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迄今为止,已有众多拓扑结构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被提出。从基本原理上对它进行总结分类,并逐步建立该技术领域系统体系是较为迫切和必要的。本文试图利用受控源的支路阻抗变换原理,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通过对无源支路(如R、C、L)开关控制,可以改变支路的阻抗。当这些开关为功率开关器件(如SCR,GTO等)代替后,就有了诸如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器(TCSC)、晶闸管控制无功补偿器(TCR)等在电力系统及设备中静止无功率补偿(SVC)等的许多应用。随着可控功率器件、现代控制技术、特别是开关模式的功率放大器技术的发展,对大功率系统(如供电系统及设备)变换支路阻抗的方法有了更多灵活方便的方法。下面2种方法通过受控源(有源网络)将支路阻抗变换成希望的性质和大小。
图1中,各矢量定义和方向如图。有源单元,即电压源是受控的。原支路阻抗为Z0,加入有源单元后,等效阻抗为
由于电压源是可控的,因此,支路阻抗也是可变的。
当电压Vc受控于支路电源I时,即Vc=k·I,组成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受控源等效为一个k值的电阻,支路阻抗为:Ze=Z0+k;当Vc受控于Z0两端电压Vz时,即Vc=k·Vz,组成电压控制电例的阻抗,则Ze=(1+k)Z0。
可见,加入CCVS改变了支路的阻抗;加入VCVS,可使支路导纳为∞(当k=-1时)。
另一种改变支路阻抗的方法如图2,在原支路Z0上并联一受控电流源。各矢量含义和方向如图。显然,由于有源单元的加入,其支路等效阻抗为:
此外,k可被控制为更复杂的变量。
2 阻抗变换原理对电力滤波器的归纳
任何简单或复杂的谐波补偿系统可简化为3支路的谐波等效电路,分别称为:电网支路,负载支路和滤波支路(以下标S、L、F表示)。负载的非线性产生的谐波电流可视为谐波电流源[1,3,7],而负载的线性部分可表示成复阻抗Z
L,按线性叠加原理,当基波无功已被校正或不用校正时,ZL为正实数。如图3,ZS、ZF即电网和滤波支路的等效谐波阻抗。
按谐波抑制系统的目标。理想情况是式(3′)(4′)→0,亦即式(5)~(8)均趋于0。从支路阻抗的观点,可采用的技术途径有:①增大网侧等效谐波阻抗Zs;②减小滤波支路等效谐波阻抗ZF;③增大Zs与减小ZF相结合的综合方案。
途径①、②理论上是欠完善的。比如,仅使网侧等效阻抗Zs增大为∞,如果滤波支路阻抗ZF过大,则在负载侧,仍将因负载谐波电流而引起极大的谐波电压。再如,仅滤波支路等效谐波导纳YF增大为∞,而电网支路阻抗一般极小,因此,系统对电网谐波电压十分敏感,容易谐振。
途径③,称为混合方法,它同时增加电网支路阻抗和减小滤波支路阻抗,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方法,其4个传递函数HI(s)、ZL(s)、HV(s)和Ys(s)都将趋于零(对谐波)。因而,理论上对阻止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在电网和负载之间的传递都有效。而且,网侧谐波电压在系统中不产生谐波电流,负载侧谐波电流在负载端产生的谐波电压也较小。
当采用无源的方法实现上述途径时,即目前实际应用中的主流,如串入电抗器,并联的LC滤波器等。无源滤波有诸多不足[3,7],电力电子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各种有源电力滤波器[1~9]。当至少一个有源单元被采用时,其滤波系统称为有源电力滤波(APF)。
并联APF被认为是APF的最基本结构[1~3];自1986年H.Akagi等人提出基本并联APF后,虽有许多变种,如T.A.Torry的闭环方案、M.Takeda的APF与无源滤波器(PF)相并联方案等。但它们都是产生一个与某支路(如L、S)的谐波电流幅度及相位相关的受控电流,达到减小或抵消电网谐波电流的目的。从受控源变换支路阻抗的基本原理来看,实现为CCCS的并联APF,如图4。
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是1988年F.Z.Peng等人提出的、有较多优势的一种结构,在用并联PF的同时,采用一个串联的CCVS,增大电网支路谐波阻抗(到有限值),而对基波阻抗为0,可表示为图5;1990年,H.Fujita等人提出将APF与PF相串联后的并联滤波方案。虽CCVS在PF支路,但等效为F.Z.Peng方案。
其中图4、5改变电网支路阻抗,6则改变滤波支路阻抗。并联APF采用CCCS使电网支路阻抗为无穷大(对谐波),(当k=-1时),因而使该支路谐波电流为0,如图4;串联APF,如图5,利用CCVS,使电网阻抗增大,但为一有限值[7];串联APF,利用VCVS使无源滤波器支路导纳为无穷大(当k=-1时),因而使该支路谐波电压为0,如图6。
综上所述,已报道的众多APF,按本文的观点可归纳为下4类基本有源单元的前3类及其组合的运用,即:①CCCS实现的并联APF,使ZS→∞,图4;②CCVS实现的串联APF,使ZS增大,图5;③VCVS与PF串联的APF,使ZF→0,图6;④VCCS实现的并联APFs,使ZF减小,见下节。
3 阻抗变换原理的演绎应用
按对偶原理,易得第2节中的第4类可能的APF单元,它利用VCCS使无源滤波器支路导纳增大(有限值),见图7。
事实上,只要按第2节中所述的减小谐波的3个途径,采用第1节中的受控源(含更复杂控制受控源)变换阻抗原理,可构造出许多新的APF。如果考虑基本有源单元与无源单元及有源单元之间的组合,实现不同目的和条件下的的谐波抑制系统的方案就更多了。比如:[FS:PAGE]
·串联PF与并联APF(CCCS)的HAPF;
…
4 应用实例
作为有应用价值的1个例子,可构造出这样1个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HAPF)。采用的技术途径有①无源滤波器(PF)降低滤波支路阻抗;②一个VCVS基本有源单元串联,使电网支路对电网谐波电压呈无限阻抗(开路),以减小其对负载侧的传递,即VC1=G·Vrh(G=-1);③一个CCVS单元串联,使电网支路对负载谐波电流阻抗增大(有限阻抗),即VC2=k·Ish,如图8。
显然,采用第3种技术途径,即增大Zs同时减小ZF的综合方案;既应用了串联的CCVS(图5),也应用了按第3节方法构造出来的串联VCVS。它除有串联HAPF的优点外,还较适应于电网畸变严重或负载对电网谐波敏感的应用中。根据叠加原理,VCVS与CCVS可叠加成一个受控电压源,它受Ish和Vrh的共同控制。其原理图和谐波等效电路图如
5 对应用例子的仿真与实验
为了验证受控源变换阻抗原理,对图5所示等效的三相应用例子进行了原理级(必要部分还进行了器件级)的仿真,并将它应用到一个旨在50
kVA变频器谐波抑制装置上。
原理级仿真以PSIM4.0(CANADA
POWER-SIM)为主,并用SABER验证;器件级仿真在SABER及PSPICE8上进行。主要仿真与实验参数如下:
负载:50kVA/380 V,三相不控整流,电容滤波;电网谐波电压严重畸变,相对于基波总畸变率THDv为12%,其中:V5=10.6%,V7=5.5%;耦合变压器10:1,带宽1kHz;一组特殊设计小无功电流、高谐波电流的多组PF(含5、7、11、13次及高通)。主要波形如图9、10所示。
从图9、10可见,该HAPF可抵消严重畸变的电网谐波电压,使负载谐波电压相对基波总畸变率THDv下降为2.7%,(其中V5:1.7%;V7:1.15%);电网谐波电流也大为降低,相对基波总畸变率THDi由启动前85%下降为小于1.7%。
同时,模型实验与仿真波形吻合较好,波形如图11。
电网电流Is和负载电压VL接近于正弦波,谐波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T14549-93)和IEEE-519。表明这种HAPF对电网谐波电压对负载端的影响和非线性负载谐波电流对电网的污染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说明了APF的受控源支路变换原理的有效性。
6 结论
本文应用受控源支路阻抗变换原理,对众多的电力有源滤波器从基本原理上分成4类,并归纳其实现技术途径为3种。它适合于现有的和将来的APF结构。从该原理出发,还可容易地组合出新型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本文给出了一个应用该原理组合出HAPF的例子,对该例进行了仿真和模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原理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好,具有通用性。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