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非洲对外合作典范- 信用卡- impartial - 和讯博客
中苏:非洲对外合作典范 [转贴 2010-01-31 18:23:36]   
中苏:非洲对外合作典范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月2日当地时间8时许,胡s锦s涛乘坐的专机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国际机场,开始他非洲之行的第三站。5天前苏丹总统府即发表声明,称胡s锦s涛主席这次访问将"大大推动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而成为"苏中友好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中苏合作堪称非洲对外合作典范,连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月2日也援引苏丹政府顾问伊布拉希姆的话说,中国和苏丹是真正的伙伴关系。

      中油国际:典范中的典范

      苏丹是非洲的能源大国。探明石油储量约为25亿桶,另有80亿-120亿桶潜在资源。目前已勘探开发的仅占总储量的10%。数据显示,苏丹原油日产量约为50万桶,去年中国石油需求的7%来自苏丹。

      伊布拉希姆进一步指出,中苏合作的成绩可以成为非洲国家对外合作的范本。

      而中油国际(尼罗)有限责任公司则是非洲对外合作典范中的典范。

      1996年11月29日,苏丹1、2、4区项目进行国际招标。经过数轮角逐,中石油战胜了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11家知名跨国公司。为分散投资风险,1997年3月,中石油与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加拿大SPC、苏丹国家石油公司共同组建了联合作业公司——大尼罗石油作业有限公司[中油国际(尼罗)有限责任公司占40%股份,马来西亚占30%,SPC占25%,苏丹国家石油公司占5%干股]。

      中油国际(尼罗)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经理祝俊峰对外介绍说,截至2006年底,中石油先后在苏丹投入3287万美元用于发展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受益人数超过150万人,在国际大企业中为数不多,屈指可数。

      中石油一进入苏丹就制订周密的环保计划,计划出资7000万美元,用于保护当地环境,公司的{zd0}项目——1、2、4区项目的污水处理经过国际技术论证,并投资650万美元建设先进生物降解工程,目前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每天25万桶,处理过的污水均达到或超过国际排放标准,并通过了ISO14001认证。而自2005年,该项工程已在1、2、4区项目所有油田推行。

      除了大企业外,大量中国中小公司还前往苏丹开矿。去年11月中非首脑会议召开期间有苏丹官员在北京表示,中国对苏丹一些黄金和铁矿石采矿项目的投资将于今年初投产。而有些中国公司则对投资苏丹铜矿有兴趣。

      除能源合作外,中国还投资20亿美元帮助在尼罗河上修建非洲{zd0}的水电站麦洛维大坝,预计将于2008年建成。在建成后不仅可以使苏丹实现电力自给,而且可以将发电输送到邻国。此外还有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公司在喀土穆炼油厂附近修建的20万千瓦的联合循环发电厂、中国吉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承包修建的青尼罗河曼希尔大桥、中国港湾建设集团公司承建的达玛成品油码头。

      能源合作共赢

      1998年,美国以"反恐"为名将苏丹{wy}的一家大型现代制药厂炸毁,后来中国和苏丹在喀土穆合资成立了上海—苏丹制药厂。由于美国政府禁止本国石油公司与苏丹做生意,欧洲公司也大多对苏丹望而却步,苏丹经济遭遇困难,中国成为苏丹对外能源合作的主要伙伴国。胡s锦s涛此次访问苏丹期间也可能宣布两国在能源方面新的合作措施。

      中石油是中国与苏丹能源合作的中国主要参与方。中石油在苏丹已经进行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根据中石油的公开资料,苏丹成为中石油目前海外资产最多国家。在苏丹生产的石油都经过中国援建的一条从苏丹西部的科尔多凡省通往红海沿岸苏丹港的输油管道。

      除1996年中石油中标的苏丹穆格莱德1、2、4区油田开发权,并负责组建苏丹{zd0}的石油开采作业企业──大尼罗河石油作业有限公司,占股份40%,为{zd0}控股方。2000年,中石油又获得尼罗河东部迈卢特盆地油田的开采权。中石油还与苏丹合资修建了该国{zd0}的喀土穆炼油厂。

      除了石油行业,中国国有石油公司非常注重在苏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援助。1月31日,中石油与苏丹政府部门签署协议。按照协议将向苏丹提供合计190万美元的捐款,其中90万美元用于帮助苏丹培养石油专业人才,100万美元用于改善苏丹孤儿院、养老院及社会医疗机构的生活环境和医疗设施。

      "中国和苏丹的能源合作是互利共赢的,这不是漂亮话,而是事实上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说。她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对非洲的整体能源战略,即贯彻去年初公布的首份"中国对非政策文件",帮助非洲国家将其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一种能力发展优势,在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实现一种"双赢"。

      "真正的伙伴"

      中国和苏丹十多年的石油合作,涵盖了从勘探开发、修建炼油厂和加油站,再到输油管道的铺设的诸多领域,帮助苏丹建立了整体的石油产业和提升石油具体加工的能力。

      相比而言,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虽然也是非洲的能源大国,但因为主要由西方私人石油公司参与,它们没有中国国有石油公司执行国家政策和战略的意识,只xx在非洲的石油开采而不顾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目前尼日利亚等国依然不具备石油自主加工能力,还需要进口汽油。

      "一些西方公司在输油管道陈旧时不愿修理,漏油污染当地土壤和水质也不闻不问,只要能节省成本就行。"贺文萍说,"而中国和苏丹的石油合作有国家使命包含在里面,有更高的道义基础和使命感。"

      在巨大的石油贸易推动下,中国和苏丹的双边贸易数字不断上升。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中国和苏丹的贸易达到29亿美元,苏丹是中国在非洲位于南非和安哥拉之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此次胡s锦s涛访问期间也可能签订新的贸易协议。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中苏:非洲对外合作典范- 信用卡- impartial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