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种粮是一个危险信号反通胀须"两害取其轻" - 出国金融- aghast - 和 ...
减少种粮是一个危险信号 反通胀须"两害取其轻" [转贴 2010-01-30 14:42:07]   
减少种粮是一个危险信号 反通胀须"两害取其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近日,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这样对记者表示,新出现的通胀压力包括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加速上涨、农产品价格向加工食品价格的传导、农民种粮意愿的减弱以及通胀预期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对此,马骏建议政府实施"一揽子"反通胀措施,其中包括加大加息的幅度和频率、压缩非重点财政支出等八项措施。

      五压力推动通胀恶化

      <21世纪>:今年2月份同比物价上涨飙升到8.7%,但仍有不少人认为这是雪灾和春节等一次性因素导致的,而去年来国家鼓励农业生产的措施即将带来供应的明显恢复,所以不必过虑。对此,你怎么看?

      马骏:我认为这种判断过于乐观,而且一旦误导和延误决策,后果难以设想。事实上,通胀压力非但没有结束反而在加大。我认为,五个新的通胀压力需要特别xx。

      首先,原材料成本推动带来的通胀压力将加剧。我们对六种主要原材料(铁矿砂、动力煤、钢材、水泥、铜、铝)今年平均涨幅预测为25%,是去年的4倍。

      第二,劳动力成本推动通胀压力也在加大。最近我对部分制造企业进行了调研发现,企业的利润压力主要来自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原材料涨价,多数是因为上游企业自身劳动力成本上升。因此,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已经成为直接推动通胀的原因。另外,许多企业的职工以物价上涨为由要求增加工资。这表明,劳动力成本和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互为因果。

      第三,农产品价格向加工食品价格的传导将继续。今年1月份农产品价格大涨18%以后,有一部分的涨价压力会在今后几个月内继续传导到加工食品。

      第四,粮价可能成为下半年通胀新的导火索。我估算,目前的种粮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但粮价仅上升6%,种粮的成本收益率已经从去年同期的21%下降到目前的16%。我们最近在九个粮食大省对近200名村长(或农户)调查发现,10.8%的被访者表示今年将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仅4.1%将增加种粮面积。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旦农民种粮意愿下降,减少种植面积,粮价上涨并引发农民惜售,后果将十分严重。

      第五,通胀预期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对国际经济数据研究表明,一旦通货膨胀率超过4%,通胀预期将可能推动通胀,反过来通胀加速又会加剧预期。在我国,1988年的由于通胀预期引起的实际通胀大幅上扬的案例还历历在目。虽然目前看来,这一轮通胀上升到当时幅度的可能性不大,但绝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不可低估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影响力。

      <21世纪>:如果通胀继续恶化, 到底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马骏: 国际经验表明,一旦通货膨胀率超过5%,对经济增长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较高的通货膨胀必然伴随着通胀率的高度波动,而在价格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由于无法预测今后的xxxx,就必然会减低投资意愿,导致经济增长的下滑。另外,高通胀迫使政府采用的紧缩措施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在中国,1980年代中和1990年代中的两次高通胀(通胀在高点均达到20%以上)期间,政府被迫采用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全面控制物价、存款保值等手段,但代价是巨大的:GDP的增长率均从周期的高位到低谷下降了一半左右,降幅达6-7个百分点。

      从金融领域来看,如果由于高通胀而带来此后经济大幅减速,必然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明显上升。一旦预期恶化出现银行挤兑,还将导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另外,如果经济明显下滑,股市就可能进入一个长期熊市。越南的通胀率从去年9月份的8.8%飙升到今年2月份的15.6%,同期股市指数跌幅近40%。此外,高通胀会带来收入分配严重恶化。收入分配的恶化和由于经济减速带来的失业率的上升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揽子措施反通胀

      <21世纪>:你对反击通胀的政策建议是什么?

      马骏:目前,通胀的性质与去年有很大变化。由于2月份CPI涨幅超过8%,加上之前所说的五个新的通胀压力,现在的主要风险已经演化为成本推动型和预期推动型的全面通胀。所以当前的反通胀战略不能仅仅依赖改善农业生产,因为这些措施最终导致供给恢复还有一个相当长的滞后。短期内应该采用一系列更有力度的控制总需求的政策(即货币政策和部分财政支出的同时紧缩),同时辅之以若干增加供给的措施,才能将通胀继续创新高的势头及时压住,从而稳定预期。因此,我建议政府采取"一揽子"反通胀措施。

      {dy},加大货币政策紧缩力度。现在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已降到负4.6%,在物价环比每月以100个基点以上的速度上升的情况下,每次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27基点已经无法体现"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力度,建议迅速提高每次加息的幅度和频率。

      第二,压缩非重点财政支出。比如规定,在今后半年中,中央和地方在原预算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削减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行业的资本性支出。虽然推动这些政策难度很大,但有助于增强民众对政府反通胀的决心和能力的信心。

      第三,清理并取消一批直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部分政府收费,尤其是不规范收费,这将有助于稳定非食品价格。国内在房地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不规范收费十分严重,对通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比如,增加对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和对投入品的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等。

      第五,建立农产品运输的低成本绿色通道。由于油价和其它成本攀升,一些农产品运输成本(如从河南运到上海的猪肉)占销售价20%。这些运输成本也成为推动近期价格上涨的一个理由。

      第六,停止大部分农产品和其它短缺产品出口。因为,部分农产品和化肥去年以来价格上升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价格,企业开始增加出口。

      第七,加强利用政府储备调节农副产品价格的。可考虑通过增加进口部分农产品以建立更加充足的储备,在必要时点及时有力地向国内市场投放,以稳定价格。

      第八,缓行若干可能加大通胀压力的改革措施。比如,资源税和定价机制改革、环保税费改革以及劳动合同法某些条款的具体落实都可能在短期内继续加大成本上升和向消费物价传导的压力。

      反通胀必须"两害取其轻"

      <21世纪>:你提的{dy}条建议是要加大加息的幅度和频率,但是很多人担心这么做会导致更多热钱流入,因为美国正在减息。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马骏: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决不应成为不加息的理由。在目前巨大的通胀压力下,只有"两害取其轻"。如果不加息,负利率继续恶化,一旦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出银行体系,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加息在几个月内引致更多热钱,通过加强一些有关监管措施及花一些对冲成本还是能够控制对总体流动性的短期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几个月后美联储停止减息,而欧洲央行继续减息,则美元在下半年有可能反弹,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可能明显放缓,热钱压力届时自然会减弱。当然,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对非法资金流入的监管力度,比如高调进行大规模的"热钱大检查",吊销一批违法操作机构的执照,从舆论和实际监管上抑制住热钱的势头。

      <21世纪>:你的八条政策建议囊括了很多部门和行业,其实是希望大家共同分担反通胀所必须的成本?

      马骏:国际经验表明,通胀率进入7%-20%区间内,通胀预期恶化导致惜售、囤积、甚至{qg}的可能性就将明显加大。我们对24个国家和地区的案例分析表明,在通胀率达到8%以后,有65%的可能性是通胀会继续上涨到10%以上,此后的平均通胀峰值达到16%。由于目前我国2月份物价同比涨幅已经达到8.7%,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果断和更有力度的措施,全力将通胀率峰值(同比物价涨幅)控制在10%以下。

      至于反通胀的代价,简单说,如果目前当机立断采取有力措施将通胀峰值遏制在10%以内,这些措施的成本可能是经济增长比去年放缓2-3个百分点。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可以承受的。但如果错失良机而通胀飙升到15%,此后不论采取何种措施,所付出的成本都可能是让经济增长大幅下降5-7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没有人会是赢家。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减少种粮是一个危险信号反通胀须"两害取其轻" - 出国金融- aghast -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