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装机配备方案—— Intel Core i5 750 + Intel P55的硬件平台_An ...
xx天的时刻就收到i5的套装,周2才有机会把它换上。 虽然我已经觉得e5200超频到4GHz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总觉得CPU拖了8800GTX SLI的后腿,要是换上了拥有众多新技能的4CPU不知晓会有多大的改动,下面就让大众和我一同体会,并一同比较同级别AMD产品Phenom II X4 955 换上i5套装后立即碰到了个大疑问,Intel P55芯片组不支撑 SLI,装好一切驱动后发觉没有开启SLI的功能选项,那我以后要用这个平台岂不是只能用一张显卡了?!不过还好,经历一番研究和全力,保卫光驱了驱动成功开启SLI,不然我还真不知晓如何做往后的游戏测试。下面先看看基本参数: (选一下几款CPU的目标是给 想折旧换新机或配新机直接上4核的朋友一个参考,
型号/规格

代号

核心 /线程

主频

L2/L3缓存

TDP

接口

价钱

Pentium E5200

2/2

2.50GHz

-

1x2MB /-

65W

LGA775

410

Core2 Duo E8200

2/2

2.66GHz

-

1x6MB /-

65W

LGA775

980

Core i7-920

Bloomfield

4/8

2.67GHz

2.93GHz

4x256KB /8MB

130W

LGA1366

1860

Core i5-750

Lynnfield

4/4

2.67GHz

3.20GHz

4x256KB /8MB

95W

LGA1156

1365

Core 2 Quad Q9650

Yorkfield

4/4

3.00GHz

-

2x6MB /-

95W

LGA775

2150

Phenom II X4 955 BE

Deneb

4/4

3.20GHz

-

4x512KB /6MB

125W

AM3

1290

  作为新产品的智能钻石侠,特别须要在这里细致推荐它的特征和特征 :   Turbo Boost技能 在不超过总TDP总设计热功率的前提下,尽量挖掘CPU的性能潜力,工作分为3种模式:1TDP的限定下,4个核心共同正常工作; 2当负载提高时,TDP的准许范围内对核心主频执行 超频;3负载只在一个或两个核心上,那么能够把另外两个或三个核心关上,并把节省下的电力提供给剩余的核心,让它们达到更高的频率,比如在运行不能 支撑多核心的使用程序时会关上不能 被运用的核心,并自动超频正在运用中的核心,从而提高效率。在空闲时,关上某个核心,降低耗,我要环保~~~(这项技能将在下篇测试文章中细致测试表明 )   High-k 45nm工艺  High-k高介电材料的简称,传统的65工艺仍然基于传统的硅材料打造晶体管的栅级,用二氧化硅做栅级的绝缘材料,当制程进一步提高时,漏电控制与互间干扰的疑问将会越来越大,从而影响整体效能的进一步提高 在半导体工艺不断进步中,伴之而来的就是晶体管越来越小,但个体的效能如何 保证则越来越成疑问,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高介电材料来打造晶体管中的栅级介电薄膜,以保证更好的电气性能,并为未来的晶体管密度扩展打下良好基本 ,这使得i5 750性能拥有特别高的可挖掘空间(体质好,超频能力高)   集成DDR3双通道内存控制器将内存控制器直接集成在了处理器芯片中,这样处理器在提取内存数据时的步骤就变成了处理器--内存处理器而非是原来的5个流程 处理器--北桥--内存--北桥处理器,北桥芯片在新的平台中也蜕化成了I/O控制器,更少的访问步骤换来了更快的数据读取速度。DDR3内存在提供更高带宽的同时,由于工作电压比DDR2进一步降低了0.3V,因此在节能方面也将有更好的表现。相较之下,它将让仍在运用{zg}800MHz传输率和1.8V工作电压的DDR2内存的对手,清楚体会到强悍的压力。特别在大型的3D游戏使用上,高带宽的内存与现今主流显卡上的GDDR3现存执行 高速的数据交换,才能在游戏体验中防止顿卡的现象   8MB三级缓存这个不解释了,越高越好,特别对于一直采用的是乱序命中Intel CPU来说作用特别大,你看服务器级别的至强CPU卖那个价啊,它们的缓存那个大啊。。。   集成PCI-E控制器由于PCI-E控制器是集成在处理器内部的,所以在与显卡通信的时刻就不须要绕过北桥了,延迟自然会特别之低。   当然拥有基本参数和知晓特征是不够的,仍旧细致比较一下换上I5平台后WIN7的测试CPU和内存的分数确有了提高,提高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毕竟WIN7不是测试软件。显示部分的降低却倒是正常,8800GTX SLI运行在技嘉GA-P55-UD3R这块PCI-E仅支撑 X16 X4模式的主板上,相比华硕的玩家国度的X16 X16 的确有所差别。要不是I5这个U的话,差别将会更大。

E8200在默认频率下是3899千步/.

I7 920在默认频率下是10258千步/.

Q9650在超频到4GHz下是11388千步/.

   Fritz Chess Benchmark首要用于测试处理器的AI运算性能、多线程处理能力。

   Q9650 OC 4GHzI5 750 3.8GHz 并不差多少(但两者的价钱却差不多差了一倍)LGA1366I7 920在默认频率就能达到前两者超频后分数,3通道和超线程技能真不是吹的。Phenom II X4 955 OC 3.8GHz却仍旧相差其他4CPU 2000多分,看来现在AMD4核真没什么优势,特别在Nehalem架构面前。而老酷睿2双核在支撑多线程处理的使用上真是显得吃力了

Everest Ultimate 5.30 使用测试:

内存性能测试:

综合运算性能测试:

 GPU SCORE得分几乎一样,但CPU SCORE就有清楚差距了。在主板的x16 x4畸形模式下分数还能和 玩家国度的X16 X16差不多原由全是Core i5 750集成PCIE控制器的新技能以及强劲的性能。在多数的大型3D游戏使用上,虽然E5200 8800GTX SLI平台上大部分游戏基本FPS能达到60(平均),但还存在一个FPS不稳定的现象,有时会掉到十多二十FPS(既顿,卡现象),并却碰到对CPU要求高的游戏,FPS也惨不忍睹,E5200的确拖了8800GTX SLI后腿,比如侠盗列车手4GTA4, 1080P全高下FPS只有12~25(平均),并且顿卡现象频繁,玩得我很心毛,换上Core i5 750后,FPS猛彪到25~60。这都是因为集成PCI-E控制器显卡通信不在有延迟,以及8MB三级缓存增强运算效率,提高游戏时的{zd1}FPS,顿卡现象几乎不存在,也是集成DDR3内存控制器所带来的高带宽低延迟的数据传输的缘故。

  结尾一项测试 对游戏机模拟器的使用测试PS2游戏机模拟器 pcsx2测试 游戏:战神1  Core i5 750 支撑 SSE4.1指令集能够挑选对应的图形插件,而E5200只支撑到SSSE3显得落后了,Phenom II X4 955更是连SSSE3都没有只好用上效能{zd1}的SSE2插件,因为IntelCPU的指令集等优势,一直都在多媒体使用上占上风,模拟pcsx2也不例外。运用 Core i5 750运行pcsx2模拟战神1,速度修正配置保持默认,1080P下能够 60FPS流畅运行,模拟FF10或怪物猎人更不在话下。

  由于时间联系,3D测试方面只有新久两个平台的基本比较,更多更细致的游戏细致测试比较将在下篇文章中出现

测试总结:

功耗方面 我能力有限不能测试,大众能够查看互联网上的其他文章明白,我觉得基本上45nm 的4核心产品基本都是TDP95W,功耗本来就低了,就算有差别,实际使用上的差别也不过是差那20~30W左右而已。

  超频方面 3.8GHz绝不是I5 750的极限,稳定4GHz以上应该不是疑问。我用的是原装风扇,并且在组8800GTX SLI后,总功率就已经达到600W以上,对于我的山寨750W+250W电源来说,功率再上去的话迟早会有东西要报销,默电3.8GHz足够了,我想近年无论玩什么都好它都不可能是瓶颈。

  性能与装机推选 综合了如何多测试,无论是那方面的使用领域上,采用I7一样先进Nehalem架构i5 750 性能超越了上一代的Core 2系列产品,和同期上市同价位的其他品牌CPU相比也已{wd}手。在价钱上也比性能相当的I7 920Q9650等都要便宜的

多。双核的年代已经历了,迎接对多核心有显著优化的Windows7新一代操作系统和新一代的DirectX 11图像技能 ,追求圆满娱乐享受,Intel Core i5 750将是{zh0}的挑选,就象当初许多用户挑选 Intel Pentium E5200一样对于现在的平民级使用来说,拥有一个Intel Core i5 750 + Intel P55的硬件平台,我想4年内都不会淘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装机配备方案—— Intel Core i5 750 + Intel P55的硬件平台_An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