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通知(续)_非凡 ...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目前,职工的标准工作时间为每日工作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四十四小时。但企业可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标准工作时间范围内合理安排生产和劳动时间。但每日不能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能超过四十四小时。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本条应理解为:

     (一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的用人单位,在实行新的工时制度下,应既能保证劳动者享受缩短工时的待遇,又尽量保证劳动者的计件工资收入不减少。

     (二)如果适当调整劳动定额,在保证劳动者计件工资收入不降低的前提下,计件单价可以不作调整;如果调整劳动定额有困难,就应该考虑适当调整劳动计件单价,以保证收入不减少。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本条应理解为: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有一次24小时不间断的休息。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劳动部、人事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中规定:“由于工作性质和职责的限制,不宜实行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由国务院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劳动、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如:出租车驾驶员、森林巡视员等。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根据1949年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之规定,元旦,放假{yt},一月一日;春节,放假三天,农历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国际劳动节,放假一日,五月一日;国庆节,放假二日,十月一日、十月二日。
     本条第(五)项具体指:妇女节,放假半天;少数民族习惯的假日,由少数民族集居地区的地区人民政府,规定放假日期。其他纪念日、不放假。属于全国人民的假日,如适逢星期日,应在次日补假;凡属于部分人民的假日,如适逢星期日不补假。休假节日不包括职工的带薪年休假。(本条已修改)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本条中的“延长工作时间”是指在企业执行的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上的加班加点。本条中的“生产经营需要”是指来料加工、商业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等情况。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条第(三)项中的“法律、行政法规”,既包括现行的,也包括以后颁布实行的,当前主要指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规定的四种其他情形:
     (一)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者营业的;
     (二)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三)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的;
     (四)为完成国家下达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的。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本条的“工资”,实行计时工资的用人单位,指的是用人单位规定的其本人的基本工资,其计算方法是:用月基本工资除以月法定工作无数即得日工资,用日工资除以日工作时间即得小时工资;实行计件工资的用人单位,指的是劳动者在加班加点的工作时间内应得的计件工资。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本条中的“工资水平”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
     本条中的“工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工资分配的总数量。
     本条中的“宏观调控”的具体办法,可执行《关于加强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的实施意见》(劳部发[1993]299号)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本条中的“经济效益”包含了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状况两个重要的因素。
     本条中的“依法”,指依照法律和法规。目前主要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等。
     本条中的“工资分配方式”是指单位内部的工资制度,包括工资构成、工资标准、工资形式、工资增长机制等。“工资水平”是指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职工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zd1}工资保障制度。{zd1}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zd1}工资标准。
     本条中的“{zd1}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zd1}劳动报酬,{zd1}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津贴、补贴,但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特殊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排除在外。{zd1}工资的具体规定见《企业{zd1}工资规定》(劳部发[1993]333号)。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zd1}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zd1}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本条中的“{zd1}生活费用”,应为劳动者本人及其赡养人口为维持{zd1}生活需要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吃、穿、住、行等方面。一般可采取参照国家统计部门家计调查中对调查户数的10%{zd1}收入户的人均生活费用支出额乘以赡养人口系数来计算{zd1}工资额,再根据其他因素作适当调整并确定。具体计算办法可参考《企业{zd1}工资规定》附件。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本条中的“货币形式”排除发放实物、发放有价证券等形式。“按月支付”应理解为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工资,实行月薪制的单位,工资必须每月发放,超过企业与职工约定或劳动合同规定的每月支付工资的时间发放工资即为不按月支付。实行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周工资制的单位工资也可以按日或按周发放,并且要足额发放。“克扣”是指用人单位对履行了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劳动者,不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其工资。“无故拖欠”应理解为,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在规定时间内故意不支付劳动者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定休假日,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休假的时间,包括法定节日(即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及其他节假日)以及法定带薪年休假。
     婚丧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以及其直系亲属死亡时依法享受的假期。
     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是指:行使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担任人民法庭的人民陪审员、证明人、辩护人;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会活动占用的生产时间等。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本条中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主要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处理制度。
     本条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是指关于xx、限制或预防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规定。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分三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第五十三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本条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主要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如:女工卫生室、更衣室、饮水设施等)。
     本条中的“国家规定的标准”主要指劳动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
     本条第(二)款被称为“三同时”,《矿山安全法》、《尘肺病防治条例》、198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1988年劳动部颁发的《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规定》和1992年颁发的《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对“三同时”制度作了具体规定。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本条中的“国家规定、主要指:《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一些国家标准,如:《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等。
     本条要求企止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场所和生产设备,工作场所的光线应当充足,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筑施工、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报警装置、通讯装置、安全标志等。对危险性大的生产设备设施,如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企业内机动车辆、客运架空索道等,必须经过安全评价认可,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安全使用许可证后,方可投入运行。企业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是经过政府劳动部门安全认证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十五 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本条中的“特种作业”指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有十类:

     (1)电工作业;

     (2)锅炉司炉;

     (3)压力容器操作;

     (4)起重机械作业;    

     (5)爆破作业;

     (6)金属焊接(气割)作业;

     (7)煤矿井下瓦斯检验;

     (8)机动车辆驾驶;

     (9)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

     (10)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和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劳安字[1991]31号),对特种作业的范围和特种作业人员条件、培训、考核、发证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特种作业资格”是指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过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由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它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种。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本条中的“依法”,主要指《矿山安全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以及劳动部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有关问题的解释》、《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文的解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职业病报告办法》等。   
     第五十八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本条中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禁忌从事的劳动”,可以按照《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劳安字[1990]2号)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83)等规定执行。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本条中的“高处作业”是指二级高处作业,即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5米以上(含5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低温作业”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冷水作业”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小于12℃的作业。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四条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本条中的“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是指:
     (一)森林业伐木、归塄及流放作业;
     (二)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5米以上(含5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即二级高处作业;
     (三)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
     (四)其他对未成年工的发育成长有影响的作业。
     第六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六十六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第六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第六十九条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一条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本条中的“社会保险水平”是指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标准及费率水平。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本条中的“社会保险类型”是指需建立基金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种社会保险。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本条中的“依法”是指法律、法规。目前主要依照《劳动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本革的决定》和地方性法规等。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继续依照有效的劳动规章及一些规范性文件执行。
     本条中的“社会保险待遇”是指养老、疾病、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和死亡等保险待遇。
     本条中的“法律、法规”主要指正在制定中的《社会保险法》和5个保险条例。
     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xxxx的责任。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职能由法律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对此条的理解:《劳动法》已对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及其职责作了规定,即该机构及其职责都是有法律依据的。该机构的设立和具体职能将在《社会保险法》中加以规定。在该法未出台之前,依现行劳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执行。本条中的“依照法律规定”是指正在制定中的《社会保险法》。
     第七十五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
     第七十六条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十条 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
     劳动争议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第八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本条中的“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是指政府指定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者有关社会团体的代表。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本条中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十四条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本条中的“依法”和:“劳动法律、法规”均指现行的劳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对本条的理解:劳动部门依据《劳动法》行使监督检查权。依据《劳动法》、《矿山安全法》以及其他劳动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对用人单位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并处理违法行为。
     第八十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证件,秉公执法并遵守有关规定。
     第八十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十八条 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条中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劳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国家技术标准等。      
     第九十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zd1}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本条中的“无故”同第五十条的说明相同。“工资报酬”可以理解为延长工作时间所依法应得的劳动报酬。
     第九十二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dy}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本条规定,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其分工在于看其监督检查的范围是否属于劳动工作,凡属劳动工作,依本法第九条、第八十五条,由劳动部门行使监督检查权,进行处罚。反之,则应由其他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依法行使监督权。
     刑法{dy}百八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九十三条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条中的“对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可根据刑法{dy}百一十四条处理,即“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九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对劳动者实施了本条所禁止的行为,公安机关将根据本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等、人民法院将根据《刑法》{dy}百三十四条、{dy}百四十三条、{dy}百四十四条等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七条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本条中的“依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
     {dy}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dy}百零一条 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条中的“依法”是指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y}百四十六条、{dy}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追究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dy}百零二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dy}百零三条 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dy}百零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条中的“依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等。
     {dy}百零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处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dy}百零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法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报国务院备案。
     {dy}百零七条 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郑重声明:资讯 【劳动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通知(续)_非凡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