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原液发酵垫圈料养猪技术要点_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当前推广的发酵床养猪法”“懒汉养猪法是从原始的自然养猪法发展演变而来,所以又叫自然养猪法。依据环境卫生学、养猪学、微生态学原理,把用在饲料里的饲料级微生物制剂――益生菌原液添加到配比合理的垫圈材料中,使垫圈料通过微生物的连续发酵过程产生生物质能,粪尿被垫圈料中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菌丝体蛋白及代谢产物,为猪提供营养,形成生物链――即循环形生态养猪。
   
一、益生菌原液:益生菌原液是由益生菌、酶、益生元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在使用时每立方米垫料添加益生菌原液、营养剂各0.20.3kg,均匀的添加到垫圈材料中。
   
二、垫圈料的选择与配比:常用的垫圈原料有畜禽粪便、土、盐及锯未、稻壳、花生壳、麦秸、玉米秸、玉米芯、棉秸、棉子壳、树叶等农林下脚料,其原料可就地取材,比例根据情况具体调整。
   
三、水份调整:在垫料水份调整过程中按每立方米添加0.2-0.3kg的益生菌原液和等量的营养剂,一般水份控制在50-55%为{zj0}。抓一把拌后的垫料,手攥成团,用力攥紧手指不往出渗水,松开手即散为宜。平时垫圈料太干,灰尘出现,应将益生菌原液按千分之一的比例加水稀释后喷洒。
   
四、发酵时间:夏季一般10-15天,冬季15-20天,主要视环境温度及垫料的发酵温度而定。进猪前{yt}将表层垫料下翻30cm即可。
五、垫圈料的日常护理:猪进圈后每隔2-3天将堆积的粪便及时掩埋,将尿湿的垫料摊散在干垫料表面。除掩埋粪便外,一般不要经常翻动垫料。根据垫料下沉、消耗情况可随时补充新料,补料时用千分之一的益生菌原液水与新料搅拌,搅拌均匀后与表层20cm深的旧料翻拌发酵。
   
六、合理调整养猪密度:要根据猪大小,排粪尿量来调整密度。以垫料能xx处理粪尿为正常合理的密度,保持猪粪尿与垫圈料的处理能力达到平衡。
   
七、在饲料中添加2%-5%益生菌原液发酵的固体饲料添加剂或使用益生菌强酵浓缩饲料,或在饮水中添加0.1-0.2%的益生菌原液,可有效降低粪尿中的氨浓度,xx粪便恶臭。缓解垫料氨化。增强猪机体xxx、抗病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吸收率。
   
八、在饲养过程中不能长期使用带有xxx的饲料。不能使用化学消毒剂。
   
九、圈舍xx:益生菌原液具有直接杀灭病菌、病毒的作用,经常用益生菌原液、营养剂加水稀释200-300倍带猪喷雾xx。

编著: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宋昆衡 李凤鸟 教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城郊乡农业工作站 赵凤清        工程师

生态养猪法的几点体会

一、为了创造一定的环境温度,必须采用日光温室,冬季夜间加盖草帘子保温用。白天敞开帘子,便于采光贮热。夏季塑料膜上面加一黑色的遮阳网,以免太阳爆晒。生态养猪技术起源于日光温室发酵床育苗、日光温室稻草床养鸭、日光温室木屑床养肉鸡、日光温室羊粪炕养羊,这是在北方的日光温室深坑大圈、柴草窝养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它是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与日光温室巧妙结合成果,为生物生长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条件。益生菌原液的制造是采用中温的益生菌和酵素结合而成,正常生产繁殖就需要20-4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环境,当环境温度低时就不易发酵。为了保持发酵床垫料的正常发酵产生热量,就必须利用太阳能来加热,以保持夜间猪舍的环境温度和垫料的正常发酵,因为只有环境温度在15度以上垫料才能正常发酵,垫料的正常发酵才能使猪舍内的环境温度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15摄氏度以上。因为猪只生长温度需要在20-30摄氏度之间,低于15摄氏度时生长缓慢,高于30摄氏度时生长迟缓。俗话说大猪怕热、小猪怕冷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采用塑料棚日光温室再加上垫料发酵床的综合作用,才能为猪生长创造暖屋子、热炕头的优越条件,才能使猪只在24小时都保持不断生长状态。
   
二、猪舍的建设要东西走向,坐北朝南,能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通常每间猪圈23-46平方米,可饲养育肥猪10-20头。半坡式日光温室猪舍,后墙高2.3-2.5米,设有落地通风窗,房脊高3.2-3.5米,中柱高2-2.2米,跨度8米左右,后坡为砖木结构,前为竹木结构或钢架结构。中柱以北3米水泥地面,侧留有一米宽人行道用于湿拌饲料,地面饲喂和猪的饮水,安装自动饮水器。朝南面的半坡全部作为采光面,阳光直接照射整个猪舍,冬至日也可照射到后墙。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圈舍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更适宜生长繁殖,促进垫料的发酵。温室大棚即省事又省钱,造价低,室内小气候更容易调节。冬天采光好、保温,夏天前坡的采光面上放上遮阳网,把周围的棚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建圈舍的地方地下水位比较低一般采用地下式建发酵池。地下水位高和石头地、山坡可采用地上或半地上式建发酵池。发酵池深度一般0.8-1米,宽度最窄4米,长度不限。地上地下区别不大,要因地制宜。新建和改建猪舍,建发酵池要因条件制宜。
   
三、制作发酵床的垫料,主要是麦秸、玉米秸、棉秸、花生壳、稻壳、麦壳、锯末、猪鸡粪便、土等原料,再加入益生菌原液、营养剂。原料的粗细长短、粉碎程度一般要求比较严格。麦秸、玉米芯、玉米秸要切碎1-3厘米,棉秸、树枝要粉碎0.5-1厘米,树叶、花生壳、稻壳、麦壳、锯末不需再加工。猪鸡粪越新鲜越好,土{zh0}是地表面0.4米以下的新鲜生土。这些原料的比例一般是麦秸、玉米秸20-30%,玉米芯、棉秸20-30%,树叶、花生壳、稻壳、麦壳20-30%,锯末30-50%,粪10-15%,土10-15%,麸皮、米糠5-10%,盐0.3-0.5%,粗盐即可。冬季可加10-20%的酒糟。总之依据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尽量达到原料多样性。像打混凝土一样,粗、中、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益生菌原液、营养剂与水,调整水分,水分含量达到45-65%之间。堆积发酵或装池发酵两周即可使用。池子的深度不得少于80公分,发酵床面积不得小于4×4米,越浅越小越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因为靠四个边的20公分,底、上20公分都发酵不好,所以四边的垫料需经常的向中间翻倒。上边要向下翻倒。一般使用20-30天后池内垫料下沉减少超过10公分,需要及时添加新料,添加新料时,应在新料中加入益生菌原液、营养剂,铺在床上后要与旧料翻倒混合,一般下翻40-50公分。充分混合调整水份,保持良好发酵状态。
   
四、微生物环境改良剂--益生菌原液、营养剂,是由益生菌、酶、益生元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在有机物垫料发酵中占主导地位,其它有害菌、霉菌无法存活。由于益生菌原液的作用分解有机质和氨、氮的氧化而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不断使垫料保持持续不断的产xx酵热-生物质能,使发酵垫料的表面温度达20摄氏度左右,20公分以下达30摄氏度左右,40厘米时达到40摄氏度左右。平时注意温度变化,根据温度变化观察微生物活性。不用天天去测量温度,埋粪时用叉子扒开垫料看其是否有热气蒸腾现象,用手摸一摸是否超过手温。必要时要添加一些新鲜的材料,再加入一些益生菌原液用叉子与床上旧垫料混合,以调节益生菌与酵素的活性。气候温度变化,空气湿度的变化都能影响垫料的发酵运行。夏季日光温室温度过高,必须在塑料棚上加盖隔热用的草帘子,草帘子上面加盖防雨的复合棚布,在前面采光面上架起遮阳网,以遮挡阳光的照射。温度过高时段可加换气扇通风换气降温。发酵床由于雨季空气湿度过大,床体表面发酵产热缓慢,湿气蒸发饱和度高,此时多加一些干燥的新材料与益生菌原液调整垫料水分,刺激微生物正常发酵。如因其它不明原因造成垫料不发酵时要等该猪出栏后,加入新鲜垫料重新发酵。
   
五、猪是很讲卫生的动物,猪只一般是在圈栏内固定的角落排粪、撒尿,需要及时地在发酵垫料上挖个坑,把粪便放入坑内,再用垫料埋上,把粪便深埋在30厘米以下的发酵床内即可。把尿的特别湿的垫料向干燥地方翻倒,以调节垫料水份及营养分布。通过益生菌原液的作用有效分解猪排泄物并产生热量,促进有机物的转化,使猪的粪、尿迅速的降解、消化,一般经过7-10天粪便长满白色菌丝,转化为菌丝体蛋白,变成菌体饲料,在猪拱翻垫料时啃食,剩余部分被降解消化为活性生物有机肥。为了促使猪拱翻垫料次数,给猪喂料按正常日粮的85-90%即可,也就是喂到八-九成饱。{zh0}采用定时定量,早晚各喂一次。
   
六、使用生态养猪法养猪,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不得使用带有xxxxx和抑菌剂的饲料,不得使用化学的xx剂消毒灭菌.除了在垫料中使用益生菌原液,在饲料中也应该添加益生菌原液。垫料的发酵、粪便处理靠的就是高活性益生菌和酵素,如在饲料和饮水中使用xxx和化学消毒剂,使xxx残留部分随粪尿排泄到发酵垫料中,杀灭或破坏或干扰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繁殖,使发酵床不产热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调节消化道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吸收率,需长期添加替代xxx的益生菌原液,按饮水量的0.1-0.2%添加自由饮水。按饲料量25%添加固体微生物添加剂,或全程使用益生菌原液发酵饲料,按饲料量的1222%添加。
   
七、发酵床的建造面积一般要考虑到猪的排泄物与发酵垫料的处理消化能力达到平衡.一般小猪体重的体积增大,进食和饮水量的增加,排泄物增加,养殖密度及时相应调整.主要依据垫料的感观变化情况而定,床体表面非常潮湿,氨味产生,应调稀饲养密谋,一般从小猪每头0.2平米到大猪每头3平方米之间调整.母猪每头从48平米之间调整.总的来说发酵垫料床面积略大一点好,因为粪尿靠发酵垫料来消化、分解,粪尿量超过可容纳量就会出现死床现象。
   
八、生命在于运动,猪在发酵的暖床上自由活动,场地大了,拆除了水泥地猪脚下不凉,又不断地拱食菌丝体蛋白料,运动量增加了,脊椎和颈椎活动次数增加调整神经系统,猪变得温顺.增加了肌肉的伸张力,增加五脏六腑的拉力和韧性,增加了肺活力,肺的换气量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加大,为健康生长打下基础,呼吸道疾病就不宜发生.发酵床表面温度适宜,趴着睡觉肚子不凉,肚子不着凉,消化道的蠕动就正常,消化道的疾病也就很少发生。圈栏打破水泥墙的隔离,猪只自由嬉戏,性格变的温顺了,也不拱猪圈门子了.烦恼解除了,猪与猪之间情感得到交流,公猪母猪性欲旺盛,发情率、配种率、受胎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总之,生态养猪法是一种生态农业技术,在日光温室里建造发酵池,将益生菌原液与有机垫料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猪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对猪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达到零排放、无污染。生产出安全食品。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发酵环境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后,养猪就不宜间断。

编著: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宋昆衡 李凤鸟 教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城郊乡农业工作站 赵凤清        工程师



郑重声明:资讯 【益生菌原液发酵垫圈料养猪技术要点_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