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阿里巴巴xxkdeng的博客BLOG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
一、医药行业,朝阳行业
      医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只要生命不息,医药行业的发展就xx停止。由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疑难顽症,促使医药业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因此,医药行业是一个不断向前的朝阳行业,永远没有成熟期;同时也是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据测算,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37,即生活水平提高1 个百分点,医疗消费水平增加1.37个百分点。
      可见医疗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高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增长速度。医药产品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zj2}产品,通过医院或医药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马上进入消费领域,因而直接受到居民医疗保健需要的影响,也即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会很快体现在对医药保健品需求的提高上,而且后者的提高大于前者,近两三年来保健品市场的迅速扩大即是一个例子。
      我国是世界上{zd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占全球的20%,预计到2000年中国人口将增长到13亿,2010年则将达到14亿;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社会的逐步老龄化,使医药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占80%的农村人口,目前仅享有20%的医疗卫生和药品资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使农村医药市场具有根强的扩张潜力。从人均水平看,我国居民的医药消费水平仍处低位。1994年我国人均用药7美元,仅为日本的1.6%,法国的2.2%,美国的2.3%,也远不及波兰、墨西哥、南非等国,在世界上处于低下水平,因此,我国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必定高于国际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随着居民医疗保健知识的丰富和医药商业的发展,市场对非xx药的需求会有很大增长。这是我国医药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本背景。
      广义的医药行业涉及化学药品、中(成)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医药商贸等,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医药行业和上市公司主要指生产药品(包括中西药)的企业。
二、我国医药行业特点
  1、数目多,规模小
     据统计,1990年我国有医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1995年已增加到4000多家,其中90%以上为小型企业,致使制剂生产能力约有50%闲置。我国目前有9000多家医药企业,但{zd0}的企业年销售仅20几亿人民币,这与跨国制药公司相比只是一个小药厂。我国95年的医药销售总额汉相当于一个跨国制药集团的年销售额。由于80年代初对药品生产出现宏观管理的失控,造成了同品种药的大量低水平重复生产,从而形不成与国际同行进行竞争的能力。
2、以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工业为主导
我国是原料药生产大国,又是原料药出口大国;近年来原料药立业发展迅速,青霉素产量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0%以上,成为该产品世界{zd0}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维生素C的生产也占该产品世界总量的30%以上,是世界上第二大生产国。
     xx制剂方面,也正朝青新剂型、新品种方面发展。到1997年我国化学制药工业已能生产3000多种制剂产品。但从产业结构上看,制剂工业仍落后于原新药工业,目前,我国一种原料药平均只开发上市2.7个制剂品种,而发达国家则达8-10 种,这使xx资源性浪费很明显,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研制开发能力较弱
      我国医药行业正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 “八五”期间累计有 1500多种中西新药开发成功并投放市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仍很低,新药的研制能力不强,主要进行国外已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的仿制。而同时,国外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却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开始涉足我田医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已对我国医药工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及影响。
           最近我国医药进出口情况
    2004年我国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分别是52.31亿美元和73.66亿美元,进出口金额比例约为1:1.4。其中,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原料药进口同比增长43.6%,医药商品出口总额增长61%,几乎全部来自于化学原料药出口增长所带来的贡献。
2004年前三季度,我国的医药进出口总额为78.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95%。其中,进口总额为37.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91%;出口总额为40.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7%,实现贸易顺差2.91亿美元。9月份当月,医药进出口总额为9.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40%。其中,进口总额为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8%;出口总额为5.0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8%。当月实现贸易顺差0.42亿美元,延续了今年以来除2月份外(季节因素影响)实现顺差的良好势头。比较1季度的0.84亿美元、上半年的2.43亿美元,前3季度贸易顺差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这表明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正稳步提高。
     从医药产品贸易的主要品种类别看,前三季度,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在医药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者所占比例几乎接近3/4,总额分别达到了32.53和25.11亿美元。从增速看,卫生材料达到33.88%,为各类产品之首,其次是中药材的25.34%,第3位是医疗器械的24.62%,化学原料药增长了14.41%。
一、    医疗器械占据半壁江山
前三季度,医疗器械进口总额为20.19亿美元,同比增长16.58%,占了医药产品进口的半壁江山;化学原料药进口虽然与去年相比未见明显增长,但还是以6.24亿美元牢牢占据次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药居然排在了第3位,总额达到了5.36亿美元,同比增长达8.16%。
      虽然前3季度我国医疗器械持续了进口大于出口的逆差现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最近几年,我国医疗器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医疗器械进口的增长速度开始逐渐变缓,同时出口的增长速度却在不停加快,相信随着一些大型的、先进的医疗器械国产化率的逐步提高、国内使用率和对外出口率的大幅增长,医疗器械进出口平衡甚至是顺差状态会早日到来。
      中药作为我国的“当家”品种,为何也会出现逆差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实!即使前三季度中药材的进口总额只有0.38亿美元,自身实现了1.1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由于中成药的大量进口,导致整个中药行业出现了2.72亿美元的较大逆差。究其根源,我国的中成药在质量、疗效上与进口中成药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和重视的现实。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日趋加大对植物药的开发和研究,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原本就有使用植物药传统的国家、地区更是走在了前面,他们在资金、观念、技术装备、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优势明显,研制成功了质量、疗效高出一筹的中成药,拉大了与我们的差距。基于此,我国企业首先要更新观念,不能再把传统当宗旨、把原始当特色,要充分研究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反映在药品消费上的心理差异,加快中药产业现代化步伐!
二、进口逾亿美元的产品增多
     前三季度,从具体产品看,“未列名混合或非混合产品构成的药品”以4.78亿美元的进口额排在第1位,同比增长了12.59%;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X射线应用设备和彩色超声波诊断仪以2.32和1.69亿美元的进口额分居第2和第3位。
     前三季度,进口额上亿美元的品种有11个,而进口额前10位的产品总额达到了17.45亿美元,占了进口总金额的46.02%。在前10位的产品中,有7种隶属于医疗器械,这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对进口医疗器械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同时也说明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原料药和医疗器械仍是出口增长点
今年前三季度,化学原料药出口一如既往地拔得头筹,出口额同比增长18.78%,达到18.86亿美元,几乎占了出口总额的一半;医疗器械在实现了40.47%的同比增长的基础上,也以12.34亿美元位列第2;排第3位的卫生材料同比增长29.77%,达到了5.22亿美元。
     我国是世界上{zd0}的原料药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具有规模大、产量高、成本低等优势,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继续扩大原料药的出口是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但与此同时也不要忘记,加大药品和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份额才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前三季度医疗器械出口的大幅提高就显示了我国为此所作出的努力,其总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也由去年同期的26.92%,上升到30.22%,已经成为仅次于原料药出口的第二大类产品。
四、维生素在出口产品中的地位依然稳固
从具体产品看,今年前三季度,药棉、纱布、绷带和按摩器具的出口同比均增长了1/4以上,但前者还是以2.77亿美元对后者2.76亿美元的微弱优势,成为医药产品出口的大鳄;未混合的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虽然同比下降了9.46%,但仍以2.28亿美元的进口额雄踞三甲;作为我国医药出口的主要产品,柠檬酸也以2.09亿美元紧随其后,同比也增长了31.01%。
     前3季度,出口额上亿美元的品种有7个,而按出口额排名在前10位的产品总额达到了17.12亿美元,占全部出口总额比例的41.91%。在前10名的产品中,维生素C、维生素E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充分展示了我国在世界维生素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阿里巴巴xxkdeng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