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金{sx}中国排放权交易进入高峰期- 银行xx- spleenish - 和讯博客
碳基金{sx}中国 排放权交易进入高峰期 [转贴 2010-01-31 05:24:10]   
碳基金{sx}中国 排放权交易进入高峰期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减少污染也能赚钱?"

      8月29日,联合国CDM(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通过的世界银行伞型碳基金{dy}笔交易,再一次肯定了这一点。

      来自中国江苏的两家民营化工企业,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三爱富中昊")和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梅兰化工"),将在2007—2013年的未来7年内,通过执行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900万吨的计划,拿下总价值达9.3亿美元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大单。(相关报道见本报9月1日8版<中国企业获10亿美元减排交易>)

      "利润是肯定的"。虽然,三爱富中昊的CDM项目负责人拒绝透露具体数字,但据一位分析师估计,该项目将使三爱富中昊的母公司、A股上市公司G三爱富(600636.SH)在2007—2013年每股收益年增0.41元。

      专家预计,2006年、2007年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CDM签约的高峰期。

      复杂的审批程序

      "我们很早就想做HFC-23高温分解项目了。"8月30日,刚从北京赶回的三爱富中昊CDM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还在<京都议定书>远未生效之时,他们就从其条款中敏锐地意识到了商机。

      HFC-23是导致气候变化影响{zd0}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潜势相当于二氧化碳的11700倍。它作为一种废气产生于制造HCFC-22的过程中,而HCFC-22是一种冷凝剂和生产其他化学产品的原料,正是三爱富中昊的主产品。

      而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缔约的38 个工业化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的{dy}承诺期间,使其6种温室气体总体排放量比1990 年减少5.2%,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可以把通过分解温室气体获得的减排指标,出售给必须履约的国家。

      这为三爱富中昊的设想提供了实现的途径。

      当世界银行的伞型碳基金找上门来时,一拍即合的三爱富中昊立即于2005年初启动了包括环评、立项、申报等程序的前期准备,双方并在2005年12月19日签定了初步协议。

      事实上,世界银行与CDM对环境和工艺的硬性规定颇为挑剔。三爱富中昊和此次与世行签约的另一家企业梅兰化工,都是中国业内公认的氟化工xxxx,并已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据世行中国代表处的人士称,这也正是选定他们进行考察的重要因素。而且,要与世行达成最终合作,企业首先要通过世行的环境审核:除了CDM项目符合相应的标准之外,整个企业所有的排放都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尤其是二恶英的排放必须达到欧洲标准。对排放的监测、分解的工艺等,也有许多细节要求。

      三爱富中昊的CDM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分管副总沈雪忠的带领下,企业专门成立了一个10余人的小组,分工来解决世行的各项具体要求,最终得到了世行的认可。

      其实,三爱富中昊并不是CDM的首吃螃蟹者,2002年,中国{dy}个CDM项目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签署合同,此后中国CDM发展迅速。

      根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的统计,截至8月9日,已由发改委受理批准的中国企业CDM项目数量已达79个。

      技术转让之虞

      三爱富中昊此次将减排配额出售给合作方的价格是每吨6欧元,而北欧电力交易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今年8月31日的行情为每吨15.99欧元。

      专家解释:"根据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直接将配额出售到欧洲市场,只能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出售给发达国家。"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卖出的排放权,主要由一些国际碳基金和公司,通过世界银行等机构参与购买,再进入欧洲市场。而这些投资于减排权的公司和基金则从中赚取差价。

      G三爱富的董秘张经仪强调,这个项目将xx由公司自主投资。三爱富中昊的谨慎是明智的。

      今年3月7日,浙江巨化股份的CDM项目也通过了联合国注册。该项目由合作方、日本JMD温室气体减排株式会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巨化没有进行投资,日方投资的金额将在以后的合作中用配额进行抵扣。控股JMD的日辉董事长重久吉弘表示:如果未来欧洲碳市场价格继续上涨,JMD"很有可能"提高与巨化在新装置合作中的价格。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经济学系的庞军指出,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企业技术水平通常高于发展中国家,但分解温室气体的成本较高。例如日本企业自身减排1吨二氧化碳的成本高达80美元,而通过CDM机制所需的成本只有7—8欧元。此外,发达国家还可以通过CDM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设备,扩大市场。

      当然,CDM的初衷并非让企业赚钱,其宗旨是通过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治理水准,改善大气环境。

      但是发达国家企业技术转让的积极性并不高。"中国的环境压力很大,应该把CDM的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鼓励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自主投资和研发减排技术。"庞军建议。

      未来政策变动的风险 

      据介绍, CDM项目主要涉及五个领域,分别是化工废气减排、煤层气回收利用、节能与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造林与再造林。

      而中国正在成为世界许多碳基金的项目{sx}之地,有的碳基金一口气就在中国购买10—20个项目。

      但CDM项目并非就是百分之百的金矿。

      CDM的{dy}个风险是审批程序带来的不确定性。CDM项目必须要履行国内、国际两套程序,经过多个机构审批。

      G三爱富的公告显示,CDM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与购买方的联系,选择减排技术、项目环评、立项以及项目申报,申报阶段需要先后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第三方认证和联合国CDM理事会注册。项目从申请到{zh1}批准,耗时达一年零八个月之久。

      而不论结果如何,前期的设计、包装等费用甚少需要投入10万美金。如果像三爱富中昊那样xx自主投资,费用可能更大——据透露,联合国CDM理事会的注册费就高达35万美元。这些投资在审批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很可能打水漂。

      第二个风险是恶性价格竞争。现在CDM基本上是买方市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议价能力弱。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市场中成为供给方,减排额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预期的收益将会大幅度缩水。

      不过,庞军对CDM的未来十分乐观:"可以肯定地说,2012年之前都会供不应求,缺口太大了。"

      但未来政策变动的风险却不得不引起重视。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不必履行<京都协议书>的减排规定,但2012年以后情况如何,还得看到时候的谈判结果。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专家表示,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最终会成为CDM净买方。如果CDM项目建成了,国家不准卖,那企业肯定可能将"得不偿失"。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碳基金{sx}中国排放权交易进入高峰期- 银行xx- spleenish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