受宠。但不是所有的小公司都能长成大公司,它们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归根结底,将由公司的业绩成长性,即核心竞争力决定。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以SWOT模型(一种公司竞争力分析模型)对截至928日已过会的29家创业板公司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最终为投资者找到4家{zj1}成长潜力和8家{zj1}成长风险的创业板公司。
需指出的是,与以往任何一次筛选个股方法不同,我们并不太看重创业板公司目前的财务数据,而仅将其作为辅助的参考。这是因为,一方面,小公司财务数据基数小,容易存在人为操控空间;另一方面,目前的财务数据只是成长起点,决定未来与其他公司差距大小的还是核心竞争力。
根据分析结果,《投资者报》认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相对更具成长潜力的4家公司是:探路者、华谊兄弟、乐普医疗、南风股份。
另外8家公司,尽管目前的某些财务数据“看上去很美”,甚至拥有一些被市场热炒的概念,但由于缺乏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业务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未来的成长风险较大,它们分别是:沈阳新松、特锐德、吉峰农机、神州泰岳、宝德股份、上海佳豪、华星创业、爱尔眼科。
财务数据不重要
在我们过去对主板公司的分析时,财务指标是一类重要依据,但此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评估中,我们并不看重财务数据表现。
从这些公司公布的数据看,多数公司过去两年拥有良好的正常性盈利能力,超一半的公司过去两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超过50%,超八成公司毛利率超过30%。
但优秀的财务数据不构成我们看好创业板公司增长潜力的理由。
一方面,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额,规模均很小,在财务核算中存在很大的操纵空间,不排除为上市而进行利润修饰和平滑的可能;另一方面,尽管这些公司目前在财务指标上彼此之间存在差距,但长期看,这些差距微不足道,一家公司即便拥有核心竞争力,在创立伊始也难免遭遇打不开市场的局面。
同样道理,目前不理想的财务数据也不会构成我们不看好这家公司增长潜力的首要因素。公司在创立初期,在地方和产业保护、客户品牌认识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可能面临着打不开市场的局面,由此会影响到增长性,并且,企业为获得市场,可能会牺牲利润水平,从而影响到利润率。
比如大禹节水,毛利率在29家公司中居倒数第二,但如果这家公司的农业滴灌设备在技术上拥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并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再加上扩展除河西走廊以外市场的努力,它的成长能力值得期待。
再如鼎汉科技,公司业务增长速度在29家公司也是倒数第二,但其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系统拥有不错的竞争力,市场份额达到30%,如果通过铁道部的“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证”,业务增长也存在不错的前景。

多数缺乏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边的知识和技能,或者两者的结合体。这是一家企业能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能经受时间考验、具有延展性、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创业板公司的特征是规模小,只有具备了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与同业的竞争中体现出产品或服务方面的优势,从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中脱颖而出。否则,它们将难以避免地沦为“长不大的孩子”。
29家公司中,我们欣慰地看到,有些公司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如华谊兄弟在影视产业拥有不可复制的品牌优势;探路者选择了蓝海竞争战略,在独特的行业内拥有强大的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等等。
但遗憾的是,多数公司只是在行业中扮演跟随角色,缺乏核心竞争力,未来成长性难言乐观。尽管部分公司的财务数据看上去很好,甚至一些公司还有着高科技、新能源等耀眼光环。
比如,特锐德和沈阳新松,看上去技术含量很高,但两家公司均不具备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更多的是集成能力,难免受上控制,竞争力难以持久;神州泰岳和华星创业,虽然在一些细分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它们仅是提供辅助性的技术服务,技术门槛较低,进入难度小。

xx客户集中风险

除了xx企业核心竞争力外,客户集中风险是投资创业板公司最应惕的风险之一。

“傍大款”已经成为一些中小企业的惯用模式,一两笔大订单就可以满足企业一年甚至数年的生存需求,但这显然不能成为一家可期待的成长性公司的优势。

如果一家小企业太过依赖某家或几家大客户,一旦主要客户因各种原因而减少采购量,小企业的业绩将面临剧烈下滑。

29家公司中,有8家的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过60%,客户集中风险非常大,有12家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低于30%,客户集中风险较小。

特别要警惕的是,宝德股份、神州泰岳以及华星创业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过90%,投资者应xx这些公司可能被隐藏的业绩剧烈波动风险。

公司的客户集中度与其行业特征密不可分,我们承认这一点,比如,从事移动网络测评优化服务的华星创业必然要依赖于中国移动等大型通信运营商,但是,无论如何,一家把业绩增长命运交给个别并不出众的客户手里的公司,其竞争力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4家公司核心竞争力清晰

经过《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分析,29家创业板公司中,探路者、华谊兄弟、乐普医疗和南风股份4家公司拥有清晰的具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它们有着不错的成长潜力。

探路者主业为户外用品,定位独特,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较小,虽然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冲击,但公司产品销量居国内市场{dy}位,且探路者品牌在国内市场多项排名中均居行业{dy}。

华谊兄弟在影视产业拥有不可复制的品牌优势和艺人资源优势,《天下无贼》、《集结号》、《功夫{zw}》、《非诚勿扰》、《士兵突击》、《鹿鼎记》……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出自华谊兄弟。李冰冰、周迅、黄晓明、陆毅、邓超、张涵予、任泉、王宝强等一大笔影视红人都是其签约艺人。

南风股份定位于中xx通风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核电、地铁、公路隧道等领域,其他定位中低端的竞争者在技术方面只能望其项背。

乐普医疗专注于冠状xx支架,由于较高的技术和安全门槛,其他竞争者进入难度较大,因此,公司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2008年超过了30%。

8家“长不大”公司

投资创业板,享受优秀企业高成长性的同时,还需xx其经营风险,创业板公司{zd0}的风险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成长或长不大,甚至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死去”。

我们主要xx公司的客户集中风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产品单一性风险、市场环境变动引发的需求下降风险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需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认同中小企业的业务应尽量单一,方能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但业务单一不代表产品单一,基于客户需求不断创新的产品,是保持公司竞争力的根本推动力之一。

根据对29家公司以上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沈阳新松、特锐德、吉峰农机、爱尔眼科、宝德股份、上海佳豪、华星创业以及神州泰岳这8家公司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构成了它们的经营风险,未来的成长性值得担忧。

一些设备制造企业因缺乏产品的关键部件生产能力而失去核心竞争力,如特锐德,其主要产品为箱式变电站,但公司并不具备核心部件如断路器和环网柜的生产能力;沈阳新松,其主要产品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均来自外购。

一些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因为过大的客户集中风险,并且,它们一般仅是为一些大客户提供辅助性服务,业务进入门槛低,如神州泰岳和华星创业,前者为大公司提供IT运行维护服务,后者为通信运营商提供移动网络测评优化服务;另如宝德股份,业务依赖于石油开采巨头们的设备更新,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过95%。

还有一些公司由于行业本身的发展存在先天桎梏,使其成长能力面临压力。如爱尔眼科,与公立医院相比,公众对私立医院仍缺乏信赖,并且,医改若有效提升公立医院的服务水平并降低收费,私立医院生存空间可能受到进一步挤压;上海嘉豪作为一家船舶工程设计企业,面临大型船厂设计部门、国有设计企业以及外资设计公司的多重挤压,目前只能在中小船厂开展业务;吉峰农机,尽管在四川省内的农机连锁零售终端有一定的网点布局优势,但其商业模式可复制性强,在激烈的竞争中,公司利润率很低,市场份额也很低。

+++++++++++++++++++++++++++++++++++++++++++++++++++++++++++++++++++++++++++

我不急于开通创业板

(2009-09-26 08:04:07)

通常,聪明的投资者并不会去购买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这是因为首次IPO中明显地存在各种复杂的利益矛盾。IPO公司、机构及其“打新族”总是希望把股票的卖价提高到{zg}的水平,而聪明的投资者则总是希望能找到价格尽可能低的股票,因此这其中的想法南辕北辙,不可调和。并且,尤其是创业板,如果企业的经营期不够长,那么这也意味着聪明的投资者根本不必在这些IPO上耗费时间。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他的长期投资实践中,一直告诫投资者慎买新股。他认为,投资者如果仅仅因为这只股票的收益诱人就准备搏一把,是不明智的。在购买新股之前,应该仔细调查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否则投资就没有把握。之所以应该仔细调查并进行严格的测试,是因为:

1、新股发行上市时总会隐含着一种特别推销术,投资者容易上当受骗;

2、大多数新股总是在“有利的市场条件”下发行上市的,这表明新股上市有利于卖方,而不利于买方。

基于这种现象,一般情况下投资新股的风险极大。只要观察一下前几个月发行的中国建筑,四川成渝的走势就十分清楚了。所以,格雷厄姆说,对于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有一条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要有能力抵抗新股发行商的哄骗手段。即使这些新股已经通过了你的仔细调查和严格测试,也要看清这是不是特殊个例。看起来对于新股,尤其创业板,我们确实需要时间来观察它们。应该说,只有在交易了一段时间,大众最初的激情已经退却后,再按它的实际价值大小确定是否值得投资,这样的态度才是谨慎而正确的。

+++++++++++++++++++++++++++++++++++++++++++++++++++++++++++++++++++++++++++++

“{zh1}一个匈奴”(2010-01-29 21:57:35)

今天,我也到证券营业部办理了开通创业板的业务。两年前,这个营业部由十字路口的西南向搬到东北向,这一带是商业重地,黄金通道,其店铺林立,鳞次栉比。营业部的入口就错杂在众商店之中。好不容易找到入口,上了二楼,却是一家电器连锁店,一问,才知道,原来还要再上一层。营业部里没有什么人,也没有什么人办理什么业务。当我出示证券账户要求办理创业板业务时,工作人员倒也热情。在我提出开通申请后,营业员发给我一份表格,让我提供本人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风险偏好等基本信息。但是当我要逐栏填写时,他们却只是让我签名即可——并不需要提供基本信息。倒是{zh1}很认真地抄写了一遍“风险揭示书”,总算今后有资格参与创业板的交易了。当我离开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个营业部里有资格开通创业板的已经没有几个人没有开通了,而你可能就是{zh1}一个了。我居然还成为“{zh1}一个匈奴”了。

首次公开上市的股票总是让投资者激动不已,更何况这些小型的创业板,因为投资者总是梦想下一个苏宁电器或双鹭药业就此诞生,即使不能成为苏宁第二,其上市后飙升的价格也足以让投资者迅速获利。不否认有些公司可能成为苏宁第二,但是创业板一定就是成长型股票吗?不一定。实际上,随着时间的变化,许多股票都会因为其市场价值的波动而在成长型和价值型之间不断地变换角色。创业板一定就高回报吗?也不一定。按照杰里米·西格尔教授的说法,所有的IPO小型“成长型”股票总是伴随着“令人失望”的总体回报率,损失的IPO股票数量远远超过了盈利的股票。实际上,许多股票不但“令人失望”,而且还一个劲往下走,让投资者一败涂地——而今有些人确实已经一败涂地了,最初的激情似乎已经渐渐退却。今后,我们就可以按它的实际价值大小来确定是否值得投资了,这才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极力提倡谨慎而正确的态度!

附部分创业板股票上市以来表现

股票名称 首日{zg}价 最近{zd1}价

乐普医疗 86.00 39.44

南风股份 62.38 31.30

莱美药业 49.40 26.72

汉威电子 74.80 36.36

安科生物 64.88 33.25

亿纬锂能 57.00 30.02

中元华电 83.50 39.89

机器人 108.00 61.25

红日药业 145.50 81.02

华谊兄弟 91.8 46.00



郑重声明:资讯 【29家创业板公司竞争力简要分析_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