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保护环境有这样那样的新技术、新理论,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三R原则”,即:“减少(reduce)、再用(reuse)和回收(recycle)”。“三R原则”虽说更多是针对有关产业发展的理念,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具有指导意义。
先说“减少”。中国人常说“人走关灯”。如今家用电器普及了,电视、电脑、洗衣机、微波炉等几乎成了生活必需品。在我们享受电器时代幸福感的同时,也要切记:不用的家电不必开机,用完的家电要xx断电而不是待机。随着收入的提高,私人购买汽车不再是梦想,但我们买车时应当偏爱节能减排型,开车时要避免不必要的高速行驶,停车即熄火应成习惯,而且尽量少开车、多走路,既有益于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笔者最近参观了在伦敦东部杰弗瑞博物馆举办的“环保家居展”,眼界大开。人们的吃穿住行用,样样都有环保产品。办展者在硕大的一面墙上摆了100瓶1.5升的瓶装水,这是英国人均{yt}的使用量,饮用水只占5%,下水冲掉了28%,清洁、洗衣、浇花园加起来也占掉了30%,余下许多水量是可以减少或再用的“灰色之水”。
再说“再用”。中国人曾有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这其实是保护环境的上佳理念。如今时代变了,生活富裕了,人们不必过得那么寒酸,但至少应当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上街买菜应多用环保袋,即使一般的塑料袋,多用几回也是举手之劳。伦敦的“环保家居展”上就有一个很好的展品,设计者用英国《卫报》2008年报道美国大选的报纸卷起来,{zh1}捆扎成一个坐墩,结实而别致,xx是件实用的家具。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访问日本时就听到过这样的提醒:打印文件时一定要双面打印,既容易办到,也可以节省纸张。
{zh1}说“回收”。分类回收垃圾目前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纸张、塑料、易拉罐、玻璃等都是分门别类存放,不少发达国家采用自愿、交费甚至罚款的办法鼓励国民参与回收。中国很有后发优势,不仅呼吁百姓参与回收,而且还可以让百姓以废旧物品换俩子儿。需要提醒的是,大众不仅要参与回收废旧物品,更应积极使用再生材料产品。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就已流行再生纸名片、再生纸贺卡;目前英国市场上也在推出再生材料文具、再生材料地板、再生材料壁纸等。
总之,环保事业说大很大,说小也小。正像英国一位环境学教授发出的警示之语:“你想为环保做点事吗?很简单,充完电,别忘了把充电器拔掉!”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