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重要信息及其点评(2010.01.28)

每日重要信息及其点评(2010.01.28)

经过持续震荡下跌后,大盘短期调整压力有所减轻,酝酿技术性反弹.

===市场新闻===

    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去年跃升53% 对今年充满信心

    新华网:环球金融服务集团(ING)27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2009年跃升53%,投资者对2010年市场前景仍充满信心。根据调查,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比2008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危机{zd1}点88上升80%,达到158,并以金融海啸前的乐观水平进入2010年。尽管与2009年第三季度的162相比略有下降,但由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表现强劲,中国仍然是泛亚地区最乐观的市场之一。
  【点评】在宏观经济方面,2010年整体经济将继续改善,结合宏观政策对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充满信心,部分人士认为2010年中国GDP增长将达到或超过8%,并预计平均增长幅度为9.9%。虽然投资者情绪因担心全球经济的复苏速度不如预期一样快而受到影响,经济好转带来宏观调控使部分行业有所波折,但总体来说,中国的经济基础依然稳固,并且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有效推动下,消费市场依然繁荣,出口形势有所改善。(该消息影响为市场偏好)

创业板将迎首批解禁潮 短期或大幅冲击股价

    上海证券报:创业板将于下周一迎来首批xx机构配售股集体解禁,总规模1.22亿股,市值超5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首批创业板网下打新收益率相当丰厚,年化可超90%,机构减持动力很大。受此影响,短期创业板股价将受冲击,小规模破发潮可能发生。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经过三个月的涨跌,将在本月30日迎来xx机构配售股的集体解禁。据测算,此次解禁的总规模为1.22亿股,以27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为52亿元。从单个个股看,华谊兄弟解禁规模{zd0},共解禁840万股;华星创业规模最小,解禁股数为200万股。
  【点评】创业板自从上市以来,其股价上涨幅度令人叹为观止,不少股票遭到各路资金的轮番炒作,因此也有不股票价格已经存在透支了其成长性可能性。下周一创业板将迎来首批xx机构配售股集体解禁,总规模1.22亿股,市值超50亿元。由于这批打新资金收益率相当丰厚,因此这些机构具有较大的减持动力,这或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一定的冲击,在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在投资者创业板的时候多一分谨慎。(该消息为创业板利空)

专业评价规程明确 融资融券试点再迈一步

    上海证券报:作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稳步推出的重要一环,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实施方案专业评价规程正式明确,评审专家组21人名单也一并公布。根据《规程》,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实施方案专业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决策与授权体系设置、业务开展计划与主要业务环节、业务隔离与风险监控等。专家小组成员共21名,包括证监会相关部门专家6名、证券交易所专家4名、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专家5名、证券业协会专家2名,以及证券公司专家4名。评价工作小组将采用工作会议方式,集中对各证券公司申报的试点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每次工作会议由9到11名左右的专家参与评价,参评专家需填写工作底稿和表决意见,并独立发表个人评价意见、独立表决。为保证评价工作的公正与公平,相关规则细化出十六大项指标,200个左右的要点进行评价,同时统一掌握评价标准和尺度,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问责制为核心的评价制度。同时,融资融券专业评价还建立了评价专家回避制度。
  【点评】融资融券专家小组的成立和融资融券条件的明确为融资融券业务尽快推出打下良好的基础。消息面上除了通过专家小组对各券商试点实施方案进行科学、专业的评估,不断优化、细化融资融券业务操作规程,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降低试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明确要求融资融券客户证券账户资产总值超过50万元,金融总资产超过100万元最近6个月交易5笔以上,融资融券条件的明确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实际可融入资金和证券的规模。由于融资融券初期更多的投资者倾向于融资,融资对证券市场资金面有正面影响,利于市场价值低估个股的股价回归。(该消息影响为市场偏好)

===宏观聚焦===

    工信部:今年工业增加值将增约11%

    中新网1月27日电: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今日在工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7%,按进度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
  【点评】增加值是反应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这一过程中间投入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07年增长12.9%,而2009年该值增长11%,据以上消息显示,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目标在11%左右,因此今年我国GDP增速或将会比2009年快,但加快的幅度非常有限。按照常理,2009年我国经济已经摆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衰退,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更快,但是以上消息并没有显露这个内容。由此可以推断出,今年我国将会花大力气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抑制过剩产能,降低单位能耗,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或将带来更多兼并重组题材。(该消息宏观中性,产能过剩行业中性偏好)
基建仍唱主角 信贷结构调整见效尚待时日

    上海证券报:基建类xx或延续去年之势主导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信贷结构调整短期内难见成效。一股份制银行总行人士昨日对本报记者称,尽管今年基建规模没有去年大,基建类xx{jd1}额相比去年也有收缩,但该行今年1月份新增xx大部分仍为中长期xx,且基建类xx占据新增xx的比重仍高达60%,比重基本与去年持平。另一国有银行某地支行人士也告诉记者,该支行今年1月除了投放了几笔基建类xx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对公xx的投放。而该支行自1月20日左右也已暂停xx投放。据该人士称,去年基建类xx占该支行比重高达70%。
  【点评】调结构是今年宏观调控的工作重点,信贷结构调整也成为必然。但短时间内,银行显然并没有做好调整结构的充分准备,由于调结构是年初提出来的,调结构的方向主要是倾向中小企业,调结构的效果要到6月份左右才能有所体现。调结构内容上强调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xx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xx,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由于基建类xx主导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没有预期大,随着调结构工作的展开,受信贷政策的倾斜的新兴产业有望从中受益,盘面可适当xx。(该消息影响为宏观中性偏空)

===行业视线===

    银监会证实召集银行高层开会 对今年信贷提要求

    事件:今年1月份继{dy}、二周较快的信贷投放之后,在有关窗口指导及部分银行自身调节信贷投放速度的情况下,第三周新增信贷的规模较前两周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但并非市场传闻的新增信贷全面暂停。本周新增信贷将继续维持上周的回落走势。中国银监会也证实,已召集各大商业银行高层举行了201O年{dy}次金融形势通报会议,会上对各商业银行今年放贷提出四大要求,包括增加涉农xx、支持居民首套自住房贷等。
  【点评】银监会召开金融形势通报会,定调信贷调控,对信贷提出了四大要求。其一,"有保有控",确保全年涉农xx、小企业信贷增速高于全部xx增速,信贷投放的增量高于上年。对"绿色信贷"加大支持力度。继续支持扩大消费信贷。支持居民首套自住型住房、家电农机等消费xx。其二,保证资本充足水平和质量,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在坚守资本水平和质量审慎监管底线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表内外资产的扩张速度和节奏。其三,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不良xx反弹。"实贷实付",建立"营销、审查、发放、管理"既相联系又相分离的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从源头上控制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其四,加强公司治理和并表管理,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完善公司治理架构,设计科学的薪酬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关联交易,加强信息披露。
  从银监会提出的要求来看,主要还是将重点放在xx增速和xx质量的控制上。从1月前两周的信贷数据看,高于市场的预期,而目前银行xx规模已经明显紧缩。未来加息预期也更加强烈,目前银行间7日回购利率已经上升至1.65%,加息有提前的可能。目前银行融资方式更多得选择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资本,相对对二级市场的压力减少,抑制银行股长期估值还是来自于对未来xx质量的担忧,尤其是地方财政作为支撑的基础建设项目类xx。但是从业绩考虑,我们认为银行2010年的业绩值得保障,给予银行业长期"增持"评级。
陈国强:物业税征收成必然 2010年实转不现实

    新华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何琦、北京大学房地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做客新华网,就房地产调控与2010年房价走向等话题与网民在线交流,[主持人]在税收方面,一直有一个悬而未解的话题就是"物业税",您觉得2010年,物业税会"实转"吗?[陈国强]主要是针对商业地产里面,从来没有对我们的住宅。可以采取一定的实际的试点,因为涉及到一个立法程序的因素,所以我觉得在2010年推动这个税种不存在这个可能性,未来这个物业税肯定会成为我们社会当中的重要的一个税种,当然会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点评】物业税又称"财产税"或"地产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所有者或承租人每年都缴付一定税款,税值随房产的升值而提高。中长期来看物业税开征的可能性操作法是将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收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即把买房子前已经交的税,放到买房子后按年缴交收取,此举可以彻底解决目前我国房产地征税中存在的"范围过窄、税基覆盖不全、计税依据不科学"等问题。物业税一旦开征,作为居民或投资者,拥有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越多,那么缴纳的物业税就越多,实施物业税,肯定会对一人购置多套住宅等投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起到对房地产的调控作用。(该消息影响为中长期行业偏空)
工信部:中国新汽车产业政策将出台

    {dy}财经网: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工业通信业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辛国斌接受媒体追访时表示,中国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酝酿已经接近尾声,预计近期出台,但他未透露该新政策的方向。
  【点评】继国家几部委昨日公布汽车行业下乡政策延长一年后,今日又公布有新汽车产业政策将出台,据透露新政包括到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要占国内市场50%,自主品牌轿车要占国内汽车市场40%的目标,同时鼓励自主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未来大型骨干汽车企业海外销量占其总销量的20%。此外,鼓励兼并重组也将是新版汽车产业政策中的重要一项,其目标是令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另外据周三公布的SSI(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进行的一项{zx1}国际调查显示,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xx度日益增强,消费者对环保汽车的兴趣也愈见浓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接受新能源汽车高于日美,从这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将存在巨大的市场。(该消息对汽车行业中性偏多)
原料上涨吞食大半利润 轮胎企业酝酿节前二次提价

    上海证券报:受主要原材料价格暴涨影响,中国轮胎行业盈利拐点已现,不少企业陷入微利或濒临亏损经营状态。其中,用橡胶量较大的卡车及工程机械轮胎生产企业受影响甚巨。为应对成本上涨,轮胎企业已经酝酿节前二次提价。但业内人士提醒,鉴于轮胎业竞争激烈,提价不足以抵消成本上涨压力。
  【点评】近两年原材料大幅波动对企业利润影响很大,橡胶等原材料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出现连续暴跌,企业在2008年价位高时采购的原材料随着产品价格大跌而普遍出现亏损。2009年随着轮胎企业产品价格回升,低位采购的原材料又使轮胎企业出现阶段性暴利,但橡胶价格也跟随涨到历史新高附近,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企业再度陷入微利或濒临亏损的经营状态,股价也面临着冲高回落的压力。目前很多企业都出现类似的情况,在审视2009年业绩预增时一定要查阅业绩预增的原因,不要盲目去炒业绩,避免未来业绩再度下滑带来的阶段性风险。(该消息影响为行业偏空)

   

郑重声明:资讯 【每日重要信息及其点评(2010.01.28)】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