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节里【原创】

柱状节里【原创】

2008年11月17日,我们一行到云南省腾冲县的龙川江畔去看柱状节里。由于目标明确而且急不可待,沿路美景都视而不见。沿山路飞奔而下,很快到了江边,过铁索桥,疾走约500米,震撼、壮观的柱状节里呈现在眼前。

柱状节理(columnar jointing)

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将岩石切割成多边形柱状体,柱体垂直于火山岩的基底面。如熔岩均匀冷却,应形成六方柱状,上细下粗,二者由顶柱盘面隔开。这种构造多发育在产状平缓的玄武岩内,也见于安山岩、流纹岩、熔结凝灰岩中。另外,在超浅成岩、次火山岩脉、火山通道内及熔岩湖中也见及。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柱状节理是熔岩冷却收缩形成的,长柱方向垂直于熔岩冷却时的等温面。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单纯冷缩难以形成数米至十余米长的节理。康瑟(L.H.Kantha,1981)提出,高度规则的柱状节理是熔岩在冷却过程中的双扩散流作用引起的。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未露于地表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柱状结晶,地质学上称为“柱状节理”,当地人则形象地叫它“ 神柱”。

柱状节理是怎么形成的呢?火山岩浆喷发时的温度为1200℃,当岩浆冷却至800-900℃时岩浆结晶形成柱状节理。由于岩浆含有六方柱体的斜长石、橄榄石、角闪石、辉石等矿物质,所以冷却后形成六方柱体。  地质专家经过调查认为,腾冲的“神柱”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片规模{zd0}、保存完整、年代最短的柱状节理。

此次观赏柱状节里,刚好是中央10套刚播出后不久,由于专业原因,没有仔细看节目,因此大家的猜测也很多。有说是火山引起的,也有说地震挤压板块,岩石各方向均匀受力形成,总之,均是分析得头头是道。

如今旧话重提,搜索百度资料,也只是火山形成的假说,看来大家争论得也不无道理啊。

 

郑重声明:资讯 【柱状节里【原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