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短评三则之二_抢阳阁主_新浪博客

 

愚弄百姓的大可和二可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年龄相差12岁,同国同籍,同姓“可乐”,口味相近,体形相同,就连相貌也有三分神似,称其为“大可”(可口可乐)“二可”(百事可乐)两兄弟,一点儿不为过。

美国《商业周刊》每年评出世界100个{zj0}品牌,兄弟俩皆榜上有名。大可已连续十年雄居榜首,二可也在2008年的牌位中前列第26位。市场上,兄弟俩基本上瓜分了软饮料天下,在200多个国家领军着饮料文化;大学课堂上,兄弟间同室操戈,争霸鏖战的壮举,一直是工商管理硕士必修的案例;生活中,80后、90后的年轻人,似乎生就在嘶嘶的气泡中,每每谈起可乐,差点儿动摇了母乳的地位,景仰之心,溢于言表……哇噻,普天之下,颇有可乐大旗一挥,百姓趋之若鹜的态势,影响何其大!

说实在的,功劳是苦劳的果报,付出是荣誉的代价。一百多年来,兄弟俩张扬做事,潜心开发,掐指细算,就没见它们歇过片刻。大可一马当先,营销高招迭出,话里话外地称自己一枝独秀,假装无视小弟的存在;二可挫其锐气,每每新品先行问世,心说没一样让老哥你独占了花魁。翻开历史,盘点创意,亦步亦趋,果然如此,不信你看下表:

事先申明,我的这张表,并无“断章取义”,百年来看似姹紫嫣红的产品,实则各归各属,总也跑不出表中所列品类,名目繁多者,无非是换汤不换药,所以表中所列实实在在地算是够了。上下打量一番,原以为大可二可封妻荫子,人丁兴旺,哪想到掀起盖头来,竟还是那仨瓜俩枣,令人哭笑不得。除了柠檬酸和果味系列那些你勾兑我我勾兑你的把戏外,曾经作为营销重点的几个大品牌,竟如当年《茶馆》中的英若诚,xxxx子全是他一人演的!比如今天的“可乐零度”(Coca cola Zero),其实就是当年的“健怡可乐”(diet coke),{wy}不同的是前者“大卡”(kilocalorie)小了点儿而后者大卡大了点儿。穿新鞋走老路,何谈创新?

就算把琳琅满目的现象称为“创新”,那么比起这种创新,当年亚特兰大那位药剂师将草药和苏打水一通乱兑的做法真是伟大透顶了,因为严格说来,他配置的饮品与传统的汽水有着本质的不同。就算百事,也时不时地称自己的配方源于某种秘密。遗憾的是,百多年来,再没发生过那种激动人心的、本质的变革。说到这儿,忽然想起应该给兄弟俩找个鲜明的对照,报载:2004IBM和Stanford大学宣布将联合启动一个名为“SpinAps”的研究项目,合作研发“自旋电子”(spintronics)的深入技术,该项目一旦完成,传统的半导体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就会让位于电子自旋芯片,从而实现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可控性和更小的能耗。人们用“破坏性创新”的概念来描述这种以xx不同的原理和技术取代现行技术体系,从而获得更大效率的变革。人类进步的每一重要阶段,均存在这种破坏性的变革。我们不禁要问:在IBM从事这种“破坏性创新”的时候,向以创新标榜自己的大可二可在忙什么?

由此看来,大可二可百多年来主要干的是“促销”而非“营销”。我这儿有,你不要,我非让你要,你非不要,我想方设法非让你要,{zh1}你终于要了,这就是促销。至于什么是营销,你看上面的做法中还缺什么,加上它就是营销了。可见,每年几十亿美元的广告,那都是诱你上当受骗的,花里胡哨,愚弄百姓,穿新鞋,走老路,不愧是“货卖一张皮”呀。读者若想学营销,千万不要误入歧途,一不留神拜大可二可为师。反劝大可二可,扪心自问,你卖的究竟是什么?即便仍旧卖皮,总应以卖瓤为主。好比“洛阳纸贵”,那xx不是因为纸好,而是因为“三都赋”美不胜收。你吹纸好,不是不能多卖,但的确不能卖得更多,因为买者比你明白,他买那么多白纸干什么?不如你转而写点什么,万一妙笔生花,才思泉涌,纸是能买个好价钱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管理短评三则之二_抢阳阁主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