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古镇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在去了很多的古镇后独对光福特别的神往,流连。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听老板李建丰说起为何会做橄榄核雕刻的,这要从2004年开始说起。在此之前,李建丰以做玉雕刻为生。早前从事机车修理。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来收玉的客户手上戴着一条非常漂亮的手链,问他是什么玉做的,客户哈哈大笑的说:“你们生在核雕之乡而不识这核雕刻的玩意儿,有点觉得有趣,其实我这条手链是你们这儿的橄榄果核雕刻的,只是玩的时间长了才变成象玉一样的”。从此李建丰他对橄榄果核雕刻的玩意儿起了兴趣,开始琢磨起雕刻橄榄果核的事情。刚开始时,他对橄榄果核不甚了解,看了很多玩过的核雕刻一会儿以为是塑料做的,一会以为是用油漆加工过的,什么也不相信橄榄果核会是这个模样,后来才搞明白了橄榄核雕刻原来也有很深的学问,一点也不比玉雕刻差。懂了核雕刻的知识后真正的喜欢上了核雕刻,后来干脆专业的做上了橄榄果核的雕刻。刚开始也找不到能请教的人,就自己一点一滴地琢磨。虽然,有时候雕出来的东西不成样,但在自已眼中,这些自己的作品仍然视为珍宝。雕刻核雕刻成了他的主要爱好。要知道,这可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做的。首先要能静下心,其次要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刚开始只是好奇,喜欢而做,后来发展到以核雕刻为生;技艺也越来越熟练。逐渐地,有了固定的买主,变得越来越畅销。当今很多人都挺喜欢这种中国传统的东西。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也高了,花一百几千的买个小玩意儿不仅可以当装饰品,而且还能驱邪保平安,体现个人生活品味,何乐而不为呢!”现在,建丰的核雕已经是供不应求了,坐在家里都有生意上门,所以在近二个月他让他老婆也在家做起了这个核雕刻。笔者在他家里,只见他与我们对坐谈笑,目不视核,手不停的摸着核坯,锉上几锉,没多久,就将橄榄果核雕刻出基本的图形来,在他心灵手巧的作用下,成为了富有造型意义的物件和凝结着爱与美的艺术品。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代文明的强势攻击下,这些蕴含着纯真感情的质朴艺术品,会以它的独特带给我们一股暖人心脾的感觉。不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核雕的工艺比较简单,只要把核搞净,掏出里面的仁,把表面略微磨平,就可以直接雕刻。但要把它做得精美,可是很费功夫的。每做一个就要消耗数天的时间。有时一个复杂的题材要耗时间十数天或一个月之久,更重要的是极为消耗心力,有时为了一件作品的构思会花上很多的时间长时间的坐着像个傻子一样,呆呆的不动。开始着手做一件作品后要经历选材、塑型、雕刻、打磨、这几个步骤。首先是选材,橄榄核雕刻是核雕中较难的一种,因其坚硬异常,表面凹凸不平,形状又二头尖中间空,是一种以“形”施艺的工艺品。雕刻时就要针对核的大小、色泽、纹理进行构图,合理布局,使表达的内容与核的外形巧妙结合。一颗核不是什么造型都可以雕的,有的适合雕人物,有的适合雕动物,拿来雕小狗的果核,就不能用来雕菩萨,不然,雕出来肯定不成样子。比如老虎的造型就要果核长度短小,中间段比较饱满。此外,每颗核的质地多不一样,因此,核雕刻一般是就着材料再来构思,可见,核雕刻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再就要是塑型了。比如花篮的造型,先把选好的核,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留好篮柄,下面留好篮筐。之后是切刀,只看到他一会儿用刀锯来来回回挫拉,一会儿又用锯尖切磨,煞是认真辛苦。然后是雕刻,这也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功夫。刻完以后用砂纸一打,表面就光洁细滑了。假如是核舟之类的摆件,在做好之后,要把东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而且还要四处观望,从整体角度看看是否能够放稳。“{zh0}是要一放,能立在那儿为好,不能放不平。倒下来就不方便摆饰了。”打磨好{zh1}就是上油,一般上的是食用植物油,{zh0}是橄榄油尽量显出橄榄果核本身的颜色,据他作坊的几个艺人介绍说,他们的雕刻作品中,十八罗汉是{zh0}卖的。不过,“在这些里面,要数弥勒佛最最难做,也最为独到。”因为一般的人对十八罗汉的长相没有固定概念,而对佛祖的形像基本上只有几种,所以稍微功夫不到就会让人看出雕工的不足,这也是这边很多艺人做十八罗汉不带佛头的原因之一。”听到他们这样的说和看到他们这样的做,真的让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不由得不对核雕刻产生兴趣。据建丰核雕坊主人李建丰说:中国核雕艺术历史悠久,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盛行于唐宋,繁荣发展于明清时期。源远流长,究竟起源何时,尚难考定,查阅古典史籍,宋代中期就有它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达到昌盛,不但已成为皇室官妃、达官贵族把玩珍藏之品,而且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明时皇宫里还有专刻桃核的能工巧匠,为皇宫大臣雕刻桃核艺术品,供其玩赏。到了清朝,核雕名匠更是层出不穷。乾隆年间的桃核雕刻艺人杜士元,当时被誉为“鬼工”。明初期因受佛教的影响,人们将用桃核、杏核等雕成的生肖、神仙人物、祥瑞等系于身上,以驱邪保平安。 光福还是《 太湖美》这首歌曲的诞生地,当年任红举在光福军营体验生活,目睹了太湖游击队同日伪激战的场所 ― 光福冲山芦苇荡;感受了光福渔港村渔民欣欣向荣的景象,触景生情,写出了 《太湖美 》 的歌词,经龙飞谱曲后,这首歌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而现在的光福, 《 太湖美 》 所描述的情景,依然展现在人们眼前。 《 红楼梦 》 第四十一回,通过妙玉之口,讲述了光福玄墓山下的梅花。黄梅戏《 天仙配 》 , 《 甲午风云 》 、 《 梅花巾 》 等电影在光福拍摄。协助刘秀平叛王莽篡政的东汉大司徒邓禹,功成名就后,隐居光福,后人为祭祀邓禹而建了司徒庙,其隐居的山则叫邓尉山。查阅《 资治通鉴 》 ,史书中关于邓禹的记载同现实中的传说是吻合的。光福名胜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仍有很强的渗透力,许多以“邓尉”、“香雪海”命名的商店、厂家、饭店在苏州随处可见。如苏州市区的“邓尉路”和“香雪海电冰箱”就是典型的例证。对光福了解深了会让你有一种想在光福安度晚年的想法。 文章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