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简介(完整版)_百科藏书的空间_百度空间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始于元代末年的江苏昆山一带,是南曲的一个支派,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做昆剧。

  昆曲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很高,许多唱词唱词其实就是婉约凄美的诗词。昆曲成为明清两代拥有最多作家和作品的{dy}声腔剧种。昆曲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发音吐字比较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它的曲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曲牌体,每出戏曲都由成套曲牌构成。曲调清新婉转,表演优美动人。乐队以笛子主奏,兼用管(萧)、笙、琵琶等乐器。

  昆曲的音乐曲牌、表演舞蹈对其他剧种影响很大,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式、伴奏乐队的编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昆曲的成长代表了中国戏曲的成长,它对京剧和川剧、湘剧、越剧、黄梅戏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这也就是人们常常把昆剧称为“百戏之祖”的原因。

  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久(1570-1800),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这是昆剧艺术最有光辉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昆曲从晚明开始就经常在封建贵族及宫廷中演出,日益脱离人民,脱离现实,形式主义的倾向日趋严重,到清代中叶便转入衰落时期。昆曲的唱腔以悠扬宛转见长,在它新起的时候,听者感觉回肠荡气,到后来节奏愈趋缓慢低沉,行腔转调过于细密,大多数人不能欣赏。由于偏重曲词的欣赏,忽视作品的内容,题材范围也日益狭小,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改进。到了十八世纪后期,剧坛上出现了“花部”与“雅部”之争,导致了昆剧消衰的局面。



昆曲是天才的创造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经明代以来数百年的积累,是历代戏曲音乐家、剧作家、表演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的不朽之作,昆曲的唱腔与表演与其它剧种相比也具有典范意义。昆曲的曲文则有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昆曲的许多曲牌与宋词、元曲相同。昆曲的剧作家、音乐家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煜、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天才代表。

近几十年大量的资料被发现,昆曲蕴藉雅致的古典美以及它对于后世戏曲声腔、剧种的xxx影响,昆曲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戏曲史上所处的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正在逐步得到认证。

即使在昆曲早已成为隔世遗音的今天,我们也不难从昆曲的一些代表作中真切地体味到当时中国上层知识界的集体文化心理。社会政治道义感、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历史沧桑感、人生孤独感、兴亡感、苍凉感以及从人本立场出发,对人生、至情、生死的感叹,而所有这些,不仅仅是上层知识界的真诚吐露,也体现着中国封建时代晚期全社会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韵。

这或许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情有独钟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昆曲有极高的技巧

戏曲的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之综合。这四个方面及其综合在昆曲中要求{zg}。昆曲演员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兼备。舞台呈现亦最为xx与出色。其他剧种演员为提高技艺都要学昆曲。如京剧演员梅兰芳即有深厚的昆曲功底并能演昆曲。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之代表作《林冲夜奔》即以昆曲形式演出。

昆曲是“活化石”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昆曲属“濒危物种”

在十八世纪后期,地方戏兴起,昆曲由于过于文雅和繁难,便呈衰落趋势。1949年前,在全国范围内除“国风新型苏剧团”及“半付昆班”竭力延续昆曲艺术生命之外,已没有一个职业性表演团体,老艺人有的回家务农,有的摆摊糊口。

新中国建立后,对昆曲采取了保护措施,使它又获新生。1956年,浙江省昆剧团改编演出了《十五贯》,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昆曲也随之复苏。因此人们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但近些年,由于生活的迅速变革,流行性文化在生活中占优势,昆曲艺术家相继去世,传承人日渐减少,又因经费不足,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自1990年以后,只有零星演出,所以昆曲有面临消失的危险。


昆曲之曲牌簡介
昆曲之曲牌簡介 曲牌,亦稱牌子。是元明南曲和北曲等各種傳統填詞製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明?王驥德《曲律》說:「曲之調名,今俗曰『牌名』」。可見「曲牌」之稱由來已久。每個曲牌都有專名,如〔點絳唇〕、〔朝元歌〕、〔勝如花〕、〔雙棹入江泛金風〕、〔疊落金錢〕等。每一個曲牌都有固定的曲調、唱法、字數、句 ...


       九朝会听昆曲(图)
九朝会位于望京桥西北角,好友小林在里面的书店工作,他一直想邀我过去听昆曲,今天抽个时间,下了班过去找他。VIP的位置都已坐满人,我则找了个稍偏的位置坐下。这是头一回听昆曲,昆曲的内容是《牡丹亭之游园惊梦》。我对昆曲没有研究,自然没有评论的权利,只是觉得这种文化能延续到现在实在难得。至于“昆曲”的话 ...

       学习新知--昆曲
【昆曲简介】 昆曲(原应为“昆”),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zd0}的 ...

        昆曲
【昆曲简介】昆曲,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zd0}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 ...

       昆曲历史
【昆曲简介】昆曲(原应为“昆”),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zd0}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200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致函各国,正式启动了该组织发起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入选项目要求是具有突出价值的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非物质遗产,或是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具有突出价值并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宣布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昆曲被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在首批19个项目中荣登榜首。消息传来,对中国昆曲界震动极大,因为自200年前便已露败相的昆曲终于有了“保护伞”,也证明了自己“百戏之祖”的地位和价值。

昆曲能“技压群芳”赢得国际评委一致的青睐,是因为昆曲极为丰厚的文化含量、鲜明的艺术特色及其在评选标准上的“物超所值”。

这次评选以杰出价值、文化传统的渊源、文化特性的认定、起源和跨文化交流、在当代的文化和社会作用、运用技艺的精湛程度、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见证、濒临灭绝等为评判标准,而我国的昆曲无论在哪一项中都是突出和明显的。

昆曲是美丽的,其自身又是窘迫和无助的,其实,不仅是昆曲甚至一个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也成了不可多得和再生的人类遗产,这些或许就是联合国认准昆曲是人类文化遗产的至关重要的理由。



郑重声明:资讯 【昆曲简介(完整版)_百科藏书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