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电池事件”余震:“肇事者”索尼腹背受敌- 出国金融- convulses - 和 ...
戴尔“电池事件”余震:“肇事者”索尼腹背受敌 [转贴 2010-01-31 18:57:46]   
戴尔“电池事件”余震:“肇事者”索尼腹背受敌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h_160_600.html%20frameBorder%3D0%20width%3D160%20scrolling%3Dno%20height%3D600%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相比去年苹果的12.8万块、惠普的13.5万块笔记本电池召回,8月15日,戴尔宣布在全球召回410万块可能有问题的笔记本电池,这是自电脑诞生以来,消费类电子产品史上{zd0}的一宗召回案。

      戴尔把矛头指向其{zd0}的电池供应商索尼,称问题电池全部由索尼生产。据公开资料显示,索尼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发明者,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是目前{zd0}的笔记本电脑电池组供应商,其产品供应给包括戴尔、惠普、联想、苹果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笔记本厂商。

      “索尼会全力支持和配合戴尔的回收行动。”16日,索尼相关发言人针对戴尔“问题电池全部由索尼生产”的表态做出了回应,他同时也表示,电池只占索尼业务中很小的一部分,目前索尼尚未决定是否为这次召回全部买单,对于召回可能产生的财务影响也仍在评估中。

      该发言人强调,过热问题只存在于向戴尔提供的电池中,由于索尼、惠普、联想等品牌笔记本所采用的技术与戴尔不同,因此采用同样电池的其他品牌笔记本均未发现类似问题。

      笔记本电脑的软肋

      “在一些特定的极端条件下,由于电池芯中一些金属粒子的存在,电池面临过热甚至着火的风险会有所增加。”索尼中国相关人士援引其日本工程师的话进一步解释,戴尔的问题源于电池阴极和阳极之间的不纯净,时间一长有可能引起短路甚至着火。

      他指出,即使采用同样的电池,不同设计的笔记本与电池的连接技术也不同。例如联想笔记本电脑设计了一种电池管理技术,当电脑发现问题时会自动关闭电池,而且电脑的充电速度也会慢一些,以免造成过热。

      “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激烈,选用第三方电池是很多厂商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然而这些第三方电池提供商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造成电池质量不稳定,甚至是出现批量问题电池。”联想大中国区笔记本产品营销规划经理谢昊表示,从对客户负责的角度出发,笔记本电脑厂商在初期选择、检测合格的代工电池上就负有责任。

      “笔记本电脑的设计更新越来越快,CPU处理速度成倍提升,显卡、硬盘、光盘刻录功能等迅速强大,随之而来的{zd0}问题就是能耗也更大了,而电池的设计赶不上这个速度,负载不断加大,电池就会爆掉。”惠普xx服务一位维修工程师告诉记者。

      他指出,笔记本厂商更热衷于拼性能、配置甚至外观设计,而电池配件往往不被重视。现在几乎所有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电池都是日本、台湾地区的第三方电池生产厂家提供,这种代工制度使得品牌厂商对电池质量监管存在漏洞,导致电池质量参差不齐。

      该惠普工程师指出,高主频的双核处理器、高性能的3D显示芯片、高亮无瑕疵的液晶屏,这些才是笔记本厂商推广的“{wp}”,并且都是“硬通货”,成本上缩不了水。但对于电池这样的配件,用户只会一味地要求电力久、重量轻、充电快,可究竟外壳里包裹的电芯电路品质如何,普通消费者购买时是无法察觉的。

      “一块原装笔记本电池通常卖到1000-2000元,但厂商促销时经常推出‘购机送原装电池’。”在中关村海龙电脑城销售笔记本电脑多年的徐峰说,由此可见,电池的价格水分{zd0},一旦笔记本电脑厂商要压缩成本,从电池下手最易。

      “而一个优质电芯的价格不过30-70元,加上一个标准的稳压电路百元左右的成本,一块九芯电池组的组装成本粗算也就在600元左右,找代工厂批量加工的话价钱一定更低。”徐峰告诉记者。

      索尼腹背受敌

      华硕一高层也认为,迫于竞争和利润的压力,笔记本电脑厂商有时不得不在电池这类非关键配件上向代工商转嫁成本压力,这才是“电池门”爆发的潜在因素。

      而作为戴尔问题电池的供应商,索尼将蒙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尽管索尼方面一再声明,电池业务在索尼微乎其微,2005年财报中,电池业务的营业额占其电子产品业务的比例不过3%,占运营利润的比重也只有6%。

      但华尔街分析师预估,戴尔回收410万块笔记本电脑电池,将给索尼带来约8500万-4.3亿美元的损失,回收成本占索尼全年净利润的15%-23%,并且索尼可能因此丢掉向戴尔甚至是惠普、联想、苹果等厂商供应电池组的业务。

      事实上,索尼的电池业务已经遭遇台湾笔记本电池代工商的冲击。

      目前,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正快速走低,均价从2005年末的9420元下跌到现在的8210元,厂商的成本控制能力正在遭遇严酷的考验。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不得不向下游的代工厂压价。

      代工厂商不堪压力。深圳华强电子世界的相关统计显示,去年三星、LG等日韩系厂商纷纷放弃代工业务,笔记本代工市场正在被台湾厂商所主导,台湾四大笔记本代工厂商,即广达、仁宝、纬创和英华达的总出货量已占到全球出货量的70%以上,而2005年这一数字仅为54.5%。

      随着笔记本代工越来越集中到台湾,台湾相关配件代工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日益增长。

      该调查预期,尽管目前日本索尼、三洋、松下三家生产的笔记本电池份额仍接近60%,但预计到年底,台湾电池代工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就将超过50%,取代日本成为全球{zd0}的笔记本电池组提供商。

      其中Simplo科技公司是台湾地区{zd0}的笔记本电池代工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明年Simplo科技公司预期接受的电池定单将达到1500万块,市场份额将超过25%,有可能取代索尼成为全球{zd0}的笔记本电池提供商。

      国内企业兴奋

      “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近年持续保持30%的增速,配套电池市场容量每年至少5.6亿块,年产值就是180亿元左右。”对于国际PC大厂接连遭遇“电池门”,深圳比克电池公司首席运营官兼总工程师毛焕宇看到了无穷的商机。

      据记者了解,7月底,比克在国内的{dy}条笔记本锂电池全自动生产线已顺利量产,尽管初期工程月产能只有约200万只,但这意味着国内锂电池制造企业开始正式进军xx笔记本电池市场。

      “建一条笔记本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仅一台进口涂布机就要150万美元,远高出一条普通手机锂电池生产线的成本。”毛焕宇表示,国内很多中小电池制造企业一年的利润还没有150万元,根本做不了。

      “每台笔记本电脑需要配备至少一块电池,而目前这一市场几乎没有国内企业染指,多大的一个市场空白啊!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座神秘金矿,一个高达百亿的金矿。”四川德先科技总经理赵武也是激动不已。德先科技目前生产销售的系列“芯动力”笔记本通用电池,均在300-500元区间,价格明显低于品牌笔记本的原装电池。

      对于国内电池厂商的进入,联想、长城、TCL、神舟等国内笔记本电脑厂商普遍认为,国内电池企业积累了多年的制造和市场经验,产品整体成本明显低于日本及台湾厂商,他们进军笔记本电池可拉低整体市场价格,从而推动国内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发展。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戴尔“电池事件”余震:“肇事者”索尼腹背受敌- 出国金融- convulses -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