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恐怖主义的定义及其特征_Hold Me Tight_百度空间

摘 要 :对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定义及其在全球反恐怖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问题,各国政府与学界至今仍然歧见纷呈。本文着重分析近年来在公开发表的文件中对恐怖主义的概念所做的界定以及特征,并探究了其中的含义和国际政治背景。
关键词: 恐怖主义、构成要素、定义、特征
        自从恐怖主义出现以来, 世界各国对什么是恐怖主义问题的探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对它的研究也从来没有间断过。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如同一个毒瘤危害着人类和社会, 也如同挥之不去的乌云笼罩着整个世界。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也不管恐怖主义犯罪的起因、动机和目的如何, 其结果都将不仅破坏社会稳定与和平, 导致国家动荡, 制约经济发展, 而且使广大无辜百姓遭殃, 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如何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有效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犯罪, 是当前各国政府研究、xx的一个焦点。长期以来, 我国由于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不称霸、不凌弱, 以和为贵, 与邻为善, 目前尚未象美国那样受到国际恐怖主义者的直接攻击同时, 在国内事务中, 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宗教问题和一些重大社会问题, 诱发恐怖主义活动的因素相对较少。然而, 美国“911”恐怖袭击的发生和新疆“ 东突”分子的猖撅, 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中国绝非远离恐怖主义的“ 安全岛” 。研究和解决我国的恐怖主义问题, 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但是, 究竟什么是恐怖主义, 不仅我国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被普遍认可的定义, 国外政府和学术界的观点更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至今还没有令大家都能信服的答案。
恐怖主义的构成要素
        虽然立法与学者对恐怖主义的定义聚讼不休, 但综观之, 在主要因素上还是比较接近的。一般认为, 恐怖主义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因素: 一是手段———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二是目的———政治性或其他社会目的; 三是后果———恐怖性、恐慌性; 四是目标的散在和不确定性———以无辜者为犯罪目标。但主要的争议也产生于其中, 例如有人认为, 以下几个问题尚值得讨论: 恐怖主义在手段方面是否只包括暴力犯罪, 而不包括恐吓性的犯罪? 在目的方面, 是否必须具备政治性或其他社会目的? 在目标方面, 是否可以将针对特定目标实施的犯罪包括在内, 例如暗杀? 对这些要素的确定, 应结合恐怖主义犯罪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通过总结、概括和推断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判断。
当前恐怖主义定义简介
         当前国际上已发表的对恐怖主义概念的界定有很多。从笔者目前所了解的几十种定义来看,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dy}类是强调恐怖主义的恐怖性和暴力性, 认为凡是对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或产生恐怖的一切暴力活动都是恐怖主义行为, 包括一般的xx、放火、爆炸、绑架等严重刑事犯罪。这类定义偶见于国内的一些报刊和人们的议论, 在此不一一列举。
        第二类是特别强调恐怖主义的政治目的和预谋性, 认为恐怖主义都是有预谋和有政治目的的。这类定义是国际上的主流观点。如英国年的反恐怖法案界定“ 恐怖主义是基于政治目的使用暴力, 旨在使公众或公众的一部分处于恐怖之中” 。美国国务院在年月公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模式— 年》中, 提出“ ‘恐怖主义’一词意指亚国家集团或秘密代理人攻击非战斗人员的蓄谋的、具有政治动机的暴力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影响公众。”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认为, “ 恐怖主义是精心策划的、有系统地对公民的攻击, 是为了政治目的制造恐慌气氛。” 美国xx学者卡尔• 多伊奇则认为, “ 恐怖主义是个人或集团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行为, 以改变某些政治进程的结局的策略。”
        第三类是强调恐怖主义的国际性和组织规模, 认为恐怖主义都有较大的规模和国际性。特别是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后, 恐怖主义似乎就离不开“ 国际”二字, 只有国际上普遍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组织暴力活动才称得上是恐怖主义。如美国兰德公司的詹金斯将恐怖主义定义为“ 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使用的国际暴力” 。我国也有学者认为“ 恐怖主义是一种国际犯罪” 。
综上,笔者认为:任何个人、集团和国家, 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 滥杀无辜, 制造恐怖,就可以被认定为恐怖主义。
现代恐怖主义活动的特征
        (一)恐怖袭击的动因增加,并呈多样性。德国学者黑施曼把恐怖袭击的动因归纳为两大类, 一类是“多问题”诱发的恐怖主义,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恐怖袭击的传统动因———政治、民族和宗教问题,以及近年来邪教组织发动的世界观恐怖主义等。另一类是“单一问题”引起的恐怖主义,例如要改变社会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看法,如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反全球化等。这是诱发恐怖主义发生的新动因。当代恐怖主义基本上不是单一动因,而是多种动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主体类型多样化与小型化趋势。冷战后,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的种族、宗教和国内冲突此起彼伏,一些原已销声匿迹或日渐衰微的恐怖组织和网络再度兴起,同时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的恐怖组织。由于恐怖主义起源因素的多元化和工具的便捷化,冷战后恐怖主义出现了泛滥的态势。21世纪国际恐怖分子的形象很可能是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个人,或是虽隶属于某组织但其行动又独立于该组织的个人。同时,许多专家指出,网上黑客袭击将很可能成为“个体化恐怖主义”的典型反映。
        (三)鲜明的政治性。恐怖主义活动的动机往往带有鲜明的政治性,这一方面反映了恐怖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许多恐怖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带有鲜明的政治目的。与黑手党的本质区别是,恐怖主义活动的目标不是钱,而是要重整世界,将其极端信仰加诸各国人民头上。这些带有鲜明政治性的恐怖主义组织往往通过不断的恐怖活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且,他们只有借助组织的名义实施犯罪,才能强化采取恐怖主义活动的政治含义,甚至有些国家也往往借助这些组织之手实施各种恐怖活动,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四)手段暴力性。恐怖主义活动方式多种多样,通常包括爆炸、暗杀、绑架劫持人质、武装袭击、劫持航空器或其他交通工具等。恐怖分子企图通过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助,将其主张和意图传达给政府或特定的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公众。恐怖活动的暴力不仅造成人员、设施和资源等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在社会上制造出浓厚的恐怖气氛,对公众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恐怖活动比一般暴力犯罪更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
        (五)网络恐怖主义将成为全球网络安全的新威胁具体来说,网络恐怖活动的行动主体是电脑网络黑客,攻击目标是一国或数国的计算机与信息网络系统,其手段和方式是使用针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网络软件的“缺陷”开发出来的黑客程序软件。它通过威胁、攻击以及破坏和瘫痪某国的民用或军事基础设施,制造心理恐慌,造成财富损失,从而达到某种政治与社会目的。国际上有关人士推测,未来网络恐怖攻击最有可能的目标是目前运行最繁忙、联网最广泛且脆弱性{zd0}的全球金融证券交易网络系统,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信息通讯、电力与交通等网络系统。总之,网络恐怖主义正在成为国家安全、国际政府与国际关系的一个新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人们不能仅从技术的角度来加以重视,而应从政治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予以xx。
参考文献:
[ 1 ] 王逸舟. 如何界定恐怖主义 现代国际关系,
[ 2 ] 胡联合. 当代世界恐怖主义与对策 东方出版社
[ 3 ] 刘佑生. 现代恐怖主义的特征及确定我国本土安全战略的基础
[ 4 ] 李运文. 关于恐怖主义定义误区与缺失的思考
[ 5 ] 王世雄. 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征及其成因
[ 6 ] 徐立中、王金城. 现代恐怖主义活动的特征及反恐对策



郑重声明:资讯 【浅谈恐怖主义的定义及其特征_Hold Me Tight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