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VA考量创业板_ontheway_新浪博客
    

  募集资金不是根本,如何使用才是关键。如何提高公司EVA将成为企业的新课题。

  新年伊始,有两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深交所发布一号备忘录,严控创业板超募资金使用情况;二是国资委宣布,今年将在此前试点的基础上,对央企全面推行EVA考核,强化价值创造导向,引导央企更加注重资本使用效率。两条新闻看似毫无联系,实则出发点同出一脉,都是希望通过规范引导,让企业经营者将xx的重点从会计利润转向经济利润,做大做强主业,提高资本利用率,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

  所谓EVA(Economic燰alue燗dded),即“经济增加值”(又名“经济利润”), 最早由大卫·格拉斯曼等人于1982年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资本的投入是有成本的,股东投资主要是为了增值,而增值的标志就是税后净营业利润大于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其计算方法为:EVA=(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息前税后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目前,包括波音、GE、可口可乐、杜邦、西门子、华为在内的一些世界xx跨国公司大都使用EVA指标评价企业业绩。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流的盈余指标,EVA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价值创造。

  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1987年可口可乐正式引入EVA指标,通过两个渠道提高公司的经济增加值:一方面,将公司的资本集中于盈利能力较高的软饮料部门,逐步摒弃诸如意大利面食、速饮茶、塑料餐具等回报低于资本成本的业务;另一方面,通过适度增加负债规模以降低资本成本,成功地使平均资本成本由原来的16%下降到12%。结果,从1987年开始,可口可乐的EVA连续6年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该公司的价格也在同期上升了300%,远远高于同期标准普尔55%的涨幅。

  对目前无一例外超额募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用EVA指标对其进行考量,其参考价值显得尤为突兀,因为这些公司所占用的股东的资本大大超过公司的计划。

  对于超募资金,除了补充流动资金外,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能会有两种使用方式:其一,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数亿超募资金,将帮助它们用于厂房扩建、工业园建设、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以实现从轻资产公司向重资产公司的转型,但公司EVA指标很可能下降。

  其二,现代服务业企业可能在自身所属的细分市场展开并购。问题是,盈利能力较好的并购对象,由于看到了该上市公司在创业板的高溢价,协商对价并不容易解决;而收购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一般的同企业,则好像是在做天使投资,其并购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不能简单迅速地提高公司的EVA。这即是创业家们由过去整天为筹钱发愁,变为整日为花钱烦恼的真正原因,也是市场超预期发展带来的新命题。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用EVA考量创业板_ontheway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