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刚走酷寒就来了- 手套箱|行星球磨机- njukx - 和讯博客
哥本哈根刚走酷寒就来了 [原创 2010-01-21 12:01:06]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alt=哥本哈根刚走酷寒就来了 src="http://i1.sinaimg.cn/dy/c/2010-01-21/1264045048_7Nx6gR.jpg" border=1>

  去年12月底,美国东海岸遭受暴风雪袭击。 CFP/图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alt=哥本哈根刚走酷寒就来了 src="http://i0.sinaimg.cn/dy/c/2010-01-21/1264045048_5T3Ggy.jpg" border=1>

  1月初,枣庄市龙床水库形成冰瀑奇观。 (新华社发)

  ■北极就像一只碗:气压上升就相当于这只碗的碗壁变浅,可容纳的冷空气变少,多余的冷空气就会倾泻而出流向中纬度地区,从而造成本次大面积的寒冷天气 。

  ■气候“变冷派”认为,我们将要进入持续30年的气候变冷,甚至步入地球历史上一个新的冰川期,全球即将呈现降温趋势;气候“变暖派”认为,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全球气温会再次快速上升。

  看起来这真是个讽刺:就在一个月前,世界上超过100个国家的领导人还齐聚哥本哈根,探讨谁应为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变暖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转眼间,一场酷寒席卷了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不少居住在城市的人面临着截然相反的问题。

  来自内蒙古的货车司机边师傅,在北京50年来{zd0}的一场降雪中被困在了八达岭高速公路上。两天两夜的时间里,他怕费油不敢开空调,怕冻坏又不敢睡觉,只能和同伴讲讲笑话打发时间,再从小贩那里花20块钱买碗方便面垫垫肚子。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柑橘联盟”的发言人安德鲁·麦德正在为当地即将收获的柑橘xx不已。佛罗里达州因阳光充裕盛产柑橘,但在持续一周的空前低温后,麦德表示,这个价值90亿美元的巨大产业损失将不可避免。

  在德国的德累斯顿,一场大雪后,一位89岁的老人报警声称自己的汽车被盗。工作人员找了几个小时,最终发现,汽车并未被盗,只是被厚厚的积雪xx掩埋了。

  英国、俄罗斯、韩国……一场寒潮同时席卷北半球的众多国家,冻坏了的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气候问题。这一次,气候学家的解释依旧众说纷纭。

  寒潮来袭“围墙”消失

  对于这些席卷北半球的强大冷空气,美国冰雪数据中心主任马克·赛瑞茨解释说,它们南下的“动力” 来自北极:“我们已经看到,北极空气向我们‘爆发’了。”

  为了衡量大气压强的变化,气象学家常常用“北极震荡指数”作为标准。正常情况下这个指数是正值。这意味着北极的上空气压较低,而中纬度地区——北纬45度左右,包括意大利的米兰、日本的札幌以及中国的哈尔滨的气压则较高。

  在这样的指数下,北极和赤道之间会有一股巨大的气流自西向东循环流动。这种围绕北极的气流被称作寒带喷射气流,速度达到100英里/小时。它就像一道围墙,把北极的寒冷空气阻隔开来。也多亏了这股气流,在大多数年份里,它让中国许多城市的冬季相对比较温暖。

  但这次寒潮来袭之前,这道“围墙”消失了。去年12月,北极震荡指数呈现20世纪50年代记录开始以来最极端的负值状况。 “整个北冰洋的大部分地区,气压都比正常情况要高,这一地区的大小差不多是美国国土面积的两倍。”赛瑞茨说。

  这一情况迫使寒带喷射气流的运动速度明显放慢,再也无法承担起阻挡冷空气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北极的冷空气趁虚而“出”,不断南下,造成中纬度许多地区的严寒天气。根据美国冰雪数据中心的统计,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1月初,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大片地区气温已经跌至历史同期{zd1}水平。

  台湾气候专家谢和修用“装水的碗”来解释这一现象。在他看来,北极就像一只碗。北极震荡指数变成负值,北极气压上升,就相当于这只碗的碗壁变浅,可容纳的冷空气变少,多余的冷空气就会倾泻而出流向中纬度地区,从而造成本次大面积的寒冷天气。

  尽管这种“北极震荡”理论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赞同,但对于为什么北极气压会升高、震荡指数会变成负值,学界还没有合理的解释。

  北半球冷 南半球热

  与北半球的情况截然相反,去年南半球的加热过程一刻也没有停歇。《科学》杂志从美国宇航局获得的数据显示,2009年是赤道以南地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此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与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1世纪的头10年要比上世纪90年代更热。

  究竟变冷还是变暖?事实上,气象学界有关这个话题的争论在过去10年中从未停止过。

  在20世纪{zh1}几年,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科学家记载的数据显示,地球正在迅速变暖。到了1998年,地球的气温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zg}温度。但接下来,进入新世纪后,地球的温度没有按照同样的速度继续上升,反而保持稳定,这就让“变冷派”有了解释的空间。

  西华盛顿大学的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来“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说法,并认为这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 伊斯特布鲁克说,“在30年的暖周期后,太平洋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在散失热量,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

  这位头发花白的教授声称,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之前海洋温度的上升,“而{jd1}不是从1945年起浓度只增加了0.008%的二氧化碳”。在他的模型中,地球在1945年至1977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这一回他确信,人类将进入持续30年的气候变冷期。 还有人提出“冰川说”。一位俄罗斯的科学家预测,人类即将步入地球历史上一个新的冰川期,全球即将呈现降温趋势。

  更多的科学家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中国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大河列举了我国的气象数据:从1986年至今的24年里,我国已经经历了19个暖冬,而2006年的全国冬季平均气温更是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zg}值。“全球变暖有扎实的科学数据支撑,” 秦大河说,“它已是不争的事实,绝非随意猜测。”

  对于备受“变冷派” 攻击的“过去10年”,英国气象办公室气象专家道格·史密斯认为,进入新世纪后,全球气候没有继续快速变暖,这xx是拜厄尔尼诺现象所赐。

  史密斯说,这种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的气候现象,能够在大气中释放大量热量。 “1998年,正是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推动着世界气温打破了有史以来的{zg}纪录。”

  不过,在上次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海洋现象拉尼娜,使海洋表面气温持续降低,从而推动全球变暖的速度在21世纪有所减缓。现在,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新一轮的厄尔尼诺正在太平洋蠢蠢欲动。

  史密斯相信这会推动全球再一次快速变暖。 “1998年的高温纪录很快就会被打破的。”史密斯对自己的论断信心十足。

郑重声明:资讯 【哥本哈根刚走酷寒就来了- 手套箱|行星球磨机- njukx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