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翼的独立博客» Twitter火柴盒(七)

分类: | 标签: , | 日期:2010-01-31

灵感推:

1.“紧随着春天的步伐,热烈的夏天接踵而至”这就是雅思口语教材编写者的语文水平。哪一年的夏天是“接踵而至”的?

2.法国帮美国打赢独立战争,因此两国关系很好。本杰明·富兰克林在法国也很受欢迎。他访问法国时,当地百姓依照习俗,家家户户把他的头像贴在马桶上以示尊敬。

科普推:

1.英国经济学博士生Peter Backus在论文中论证了他在英国的潜在女友数量仅为26位,因而他成功寻偶的几率仅比在银河系里找智慧生物的几率高了100倍多一点。【论文下载:? 】

2.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分析化学家Philippe Walter认为,古埃及人把含有少量铅的化合物加入眼妆中,不仅无害,反而能xx免疫系统生成巨噬细胞,吞噬眼部xx,避免眼睛病变。【难道当年错怪SK-II了?】

3.按照图中这个公式,能xx算出“除了您爱车车长外,还需要停车空间的最小值”。各参数的意思:r为车的转弯半径;l为前后轮距离;k为前轮中心点到车最前端的距离;w为停在车边上其他汽车的宽度。?

4.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手指越小的人(无论男女),其触觉越敏感。因此如果您不善言辞,而暗恋对象恰好有着芊芊玉手,不妨试着从“触觉”角度进行示爱。【相关文献(第二条): 】

5.强烈建议各位男女推友在与情人或潜在情人约会时注意对方的脚:具体内容请Google搜索关键词“geoffrey beattie feet”。考验大家英语水平的时候到了,看懂的东西越多对您提高恋爱效率的帮助越大!^_^

6.{zshy}的【恋爱科普推】又来了:用“灵魂凝视法”让对方彻底臣服于你,让他/她就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一般!?

读书推:

1.子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费孝通先生注意到,孔子认为的“发现”,不是去探索新的东西,而是去发现过去。在稳定的传统社会里,大家不用问为什么,按老法做即可。此观念在知识分子身上已如此,更不用说老百姓了。

2.农民常指着学校笑话:学校的老师把卷心菜种得像花一样,可那挣不到钱。老师告诉学生:现代农业技术能改良品种。他们说法各有道理,但农村来的学生毕业后不愿用现代技术,家里也没本钱让他们做,学生们离土地越来越远。

3.在形形色色的环保组织中,我最讨厌的就是那些主张“什么都不要动”的环保组织,他们要求不要开采矿石,不要挖石油,不要用核能,这不要那不要,简直就是反人类。说他们的思想源自老子,那是客气,吉登斯直接骂他们有法西斯倾向——别奇怪,这说法是有道理的。11.

4.美国把一些激进的环保组织列入“恐怖主义组织”名单里,听起来有点荒谬,但仔细想想,也不是说不过去。如果把它们放到中国,估计直接被定为“邪教”了。各种绿色环保组织派系之间斗争激烈,让外人看着都觉得不可思议——不是一家人吗?

5.部分环保人士的“神秘主义”主张,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如果自然一切运转的规律人类不可知,因此我们什么都不要做就是“环保”的话,那么你怎么知道我们现在“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就不是自然运转的规律之一呢,难道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吗?

6.带有原始崇拜性质的环保主张的人士,他们的想法常常令人无奈:我们觉得风能发电以及很“环保”了,但他们觉得建造风能发电机会破坏那片草地,会改变气流,再加上“蝴蝶效应”,简直就像在毁灭世界一样。他们{zh0}大家别用电了,这还让人活不活了?

7.“可持续发展”这个词多多少少有点含糊:“可持续”指持续性和均衡性,“发展”则代表变化和活力。环保主义者们xx前三个字,而政府企业xx后两个字。所以它不过是个口号罢了。

8. 本书为威廉·多伊尔(William Doyle)《法国大革命的起源》(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历史课对法国大革命笔墨花了不少,但我相信贵国教科书靠不住,故看看这本经典入门级著作。

9. 我们知道1788年法国三级会议事件,是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关键时间节点。对于这一事件,身为“修正派”的多伊尔认为它纯属偶然,与阶级冲突xx无关——刚看译者序,就让长期浸泡在xxx主义史观的我非常开心(无关于是否赞同其观点,就是看着开心)。

10. 对于法国大革命的起源,最经典的解释当属乔治·勒费弗尔(George Lefebvre)的解释。他的名著《八九年》(Quatre-Vingt-Neuf)清晰地阐述了他的观点。他是终身的xxx主义者,因此他的主张和我们教科书上的差的不多。

11. 英国修正主义学派大师阿尔弗雷德·科班(Alfred Cobban)像经典的xxx主义历史学家对大革命的解释提出强力挑战。他认为大革命不仅没有推动资本主义,反而延缓了它的发展。这个观点在当时显得非常激进,而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认同这一看法了。

12. 对于法国大革命的起源,最早的解释是阴谋论:认为它是一群共济会的人借启蒙运动搞出来的一次大革命。这也难怪,因为法国大革命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太不可思议了,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合理的解释。

13. 法国在1786年开始财政就已经一塌糊涂了。技术上已经破产,而且政府开支已经省无可省。帮美国人打赢独立战争是很光荣,但也欠了一屁股债。宣布政府破产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做过,但这样做得太多次的话以后没人再相信法国了。总之,国运背死了。

14. 法国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位皇帝的能力依次递减,让我不禁联想起清朝。路易十四是很牛,但也因为他太牛,导致他太自信,没想到要去把政治体制,哪怕是臃肿的官僚机构清理一番。结果他一挂,可就苦了十五十六了。

15. 高三时,法国的三级会议和国民议会两个概念我老是弄错,议会和会议搞不清。其实三级会议不是像英国议会的那种国家机构。它权力不明确,构成不清晰,会期不固定,简直比贵国的政协还混乱。

16. 反对政府的各股势力中,高等法院不容忽视。各地的高院权力大得离谱,像诸侯一般。路易十四下定决心把它灭掉,没想到路易十六又让它复活了,这个弱智决定被史学家们痛骂。因为不这么做说不定政府改革就成功了。

17. 《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这些书都是出了名的晦涩难懂,但当时在文盲率超过六成的法国都极为畅销。好像法国有喜欢买看不懂书的传统,那些看了要崩溃的人文巨著不管看不看得懂,反正在法国都很畅销…他们喜欢装逼?

18. 1788年9月之前的法国,那叫一个乱啊。政府要改革,可想法很天真,从老百姓到贵族还有资产阶级,没有一个待见政府的。好不容易来了个叫内克的人,终于把政府信用恢复了,可政府还是天真,认为等全国三级会议一开,问题就全解决了。

19.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和教科书上一样。大家对三级会议的计票方法不满,资产阶级吵啊吵,贵族阶级里也在斗啊斗。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第三等级言论的激进程度没有那么厉害,大部分人认同自由民主观念的同时也希望三个等级能和谐共处。可事态发展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愿望。

20. 经济一塌糊涂的法国就这样在1789年5月开了“全国人大(三级会议)”。虽然气氛不算欢乐祥和求实奋进,但反对政府的那帮人还一直只是对政府某些行为的合法性有质疑,没怀疑过这个政府是否合法。但6月10日的决议后,第三等级的人决心反了……

21. 严格来说,法国大革命的起源就到此为止,因为革命派已经行动了。但大革命如此激动人心,必须继续写一点。6月4日,未来的路易十七挂了,老爹路易十六很伤心。接着三级会议在网球场宣布升级为国民议会。后来皇帝调军,准备镇压革命,打仗喽!

22. 法国帝都,大革命前夕一片混乱。政府认为,帝都乃首善之地,稳定压倒一切,宁可郊区断粮,帝都也不能断粮。于是立即成立维稳办,严控粮食价格,可这价格哪里控制得住啊,甚至有些军警已经放下武器了,不为政府卖命了。

23. 我很佩服法国首都人民的素质,虽然攻破巴士底狱等一系列活动,主要是为了抢粮食,但他们抢得很井然有序,从不乱抢别人家的东西。后来xx要到巴黎了,首都人民拦住他们,饱含深情地说:“你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不能打人民!”法军素质甚高,果然被感化了!

    • 虽然我极少在推上提及冯正虎先生,可其实我最敬佩的维权者就是他。在此之前我很难想象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能如此儒雅潇洒。
    • Twitter火柴盒(七): 灵感推: 1.“紧随着春天的步伐,热烈的夏天接踵而至”这就是雅思口语教材编写者的语文水平。哪一年的夏天是“接踵而至”的? 2.法国帮美国打赢独立战争,因此两国关系很好。本杰明·富兰克林在法国也很...
    • 真题:What r some of the different reasons y people travel from 1 place to another?当时我真被问住了:题目这么弱智?莫非有陷阱。其实没陷阱,就那么弱智。
    • “你觉得网络是有应该被控制?”这是英语口语考试的真题。外教讲解时无奈地抱怨中国连Youtube,Blog都封,GFW真是unreasonable。孩子们不知道他在抱怨什么,我看着乐死了,想站起来说:CNinternet is freedom!
    • 手边只剩两本书:《阅读的历史》和《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得省着点看了。先睡了,各位晚安!
    • 看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很难不心潮澎湃,还好这本书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好的是{zh1}作者多伊尔在总结时不像教科书那样“高度评价”,而是冷静地分析哪些地方是胡闹,哪些地方是不可避免的,哪些地方时不可预见的。这些,就不写在推上了。
    • 我很佩服法国首都人民的素质,虽然攻破巴士底狱等一系列活动,主要是为了抢粮食,但他们抢得很井然有序,从不乱抢别人家的东西。后来xx要到巴黎了,首都人民拦住他们,饱含深情地说:“你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不能打人民!”法军素质甚高,果然被感化了!
    • 法国帝都,大革命前夕一片混乱。政府认为,帝都乃首善之地,稳定压倒一切,宁可郊区断粮,帝都也不能断粮。于是立即成立维稳办,严控粮食价格,可这价格哪里控制得住啊,甚至有些军警已经放下武器了,不为政府卖命了。
    • 严格来说,法国大革命的起源就到此为止,因为革命派已经行动了。但大革命如此激动人心,必须继续写一点。6月4日,未来的路易十七挂了,老爹路易十六很伤心。接着三级会议在网球场宣布升级为国民议会。后来皇帝调军,准备镇压革命,打仗喽!
    • 经济一塌糊涂的法国就这样在1789年5月开了“全国人大(三级会议)”。虽然气氛不算欢乐祥和求实奋进,但反对政府的那帮人还一直只是对政府某些行为的合法性有质疑,没怀疑过这个政府是否合法。但6月10日的决议后,第三等级的人决心反了……
    • 在 上的评论
    • 猫破仑 在 上的评论
    • 约稿 在 上的评论
    • 在 上的评论
    • 猫破仑 在 上的评论
    • 在 上的评论
    • 猫破仑 在 上的评论
    • 在 上的评论
    • 在 上的评论
    • 在 上的评论
    • (7)
    • (33)
    • (91)
    • (24)
    • (83)
    • (32)
    • (3)
    • (79)
郑重声明:资讯 【胡天翼的独立博客» Twitter火柴盒(七)】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