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升格作文技法指导

高考升格作文技法指导

 

(作文总分为60分)

二类偏下接近三类作文的升格训练(升格前)话题: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推开虚掩的那扇门(标题设喻形象含蓄耐人寻味)高考得分:内容13表达13特征12=38分

当一扇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门也会打开。我们经常紧盯着关闭的那扇门,却对已开启的门熟视无睹。——题记

(“题记”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挫折与希望并存的道理,暗示人们往往忽视希望,一味看到痛苦,令人深思,有文采)

人生的路很长,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有些人,将眼前的挫折转变成改变将来的一块奠基石;有些人,将挫折看成是一种挑战,通过不断地战胜,从而无数次自我超越;还有一部分人,稍有不顺心,就怨天尤人,仿佛全世界只有他遭遇了不幸。前两种人淡化了挫折所带来的痛苦,鼓起勇气,主动出击,推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而后者,坐在已关闭的门前嚎啕大哭,又有何用呢?(开头好。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境遇也不同,分析条理清晰,有代表性。但“前两种人”实际属于一种生活态度,可以合并在一起)“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样的前车之鉴对我们的人生是不无益处的。(由此及彼,更有现实针对性。但“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来得较直接,缺乏过渡)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遭遇挫折,我们究竟痛苦什么?怕什么?

改变。(提出面对痛苦时的另一种态度,也是文章的观点。但表达不够准确、透彻,未能与上下文有机衔接)

是的,我们惧怕现实与我们所想好的不一样,我们担心这次的挫折会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换句话说,只有安于现状,享受平庸的人才会在遭遇挫折时感到莫大的痛苦,想要上进,憧憬不断自我突破的人面对挫折时反而会感到高兴,就像“危机”一词,危险的同时,又一次机会降临了,不是吗?(分析为什么在“遭遇挫折”时要“改变”,有道理。但论述不充实,较空洞)

有一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突然插入故事,显得生硬,且以叙代议,文体特征不明)

在一座深山里,有个孤独的人。他来到山崖下,仰头望去,似乎上面有块十分肥沃的土地等待开垦。于是他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沿着岩石,攀上了崖顶。果然不出所料,那里的土地很肥沃,并且自然生长着许多果树,他将身上携带的绳索系在崖顶一棵树上,带了些果子沿着绳子爬下了山崖。

第二天,他沿着绳索上山崖。

第三天,他又沿着绳索又上了山崖。

第四天……第五天,第二年,第三年,他每天都沿着他原先系好的绳索爬上爬下。然而,有{yt},那棵树断了,他正爬到半崖,便从崖上掉下摔死了。

崖上并非只有那一棵树。(故事过详,且与“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无关,生搬硬套)

我想说的并不是墨守陈规就一定会导致失败,但在一定程度上,一陈(成)不变潜伏着许多危险的因素。(丢开“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谈不应“墨守成规”,论点转移,似是而非。)与其为改变这样危险的状态而痛苦、哭泣,不如欣然面对挫折,接受改变,也许你推开的那扇门才是你真正期待的生活。(结尾处扣住话题,照应标题,指出面对挫折应该寻求改变而不是一味痛苦。但牵强生硬,且“与其为改变这样危险的状态而痛苦、哭泣,不如欣然面对挫折,接受改变”一句,表意不明确,前后矛盾)

多一点坦然,多一点改变的勇气,才能多一点力推开那扇虚掩的门。(指出怎样才能“推开那扇虚掩的门”,回扣题目,收束全文。但“坦然”、“勇气”前面均未提及,较为突然)

『总评』这篇作文提出了在遭遇挫折时,不应一味痛苦而应该寻求改变,实现自我超越的观点,立意方面有可取之处。语言较流畅,有一定的文采。标题、题记、开头、结尾都扣住“推开那扇虚掩的门”委婉地表现了自己的观点,较为醒目而有内涵。但观点表述不够明确,结构安排不合理,主体部分以叙代议,没有充实的论证。选材不恰当,所举的故事及后面的议论偏离话题,导致文章成为“标签式”的议论文,主旨不统一。个别地方语言突兀,不够通畅。

『升格技巧』1.扣紧话题,明确表述观点,使文章的立意可以贯穿始终。

2.按一定的类别精选事例。原文中引用的故事不能为主旨服务,可更换。另外可精选正反两面的例子来论证观点。

3.结构上理顺思路和详略。故事可放在开头,以引出观点。论证部分是主体,可从正反两面加以证明,要详写。既可是正反对照结构,也可是层进结构。

4.加强对事例的分析,使观点更加鲜明,能始终为主旨服务。另也可加入适当的抒情,增添文章感人的力量。

5.进一步锤炼语言。可多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和排比句,使语言更生动。尽量避免病句,引用名言、事例要准确、恰当,使文章具有可读性和文采。

[升格后]一推开虚掩的那扇门

当一扇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门也会打开。我们经常盯着关闭的那扇门,却对开启的门熟视无睹。——题记

有一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以故事开头,形象而有意味)

美国人塞尔玛随丈夫从军,xx驻扎在沙漠地带。那里终年炎热,周围除了高大的仙人掌便是不会英语的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不久丈夫远征,留下塞尔玛一个人面对孤独。她几乎快崩溃了于是写信向妈妈倾诉。

妈妈的信很快回来了。几天之后,塞尔玛变了一个人。她与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交上了朋友,她开始研究仙人掌的千姿百态,她习惯地欣赏大漠落日、海市蜃楼,她不再孤独,她很快乐。回到城里后,她写了一本名叫《快乐的城堡》的书,引起了轰动。(故事中人物生活态度的改变令人欣慰,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耐人寻味)

妈妈的信是什么?内容却只有寥寥数字: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一个看到的是天上的星星。

多么睿智的话语!监狱铁窗没有变,变的是囚犯的心。(两个“看到”,揭示出两种生活态度。对故事的阐述扣住话题,贴切自然)

    挫折同样不可逆转,但对待挫折的心可以改变。(由实入虚,自然引出文章观点)

人生的路还很长,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挫折。有些人懂得“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他们将挫折当作改变将来的奠基石;还有一部分人,稍有不顺心就怨天尤人,仿佛全世界只有他遭遇了不幸。(沿用原文开头并适当调整。把三种类型的人简化为两种,更为集中地表现出对待挫折的两种不同态度。)其实,希望之门永远是虚掩的,推开它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难度在于你是否能意识到“虚掩”这个事实,鼓起勇气,主动出击,门便开了,否则便会坐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嚎啕大哭。(丰富对“希望之门”的阐述,明确为什么应该“推开”的道理)“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样的前车之鉴对我们的人生是不无益处的。(沿用原文作为过渡,自然引出下文)

面对挫折,惟有积极地改变心态,方能战胜它,方能阻止痛苦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指出遭遇挫折后的正确态度,观点明确,扣题紧密)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马迁如是说。一位受过腐刑,在肉体和心灵上都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的贤人,面对挫折,没有想到死,而是想起先贤们的痛苦和他们的成功。于是《史记》应运而生。(以司马迁为例,阐述紧扣中心)

鲁滨逊荒岛余生,他想到的也不是死,而是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生存。猛兽、食人族、孤独,他什么都战胜了,于是他在荒岛上生存二十三年,最终等来了希望,得以重返社会。(以鲁滨逊为例,举例由古到今,由中到外,有典型性)

然而,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个个花季生命过早地在挫折面前凋谢,也许我们还记得重庆十四岁的少女余金津的“千字遗书”,她的“来去匆匆化作泥土,从此世上便不会再有我”曾让多少人心疼,曾让多少人泫然。(反面举例,指出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一味沉迷痛苦的可悲和沉痛,有说服力)

站起来,迈向前,那扇门有一丝亮光透出,于是你便知道它没有锁。与其哭泣,不如欣然面对,然后寻求改变,也许你推开的那扇门才是你真正期待的生活。(再次设喻,以“有一丝亮光透出的”“那扇门”暗喻摆脱挫折和痛苦后的充满希望的生活,照应开头)

桑兰说过:“奥远的xx我是摘不到了,但我要摘下人生的xx。”虚掩的门背后,是挫折的死敌——希望。(以“桑兰”的话作结,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zh1}一句卒章显志,号召“推开虚掩的门”,改变挫折处境,有诗意)

[点评]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统一了文章的立意,精选了部分材料,调整了不当的结构。“面对挫折,惟有积极地改变心态,方能战胜它,方能阻止痛苦进一步扩大”这一观点在文中既有明确表述,又贯穿始终。“塞尔玛”的故事成为引出观点的引子,司马迁、鲁滨逊、少女余金津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充实了文章的论证,桑兰的名言为文章的结尾增添了魅力。这样,观点更明确,论证更充实,结构更合理,材料更准确而典型。语言方面则保留了原文的风格,且更为流畅、精练。改后的文章可进入“一类下”评定,51分左右。参考评分:内容17+表达18+特征16=51分。

(升格后二)推开虚掩的那扇门

当一扇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门也会打开。我们经常紧盯着关闭的那扇门,却对已开启的门熟视无睹。——题记   

漫漫人生路,平日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挫折。有些人,将挫折看成是一种挑战,不断地努力奋斗,从而无数次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的人生高度;有的人,稍有不顺心,就怨天尤人,仿佛他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前者淡化了挫折带来的痛苦,鼓起勇气,主动出击,推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而后者,坐在已关闭的门前恸哭流涕,这无疑只是坐以待毙。(在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在挫折面前的不同态度,分成两类人,内容更简洁)“如果失去太阳时你掉下了眼泪,那么你还将失去满天星辰”。这样的前车之鉴对我们的人生不无益处。(引用诗句,明确了“前车之鉴”的具体内涵,过渡更加自然)

因为挫折会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那些安于现状,享受平庸的人才在挫折降临时感到莫大的痛苦;相反,追求上进,想不断突破自己极限的人面对挫折时反而感到高兴。正如“危机”一词:危险的同时,又一次机会降临了。与其放大痛苦,不如将挫折当作奋斗的动力。(简要分析两种态度的原因,指出“挫折”与“机会”同在,明确提出观点:“与其放大痛苦,不如将挫折当作奋斗的动力。”)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他自幼丧父,家庭贫困,没有受教育的条件,但他不顾重重困难,通过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了大儒,奔走列国,传承文化,留名青史。人们敬仰他,不仅仅因为他有渊博的学识,更因为他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知其不可而为之。

李阳说:“咬牙冲过去的痛苦就是快乐。”

几年前,疯狂的李阳凭借着自己xx的“疯狂英语”风靡全国。然而在光环的背后,李阳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苦痛经历。初中成为逃课大王,高一{dy}学期五门功课不及格,大学四年十三门功课补考,更创造了补考旷考的全校记录。在这样的挫折与压力面前,李阳没有沉沦,没有放大痛苦,而是毅然选择面对。在众人面前,他大声喊出英语,即使被他们看做疯子,他依然执著的坚持。后来,他的四级考试获得了优秀,轰动全校。再后来,“疯狂英语”诞生了。(分别以孔子、李阳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最终成就为例,正面论证观点)

如果孔子没有积极面对挫折,一代大儒就被历史长河湮没了;如果李阳认为困难大到不可克服,那么也没有闻名遐迩的“疯狂英语”。然而,历史上也有不少因为把痛苦放大而不去积极面对挫折的事例。(由此过渡到反面论证,但语言稍显生硬)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曾以“为学的三个境界”鼓舞一代代求学的国人拼搏进取的他,在面对自己一生钟情的古汉语的地位受到冲击、动摇之际,心生困惑和绝望,凄然投入昆明湖,以身殉道。在挫折面前选择逃避,这让人何等的痛惜!(以王国维为反例,虽能从某方面证明观点,但不够全面、辩证,有局限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朦胧诗大师,只因放大了痛苦而选择xx结束了鲜活的生命。高昂、激奋的诗魂最终未能帮他冲破生活的种种困惑。这到底是挫折不可战胜,还是自己拿着放大镜在看问题?(以顾城为例,有典型性。末句诘问有力,扣题紧密。“只因放大了痛苦”较为笼统,可以作一点阐释)

我们应当欣然面对挫折,而不是一味放大痛苦。(结尾点题,照应前文观点)。

一朵花的萎落不代表整个春天的荒芜,一次挫折也决定不了整个人生的成败。学会在挫折中涅槃,拿出勇气,推开那扇虚掩的希望之门吧。(结尾处回扣标题、题记,意味无穷)

[点评]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着重在立意和材料上作了调整。立意明确表述为“与其放大痛苦,不如将挫折当作奋斗的动力”,更加切题,贯穿始终。此外,围绕主旨重新组织了材料,充实了文章的论证部分,形成了“凤头、猪肚、豹尾”的格局。举例正反对照,有一定的说服力。且语言上作了调整,引用、比喻等多种修辞灵活运用,句式上整散结合,有文采。不足之处有三:一是对材料的概述不够简洁,比如李阳的事例;二是对材料的把握还停留在表层,未能深入本质。因此举例分析有局限性,理性分析不够,思辨性还不足,如王国维、顾城例;三是过渡还较生硬,语言的自如程度还有待提高。因此,改后的文章可进入“二类上”的评定,49分左右。参考评分:内容16+表达17+特征16=49分。

二类(中)作文的升格训练(升格前)话题: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做一个快乐的人(标题直接点明观点,言简意赅)得分:内容15 +表达14 +特征13 =42分

人的一生要遭受许多的痛苦和磨难,但是我们不能被它们xx,得做一个快乐的人。(开门见山明确观点,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有的人时常报怨,生活不如意啦,工作不如意啦,学习不如意啦……时常浸泡在所谓的“痛苦”当中,可当你仔细思考一下,这样是真正的痛苦吗?(反问有力,能引起思考,提示下文。但句子略有不通)生活贫困,那只是给你一个煅(应为“锻”之误)练自己骨气、品格、思想的机会啊!没听过“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经骨,饿其体夫……”(引用不够准确,有漏字、别字现象)吗?工作受阻,被老板骂,同事欺负,正是教你学会认真负责,自强自立啊!这可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必备条件。一两次考试没考好那也只不过是教育你踏实求实(“踏实求实”不太好,语义有重复处),努力勤奋而已,何来痛苦之有?(能联系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三方面展开论证,层次清晰。弱点是失之于笼统,没有具体事例的支撑,分析显得武断)由此可见,一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抱怨的痛苦并不痛苦,相反,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人生的财富。我们为何还要痛苦?快快乐乐地享受它们吧!(总结得出分论点,论证“为什么”的问题。反问句、祈使句增强了语气,有感染力。但前面的分析较单薄,说服力不够)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化解这些痛苦,享受快乐呢?(过渡段,“如何”引出对“怎么办”的思考)

我自己曾经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不是四处抱怨,就是自抱自弃。中考完后,我曾又气又怨,几天不说话也就为了那没考好的试(此处有语病,不通),低下的分数。在进校之前,我一直都对未来丧失信心,认为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就没有出头之日了。直到我进了学校,容(“容”应为“融”之误)入了学习,才发现未来并不如我想像中的灰暗。这里的老师一样认真负责,这里的同学一样友善热情。{wy}不同的是你自己是否带着悲观的有色镜头来看他们。新的学校、新的生活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无论是不是什么重点,{zh1}的结果都只能靠你自己打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自己努力勤奋,收获时绝不会差!痛苦就这样被我自己化解了,我享受到了快乐。(以亲身经历为例,有亲切感。但叙述较多,以叙代议,文体特征不统一。缺乏典型事例,缺乏理性概括)

看来,痛苦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痛苦”,它仅仅是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千千万万个激励我们成长,传授我们人生知识的机会罢了。当你面对它的时候,你自己的心态将决定它到底是喜是悲。(总结全文,强调“心态”的重要,引人思考)想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就要从自己的人生字典中删去“痛苦”这两个字。因为,它是为痛苦的人创造的!(照应“标题”和“开头”,以形象的比喻强化观点)

『总评』这篇作文提出了在遭遇痛苦和磨难时,“不能被它们xx,得做一个快乐的人”的观点,感情较为真挚。标题、开头、结尾都明确点题,立意显明。文章结构清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次循序递进。具体的分析段落中,句群之间条理分明。语言通顺,结尾段有一定的文采。但缺乏典型的论据,材料不充实;主体部分以叙代议,没有充实的论证;文体特征不明确,有“四不像”之嫌;个别地方语言突兀,不够通畅,错别字较多,书写不太工整。

『升格技巧』1.充实典型论据,按一定的类别精选事例。点面结合,从“生活、工作、学习”各方面充分证明“为什么”“不能被它们xx,得做一个快乐的人”,增强说服力。

2. 增强理性分析,统一文体特征。“如何在生活中化解这些痛苦,享受快乐”一段,可以变叙述为议论与抒情的结合,把“我”的经历压缩为一个事例,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其他事例,提炼出“怎么办”的具体建议。

3.加强对事例的分析,使观点更加自然、可信,能始终为主旨服务。

4.养成修改习惯,加强语言锤炼。首先要注意卷面工整,改正错别字,补齐缺漏字,尽量避免病句,引用名言、事例需注意准确、恰当;其次可多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和排比句,使语言更生动。也可加入适当的抒情,以形象化的语言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升格后(一)做一个快乐的人

痛苦似细细的绣花针,在人们血肉之躯上扎下千疮百孔。那种痛楚,是何等的难以承受。但我们不能在痛苦的深渊中沉沦,而是要振奋精神,做一个快乐的人。(以形象化的比喻作为文章的开头,既明确观点,又更具感染力)

人的一生总是会遭受到许多的痛苦与磨难: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顺利,学习遇难题,先天的残疾,后天的病痛……人们时常浸泡在所谓的“痛苦”当中。(从“面”上概述人生的“痛苦”,表明“痛苦”常见)

徐本禹,一个在大山深处支教的教师,从繁华的大城市走进贫困的山区,心灵的最深处回响着孤独寂寞的悲吟。中国女足,国人曾经的骄傲,2004年在雅典陷入历史{zd1}点,以0:8惨败于德国队,两年以来,逢德必败。从城市的风光到乡村的贫困,从昔日绿茵场上的铿锵玫瑰到此时受伤的花朵,他们所承受的失落、痛苦,令人难以想象。(以“徐本禹”、“中国女足”为例,进一步见出“痛苦”的普遍性,且分析扣紧材料,叙、析结合得好)

难道这些痛苦真是如此强大、不可抵抗吗?其实所有的痛苦,只是对人生的一种磨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千万个激励奋进的机会。(反问引出反思,强化“痛苦”的意义)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通过努力将痛苦化解,痛苦就会成为人生升华的垫脚石。(保留并丰富了原文的引用,充实了“为什么”的分析)

那么,该怎样化解痛苦,享受欢乐呢?(保留原文过渡段,引出对“怎么办”的分析)

正如徐本禹,承受了贫困与孤独,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扛起了孩子们眼中漫溢的阳光与希望。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日子里,他的爱与坚持让我们泪流满面。(照应前面的典型例子,强调“爱与坚持”的作用)

正如中国女足,在0:8的阴霾下,站了起来,坚持不懈地与痛苦作斗争。06年3月2日,又一次与德国的交锋,她们顶着痛苦顽强拼搏,以1:0击败了世界{gj}。铿锵玫瑰再一次在阳光中骄傲地绽放。(照应前文,分析中强调了“中国女足”的坚持不懈、顽强拼搏)

正如司马迁受宫刑之后,撰写《史记》,在历史长河中享受快乐;正如余根松,向心仪的绝症女孩表白,踏上红地毯,在爱与责任中享受快乐;正如张前东,在逃离矿难后,又勇敢地奔向死神,救援同伴,在自身人格光辉中找到快乐;正如张丹,在冬奥会上抛四周跳失败受伤,仍然坚持在“龙的传人”音乐声中,滑动着中国人的精彩;(由点及面,从不同事例的不同侧面诠释着“化解痛苦,享受欢乐”的途径。排比举例,说理形象,也有感染力)正如曾经悲观的我,中考失利后自暴自弃,但升入高中后才发现一切并不是那么灰暗,无论是不是重点学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是一个胜利者。(联系自我,更为亲切。压缩后,“我”成为众多典型事例中的“一个”,文体特征一致,内容更为充实)

其实,痛苦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沉重”。只要人们充满希望,就能将痛苦压在脚下;只要坚持不懈,痛苦也会在你面前俯首称臣。只要努力将痛苦化解,就会有更精彩的人生。(三个排比句,强化了“化解痛苦”的条件及意义,更有文采和说服力)

痛苦,它仅是人生中的炼狱,是鼓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从自己的人生字典中删去“痛苦”这两字吧,勇于面对痛苦,勇敢地走出阴霾,将痛苦化作重新起跑的垫脚石,奔向快乐的人生。(在原文的基础上,明确呼告,更有感染力)

[点评]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着重充实了典型事例,加强了理性分析,强化了文采。针对原来论证部分较为空泛的缺点,围绕主旨补充了典型事例,点面结合,充分论证了“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内容更加充实而有说服力。原来文体特征不明,以叙代议的弱点也得以纠正,观点寓于形象之中,更富理性和感染力。且全文在语言上作了多处调整,能灵活运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句式整散结合,更富文采。不足之处是理性分析还不够,思辨性还不足,语言有堆砌之感,过渡还较生硬。因此,改后的文章可进入“二类上”的评定,50分左右。参考评分:内容17+表达17+特征16=50分。

升格后二     做一个快乐的人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各种磨难与痛苦,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停下前进的步伐。就像赫胥黎说的:“充满着欢乐与战斗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引用名言开头,观点蕴于其中,含蓄而深刻)

是的,我们常遭遇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如意,学习的不如意,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郭小川说过:“生活象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就不会这样的可口。”(引用名言,证明挫折、痛苦的普遍性和意义)只有经受了风雨的侵蚀,才有了斑驳的记忆;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才有了光辉的足迹;经受了时代的变迁,才有了文明的诞生。(排比说理,形象而有气势)先天残疾却舞出灵魂的邰丽华,癌症缠身却勇夺奥斯卡{zj0}男配角的日本演员渡边谦,将无名小厂发展为世界名企的海尔集团执行官张瑞敏,他们哪一个不是经历了磨难与苦痛,哪一个不是在低谷中走向高峰,哪一个没有享受到痛苦后的快乐?无论是声名显赫的,还是默默无闻平凡生活的人,都不能阻挡“快乐的精灵”。(排比举例,由点及面,证明人人都会遭遇磨难与苦痛)

那么,要如何在生活中化解痛苦,成为快乐的人呢?(过渡,转入如何“化解痛苦”的论述)

首先,应该对生活坚持不懈。(提出分论点一:对生活的坚持)若是贫穷,则要勇敢的战胜它,因为它只是生活于一时的现状,只是物质缺乏的体现,但却并未让我们失去坚强的意志,在崇高的精神境界里,做一个富有快乐的人。若是灾难来临,也应豁达的挑战厄运。飞机的失事,战争的枪林弹雨也未将海明威xx,他用豁达、坚毅的心面对一切,谱写了不屈的搏击之曲。不放弃就是一种成功,一种快乐,我们应该在每一次的xx厌弃中,感受旖旎的阳光。(从“贫穷面前坚持快乐”,“灾难面前坚持豁达”两方面加以阐述,较有感染力。但海明威之例的引入有点唐突,须注意过渡)

马丁·路德·金说过:“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能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所以我们还应该拥有一颗坦然的心,我们应该平静的接受失败、痛苦,用行动努力创造奇迹。那是中国女排17年的等待,是中国几十年的奋斗,是法拉第执着的追求……他们坦然于一切的压力,坦然于外人的轻视,坦然于科学的失败,但最终都用快乐的心取得了成功。(从名言引出分论点二:拥有坦然的心。排比举例和分析丰富了论证)

我们还应该学会主动出击,学会自我调整。中考失利的我,也曾黯然神伤,但最终走出阴霾。我抛弃了心中的块垒。因为我们是在经历炼狱的人,每一次的递进,都是为了靠近天空。所以我发现,无论环境怎样,只要付出就会成为一个快乐而有价值的人。(提出分论点三:主动出击,自我调整。以自我为例,显得更为亲切、自然)

面对社会、人生、未来,我们可以去聆听花开的声音来感受冬天的离去;我们可以去追寻阳光的脚印来感受大地的温暖;我们可以去相信幸福的来临来感受光明的指引。(排比抒情,颇富感染力)它们造就了我们的成长,激励了我们的成熟。那么阴霾的天空也会挂起绚烂的彩虹,干涸的沟壑也会填满快乐的水滴而汇成悠远的江河。当我们痛苦时,让我们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勇敢地“删去”痛苦,追寻光明,做一个快乐的人!(既有形象的比喻,又有明确的呼告,收束有力)

[点评]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着重充实了典型材料,加强了理性分析,强化了文采。文章中大量引用名言、事例,从不同侧面充实了文章的论证部分,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文章对“如何在生活中化解痛苦,成为快乐的人”作了理性分析,提出了三个分论点,且能运用名言、典型事例、自己的切身体会加以阐述,使文章更为充实而有内涵。语言方面,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句、比喻句、反问句,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形成整散结合的句式,文采出众,感情充沛。不足之处是个别语句还较生硬;论述“如何化解痛苦”时,有些分析还不十分准确。比如“坦然”和“坚持不懈”的逻辑顺序,还值得推敲。因此,改后的文章可进入“一类中”的评定,54分左右。参考评分:内容18+表达19+特征17=54分。

二类居中作文的升格训练  话题:忘记与铭记

把美好放在心灵处(标题紧扣话题,简洁明了语言朴实得分:内容14表达15特征14=43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又是需要铭记的。(开篇扣住话题,摆明观点)

仇恨我们应该忘记,因为心录深处只珍藏美,丑恶的事在那里没有立足之地。

司马迁正因为忘记了他的仇恨和痛苦,让美留于他心中,才有了后来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才使中国的历史能永垂不朽。(列举事例加以阐述,形象具体,但“仇恨”及“美”的内涵未作具体阐释,评论不够准确)

屈原一位正义的君子,他在被小人污陷后并没有记住楚王的仇恨,他还是一心想到自己的国家,他在{zh1}并没有与小人同流合污,而是选择了“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墓志铭(可用屈原所写的名句,更恰当)。他忘记了丑恶,而使美好在他心中铭记。(分析不具体)

在悠悠的南山下,一位老人他正在采摘菊花,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运用名言恰当)而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过那种富贵的生活。他要忘记那社会的丑恶,使美好的品德在他心灵处铭记,他就是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陶渊明。(陈述格式未能与其余各段一致)

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使他美的形象在明火处点亮。(这段叙述太简略,与上段结构不相一致)

你听!那正吟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人君子,(“正人君子”的提法不好)他受过他国君的诬陷,他由于小人当道,被他的国君贬过。但他并没有铭记这些,他在面对许多高贵的权士时,他选择了“要留青白在人间”。他没有做背叛国家的小人,正因为它能忘记那种种的仇恨,才使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段文字所举事例中的人物不确定,是文天祥,还是屈原呢?)

古人已如此,现今的人又为何不能如此?(点评:由历史名人转向普通人,由“特殊"扩展到“一般”,使观点具有普遍意义,文章的意义更大)

有这样一则故事。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滩上写上“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甲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乙把甲救了起来,甲在石头上刻了“我的好朋友今天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滩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甲告诉了我们好的东西应铭记,不要的坏的事情铭记在我心中。(简单地把材料进行引述,不好。未能举出现今的具体例子,与前面不相称)

汉高祖刘邦并没有因为儿时,他的二叔看不起他,而让刘邦记住了,刘邦他忘记了这些,才使得大汉的江山如此昌盛。(所举事例又是古代的,与观点不能统一,意思不清晰,段与段之间衔接不够,语句有些不流畅)

只有在心灵深处珍藏着美,才能让我们像天使一样,展翅高飞。(结尾只谈“铭记”丢掉“忘记”,不够辩证)

让我们现在就展开我们的翅膀,(“我们”多余)向着那金色的海的尽头飞去,让美充满我们的行囊。(结尾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文采,能给阅卷老师好印象)

『总评』考试能紧扣话题和材料,提出了“把美好放在心灵处"的观点,内容集中,条理较清晰,所选事例较典型,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开头、结尾较好,语言较流畅,结构完整。2005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忘记与铭记”,但本文对话题的另外一部分“忘记”强调得不够,对材料的运用不恰当,对材料的评价不准确,一些材料重复。另外,结构上不够清晰,语言有些突兀,不流畅。

『升格技巧』1.结构上理顺,可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前面叙述历史长河中的典型事例,后面讲述现实中的理解和感受。

2.按一定的类别精选事例,例如“文学家、军事家、史学家”,使事例与标题相吻合,事例中的人物也应交待清楚。现实生活中的事例{zh0}选取新鲜的、贴近生活本身的现象,加以分析、阐述。

3.围绕自己的观点,概括叙述文中所举的详细事例,从不同角度增加一些略例,以增强文章的厚重感。事例之后加入分析和说理的语言,使文章观点更加鲜明,分析更深入,道理更服人,增强文章的“论”的色彩。还可适当加入抒情性的语句,使感情更加强烈,具有感染力。

4.多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和排比句,使记叙变得生动,尽量避免病句,进一步锤炼语言,多运用成语,引用名言准确、恰当,使文章具有可读性和文采。

作文参读一 把美好放在心灵处

生活中,许多事情选择忘记,就有了美好;许多事情选择铭记,成就了美好。

——题记(加入题记后,使观点更鲜明,有意蕴)

史家绝唱千古传  浩然正气人间留(用对偶句的小标题,使文段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明了)

苍茫天地间,司马迁正气凛然!在惨遭宫刑后,他并未选择铭记耻辱和伤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高度概括所举事例,简洁明了)他选择了遗忘!遗忘那些仇恨与耻辱,遗忘那些俗世的功名利禄!遗忘一个男儿汉的所谓“尊严”!他选择了铭记!铭记历史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铭记自己的执着信念!“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从此千古流传,万世不忘!(恰当地使用几个排比句和名言,使文脉流畅,感情强烈)

 听!文天祥正浩气凛然地吟着“人生自古谁无死,要留丹心照汗青”向我们走来。这些诗句不仅是他伟大人格的风标,也是他赤胆忠心的写照。(评价恰当,对所举人物做了充分的肯定,有说服力)由于小人当道,他受过奸臣的诬陷,遭受过君王的怀疑。他被贬谪,他被敌军囚禁,但他却选择遗忘这份委屈与苦涩,遗忘所受的不公!在权臣面前,他光明磊落;在敌军面前,他铭记“要留丹心照汗青”!他的浩然正气将在天地间长流!他的赤胆忠心也将永远彪炳史册,光耀万世!(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感情热烈)

一派悠闲万世流  豪情万丈天地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悠南山下,陶渊明正在采摘菊花,他是那么的怡然自得。(形象的描述,符合人物特征)此时的他,已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早已忘记了功名利禄和封妻荫子的世俗之路,忘记了小人的蝇营狗苟,忘记了人世的丑恶!他铭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追求,铭记了自然的山水给予他的灵性和才情。这才是我们的五柳先生所要的生活!(所选事例典型,引用名言恰当,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有气势,富有文采)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仙李白,一生潇洒,豪情万丈,不合流俗。他也曾大呼“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曾幻想“大展宏图”。但当现实与我们的“诗仙”格格不入时,他选择“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遗忘那些曾经的辉煌和不可一世。他铭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明白了“古来万事东流水”!他怀着一腔热血和怀才不遇的激愤,纵情山水,潇洒畅快。豪情之美根源于心,在明火处点亮。这才是我们的“谪仙”想要的生活!(引用李白的诗句穿插进文章,生动,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

真挚友情{yj}记  心灵深处美长存

一则故事: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甲在沙滩上写下了自己的愤怒。而另一次,甲落水,乙冒着生命危险救了甲。甲在石头上刻下了自己的感激,甲说:“写在沙滩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甲告诉了我们美好的东西应该铭记,丑恶的东西应该忘记。(对材料加以点评,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铭记应该铭记的,忘记应该忘记的,剩下的就是美好,从千年前到千年后,是什么如烟般飘逝,又是什么永恒不变?心灵深处的美好流芳百世。

只有在心灵深处珍藏着美,才能让我们像天使一样展翅高飞。

让我们现在就展开翅膀,向着那金色的海的尽头飞去,让美充满行囊。

(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点题,使文段更有文采。)

『点评』: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重点在内容、结构、材料和语言等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修改后,文章观点更加鲜明,感情更强烈,内容上更加集中,更有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结构上运用小标题的形式,使文章更加条分缕析。所举材料更加典型,更有说服力。语言上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锤炼,多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文采。修改后的文章,可以进入“一类中”作文的评定中,大概55分左右。参考评分:内容18+表达19+特征18=55分。

作文参读二  把美放在心灵深处

当我们在生命的长途中跋涉时,才发现生活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那颗小小的心要承受多大的负担啊,痛苦的、欢乐的、丑恶的、美丽的。生活是为了追求美好的事物,所以仇恨我们应该忘记,因为心灵深处只珍藏美,丑恶的事在那里没有立足之地。(开篇扣题,在原文的基础上作了铺垫,更有文采)

屈原,他忘记了仇恨,忘记了污蔑,他记住了兰草的洁净与脱俗,于是在唱出了“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千古绝唱后自投汨罗江,留下了一身清白。(引用出自《屈原列传》,更为准确。忘记“仇恨”“诬蔑”,铭记“洁净与脱俗”,较原文笼统的举例更为透彻)

司马迁在遭受了奇耻大辱后,痛不欲生。但终究,完成《史记》的美好愿望战胜了痛苦,他“欲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样举司马迁之例,但诠释了“美”的具体内涵)

陶渊明——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在悠悠南山下采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忘记了污浊的世俗,只有那高洁的菊花留在他心中,于是便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松菊生涯。(调整了句式,使之与前后相称。引用来自陶渊明的《饮酒》,更为恰切。“高洁”点出了“美”的内涵)

当一代诗仙李白高吟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他忘记了官场中的勾心斗角,一心向往着把酒言欢之乐,吟诗作对之乐,他“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丰富了对李白的分析。“一心向往着把酒言欢之乐,吟诗作对之乐”使“美”不再空泛)

先贤们着一身墨衣素袍将世俗的尘杂化作云烟,把高洁与美丽化作心灵最深处的一朵白莲。现代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言形象而富有内涵,内容由古而今,巧妙地承上启下。)

海伦·凯勒忘记了失明带给她的痛苦,黑暗带给她的不幸,心中充满了沙利文老师带给她的斑斓色彩和无限的温暖与关爱。于是阳光驱走了黑暗,照亮了她的心。

奥黛莉·赫本在疾病缠身之际,心中所想的依然是那些受帮助人民的灿烂、真诚的微笑;心中所挂念的依然是受苦的民众,疾病打不倒她。(连举“海伦·凯勒”与“奥黛莉·赫本”两个外国事例,分析紧扣“忘记”与“铭记”,更为充实)

史铁生在经历了一番痛苦、沮丧与颓废之后,对生命真谛的领悟驱走了他心中的怨愤,来自母亲的最温暖的关爱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重新振作起来,那个脱胎换骨的他在地坛顿悟了生命的真谛。

中国女排在继1984年后的20年里一直在苦痛中成长,她们忘记了辛酸的泪水,伤痛的煎熬,只是抱着坚定的信念,带着国人的期待,终于在2003年的日本世界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摘得桂冠。(连举两则中国事例,且都是现代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有说服力,有内涵)

只有忘记了身心疲惫的负担,忘记尘世的玷污,在心灵深处珍藏着美,才能让我们像天使一样,展翅高飞。只有铭记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快乐地走完生命之旅,才能在穿越茂密的荆棘林时痛并快乐着!(结尾关照“忘记”与“铭记”两个侧面,更为严谨,照应开头))

『点评』: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着重在材料上进行了丰富,在结构上作了调整,在语言上进行了润色。一方面,补充了原文中匮乏的现代人的事例,使举例涉及古今中外,且前后匀称。另一方面,对已有的事例进行了挖掘,使原文中笼统的“美”有了具体的内涵,每一个事例突出一个侧面,因而更有意蕴而丰满。此外,删去了不必要的举例,调整了部分句式,使前后浑然一体,结构更为严谨。不足处在于理性分析还有些薄弱,深刻性还有欠缺。修改后的文章,可以进入“一类下”作文的评定中,大概评分:内容17+表达18+特征17=52分。

 

郑重声明:资讯 【高考升格作文技法指导】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