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上市公司分析一朵民族药奇葩的竞争力和风险控制
     2010-01-26 15:42:00


    云南白药公司是我国知名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18家,也是我国中成药50强之一,云药集团、红塔集团和平安人寿保险股份公司为其主要股东,分别持股41.52%、12.32%、9.36%。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系列和云南民族特色药品系列为主,共17种剂型200余个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及东南亚,还逐渐进入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近年来,在“稳中央、突两翼”战略规划下,积极进军健康日用消费品行业,成绩猆然。

    竞争力何在

    笔者以为,云南白药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于三点:一、独特的资源优势。“云南白药”被尊为伤科圣药,已成为xxxx商标。云南独特的药用资源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二、持续的创新能力。无论在发展战略、新品研发,还是在组织管理方面均可圈可点。三、完备的xxxx产业链。公司已形成了一条从原药材种植到生产制造,到销售配送的完整产业链。

    云南白药始于1902年,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积淀的民族医药品牌。云南白药在“2009年胡润中国品牌榜”上排名第74位,品牌价值为21亿元,占市值比例为12%(基准日为2009年4月30日)。云南白药的核心产品“白药”是我国仅有的两个{gjj}保密配方之一,享受国家的行政保护,具有很强的定价能力。知名的品牌与保密的配方为竞争者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xx屏障。

    2007年,云南省医药产业有160多家企业,但只有云南白药的产值超过10亿元,并且其工业产值占云南医药产值的20%以上,利润占比近50%,显然云南白药已经成为云南省医药工业的{jd1}支柱,云南白药的发展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情理当中的事,而这也为公司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为一家民族制药企业,持续的创新是其取得今天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新药研发方面,公司成立了云南白药研究院、上海透皮技术有限公司,还托管了云南省xx研究所,拥有各类专职科研人员300多人。在研发体制上,积极探索“首席科学家制”运作模式,还以项目合作的方式与国内众多科研机构展开“虚拟研发”,并采取“成果共享”方式,让科研成果与科技人员的收益紧密挂钩。

    在销售方面,云南白药建立了“销售人员内部创业机制”,组建了云南白药集团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全国公开竞聘,选拔了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销售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目前公司已有销售人员6000多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5个分公司,对医院、药店以及乡镇卫生院所进行直接到位的销售服务工作,全面提升云南白药营销体系的专业化、规模化运作,除此以外,公司还积极向海外扩张。

    在发展战略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稳中央、突两翼”的发展新模式,除了对现有的白药系列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外,还极积进入相关的健康产品领域。目前已形成三大产品族群(白药系列、三七系列和其它xxxx系列),并先后开发培育了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牙膏等产品,年销售过亿元的单品达到7个,公司经营格局也从原来的“一枝独秀”变为“多点支撑”。

    以往公司走的是一条“轻资产、自产品充分发育、技术创新带动市场开发”的发展路线,2008年向平安寿险成功定向增发,标志着云南白药的增长方式已由“内涵式发展”转向“内涵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的新模式。可以看出,随着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公司审时度势,也在不断调整发展策略。

    近几年,公司通过自建、参股的方式构建了一条从原药材种植、新药研发,到生产、销售和流通的一条完整的xxxx产业链,这将大大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能一直是制约云南白药发展的瓶颈,公司将在2010年下半年整体搬迁至呈贡,产能将扩大3~5倍,为公司的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

    公司有两家商业公司——云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白药大药房。云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发展迅速,已为云南省{zd0}的商业流通企业,且毛利率不断提高,2008年医药商业的营业收入已占公司总收入的62.9%,利润占13.7%。随着国家基本xx制度的落实,作为云南省{zd0}的流通企业,其发展前景看好。

    从财务结果来看,2006~200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0.9%、33.0%、34.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1.1%、17.4%、35.3%;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9.0%、31.1%、30.8%,基本维持在30%左右。净资产回报率分别为25.9%、23.2%、14.8%,远高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2008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排序均为国内中药行业{dy}位。而在1999~2008的10年间,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2.32亿元跃升至57亿元,增长超过24.6倍;净利润从0.34亿元增至4.6亿元,增长超过13.5倍;市值从21亿元跃升至184亿元,增长超过8.7倍。

    xx风险

    对于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公司的管理层激励问题。作为一家xxx的国有企业,公司能xx按照市场化运作,实属不易,以往的业绩证明了管理团队优秀的经营能力,但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并没有持股,而这可能会影响到管理者奋斗的内在动力,从长远来看,可能还需要推进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机制。另外,云南省国资委依然是公司的{zd0}股东,虽然有受政府照顾的好处,但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也将不可避免受到当地政府的干涉,经营的自主性可能受到制约。

    二、多元化带来的风险。日化产品的销售渠道与营销策略均与药品有很大区别,在药品领域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日化行业。以同仁堂、滇红药业等为代表的众多中药企业正在尝试走药妆和这条路,但从目前来看,在药妆领域国内少有影响力的大品牌,而在领域,更多的产品则是昙花一现。虽然公司新推出的云南白药牙膏首战告捷,但与日化领域的宝洁、欧莱雅等巨头相比,依然显得十分弱小。在xx主业的同时,涉足更多的“大健康产业”是一个方向,但如何做强做大并且做久,这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外延式发展带来的风险。云南白药一直走的是一条轻资产,依靠自主创新带动销售,从而实现自我滚动发展的道路。虽然发展速度算不上“飞快”,但却一步一个脚印,非常稳健。而确定“内外兼修”的发展策略,则意味着未来投资并购的活动将增加。产业资本好比一个加速器,用得好,可以快速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但控制不好,也很容易翻车,很多企业正是借力资本,在不断膨胀的做大梦想中,最终走向消亡。这也是管理层须认真思考的。(作者系上海{dy}财经研究院医药行业研究员)

    以往公司走的是一条“轻资产、自产品充分发育、技术创新带动市场开发”的发展路线,2008年向平安寿险成功定向增发,标志着云南白药的增长方式已由“内涵式发展”转向“内涵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的新模式。



郑重声明:资讯 【医药上市公司分析一朵民族药奇葩的竞争力和风险控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