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极限》读后感_我叫东子____每日一博_新浪博客

《农业发展的极限》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很xx中国的农业问题,读了陈志武的《农业发展的极限》一文让许多问题茅塞顿开,但同时面对他对于农业发展的未来考量又让读者人人自危。

文章把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制度障碍(定价歧视、农民就业歧视、户籍制度等);产业差别(工业产值的乘数效应和农业产值的加数效应);人力资本差别(城镇居民教育水平普遍偏高,农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这一总结全面综合地概括了城乡收入差别的各项原因,那么是不是把以上三个大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消失呢?作者给了一个另大家失望的答案,他从消费与生产、供给与需求的逻辑论述了农业发展面临极限的{zj2}结果。“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人每天只能消耗有限的热量(一般不超过3000卡路里),需要的食物量总是有限的。一日三餐正好,你不会因为收入多了而{yt}吃4顿、8顿,那样你会长胖,反而降低健康,然后你要xx、节食等。换句话说,农业技术的进步,产量的增加并不能改变人们对食物的总体需求,或许食物种类、营养品种类多了,但这并不能增加人体从生理上每天所需的热量。”作者又指出,单位面积的耕地产量也存在着增长极限。以农业为本的思想再不能使国家致富,只有从事二三产业才能创造更多的“净需求创新”。“重新发展农业为农民增收是一条死胡同,而另一条路也很艰难,但至少还是通的。”

我无法去驳斥作者的逻辑,面对他的预言又有一种失落感。对于这个问题真的那么无药可救吗?作者以全国人民的总需求出发来论证出农业供给的极限问题,就算农业再高产,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吃,形成{jd1}剩余,价格便会走低,丰产不丰收。这样看来,我们不是只把视角放在了国内的消费者身上了吗?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可以出口,通过国外消费来带动国内生产,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虽是产粮大国,却也是粮食进口大国,对国外大豆的依赖成了农业发展的一个弱势。照这样看,自给自足尚未满足,离{jd1}剩余还相去甚远。我们真的不能从农业中得以自救了吗?

如果继续作者的问题,我们应该把农业人口部分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去,我想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一味地效仿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用不温柔的手法创造出更多的失地农民未免有些断章取义,城市化应该是和顺其自然的发展过程,是经济发展进步所必然的主动现象。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农业发展的极限》读后感_我叫东子____每日一博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